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扫雪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5118发布日期:2020-08-07 17:0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扫雪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雪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扫雪刷。



背景技术:

在冬季下雪天气下,大雪覆盖公路、机场时会导致车辆、行人以及飞机出行困难,影响交通。通常情况下,清除积雪时多采用人力清扫,但是这种方式清除积雪存在劳动强度大,除雪速度慢的缺点。

针对上述情况,因此人们设计了能够除雪的机械设备,常见的是将是滚筒形扫雪刷,其是在圆柱形滚筒的圆周侧壁上安装若干个圆形刷圈,通过圆柱形滚筒的转动,使圆形刷圈将积雪向前方抛洒,从而将其后方的路面清理干净。但是这种扫雪刷每隔一段时间其前方堆积的积雪便需要集中清理一次,否则滚筒无法前进,因此扫雪效率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扫雪刷扫雪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扫雪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扫雪刷,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中部同轴设置有转轴;所述滚筒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滑槽,所述轴向滑槽为防脱滑槽,所述若干个轴向滑槽沿所述滚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轴向滑槽内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轴向滑槽相适配,所述滑块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刷丝条,所述若干个刷丝条沿所述滑块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刷丝条倾斜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上;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外缘凸出所述轴向滑槽的槽底。

优选的,所述轴向滑槽内的滑块有若干个。

优选的,位于所述滚筒左半部上的刷丝条的倾斜方向与位于所述滚筒右半部上的刷丝条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的,位于相邻两个轴向滑槽内滑块上的刷丝条相错开。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刷丝条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滑块的外面上。

优选的,所述轴向滑槽为t形槽或者燕尾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滚筒端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脱类型的轴向滑槽以及设置有刷丝条的滑块的设置,使得刷丝条如发生磨损,则通过更换滑块即可,不必整个更换滚筒;又由于倾斜设置的刷丝条的设置,使得滚筒在旋转时,刷丝条能够将积雪推送到滚筒的侧面(轴向方向的侧边),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积雪在滚筒前进方向上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的剖视图

图5为相邻轴向凹槽位置上的刷丝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2-转轴、3-轴向滑槽、4-滑块、5-刷丝条、6-环形压板、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一种螺旋扫雪刷,包括圆柱形的滚筒1,滚筒1中部中心处同轴设置有转轴2,转轴2穿插在滚筒1内,其两端凸出滚筒1的两个端面;或者,转轴2包括两个半轴,两个半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滚筒1的两个端面上。

滚筒1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滑槽3,本实施例选择十六个,十六个轴向滑槽3沿滚筒1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上述的轴向滑槽3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滚筒1的轴向方向,且轴向滑槽3为防脱滑槽,例如是t形槽或者燕尾槽。

轴向滑槽3内均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块4,滑块4与轴向滑槽3相适配以保证能够在其内滑动,该滑块4的长度不超过轴向滑槽3的长度,因此当轴向滑槽3内能够放置多个滑块4时即放置多个,不能放置多个时则只放置一个。当设置有多个滑块4时,可以通过设置标准尺寸规格的滑块4,使滑块4适宜于不同规格的滚筒1,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更换刷丝的使用成本。

滑块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刷丝条5,若干个刷丝条5沿滑块4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刷丝条5倾斜设置在滑块4的外表面上,该处倾斜指的是刷丝条5的长度方向与滑块4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存在,使得滚筒1转动时,刷丝条5呈近螺旋状运动,能够将积雪向滚筒1的侧面推送;为了提高该推送的效率,本实施例中,设置刷丝条5整体在长度方向上呈螺旋状分布,相应的,滑块4的外表面配置呈弧形面。本实施例中,刷丝条5为一定数量的刷丝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条形刷扫区域。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扫雪效率,降低积雪轴向运动的行程,本实施例中,将刷丝条5配置成,位于滚筒1左半部(轴向方向的一侧)上的刷丝条5的倾斜方向与位于滚筒1右半部(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上的刷丝条5的倾斜方向相反。如此设置,使得积雪能够同时向滚筒1的两侧运动,提高积雪被扫除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滑块4,在滚筒1的两个端面上均可拆卸连接(例如螺钉8)有环形压板6,环形压板6与滚筒1同轴设置,且环形压板6的外缘凸出轴向滑槽3的槽底,从而使轴向滑槽3内的滑块4无法越过环形压板6脱落,本实施例中,设置环形压板6的外径与滚筒1的直径相当。

本实施例中,位于相邻两个轴向滑槽3内滑块4上的刷丝条5相错开,如图5所示,使得螺纹状分布的刷丝条5在滚筒1的整个圆周上呈现出交错不连续的状态,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在滚筒1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刷丝条5与路面的接入次数,通过刷丝条5的端部接入路面时的冲击力提高清扫效果。

使用时,将单个或者一定数量的设置有刷丝条5的滑块4依次装填入轴向滑槽3内,再将环形压板6安装在滚筒1的端面。在滚筒1转动时,路面上的积雪在被推向滚筒1前方的同时,倾斜状设置的刷丝条5能够给予积雪一轴向力,迫使积雪轴向运动到滚筒1的两个侧面,从而有效防止积雪在滚筒1的前方不断堆积。需要更换刷丝时,只需要拆下环形压板6即可通过更换滑块4的方式更换对应位置的刷丝。

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环形压板6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杆7相适配的通孔,而在环形压板6两侧的调节螺杆7上均设置有限位挡块(图中未示出),另外,在滑块4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杆7相适配的螺纹孔。旋拧调节螺杆7,通过其上的螺纹迫使滑块4在轴向滑槽3内运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所述滚筒中部同轴设置有转轴;所述滚筒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滑槽,所述轴向滑槽为防脱滑槽,所述若干个轴向滑槽沿所述滚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轴向滑槽内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轴向滑槽相适配,所述滑块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刷丝条,所述若干个刷丝条沿所述滑块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刷丝条倾斜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上;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外缘凸出所述轴向滑槽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滑槽内的滑块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滚筒左半部上的刷丝条的倾斜方向与位于所述滚筒右半部上的刷丝条的倾斜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轴向滑槽内滑块上的刷丝条相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为弧形面,所述刷丝条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滑块的外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滑槽为t形槽或者燕尾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扫雪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滚筒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扫雪刷,属于扫雪刷领域,包括圆柱形的滚筒,滚筒中部同轴设置有转轴;滚筒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滑槽,轴向滑槽为防脱滑槽,若干个轴向滑槽沿滚筒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轴向滑槽内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块,滑块与轴向滑槽相适配,滑块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刷丝条,若干个刷丝条沿滑块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刷丝条倾斜设置在滑块的外表面上;滚筒的两个端面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环形压板,环形压板的外缘凸出轴向滑槽的槽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滚筒前方积雪堆积,同时还具有方便更换刷丝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鲁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潜山县圣峰刷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