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6401发布日期:2020-06-20 17:3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除积水作业,除积水作业一般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但在建筑工地不能有过多的积水,因此在喷水过程中需要注意喷水量,或者在喷水过后需要对积水进行清理。另外在雨天或者其他情况下,建筑工地也可能造成积水。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772431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底座及外壳,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外壳设置于底座上方,外壳与底座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水箱。

该发明可以在建筑施工区域通过滚轮移动,然而在泥泞里面上移动时,极有可能陷入至泥泞路面内,导致该装置无法移动,而通常人工推动该装置时,由于该装置内部设置有水箱等,导致该装置质量较大,人工难以推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具有便于人工推动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上连接部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上连接部上滑动的方向与滚轮滚动的方向一致;所述上连接部上设置有供滑动块滑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将滑动块抵接至与容纳槽内壁贴合;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滑动块滑动的方向垂直;所述上连接部上滑动连接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的滑动面与外壳的外侧壁平行,所述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下连接部上转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条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条随支撑部转动后可抵接至外壳的底部以抬升外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滚轮陷入至泥泞里面时,先操作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驱动支撑条下降;当工作人员观察到支撑条下降至外壳下方的侧边时,人手转动支撑部,支撑部转动时带动支撑条转动至外壳的下方;再操作固定件,使得固定件不再固定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再将下连接部向下滑动,下连接部向下滑动时带动支撑部向下滑动,使得支撑部抵接至泥泞地面;再操作固定件,使得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固定,此时支撑部固定至泥泞地面;再操作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驱动支撑条上升,支撑条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抵接外壳底部,使得外壳上升,从而使得整个外壳从泥泞里面脱离;再推动外壳,使得外壳在支撑条上沿支撑条移动,从而使得外壳从泥泞的上方移动至其余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外壳上升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上升,弹性件抵接滑动块,外壳平移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水平滑动,弹性件抵接滑动块,弹性件起到限位滑动块的作用。通过整个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滚轮陷入至泥泞里面后,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外壳从泥泞里面移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与电机,所述支撑部呈竖直状态且位于外壳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上沿支撑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条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滑槽内且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丝杆与支撑条螺纹连接,所述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升降装置时,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带动支撑条转动,支撑条转动时由于被限位至滑槽内,则沿着滑槽升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部靠近下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容纳盒,所述电机设置于容纳盒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滑槽内,所述丝杆靠近下连接部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升降装置时,开启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时则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则带动支撑条升降。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换向的设置,可以使得电机不必设置于支撑部的底部接,可以置于支撑部靠近下连接部的位置,避免电机与泥土接触而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寿命。且通过电机设置于容纳盒内的设置,可以避免电机接触到雨水而短路。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上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经过移动后可与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对齐;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时,支撑部远离下连接部的一端悬空,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时,支撑部与滚轮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撑部缩短以收纳支撑部时,将下连接部向上滑动,使得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对齐,再将螺栓穿入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使得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固定,此时支撑部固定至悬空状态;在将支撑部伸长以使其与滚轮齐平时,将下连接部向下滑动,使得第一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对齐,再将螺栓传入第一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使得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固定,此时支撑部固定至与滚轮齐平的位置,即可支撑至地面。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杆,所述下连接部滑动设置于上连接部内,所述螺杆与上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下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位于上连接部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支撑部升降时,转动螺杆,螺杆转动的同时会升降,螺杆升降时可以带动下连接部升降,下连接部升降时即可带动支撑部升降。通过螺杆的设置,人工转动,即可对支撑部进行锁定与移动,简单快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与抵接板,若干所述弹簧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内顶壁连接,若干所述弹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值抵接板上,所述抵接板沿容纳槽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抵接板用于抵接滑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上升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上升,抵接板抵接滑动块,弹簧呈压缩状态;外壳平移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水平滑动,弹簧抵接滑动块。在这两个过程中,弹簧带动抵接板始终保持与滑动块抵接的状态,从而对滑动块进行限位,进而连接滑动块与上连接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槽朝向抵接板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内柱,所述抵接板朝向容纳槽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套设至内柱外的套筒,所述内柱与套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抵接板抵接的一面设置有t形块,所述抵接板与滑动块抵接的一面眼抵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t形槽,所述t形块与t形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伸缩时,内柱在外筒内滑移,通过内柱与外筒的设置,可以对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弹簧弯曲;而在滑动块平移时,t形块在t形槽内滑动,在滑动块升降时,t形块抵接着抵接板,通过t形块与t形槽的设置,可以使得滑动块与抵接板连接,而抵接板通过内柱与外筒限位至容纳槽内,则使得滑动块被限位至容纳槽内,从而实现上连接部与滑动块的连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容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弹簧的伸缩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板升降时,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移动,进而对抵接板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了抵接板的移动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支撑条转动后与若干滚珠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条转动至外壳的下方后,操作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驱动支撑条上升,直至支撑条与滚珠抵接,在推动外壳时,外壳上的滚珠沿着支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滚珠的设置,可以减少外壳与支撑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人工推动更加容易。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一、通过上连接部、下连接部、支撑部与支撑条的设置,可以在转动支撑部以后,操作升降装置以抬升支撑条,支撑条抵接外壳上升,从而使得滚轮从泥泞里面脱离,便于人工将外壳从泥泞里面移出;

二、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外壳上升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上升,弹性件抵接滑动块,外壳平移时,滑动块在容纳槽内水平滑动,弹性件抵接滑动块,弹性件起到限位滑动块,以将滑动块限位至容纳槽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展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11、滑动块;111、t形块;12、滚珠;13、滚轮;2、上连接部;21、容纳槽;211、内柱;212、套筒;213、导向槽;22、第一螺纹孔;31、弹簧;32、抵接板;321、t形槽;322、导向块;4、下连接部;41、第二螺纹孔;42、第三螺纹孔;42、滑槽;51、螺栓;52、螺杆;6、支撑部;7、支撑条;8、升降装置;81、丝杆;811、第二锥齿轮;82、电机;821、第一锥齿轮;822、容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滚轮13。

参照图2与图3,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连接部2,上连接部2的长度方向与滚轮13的滚动方向一致。外壳1上设置有与上连接部2滑动连接的滑动块11,上连接部2上设置有供滑动块11滑动的容纳槽21,容纳槽21沿上连接部2的长度方向设置。

容纳槽21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将滑动块11抵接至与容纳槽21内壁贴合;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滑动块11滑动的方向垂直。弹性件包括若干弹簧31与抵接板32,若干弹簧3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容纳槽21的内顶壁连接,若干弹簧3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至抵接板32上,抵接板32沿容纳槽21长度方向设置,且抵接板32用于抵接滑动块11。

为对弹簧31进行限位,容纳槽21朝向抵接板32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内柱211,抵接板32朝向容纳槽21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套设至内柱211外的套筒212,内柱211与套筒212之间通过弹簧31连接,弹簧3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内柱211和套筒212连接。

为将滑动块11与抵接板32相连,防止上连接部2从外壳1上脱离。滑动块11与抵接板32抵接的一面设置有t形块111,抵接板32与滑动块11抵接的一面沿抵接板3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t形槽321,t形块111与t形槽321滑动连接。

为将抵接板32限位至容纳槽21内,抵接板3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块322,容纳槽2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槽213,导向块322与导向槽213滑动连接,导向槽213的长度方向与弹簧31的伸缩方向一致。

上连接部2内滑动连接有下连接部4,下连接部4的滑动面与外壳1的外侧壁平行,上连接部2与下连接部4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为螺栓51,上连接部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2,下连接部4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1与第三螺纹孔42,第二螺纹孔41与第三螺纹孔42的连线呈竖直状态,第一螺纹孔22经过移动后可与第二螺纹孔41和第三螺纹孔42对齐。螺栓51穿过第一螺纹孔22与第二螺纹孔41时,支撑部6远离下连接部4的一端悬空;螺栓51穿过第一螺纹孔22与第三螺纹孔42时,支撑部6与滚轮13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下连接部4远离上连接部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支撑部6,支撑部6呈竖直状态且位于外壳1的一侧,支撑部6为竖直状态,支撑部6与下连接部4之间可以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部6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条7,支撑条7的长度方向与滚轮13的滚动方向一致。支撑部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条7升降的升降装置8,支撑条7随支撑部6转动后可抵接至外壳1的底部以抬升外壳1,支撑条7的长度小于两个滚轮13之间的距离,且可转动至两个滚轮13之间也可以从两个滚轮13之间转出。

升降装置8包括丝杆81与电机82,支撑部6上沿支撑部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42,支撑条7滑动设置于滑槽42内,丝杆81转动设置于滑槽42内且沿滑槽42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81与支撑条7螺纹连接,电机82与丝杆81传动连接。支撑部6靠近下连接部4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盒822,电机82设置于容纳盒822内,电机82的输出轴延伸至滑槽42内同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821,第一锥齿轮821位于滑槽42内,丝杆81靠近下连接部4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811,第一锥齿轮821与第二锥齿轮811啮合。

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珠12,支撑条7转动后与若干滚珠12接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滚轮13陷入至泥泞里面时,先开启电机82,电机82通过第一锥齿轮821与第二锥齿轮811驱动丝杆81转动,丝杆81转动带动支撑条7下降;

当工作人员观察到支撑条7下降至外壳1下方的侧边时,人手转动支撑部6,支撑部6转动时带动支撑条7转动至外壳1的下方;

再将螺栓51从第一螺栓51孔与第二螺栓51孔中脱离,使得螺栓51不再固定上连接部2与下连接部4,再将下连接部4向下滑动,下连接部4向下滑动时带动支撑部6向下滑动,使得支撑部6抵接至泥泞地面;

再将螺栓51穿入第一螺栓51孔与第三螺栓51孔,使得上连接部2与下连接部4固定,此时支撑部6固定至泥泞地面;

再操作电机82,电机82驱动支撑条7上升,支撑条7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抵接外壳1底部,使得外壳1上升,从而使得整个外壳1从泥泞里面脱离;再推动外壳1,使得外壳1在支撑条7上沿支撑条7移动,从而使得外壳1从泥泞的上方移动至其余位置。

通过整个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滚轮13陷入至泥泞里面后,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外壳1从泥泞里面移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件的不同。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螺杆52,下连接部4滑动设置于上连接部2内,螺杆52与上连接部2螺纹连接,螺杆52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下连接部4转动连接,螺杆5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位于上连接部2的上方,且螺杆52位于上连接部2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把手,以便人工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支撑部6升降时,转动螺杆52,螺杆52转动的同时会升降,螺杆52升降时可以带动下连接部4升降,下连接部4升降时即可带动支撑部6升降。通过螺杆52的设置,人工转动,即可对支撑部6进行锁定与移动,简单快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