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9399发布日期:2020-08-18 20:2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按其填挖高度和所处地形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横断面,路基设计主要包括路基本体工程设计、路基防护和加固工程设计、路基支挡工程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现有的公路路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一些地方的公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地区气候潮湿,降水量较多,经常会遇到因下雨而造成公路路基滑坡、坍塌等现象而阻断道路,危害交通安全,同时,现有的路面结构中,各个功能层之间对于负载的变化不具有协调能力,并且因为地下及地表水的影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因而早期破坏分别出现,也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公路路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一些地方的公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地区气候潮湿,降水量较多,经常会遇到因下雨而造成公路路基滑坡、坍塌等现象而阻断道路,危害交通安全,同时,现有的路面结构中,各个功能层之间对于负载的变化不具有协调能力,并且因为地下及地表水的影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因而早期破坏分别出现,也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框架,所述路基框架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砂砾层,且砂砾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层,所述承重层包括第一承重梁,且第一承重梁与路基框架内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梁,且第二承重梁远离第一承重梁的一端与路基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路基框架与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固定连接有x型承重梁,且砂砾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承重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的顶部与路基框架的顶部均开设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x型承重梁的顶部与路基框架的顶部开设有x型导流槽,且x型导流槽与导流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路基框架的外表面且位于砂砾层的外部开设有出水孔,且路基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的主体材料为通用型gs防水材料,且路面层的主体材料为水泥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通过在路基框架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砂砾层,且砂砾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层,承重层包括第一承重梁,且第一承重梁与路基框架内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承重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梁,且第二承重梁远离第一承重梁的一端与路基框架固定连接,路基框架与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固定连接有x型承重梁,且砂砾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承重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面层,通过承重层的设置,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具备稳定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并且通过路基框架、砂砾层和路面层的配合,防沉降能力强。

(2)、该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通过在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的顶部与路基框架的顶部均开设有导流槽,x型承重梁的顶部与路基框架的顶部开设有x型导流槽,且x型导流槽与导流槽相连通,路基框架的外表面且位于砂砾层的外部开设有出水孔,且路基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防水层的主体材料为通用型gs防水材料,且路面层的主体材料为水泥混凝土,降雨落下时,雨水经过导流槽和x型导流槽流出路基框架,或是落到砂砾层内,由于防水层不允许水经过,水流经过渗透砂砾层然后从出水孔流出,提高了路基的放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层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路基框架;2、第一承重梁;3、第二承重梁;4、x型承重梁;5、导流槽;6、出水孔;7、砂砾层;8、承重层;9、x型导流槽;10、防水层;11、路面层;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框架1,路基框架1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砂砾层7,且砂砾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层8,承重层8包括第一承重梁2,且第一承重梁2与路基框架1内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承重梁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梁3,且第二承重梁3远离第一承重梁2的一端与路基框架1固定连接,路基框架1与第一承重梁2和第二承重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x型承重梁4,且砂砾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承重层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面层11,通过承重层8的设置,每一个面都是三角形,具备稳定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并且通过路基框架1、砂砾层7和路面层11的配合,防沉降能力强。

第一承重梁2和第二承重梁3的顶部与路基框架1的顶部均开设有导流槽5,x型承重梁4的顶部与路基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x型导流槽9,且x型导流槽9与导流槽5相连通,路基框架1的外表面且位于砂砾层7的外部开设有出水孔6,且路基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防水层10的主体材料为通用型gs防水材料,且路面层11的主体材料为水泥混凝土,降雨落下时,雨水经过导流槽5和x型导流槽9流出路基框架1,或是落到砂砾层7内,由于防水层10不允许水经过,水流经过渗透砂砾层7然后从出水孔6流出,提高了路基的放水能力。

使用时,由于第一承重梁2和第二承重梁3呈十字分布,再加上x型承重梁4,使得固定的每个小空间结构为三角形结构,若是遇到降雨天气,降雨落到第一承重梁2、第二承重梁3和砂砾层7上,经过导流槽5和x型导流槽9流出路基框架1,或是落到砂砾层7内,由于防水层10不允许水经过,水流经过渗透砂砾层7然后从出水孔6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框架(1)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砂砾层(7),且砂砾层(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层(8),所述承重层(8)包括第一承重梁(2),且第一承重梁(2)与路基框架(1)内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梁(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梁(3),且第二承重梁(3)远离第一承重梁(2)的一端与路基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路基框架(1)与第一承重梁(2)和第二承重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x型承重梁(4),且砂砾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0),所述承重层(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路面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梁(2)和第二承重梁(3)的顶部与路基框架(1)的顶部均开设有导流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承重梁(4)的顶部与路基框架(1)的顶部开设有x型导流槽(9),且x型导流槽(9)与导流槽(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框架(1)的外表面且位于砂砾层(7)的外部开设有出水孔(6),且路基框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0)的主体材料为通用型gs防水材料,且路面层(11)的主体材料为水泥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框架,路基框架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砂砾层,且砂砾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层,承重层包括第一承重梁,且第一承重梁与路基框架内表面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承重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梁,且第二承重梁远离第一承重梁的一端与路基框架固定连接,路基框架与第一承重梁和第二承重梁之间固定连接有X型承重梁,且砂砾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结构技术领域。该防水防沉降公路路基结构,通过承重层的设置,使得每个小空间结构为三角形结构,具备稳定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效果,并且通过路基框架、砂砾层和路面层的配合,防沉降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0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