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5630发布日期:2020-04-17 18:1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



背景技术:

所谓的陡坡路基就是在不稳定的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化,导致高速公路所过之地地表不均,经常发生高填方路基发生边坡滑塌路堤堤身及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等地质灾害现象。为此常用普通加筋高挡土墙进行陡坡路基的边坡支护。但是其具有较多的缺点,主要包括:a、排水不畅发生积水现象使土体渗透破坏,发生滑坡。b、加筋锈蚀,挡土墙倒塌,耐久性差。c、单层拉结筋抗滑移效果在多与地区效果一般。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山区得以修建公路与高速公路,其中不乏多雨地区山区,垭口地区山路的修建,这就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山坡路堤和陡坡的出现,陡坡常见的破坏形式有路堤和地基的整体失稳破坏,路堤沿软卧层带或者沿斜坡滑动破坏。主要的破坏现象之一就是滑塌,其主要原因有水流的冲刷,排水不顺畅导致的渗流破坏,路基填料土质较差,地基承载力过低,施工质量本身不过关,路堤的整体滑塌破坏,地基的整体滑塌破坏。由于原土质与回填土的抗滑措施设置不当,加之雨水的冲刷导致土体的强度降低,还要保证路基在陡坡上的稳定性。因此,对于多雨地区陡坡路基,还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性型设计一种路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能有效避免多雨地区路基可能出现的失稳和路堤沿软卧层带或者沿斜坡滑动破坏。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该陡坡路基包括置于原土层两侧的陡坡台阶、置于原土层上端的路基层结构、置于所述陡坡台阶外侧的挡土墙、置于所述陡坡台阶、挡土墙以及路基层结构围成的空间中的填充层,

所述陡坡台阶上逐层设有拉结排桩,所述拉结排桩上设有拉结筋,所述拉结筋一端与所述拉结排桩固定连接,所述拉结筋另一端与原土层固定;

所述挡土墙上设有拉结筋,所述挡土墙上的拉结筋一端与所述挡土墙连接,所述挡土墙上的拉结筋另一端与所述填充层连接,所述拉结筋外侧设有端部封口的聚氯乙烯套筒,所述挡土板内设有pvc排水管;

所述填充层内设有穿过所述挡土板的引水通道;

所述填充层内设有土工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水通道一端与所述填充层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挡土墙,所述引水通道置于所述填充层的一端的管口向上且外接敞口漏斗,所述敞口漏斗处设有粗石和吸水棉,所述引水通道伸出所述挡土墙的一端为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下两层之间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vc排水管一端置于所述挡土墙与所述填充层连接处且铺设有粗石和吸水棉,所述pvc排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挡土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vc排水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角度为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填充层为洁净砂砾或者石渣填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土工格栅在所述填充层内横向设置且间隔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陡坡台阶的开挖宽度为0.5m,开挖面无倾斜,且设有与所述拉结排桩尺寸配合的孔,所述孔的深度为1m,直径0.2米,间距0.5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土工格栅共设有12层,最下层铺设在挡土墙所处地表以上0.4m处,各层间距为0.8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挡土墙高度10m,从顶部开始以下每1m设置拉结筋,底部不设置,pvc排水管由上而下布置,间距0.2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陡坡台阶从距离陡坡顶部1m处向下设置。

陡坡地平面线与上交界处以下1m处至挡土墙位置处高度区间内设置陡坡台阶,且陡坡台阶上逐层设置有拉结排桩(拉结筋前后通透),挡土墙与陡坡台阶和路基结构层之内的空间中逐层布置洁净砂砾或者石渣填筑,洁净砂砾或者石渣填筑内由下至上铺设若干层土工格栅。

挡土墙设置拉结筋(拉结筋外侧设置端部封口的聚氯乙烯套筒),同时设置若干pvc排水管,排水管内部紧贴挡土墙位置处铺设粗石加吸水棉以防排水管上的排水孔被堵并使水流顺畅排出。土中引水通道敞口漏斗处亦设置粗石加洗水棉,作用是起到引流的作用从而保证水流顺畅。pvc排水管上下两层交错布置。

所述的陡坡台阶的开挖宽度为0.5m,开挖面无倾斜,且留有埋桩孔,深度为1m,直径0.2米,间距0.5m。

所述的土工格栅共设有12层,最下层铺设在挡土墙所处地表以上0.4m处,各层间距为0.8m。

挡土墙高度10m,从顶部开始以下每1m设置拉结筋,底部不设置。pvc排水孔由上而下布置,间距0.2m,下部可酌情加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陡坡路基,施工原材料价格低廉,寿命长,排水性能优异,具有很强的抗滑、抗侧移能力,有效的解决了多雨季地区的陡坡路基病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陡坡台阶及埋桩细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及排水系统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面的排水系统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图4示出了一种多雨季地区高速公路陡坡路基,该陡坡路基包括置于原土层两侧的陡坡台阶1、置于原土层上端的路基层结构8、置于所述陡坡台阶1外侧的挡土墙6、置于所述陡坡台阶1、挡土墙6以及路基层结构8围成的空间中的填充层4,

所述陡坡台阶1上逐层设有拉结排桩2,所述拉结排桩2上设有拉结筋3,所述拉结筋3一端与所述拉结排桩2固定连接,所述拉结筋3另一端与原土层固定;

所述挡土墙6上设有拉结筋3,所述挡土墙6上的拉结筋3一端与所述挡土墙6连接,所述挡土墙6上的拉结筋3另一端与所述填充层4连接,所述拉结筋3外侧设有端部封口的聚氯乙烯套筒7,所述挡土板6内设有pvc排水管9;

所述填充层4内设有穿过所述挡土板6的引水通道10;

所述填充层4内设有土工格栅5。

所述引水通道10一端与所述填充层4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挡土墙6,所述引水通道10置于所述填充层4的一端的管口向上且外接敞口漏斗,所述敞口漏斗处设有粗石和吸水棉,所述引水通道10伸出所述挡土墙6的一端为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下两层之间交错布置。

所述pvc排水管9一端置于所述挡土墙6与所述填充层4连接处且铺设有粗石和吸水棉,所述pvc排水管9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挡土墙6。

所述pvc排水管9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角度为15°。

所述填充层4为洁净砂砾或者石渣填筑。

所述土工格栅5在所述填充层4内横向设置且间隔相等。

所述的陡坡台阶1的开挖宽度为0.5m,开挖面无倾斜,且设有与所述拉结排桩2尺寸配合的孔,所述孔的深度为1m,直径0.2米,间距0.5m。

所述土工格栅5共设有12层,最下层铺设在挡土墙6所处地表以上0.4m处,各层间距为0.8m。

所述挡土墙6高度10m,从顶部开始以下每1m设置拉结筋,底部不设置,pvc排水管9由上而下布置,间距0.2m。

所述陡坡台阶1从距离陡坡顶部1m处向下设置。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一:在陡坡地平面线与上交界处以下1m处至挡土墙6位置处高度区间内设置陡坡台阶1,由下至上逐层开挖,逐层夯实并打好盲孔(深度1m,直径0.2m,间距0.5m),陡坡台阶1高度1m,宽度0.5m,挖好后植入拉结排桩2,拉结排桩2长度2m,上有放入拉结筋3的小孔,拉结筋3穿过小孔打入原土层,并将其两端固定,桩前后拉结筋长度为0.5m。

步骤二:设置挡土墙6,将挡土墙6位置处挖深4m,打混凝土垫层,厚度0.5m,宽度1m,之后挡土墙支模,提前预留排水孔和拉结筋孔位,排水孔上下间距0.4m,左右间距0.4m。拉结筋3上下间距1m,左右间距1m。

步骤三:布置好以后采用洁净砂砾或者石渣填筑逐层夯实,每隔0.8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5(底层0.6没铺设土工格栅5),一共12层,每层压实。

步骤四:上部路基结构层8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