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4999发布日期:2020-06-26 22:3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在携带全站仪时,由于全站仪为高紧密仪器,不便于整体移动,需要拆卸分开携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再把全站仪组装在一起,以减少携带过程中损伤全站仪,因此需要一种携带安全的全站仪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解决了在携带全站仪时,由于全站仪为高紧密仪器,不便于整体移动,需要拆卸分开携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再把全站仪组装在一起,以减少携带过程中损伤全站仪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下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轮,且两个滑轮的侧面均卡接有滑套,且两个滑套分别套接在滑杆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空槽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空槽开设在放置盒的下表面,所述滑杆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

所述放置盒位于壳体内,且放置盒右侧面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弹性装置与凹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凹槽分别开设在壳体内壁右侧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放置盒的左侧面穿过通孔并且延伸到壳体的左侧面,所述通孔开设在壳体的左侧面。

所述放置盒左侧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穿过限位孔并且与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孔开设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左侧面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的底端和固定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滑杆的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滑轮右侧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板的左侧面,所述环形板套接在滑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放置盒的右侧面,所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内设置有放置垫,所述放置垫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异形槽。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的左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限位杆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下表面搭接在放置盒的上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通过设置壳体、放置盒、放置垫、异形槽和保护垫,人们把全站仪拆分装在异形槽内,再使用把手把放置盒推进壳体内,当放置盒的左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平齐时,使用凸块控制限位杆卡进圆环内,使得放置盒稳定的固定在壳体内,同时保护垫和放置垫能够对全站仪的部件进行保护,不会在携带的过程中受损,保护了全站仪的精密度。

2、该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通过设置滑轮和滑轨,使得放置盒在壳体内能够滑动的更加顺畅,方便人们抽取放置盒,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在保证了滑轮和放置盒能够运动的情况下,使得滑轮与放置盒之间变得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当放置盒被抽出壳体时,缓冲装置能够降低两个滑轮相互碰撞动能,同时能够使得两个滑轮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两个滑轮过近而导致放置盒不稳定。

3、该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通过设置弹性装置,当限位杆不再卡在圆环内,第二弹簧的弹力通过伸缩杆带动放置盒向左运动,使得放置盒直接弹出壳体外,方便了人们取出全站仪,通过设置第三弹簧,当人们把放置盒推进壳体内,第三弹簧的弹力能够带动限位杆卡进圆环内,保证了放置盒稳定的固定在壳体内,通过设置连接杆、限位孔和固定板,在保证限位杆上下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对限位杆提供支撑力,保证限位杆能够稳定的限定住放置盒,通过设置挡板,避免连接杆在向上运动时,脱离限位孔,从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把手和凸块,两者为人们操作放置盒和限位杆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垫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滑轨、3滑轮、4滑套、5滑杆、6空槽、7放置盒、8缓冲装置、81第一弹簧、82环形板、9放置垫、10异形槽、11弹性装置、111伸缩杆、112第二弹簧、12凹槽、13通孔、14把手、15圆环、16限位杆、17连接杆、18限位孔、19挡板、20固定板、21第三弹簧、22凸块、23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垫23,保护垫23的下表面搭接在放置盒7的上表面,壳体1内壁下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轨2,滑轨2内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轮3,通过设置滑轮3和滑轨2,使得放置盒7在壳体1内能够滑动的更加顺畅,方便人们抽取放置盒7,且两个滑轮3的侧面均卡接有滑套4,且两个滑套4分别套接在滑杆5表面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滑杆5和滑套4,在保证了滑轮3和放置盒7能够运动的情况下,使得滑轮3与放置盒7之间变得更加的稳定,滑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空槽6内壁的左右两侧面,空槽6开设在放置盒7的下表面,放置盒7内设置有放置垫9,放置垫9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异形槽10,通过设置壳体1、放置盒7、放置垫9、异形槽10和保护垫23,人们把全站仪拆分装在异形槽10内,再使用把手14把放置盒7推进壳体1内,当放置盒7的左侧面与壳体1的左侧面平齐时,使用凸块22控制限位杆16卡进圆环15内,使得放置盒7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内,同时保护垫23和放置垫9能够对全站仪的部件进行保护,不会在携带的过程中受损,保护了全站仪的精密度,滑杆5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包括第一弹簧81,第一弹簧81套接在滑杆5的表面,第一弹簧8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滑轮3右侧面的上方,第一弹簧81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板82的左侧面,环形板82套接在滑杆5的表面,通过设置缓冲装置8,当放置盒7被抽出壳体1时,缓冲装置8能够降低两个滑轮3相互碰撞动能,同时能够使得两个滑轮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两个滑轮3过近而导致放置盒7不稳定。

放置盒7位于壳体1内,且放置盒7右侧面的上方和下方均通过弹性装置11与凹槽12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装置11包括伸缩杆111,伸缩杆111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12,伸缩杆111和第二弹簧112的左端均固定连接在放置盒7的右侧面,伸缩杆111和第二弹簧112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凹槽12内壁的右侧面,通过设置弹性装置11,当限位杆16不再卡在圆环15内,第二弹簧112的弹力通过伸缩杆111带动放置盒7向左运动,使得放置盒7直接弹出壳体1外,方便了人们取出全站仪,且两个凹槽12分别开设在壳体1内壁右侧面的上方和下方,放置盒7的左侧面穿过通孔13并且延伸到壳体1的左侧面,通孔13开设在壳体1的左侧面。

放置盒7左侧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环15,圆环15内设置有限位杆16,放置盒7的左侧面设置有把手14,限位杆16左侧面的下方设置有凸块22,通过设置把手14和凸块22,两者为人们操作放置盒7和限位杆16带来了方便,限位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底端穿过限位孔18并且与挡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板19,避免连接杆17在向上运动时,脱离限位孔18,从而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限位孔18开设在固定板20的上表面,固定板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壳体1左侧面的下方,通过设置连接杆17、限位孔18和固定板20,在保证限位杆16上下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对限位杆16提供支撑力,保证限位杆16能够稳定的限定住放置盒7,连接杆17的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21,第三弹簧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16的底端和固定板20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三弹簧21,当人们把放置盒7推进壳体1内,第三弹簧21的弹力能够带动限位杆16卡进圆环15内,保证了放置盒7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内。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使用时,人们向下拨动凸块22,限位杆16向下运动脱离圆环15,当限位杆16运动到放置盒7的下表面,弹性装置11的弹力带动放置盒7弹出壳体1内,人们把全站仪的部件取出组装在一起;

s2、当人们使用完全站仪时,再把全站仪拆分开放置在异形槽10内,然后把放置盒7推进壳体1内,当放置盒7的左侧面与壳体1的左侧面平齐时,第三弹簧21的弹力带动限位杆16向上运动,限位杆16卡进圆环15内,固定住放置盒7;

s3、在携带的过程中,放置垫9和保护垫23对全站仪进行减震和保护,不会在携带的过程中受损,保护了全站仪的精密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