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192发布日期:2020-04-28 21:4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其加工焊接工艺、绑扎和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承载力、抗震等性能。

匝道桥是指进出主干线的附属接驳路段,可以是“平交匝道”,或是“立交匝道”。又称引道,是工程学上的术语,通常是指一小段提供车辆进出道路主干线、高架道路、桥梁及站台等的辅路。匝道由于车流量需求较小,相对于干线宽度大幅度减小,所以在接驳段往往伴有宽度的渐变。伴随宽度的渐变,匝道桥连续箱梁的宽度也随之变化。

目前,面都施工中钢筋绑扎主梁有曲度的情况,都是采用现场绑扎结合测量放点施工,这样的施工方式一方面容易受天气的影响而造成工期的延误,另一方面现场施工需要对每一个曲度点进行调整,绑扎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包括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

所述底板钢筋和顶板钢筋分别包括有设置在靠近主体结构外侧的底筋和顶筋,以及设置在靠近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所围成腔体壁的分布筋;所述顶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一斜拉筋,所述底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二斜拉筋;

所述顶筋上横向设有第一横向分布筋,顶板钢筋中的分布筋上横向设有若干第二横向分布筋,所述第一横向分布筋通过第一拉筋与第二横向分布筋连接;

所述底筋上横向设有第三横向分布筋,底板钢筋中的分布筋上横向设有若干第四横向分布筋,所述第三横向分布筋通过第二拉筋与第四横向分布筋连接;

所述分布筋分别垂直的与第一斜拉筋和第二斜拉筋连接;

所述腹板钢筋内纵向分布有若干组骨架,骨架上横向均匀套设有若干组箍筋,骨架上横向贯穿有若干钢棒。

优选的,所述骨架包括一对骨架筋,所述骨架筋之间对称的设有若干肋筋和第三拉筋,所述肋筋为z字形。

优选的,所述箍筋的末端弯钩为90°,弯钩长度不得低于10倍的钢筋直径。

优选的,所述底筋、顶筋和骨架筋均为双钢筋叠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预制骨架有效的提高了钢筋绑扎施工的效率高,使施工进度加快;

2.预制骨架施工相对于现场绑扎,过程中作业环境稳定,施工干扰小,成品质量更好控制;

3.预制骨架不受施工条件影响,在受自然因素施工现场不能作业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提前进行预制骨架的施工,不用受施工现场客观条件的限制,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骨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该匝道桥钢筋结构,包括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底板钢筋和顶板钢筋分别包括有设置在靠近主体结构外侧的底筋1和顶筋2,以及设置在靠近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所围成腔体壁的分布筋3。顶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一斜拉筋5,底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二斜拉筋501,斜拉筋保证箱梁中空箱体拐角处的强度,避免了局部应力的集中。

顶筋2上横向设有第一横向分布筋201,顶板钢筋中的分布筋3上横向设有若干第二横向分布筋203,第一横向分布筋201通过第一拉筋202与第二横向分布筋203连接。

底筋1上横向设有第三横向分布筋101,底板钢筋中的分布筋3上横向设有若干第四横向分布筋103,第三横向分布筋101通过第二拉筋102与第四横向分布筋103连接。

第一斜拉筋5和第二斜拉筋501与邻近的分布筋3相互固定,分布筋3分别垂直的与第一斜拉筋5和第二斜拉筋501连接,保证第一斜拉筋5和第二斜拉筋501与整体钢筋结构的稳固连接。

腹板钢筋内纵向分布有若干组骨架4,骨架4上横向均匀套设有若干组箍筋401,骨架4上横向贯穿有若干钢棒404,钢棒404便于吊装,也避免骨架4中的局部钢筋受损。骨架4整体设计,便于在建造位置以外的地方整体加工,再整体移动。在匝道桥的施工中,与干线的接驳段有宽度的渐变,匝道桥连续箱梁的宽度也随之变化。骨架4整体设计便于施工中单独加工,一方面避免了安装现场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更加方便整体控制续箱梁的宽度的变化带来的骨架4之间间距的变化,从而避免施工中需要对每一根钢筋都进行曲度控制的麻烦。

骨架4包括一对骨架筋402,骨架筋402之间对称的设有若干肋筋403和第三拉筋405,肋筋403为z字形。肋筋403焊接在骨架筋402之间,提升骨架筋402的韧性和收缩弹性。同时也避免在吊装转移过程中骨架4松散。

箍筋401的末端弯钩为90°,弯钩长度不得低于10倍的钢筋直径。使骨架4在面对震动时,箍筋401依然可以保持骨架4的稳定,使骨架4不散架,提高匝道桥的抗震系数。

底筋1、顶筋2和骨架筋402均为双钢筋叠加设置,进一步提高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

所述底板钢筋和顶板钢筋分别包括有设置在靠近主体结构外侧的底筋(1)和顶筋(2),以及设置在靠近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所围成腔体壁的分布筋(3);所述顶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一斜拉筋(5),所述底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二斜拉筋(501);

所述顶筋(2)上横向设有第一横向分布筋(201),顶板钢筋中的分布筋(3)上横向设有若干第二横向分布筋(203),所述第一横向分布筋(201)通过第一拉筋(202)与第二横向分布筋(203)连接;

所述底筋(1)上横向设有第三横向分布筋(101),底板钢筋中的分布筋(3)上横向设有若干第四横向分布筋(103),所述第三横向分布筋(101)通过第二拉筋(102)与第四横向分布筋(103)连接;

所述分布筋(3)分别垂直的与第一斜拉筋(5)和第二斜拉筋(501)连接;

所述腹板钢筋内纵向分布有若干组骨架(4),骨架(4)上横向均匀套设有若干组箍筋(401),骨架(4)上横向贯穿有若干钢棒(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道桥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4)包括一对骨架筋(402),所述骨架筋(402)之间对称的设有若干肋筋(403)和第三拉筋(405),所述肋筋(403)为z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匝道桥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401)的末端弯钩为90°,弯钩长度不得低于10倍的钢筋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匝道桥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筋(1)、顶筋(2)和骨架筋(402)均为双钢筋叠加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包括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底板钢筋和顶板钢筋分别包括有设置在靠近主体结构外侧的底筋和顶筋,以及设置在靠近底板钢筋、顶板钢筋和腹板钢筋所围成腔体壁的分布筋;所述顶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一斜拉筋,所述底板钢筋中设有与腹板钢筋连接的第二斜拉筋。具有方便安装,不受客观气候条件影响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黎家国;王成军;霍鹏云;何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