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0401发布日期:2020-06-30 20:5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的建筑,特别地,涉及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



背景技术:

以磁悬浮轨道交通桥梁为例,磁悬浮轨道交通桥梁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线路的平顺度要求非常严格,如若发生桥梁地基的沉降,将会影响桥梁的线形以及整体受力,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此,常常采用支座调高来处理,利用支座的高度调节来补偿地基的沉降量,以保证桥梁的整体型和线路的平顺度。

目前,常用的支座调高方案有注射式调高和楔块调高。其中,注射式调高在底板内设置管道,利用泵注硅橡胶等,使支座增高,只能进行一次单向调高,如需多次调高,应考虑设置多路注胶管道。同时,受硅橡胶材料影响,支座长期寿命受限。楔块调高一般在支座上方或下方增设一对楔形钢垫板,受楔块的斜率影响,这种方式的调高量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所述支座包括

第一调高装置,所述第一调高装置包括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螺纹连接;以及

第二调高装置,所述第二调高装置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之间,且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上调节件相互贴合的接触面,和/或所述调节块与所述下调节件相互贴合的接触面为斜面,以在所述调节块移动时,改变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之间的距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调高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包括主体部和分别在所述主体部两端设置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组合形成环形,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接触面;

所述第二调高装置还包括紧固组件,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紧固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并调整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以移动所述调节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还包括

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位于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桥梁的梁体之间;

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位于所述下调节件和所述桥梁的桥墩之间,所述下调节件相对所述下支座板可滑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还包括

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下支座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下调节件的两侧;以及

水平调节件,所述水平调节件穿设于相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并与所述下调节件连接,以移动所述下调节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调节件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与所述水平调节件的外螺纹匹配,所述水平调节件与所述下调节件抵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还包括

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位于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桥梁的梁体之间,所述上支座板相对于所述上调节件可移动或转动;

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位于所述下调节件和所述桥梁的桥墩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自所述上支座板向所述上调节件方向凸出,以限定所述上支座板的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环绕在所述上调节件外设置;或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沿所述桥梁的纵向或横向设置在所述上调节件的两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还包括:

球冠板,所述球冠板位于所述上支座板和所述上调节件之间,且所述球冠板具有平面的一端与所述上支座板相对,所述球冠板具有球面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调节件相对;

平面滑板,所述平面滑板位于所述球冠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上支座板滑动;以及

球面滑板,所述球面滑板位于所述上调节件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球冠板转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第一调高装置中,利用上调节件与下调节件的螺纹连接进行调高,进而补偿地基的沉降量和施工误差,实现了较大调高量无级调高,用于粗调;第二调高装置中,移动调节块可实现较小量无级调高,用于微调。而且,调节块位于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之间起到了承重作用,上调节件与下调节件之间的螺纹具有安全储备作用,提高了支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桥梁支座一个可选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调节装置一个可选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调高装置10;上调节件11;下调节件12;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之间的螺纹13;调节部14;肩部15;第二调高装置20;主体部21;调节块与上调节件贴合的接触面211;连接部22;螺栓23;螺母24;紧固组件25;调节块26;第一限位块31;水平调节件32;调节孔321;上支座板40;第二限位块41;下支座板50;球冠板60;平面滑板61;球面滑板62;密封圈63;上锚固螺栓70;预埋钢板80;预埋套筒81;下锚固组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以非限制地方式参考图1中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组合式可调桥梁支座,支座包括第一调高装置10和第二调高装置20,第一调高装置10包括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螺纹连接。第二调高装置20包括调节块26,调节块26位于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之间,且调节块26与上调节件11相互贴合的接触面211,和/或调节块26与下调节件12相互贴合的接触面为斜面,以在调节块26移动时,改变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之间的距离。

支座位于桥梁的梁体和桥墩之间,利用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之间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调高装置10的高度变化传递给梁体,进而补偿地基的沉降量和施工误差,实现了较大调高量无级调高。第一调高10装置用于粗调,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支座高度的任意调节,且可以多次重复调整。

调节块26为楔形块,具体地,调节块26的上表面为与上调节件11贴合的接触面211,接触面211设置成斜面,上调节件11相应地具有与其匹配的斜面,和/或调节块26的下表面设置成斜面,下调节件12相应地具有与其匹配的斜面211,通过移动调节块26实现调高。相对第一调高装置10而言,受调节块26斜面斜率的限制,第二调高装置20的调节量较小,用于微调。

如图1所示,调节块26位于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之间,来自梁体的竖向荷载通过上调节件11、调节块26及下调节件12向下传递,减少甚至避免了上调节件11与下调节件12螺纹13的承重,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之间的螺纹连接起到安全储备作用。为了保证第一调高装置10的支撑强度,提高支座安全性能,上调节件11与下调节件12之间的螺纹13可以选用能够满足较强强度和刚度的梯形螺纹。由于调节块26的承重,上调节件11与下调节件12之间的螺纹13也可以选用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等普通螺纹。

非限制地,如图1所示,上调节件11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调节部14和自调节部14向外凸出的肩部15,下调节件12具有内螺纹,上调节件11的外螺纹与下调节件12的内螺纹间隙配合,下调节件12套设在上调节件11的调节部14外,调节块26位于肩部15和下调节件12的顶部之间。

或者,上调节件11设有内螺纹,下调节件12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调节部和自调节部向外凸出的肩部,上调节件11套设在下调节件12的调节部外,调节块26位于肩部和上调节件11的底部之间。

非限制地,第一调高装置10和第二调高装置20均可选用金属材质,例如钢,钢制第一调高装置10和第二调高装置20寿命较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高装置20包括至少两个调节块26,调节块26包括主体部21和分别在主体部21两端设置的连接部22,主体部21组合形成环形,主体部21具有上述接触面211。接触面211位于主体部21上,主体部21同时与上调节件11和下调节件12接触,通过对连接部22施力实现主体部21的移动,进而调节高度。

进一步地,第二调高装置20还包括紧固组件25,相邻两个连接部22相对设置,紧固组件25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部22,并调整两个连接部22之间的距离,以移动调节块26。

两个连接部22之间的距离即图2中距离e,利用紧固组件25,通过调整e值大小实现竖向高度微调,将高度调节转换成便于操作的水平调节方式。

非限制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21上部的接触面211为由外而内向下倾斜的斜面,上调节件11上也具有与其匹配的斜面,相邻两个调节块26之间间隔设置,通过调节紧固组件25使主体部21向内移动时,相邻两个调节块26之间e值减小,可增加支座的高度,反之,降低支座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组件25包括螺栓23和螺母24,螺栓23穿设于相邻两个连接部22,螺母24与螺栓23螺纹连接。通过螺栓23和螺母24调整调节块26的移动,进一步方便了第二调高装置20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座还包括上支座板40和下支座板50,上支座板40位于上调节件11和桥梁的梁体之间;下支座板50位于下调节件12和桥梁的桥墩之间,下调节件12相对下支座板50可滑动。

如图1所示,下调节件12和下支座板50之间不是固定连接,对下调节件12施加外力可实现下调节件12相对下支座板50之间的移动。下调节件12相对下支座板50的移动实现了支座中心位置水平可调。水平方向的调节可以是横向方向,也可以是纵向方向;或者,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均可调。

进一步地,支座还包括第一限位块31及水平调节件32,第一限位块31设置在下支座板50上,并相对设置在下调节件12的两侧;水平调节件32穿设于相应的第一限位块31,并与下调节件12连接,以移动所述下调节件12。

沿桥梁的横向和/或纵向在下调节件1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水平调节件32和第一限位块31,第一限位块31固定在下支座板50上,以限定下调节件12水平极限移动位置,水平调节件32用于操控下调节件12的移动。水平调节件32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非限制地,下调节件12两侧的水平调节件32的数量相等,且对称设置,以避免移动过程中支座的不同位置处产生位移偏差。

以图1所示的水平横向方向调节为例,图1中单箭头方向为相应水平调节件32的移动方向。当需要横向向左调节时,将左侧的水平调节件32向左移动,右侧的水平调节件32向左推动下调节件12。当需要横向向右调节时,左右水平调节件32的移动方向相反。纵向方向的调节步骤类似,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下调节件12位于调节块26和下支座板50之间,非限制地,可以通过旋转上调节件11进行第一调高装置10的调高。上调节件11可通过下文所述的球冠板60与上支座板40连接,并相对球冠板60的球面可转动。为了方便旋转,上调节件11上还设有旋转孔(未示出),旋转孔用于实现上调节件11的转动。在旋转孔内插入辅助的杆状部件,然后对辅助的杆状部件施力,实现对上调节件11的旋转。该辅助的杆状部件可以是绞杠。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块31上开设调节孔321,水平调节件32穿设于调节孔321。调节孔321可以是螺纹孔,水平调节件32与调节孔321螺纹连接。或者调节孔321内不设置螺纹,水平调节件32在调节孔321内滑动连接,水平调节件50可以固定在下调节件22上,以方便对下调节件22的推或拉。

水平调节件32与调节孔321螺纹连接时,水平调节件32具有外螺纹,例如水平调节件32为水平调节螺栓,第一限位块31上的螺纹孔内的螺纹与水平调节件32的外螺纹匹配,水平调节件32与下调节件12抵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需要横向向左调节时,将左侧的水平调节件,32向左移动,此时左侧的水平调节件32远离下调节件12,为下调节件12向左移动预留空间,右侧的水平调节件32与下调节件12抵接以向左推动下调节件12。当需要横向向右调节时,左右水平调节件32的移动方向相反。纵向方向的调节步骤类似,不再详细描述。

调节完毕后,所有的水平调节件32仍调至与下调节件12抵接状态,以提高对下调节件12的固定,保证支座的稳固性。螺纹连接实现了支座水平方向的无级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水平调节件32移动的位置准确性,也使调节更加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座还包括上支座板40和下支座板50,上支座板40位于上调节件11和桥梁的梁体之间,上支座板40相对于上调节件11可移动或转动;下支座板50位于下调节件12和桥梁的桥墩之间。

可移动或转动的上支座板40能够适应梁体因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产生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座还包括第二限位块41,第二限位块41自上支座板40向上调节件11方向凸出,以限定上支座板40的移动。

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块41自上支座板40向下凸出设置,当梁体因外荷载作用等产生位移时,通过第二限位块41与上调节件11的配合可限定该位移,进而支座形成单向活动支座或固定支座。不设置第二限位块41时,上支座板40可随梁体在多个方向移动,支座为多向活动型支座。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41可以环绕在上调节件11外设置时,支座沿周向约束了梁体的多向位移,支座为固定型。非限制地,固定型支座中,第二限位块41可以是环形。

当第二限位块4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二限位块41沿桥梁的纵向或横向设置在上调节件11的两端,此时,支座可沿纵向或横向两端约束梁体的单向位移,支座为单向活动型。非限制地,单向活动型支座中,第二限位块41可以是条状。

上支座板40相对于上调节件11的移动或转动可以通过下文所述球冠板60、平面滑板61以及球面滑板62实现。

具体地,支座除上述上支座板40、下支座板50外,还包括球冠板60、平面滑板61以及球面滑板62,球冠板60位于上支座板40和上调节件11之间,且球冠板60具有平面的一端与上支座板40相对,球冠板60具有球面的另一端与上调节件11相对;平面滑板61位于球冠板60上,并能够相对上支座板40滑动;球面滑板62位于上调节件11上,并能够相对球冠板60转动。

如图1所示,球冠板60顶端面为平面,底端面为球面,平面滑板61位于球冠板60顶端面和上支座板40之间,球面滑板62位于球冠板60底端面和下调节件12之间。利用平面滑板61与上支座板40之间的滑动,适应桥梁的水平位置移动;利用球面滑板62与球冠板60的球面之间的滑动,适应桥梁的转动的同时,也实现了上调节件11相对于上支座板40之间的旋转。

非限制地,上支座板40、球冠板60、上调节件11等均为金属材质,例如钢。球面滑板62和平面滑板61选用聚四氟乙烯等非金属材质,这种材质选取方式避免了滑动接触部位均为金属材质,从而避免了因金属材质锈蚀导致支座的冻死现象。

进一步地,支座还包括密封圈63,密封圈63位于上支座板40和球冠板60具有平面的一端之间,以及上调节件11与球冠板60具有球面的另一端之间。

如图1所示,密封圈63用于密封平面滑板61和上支座板40之间的滑动部位,以及球面滑板62与球冠板60之间的滑动部位,避免外界灰尘、雨水等对滑动部位造成危害,影响支座的性能。

除了上述包括球冠板60、平面滑板61以及球面滑板62等组成的球形支座,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上调节件11和上支座板40之间选用其他结构,实现上支座板10相对于上调节件21的移动或转动,形成其他类型的支座。

进一步地,支座还包括预埋钢板80、预埋套筒81和上锚固螺栓70,上支座板40和预埋套筒81分别位于预埋钢板80的两侧,上锚固螺栓70依次穿设于上支座板40、预埋钢板80和预埋套筒81以将支座固定在桥梁的梁体上。

进一步地,支座还包括下锚固组件90,下锚固组件90穿设于下支座板50以将支座固定在桥梁的桥墩上。

在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支座的桥梁上可设置磁悬浮轨道。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产品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