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981发布日期:2020-07-07 14:3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交通护栏。



背景技术:

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在道路交通中隔离护栏的作用十分的重大,可以使得交通更加的顺畅。然而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过马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有些行人不太愿意绕到斑马线处等绿灯通行,喜欢在车辆少时直接跨过护栏横穿马路,在城镇中此现象较为普遍,给交通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个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据调查全国因行人横穿造成的交通事故都达到上数千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数目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护栏,该护栏能够有效防止行人跨过护栏横穿马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护栏,包括有至少两个竖直间隔设置的立柱和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护栏单元,所述护栏单元包括有横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以及竖直设置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的竖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垂直连接,所述竖杆设置有若干并且各个竖杆沿下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竖杆之间均平行设置,所述竖杆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杆和下横杆垂直连接,所述上横杆滑移连接在两立柱之间,所述下横杆固定连接在两立柱之间,所述竖杆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横杆上,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上横杆滑移连接,所述上横杆上开设有供竖杆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贯穿上横杆的上下两侧面设置,所述竖杆纵向滑移连接在穿孔内,所述竖杆成空心的管状结构设置,所述竖杆内纵向滑移连接有栏杆,所述上横杆与栏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供上横杆带动栏杆纵向滑移的传动连接结构,上横杆沿竖杆长度方向向下横杆滑移过程中能够通过传动连接结构带动栏杆在竖杆内向上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连接结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竖杆内的驱动齿轮、和设置于上横杆上的主动齿条、以及设置于栏杆上的从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包括有连接于竖杆相对两内侧壁之间的转轴,所述栏杆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转轴的避让滑槽,所述避让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栏杆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主动齿条位于竖杆内并且与上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条的长度方向沿竖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从动齿条与栏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条的长度方向沿栏杆的滑移方向设置,所述主动齿条和从动齿条分别啮合于驱动齿轮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上横杆复位滑移的第一复位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栏杆与下横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栏杆复位滑移的第二复位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齿轮与竖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驱动齿轮复位转动的第三复位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齿条的齿距大于从动齿条的齿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杆和栏杆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均成c字形结构设置,位于竖杆和栏杆侧壁的开口朝向主动齿条设置,所述上横杆与主动齿条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宽度尺寸小于主动齿条的宽度尺寸,位于竖杆和栏杆侧壁的开口两侧与连接块抵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护栏于正常使用时与普通护栏无异,当行人想要跨过护栏时由于护栏高度较高,需要行人按压上横杆,此时上横杆沿立柱长度方向向下滑移能够通过传动连接结构带动栏杆上升,起到阻拦行人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行人跨过护栏横穿马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护栏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护栏另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护栏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护栏单元;21、上横杆;211、穿孔;212、连接块;22、下横杆;23、竖杆;24、栏杆;241、避让滑槽;3、传动连接结构;31、驱动齿轮;311、转轴;32、主动齿条;33、从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交通护栏,包括有至少两个竖直间隔设置的立柱1和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的护栏单元2,护栏单元2包括有横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以及竖直设置于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之间的竖杆23,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垂直连接,竖杆23设置有若干并且各个竖杆23沿下横杆2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相邻两竖杆23之间均平行设置,竖杆23的两端分别与上横杆21和下横杆22垂直连接,上横杆21滑移连接在两立柱1之间,下横杆22固定连接在两立柱1之间,竖杆23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横杆22上,竖杆23的另一端与上横杆21滑移连接,上横杆21上开设有供竖杆23穿过的穿孔211,穿孔211贯穿上横杆21的上下两侧面设置,竖杆23纵向滑移连接在穿孔211内,竖杆23成空心的管状结构设置,竖杆23内纵向滑移连接有栏杆24,上横杆21与栏杆24之间设置有用于供上横杆21带动栏杆24纵向滑移的传动连接结构3,上横杆21沿竖杆23长度方向向下横杆22滑移过程中能够通过传动连接结构3带动栏杆24在竖杆23内向上滑移。

护栏单元2的高度优选为高于1.6米,即上横杆21距离地面的高度高于1.6米,以避免让行人直接跨过,并且竖杆23间隔优选为15厘米,以避免让行人穿过;该护栏于正常使用时与普通护栏无异,当行人想要跨过护栏时由于护栏高度较高,需要行人按压上横杆21,此时上横杆21沿立柱1长度方向向下滑移能够通过传动连接结构3带动栏杆24上升,起到阻拦行人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行人跨过护栏横穿马路。

传动连接结构3包括有转动连接在竖杆23内的驱动齿轮31、和设置于上横杆21上的主动齿条32、以及设置于栏杆24上的从动齿条33,驱动齿轮31包括有连接于竖杆23相对两内侧壁之间的转轴311,栏杆24上开设有用于避让转轴311的避让滑槽241,避让滑槽241的长度方向沿栏杆24的滑移方向设置,主动齿条32位于竖杆23内并且与上横杆21固定连接,主动齿条32的长度方向沿竖杆23的长度方向设置,从动齿条33与栏杆24固定连接,从动齿条33的长度方向沿栏杆24的滑移方向设置,主动齿条32和从动齿条33分别啮合于驱动齿轮31的相对两侧。上横杆21向下滑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带动驱动齿轮31滑移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条33反向滑移,能够实现栏杆24的上升,设计巧妙,并且结构简单易实施。

上横杆21与下横杆22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上横杆21复位滑移的第一复位部件。第一复位部件可选用抵接于上横杆21与下横杆22之间的复位弹簧,当上横杆21下移过程中复位弹簧受力压缩产生形变并且蓄力,撤销掉作用在上横杆21的压力后复位弹簧释放弹性势能使上横杆21向上复位滑移,直至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

栏杆24与下横杆22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栏杆24复位滑移的第二复位部件。第二复位部件可选用连接于栏杆24与下横杆22之间的复位拉簧,当上横杆21通过传动连接结构3带动栏杆24上升的过程中复位拉簧受力拉长产生形变并且蓄力,撤销掉作用在上横杆21的压力后复位拉簧释放弹性势能使栏杆24向下复位滑移,直至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

驱动齿轮31与竖杆23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驱动齿轮31复位转动的第三复位部件。第三复位部件可选用设置于驱动齿轮31与竖杆23之间的复位扭簧,该复位扭簧可套设在转轴311上,一端与竖杆23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齿轮31端部固定连接,当上横杆21通过主动齿条32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的过程中复位扭簧受力产生形变并且蓄力,撤销掉作用在上横杆21的压力后复位扭簧释放弹性势能使驱动齿轮31反向转动,直至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

上述第一复位部件和第二复位部件以及第三复位部件均能够实现栏杆24与上横杆21的复位,从而有利于护栏的使用,并且上述复位部件可择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便于实现护栏阻拦行人横跨栏杆24的效果。

主动齿条32的齿距大于从动齿条33的齿距,该结构能够实现上横杆21下移距离小于栏杆24上升距离,因此能够在按压上横杆21下移较小距离后使栏杆24上升较大距离,进而有利于提高阻拦行人横跨栏杆24的效果。

竖杆23和栏杆24沿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均成c字形结构设置,位于竖杆23和栏杆24侧壁的开口朝向主动齿条32设置,上横杆21与主动齿条32之间连接有连接块212,连接块212的宽度尺寸小于主动齿条32的宽度尺寸,位于竖杆23和栏杆24侧壁的开口两侧与连接块212抵接。该结构的竖杆23和栏杆24能够有效提高其滑移稳定程度,并且能够尽可能减少杂质影响传动连接结构3的使用稳定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围栏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