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5195发布日期:2020-08-28 17:2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具体是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



背景技术:

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特点是采用断面采用非等厚结构,分强力区和防水区的一种止水产品,它使各部分受力均匀,合理。止水带采用的橡胶主体材料为耐老化性能优良的天然橡胶及各种防老剂,具有特强的自粘性;具有夏季高温不流淌,冬季低温不发脆;并具有优异的耐水、耐酸碱和耐老化性能;使用寿命长,产品本身无毒,对环境良好的特点。

目前现有的止水带均不带有导流作用,虽然其表面会开设有不同的条状通槽,但是通槽均为敞开式的,设置在高架桥的伸缩缝中难免会有细小石子阻塞,排水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用于固定止水带本体的钢边,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倾向中心一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导流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空腔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侧边凸起上的遮挡部、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上的围挡部、以及由所述围挡部和所述遮挡部及所述止水带本体包围形成的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挡部和所述遮挡部的边缘贴合处设置有进水缝,所述进水缝的截面曲线与所述止水带本体侧边设置的凸起截面曲线为同心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挡部和所述遮挡部整体呈向上倾斜与所述止水带本体侧边的凸起上部相切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缘上下部均设置有倒刺,所述钢边嵌合在所述插槽中。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该钢边止水带结构借助围挡部和遮挡部的边缘贴合,使得导流槽内不与路面连通,以便阻断灰尘和其他细小杂物进入导流槽内造成阻塞,进水缝的截面曲线与凸起截面曲线为同心圆,实现单向进水功能,低于围挡部高度的底层浑浊污水不会进入导流槽内,而高于围挡部高度的上层清澈雨水能够进入导流槽内,提高导流槽的导流畅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边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导流时的示意图。

图中:1-止水带本体;2-钢边;3-遮挡部;4-围挡部;5-进水缝;6-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边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两侧用于固定止水带本体1的钢边2,其中,所述止水带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倾向中心一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导流空腔,在无车辆经过挤压时,导流空腔与路面不相通,防止灰尘或其他细小杂物进入导流空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导流空腔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凸起上的遮挡部3、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上的围挡部4、以及由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及所述止水带本体1包围形成的导流槽6;

具体来说,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的边缘相互贴合,使得导流槽6内不与路面上方的大气连通,以便阻断灰尘和其他细小杂物进入导流槽6内造成阻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的边缘贴合处设置有进水缝5,所述进水缝5的截面曲线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设置的凸起截面曲线为同心圆,即在所述遮挡部3受轮胎压力作用下会使得遮挡部3与所述围挡部4分离,扩大进水缝5的间隙,使得路面上的上层清澈雨水(液面高于围挡部4的雨水)通过进水缝5进入导流槽6内,而在所述围挡部4受力时会带动遮挡部3一起发生形变,进水缝5不会扩大,以防止车辆溜车时围挡部4受轮胎压力将进水缝5打开,使得聚集在止水带本体1中部的污水(液面低于围挡部4的雨水)进入导流槽6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整体呈向上倾斜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的凸起上部相切状,由于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整体呈向上倾斜状,固当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上掉落有石子时,石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滑落至止水带本体1的中央,防止石子停留在遮挡部3上当车轮压动遮挡部3时,石子顺进水缝5进入导流槽6内,造成阻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带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缘上下部均设置有倒刺,所述钢边2嵌合在所述插槽中,通过插接的钢边2可在局部钢边2与插槽脱落时更换钢边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热熔固定,维修成本更低,现有技术中的钢边止水带在钢边2脱落后需要更换整条止水带,维修成本高,而且在后续维修中通过热熔重新固定的难度大。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两侧用于固定止水带本体(1)的钢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倾向中心一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导流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空腔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凸起上的遮挡部(3)、一体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上的围挡部(4)、以及由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及所述止水带本体(1)包围形成的导流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的边缘贴合处设置有进水缝(5),所述进水缝(5)的截面曲线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设置的凸起截面曲线为同心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4)和所述遮挡部(3)整体呈向上倾斜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侧边的凸起上部相切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外缘上下部均设置有倒刺,所述钢边(2)嵌合在所述插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引流槽的钢边止水带结构,包括止水带本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用于固定止水带本体的钢边,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倾向中心一侧设置有可开闭的导流空腔。该钢边止水带结构借助围挡部和遮挡部的边缘贴合,使得导流槽内不与路面连通,以便阻断灰尘和其他细小杂物进入导流槽内造成阻塞,进水缝的截面曲线与凸起截面曲线为同心圆,实现单向进水功能,低于围挡部高度的底层浑浊污水不会进入导流槽内,而高于围挡部高度的上层清澈雨水能够进入导流槽内,提高导流槽的导流畅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阳;杜文飞;杜慧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8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