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示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400发布日期:2020-09-04 11:4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示牌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检查车辆时安全警示的警示牌结构。



背景技术:

为确保道路安全或抓捕违法犯罪人员,警方经常会在道路上设卡进行查车,通常都需要在现场占用道路设置路障,以便阻拦车辆,使其降速停车接受检查。为方便引导,警务人员需要在路障后使用灯光或指挥棒对拦截的车辆进行提示。由于多为临时性设卡,为方便携带,现场设置的路障、警示牌等设备多为便携式结构,尺寸较小,特别是警示牌,多为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简单板状结构,这样的警示牌可视度有限,特别容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无法有效识别,影响现场人员的安全,存在提示不清的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快速组合在路障上的警示牌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警示牌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底座和设置在相邻底座之间的牌体,其中每个底座包括中空的座体、分别设置在座体相对两侧面上的卡槽部,牌体为两侧边下部分别嵌入卡槽部内的板状体,在牌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光底层,在反光底层上分别设置反光字体层。

座体为中空结构,可以套设插入路障上,从而在保持不遮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警示牌的安装高度,座体两侧设置卡槽部,方便的将牌体侧边沿下部嵌入,从而将牌体固定在座体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拆卸容易,牌体表面设置反光底层,而可以有效利用牌体表面进行反光提示,在夜间灯光照射下会产生清晰的背景反光,有效提高警示的效果,反光字体层可以进一步提供对比醒目的反光字体提示,从而便于识别,有效提高警示效果,整个装置可拆卸可组合安装,操作便捷,底座可以灵活的套设在现场的适合支撑物体上,极大的提高了适用性。

所述卡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形状与所述牌体两侧边下部形状配合。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件形成的间隙将牌体进行固定,其结构简单,且便于适用现有的警示牌,减少改造的难度。

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牌体表面垂直的具有内螺纹的穿孔。通过在穿孔内穿入螺栓,将牌体两个侧面固定,提高警示牌连接的稳定性。

在所述间隙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面分别设有向下的倾斜部。相对的倾斜部还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于插入牌体操作。

在所述牌体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牌体、反光底层和反光字体层的通风孔。通风孔可以透过空气,避免气流流动对牌体的冲击,有利于在有风环境下安全使用。

在所述座体另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延伸入座体内腔的固定螺杆。固定螺杆可以对插入座体内的部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底座在现场安装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可以灵活的适应现场的环境进行警示牌的设置,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牌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底座,2、牌体,3、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间隙,6、反光底层,7、反光字体层,8、穿孔,9、倾斜部,10、倾斜部,11、通风孔,12、固定螺杆,13、路障,14、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3,一种警示牌结构,可以直接设置在路障13上,其包括至少一组底座1和设置在相邻底座1之间的牌体2,其中每个底座1包括中空的座体14、分别设置在座体14相对两侧面上的卡槽部,牌体2为两侧边下部分别嵌入卡槽部内的板状体,在牌体2相对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光底层6,在反光底层上设置反光字体层7。卡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之间相对形成的间隙5的形状与牌体2两侧边下部形状配合。在第一固定件3和第二固定件4上分别设有与牌体2表面垂直的设有内螺纹的穿孔8。在间隙5顶部的第一固定件3的侧面设有向下的倾斜部9,在第二固定件的侧面设有向下的倾斜部10。在牌体2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牌体2、反光底层6和反光字体层7的通风孔11。

座体14为中空结构,可以套设插入路障13上,从而在保持不遮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警示牌的安装高度,座体14两侧设置卡槽部,可以方便的将牌体2侧边沿下部嵌入,从而将牌体2固定在座体13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拆卸容易,牌体2表面设置反光底层6,而可以有效利用牌体2表面进行反光提示,特别时在夜间灯光照射下产生清晰的背景反光,有效提高警示的效果,反光字体层7可以进一步提供对比醒目的反光字体提示,从而便于识别,有效提高警示效果,整个装置可拆卸可组合安装,操作便捷,底座可以灵活的套设在现场的适合支撑物体上,极大的提高了适用性。

通风孔11可以透过空气,避免气流流动对牌体2的冲击,有利于在有风环境下安全使用。

在座体14另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延伸入座体14内腔的固定螺杆12。固定螺杆12可以对插入座体14内的部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底座在现场安装的牢固度。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底座和设置在相邻底座之间的牌体,其中每个底座包括中空的座体、分别设置在座体相对两侧面上的卡槽部,牌体为两侧边下部分别嵌入卡槽部内的板状体,在牌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光底层,在反光底层上分别设置反光字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形状与所述牌体两侧边下部形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牌体表面垂直的具有内螺纹的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隙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侧面分别设有向下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牌体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牌体、反光底层和反光字体层的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警示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的另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延伸入座体内腔的固定螺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示牌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底座和设置在相邻底座之间的牌体,其中每个底座包括中空的座体、分别设置在座体相对两侧面上的卡槽部,牌体为两侧边下部分别嵌入卡槽部内的板状体,在牌体相对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反光底层,在反光底层上设置反光字体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可以灵活的适应现场的环境进行警示牌的设置,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明;廖少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恒宇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