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7785发布日期:2020-06-02 20:3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清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



背景技术:

飞机起降在跑道上时会有有部分尖锐金属,螺丝等掉落,后续飞机起飞时会沾上轮胎,以损坏轮胎。目前传统的磁吸车的底部磁吸支架为整体宽度不可调节,同时其高度的调节通过单气缸调节,无辅助调节装置,使得整体的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宽度及高度可调的、灵活使用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包括提升支座,还包括固定支座;

所述提升支座由对称的两块凹形底板组成,所述凹形底板内部设置有加强稳定的封板,所述底板之间通过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中部设置有耳板,所述底板外侧边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孔;

所述固定支座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磁吸中锋支架,还包括设置在磁吸中锋支架两侧的磁吸支架;所述磁吸中锋支架、磁吸支架下方分别固定有中锋磁吸、磁吸;

所述磁吸中锋支架由中部大梁及两侧对称的副梁组成,所述大梁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架耳板,所述大梁中部设置有提升气缸耳板;所述副梁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气缸耳板,所述副梁内侧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磁吸中锋支架与提升支座通过四根连杆进行铰接固定;所述提升气缸耳板与提升支座中部的耳板之间设置有提升气缸;

所述磁吸支架包括小梁,所述小梁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气缸耳板,另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弧形钲接板,所述副支架气缸耳板与支架气缸耳板之间设置有支架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由于底部的磁吸总成由中锋磁吸及两侧的磁吸组成,同时两侧的磁吸与中锋磁吸通过支架气缸连接;使得两侧的磁吸可以在支架气缸的作用下进行旋转,进而使得磁吸总成的宽度得到调整。

2、由于提升气缸耳板与提升支座中部的耳板之间设置有提升气缸,同时磁吸中锋支架与提升支座通过四根连杆进行铰接固定;使得磁吸中锋支架在提升气缸及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高度的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磁吸支架、磁吸中锋支架底部均设置有凹形钲接板,所述凹形钲接板上开有固定孔,所述中锋磁吸、磁吸设置为与凹形钲接板相匹配的凸形,并能通过螺栓与凹形钲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弧形钲接板能够与支架耳板相互旋转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大梁、副梁、小梁均为空心贯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两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杆耳板,两端所述连杆耳板能够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磁吸中锋支架与两侧的磁吸支架间隔1cm设置,两侧所述磁吸支架在支架气缸的带动下可以以支架耳板的中心进行旋转已完成外摆与内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气缸及支架气缸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吸中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磁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提升支座,2固定支座,3底板,31第一固定孔,4封板,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7耳板,8磁吸中锋支架,81中锋磁吸,大梁82,83副梁,84支架,85支架耳板,86提升气缸耳板,87支架气缸耳板,88连接板,89第二固定孔,9磁吸支架,91磁吸,92小梁,93副支架气缸耳板,94副支架,95弧形钲接板,10连杆,101连杆耳板,11提升气缸,12支架气缸,13凹形钲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包括提升支座1,还包括固定支座2;

提升支座1由对称的两块凹形底板3组成,凹形底板3内部设置有加强稳定的封板4,底板3之间通过上固定板5及下固定板6连接,上固定板5中部设置有耳板7,底板3外侧边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孔31;

固定支座2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磁吸中锋支架8,还包括设置在磁吸中锋支架8两侧的磁吸支架9;磁吸中锋支架8、磁吸支架9下方分别固定有中锋磁吸81、磁吸91;

磁吸中锋支架8由中部大梁82及两侧对称的副梁83组成,大梁82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支架84,支架84上设置有支架耳板85,大梁82中部设置有提升气缸耳板86;副梁83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气缸耳板87,副梁83内侧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板88,两个连接板88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固定孔89;磁吸中锋支架8与提升支座1通过四根连杆10进行铰接固定;提升气缸耳板86与提升支座1中部的耳板7之间设置有提升气缸11。

磁吸支架9包括小梁92,小梁92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气缸耳板93,另一端设置有副支架94,副支架94上设置有弧形钲接板95,副支架气缸耳板93与支架气缸耳板87之间设置有支架气缸12;

上述磁吸支架9、磁吸中锋支架8底部均设置有凹形钲接板13,所述凹形钲接板13上开有固定孔14,所述中锋磁吸81、磁吸91设置为与凹形钲接板13相匹配的凸形,并能通过螺栓与凹形钲接板13固定连接。

上述弧形钲接板94能够与支架耳板85相互旋转配合连接。

上述大梁82、副梁83、小梁92均为空心贯通结构。

上述连杆10两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杆耳板101,两端所述连杆耳板101能够分别与第一固定孔31及第二固定孔89配合连接。

上述磁吸中锋支架8与两侧的磁吸支架9间隔1cm设置,两侧磁吸支架9在支架气缸12的带动下可以以支架耳板85的中心进行旋转已完成外摆与内收。

上述提升气缸11及支架气缸12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在运行过程中,两侧的磁吸91可以在支架气缸12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变换其整体的宽度;启动提升气缸11,使得磁吸中锋支架8在提升气缸11及连杆10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高度的调节。由此便完成磁吸装置的宽度及高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支座,还包括固定支座;

所述提升支座由对称的两块凹形底板组成,所述凹形底板内部设置有加强稳定的封板,所述底板之间通过上固定板及下固定板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中部设置有耳板,所述底板外侧边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固定孔;

所述固定支座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磁吸中锋支架,还包括设置在磁吸中锋支架两侧的磁吸支架;所述磁吸中锋支架、磁吸支架下方分别固定有中锋磁吸、磁吸;

所述磁吸中锋支架由中部大梁及两侧对称的副梁组成,所述大梁两侧对称设置有竖直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支架耳板,所述大梁中部设置有提升气缸耳板;所述副梁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气缸耳板,所述副梁内侧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磁吸中锋支架与提升支座通过四根连杆进行铰接固定;所述提升气缸耳板与提升支座中部的耳板之间设置有提升气缸;

所述磁吸支架包括小梁,所述小梁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气缸耳板,另一端设置有副支架,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弧形钲接板,所述副支架气缸耳板与支架气缸耳板之间设置有支架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支架、磁吸中锋支架底部均设置有凹形钲接板,所述凹形钲接板上开有固定孔,所述中锋磁吸、磁吸设置为与凹形钲接板相匹配的凸形,并能通过螺栓与凹形钲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钲接板能够与支架耳板相互旋转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副梁、小梁均为空心贯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两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杆耳板,两端所述连杆耳板能够分别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中锋支架与两侧的磁吸支架间隔1cm设置,两侧所述磁吸支架在支架气缸的带动下可以以支架耳板的中心进行旋转已完成外摆与内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气缸及支架气缸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路面清扫领域的一种选装前置磁吸总成包括提升支座,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磁吸中锋支架,还包括设置在磁吸中锋支架两侧的磁吸支架;所述磁吸中锋支架、磁吸支架下方分别固定有中锋磁吸、磁吸;所述磁吸中锋支架与提升支座通过四根连杆进行铰接固定;所述提升气缸耳板与提升支座中部的耳板之间设置有提升气缸;所述副支架气缸耳板与支架气缸耳板之间设置有支架气缸。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磁吸总成可以完成外摆及内收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路面;同时提升支座与固定支座可以通过提升气缸及连杆机构进行高度调节完成其与路面的之间距离的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三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