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79087发布日期:2020-06-12 16:2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架桥领域,具体的,涉及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t梁的跨度大,单片梁的重量重,翼板伸出的悬臂长度很大,常规的施工方法载荷较大,远超过翼板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时需要使架桥机过孔,但是常规的过孔方法还是会造成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过孔方法具体为:

s1:在上一跨完成的梁体上调整好支点位置,并另架桥机移动至支点上;

s2:将架桥机上的两天车和运梁车布置到指定位置,用天车将梁提住,将架桥机向靠近标准跨的方向移动至接近标准跨50-3米的位置时停止,另架桥机处于平衡状态;

s3:在主桥主梁尾端桥轴线上布置汽车吊机,根据吊重荷载力度来确定汽车吊机位置以及吊臂角度,使汽车吊机能满足吊重荷载的要求,同时应根据千斤绳的使用角度来选用千斤绳直径的大小及安全系数倍率;

s4:将汽车吊机吊绳及千斤绳与架桥机靠近标准跨的一端连接并收紧,然后启动汽车吊机起吊绳至提吊力达到架桥机的主桁梁所需的提吊力;

s5:检查架桥机提起端的标高变化情况以及汽车吊机自身情况,无问题后,在汽车吊机的辅助下,将架桥机继续向标准跨的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

s6:架桥机前移到设计位置后,将前支撑杆及轨道梁下放于主桥主梁上固定可靠,无问题后拆除汽车吊吊绳,汽车吊机退出。

进一步,在架桥机过孔施工前,需要对所述架桥机进行载重试验,以为保证架桥机吊梁作业安全。

进一步,所述s5中所述架桥机移动过程中应缓慢进行,并注意控制架桥机与汽车吊机的相互配合得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简单易于操作的辅助过孔方法,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程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起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出了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概况如下:该引桥为9跨简支预制安装t梁,第1-7跨跨度均为50.0m,单片梁宽度为1.8米,高度为2.7米,单片最大梁重174.4吨;第8跨跨度均为47.5m,单片梁宽度为1.8米,高度为2.7米,单片最大梁重167.4吨;第9跨跨度均为52.5m,单片梁宽度为1.8米,高度为2.9米,单片最大梁重188.8吨。

引桥各跨简支t梁的平面布置为:第1-3跨、第7-9跨均采用扇形布置方式,以适应上下引桥匝道的连接需要。第4-6跨均为平行布置方式。

引桥各跨简支t梁布置片数为:第1-2跨各为11片、第3跨为12片、第4-6跨各为9片、第7跨为13片、第8-9跨各为12片,引桥9跨简支预制安装t梁共计98片。

本工程的难点在于:引桥第9跨为引桥未端最后1跨t型梁桥段,设计跨度为52.5m,架设安装t梁为12片。为引桥t梁的安装的最大跨度,单片梁量最大达188.8吨。该跨t梁前端接主桥p8号墩并放置盖梁上,p8号墩柱最高达60米左右,后端接引桥p7号墩并放置盖梁上。

在架设该跨t梁时其架桥机前支点放置在主桥主梁上,后端中支点放置在p7号墩已完成的t梁前端上。架桥机前支点到中支点中心距离为55.4米。

主桥尾梁段高度4.5米,桥面宽25米,梁底宽16米,两侧翼板悬臂各4.5米,虽然翼板加厚段厚度达到1米。但翼板伸出悬臂长度太大达到4.5米,当梁体架设的荷载作用在翼板上时,需考虑其承载能力。

引桥p7号墩盖梁为梁体架设时的中支点,其荷载较大,因此需考虑盖梁的承载能力。

利用ansys软件对引桥的各工况下的主桥尾梁翼段、轨道梁、尾梁段翼板、盖梁和梁体进行受力分析及计算(计算结果省略),进而针对第9跨的过孔提供如下方案:

本实施例的“前”即为朝着孔的方向,“后”即为远离孔的方向。

大跨度t梁架桥机过跨汽车吊前端辅助过孔方法,过孔方法具体为:

s1:在第8跨完成的梁体上调整好支点位置,并另架桥机移动至支点上,本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为将架桥机前移约27米左右停止;

s2:将架桥机上的两天车和运梁车布置到指定位置,用天车将梁提住,将架桥机向前移动至接近标准跨50-3米的位置时停止,另架桥机处于平衡状态;

经计算分析,桥机左右幅主桁梁前端各需提吊力为25吨较为合适状态,其架桥机主桁梁的内力符合要求。整体桥机前端需提吊力合计为50吨(垂直力)。

s3: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即前面所述的ansys的受力分析),在主桥主梁尾端桥轴线上布置额定起吊能力200吨的汽车吊机,根据吊重荷载力度来确定汽车吊机位置以及吊臂角度,使汽车吊机能满足吊重荷载的要求,同时应根据千斤绳的使用角度来选用千斤绳直径的大小及安全系数倍率;

s4:将汽车吊机吊绳及千斤绳与架桥机的前端连接并收紧,然后启动汽车吊机起吊绳至提吊力达到架桥机的主桁梁所需的提吊力(50吨);

s5:检查架桥机提起端的标高变化情况以及汽车吊机自身情况,无问题后,在汽车吊机的辅助下,将架桥机继续向标准跨的方向移动至设计位置,架桥机移动过程中应缓慢进行,并注意控制架桥机与汽车吊机的相互配合得当;

s6:架桥机前移到设计位置后,将前支撑杆及轨道梁下放于主桥主梁上固定可靠,无问题后拆除汽车吊吊绳,汽车吊机退出。

作好过孔前相关准备工作,如技术安全交底、人员安排、材料设备、汽车吊机及吊索绳卡等选用工作。过孔完成后再作一次认真全面检查,特别是各支承点及结构的稳定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在架桥机过孔施工前,需要对所述架桥机进行载重试验,以为保证架桥机吊梁作业安全。

载重试验具体为:

1、在第8跨梁体安装且横向联系完成后,可将架桥机横移到桥面中间后原地不动,

2、将中支点向后端移动到指定位置,其前、中支点的距离与第9跨的安装跨度相同,第9跨的安装跨度为55.40米。

3、检查各支点的稳定情况,并设置观察点(跨中和前支点)符合要求后可进行一步作业。

4、将两天车置于合适的吊梁位置,后支点到位并支承于桥面上,运梁车到位。

5、用第9跨梁体为载体,两天车提梁后置于桥机两主桁中间,待前天车至架桥机跨中时停止,作桥机两主桁及前支点的检查,观察变形情况。无问题后可进行一步作业。

6、两天车继续前移到安装位置时停止,并下放梁体距桥面约15厘米左右,辅助支承超墩准备到位以备用。然后作桥机两主桁斜杆(吊点处)及前支点的检查,观察变形情况。无问题后可进行下步作业。

7、两天车带梁作横向位移至最大点处时停止,此时桥机两主桁有偏载现象,应注意检查观察,同样需作斜杆(吊点处)及前支点的检查,观察变形情况。无问题后可进行下步作业。

8、按逆作法方式将实验吊梁返回并放置在运梁车上固定,试验结束。

9、试验结束后再作一次认真全面检查,并记录试验情况和相关数据归档备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