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84783发布日期:2020-09-01 19:5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t梁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t形连续梁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而t梁连续端后浇带是关键的施工工序。在目前后浇带施工中,由于空间小,工人施工操作难度大,尤其是底模施工需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在底模施工完毕后,由于混凝土本身自重作用,底模往往难以拆卸,造成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t梁连续端后浇带处模板尤其是底模的便捷安装、适应性调节以及可循环利用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包含连接于桥墩上后浇带处的底模支撑组件、连接于底模支撑组件上方的底模以及连接于底模四周的t形梁和侧模;

所述底模支撑组件包含连接于桥墩上的一组千斤顶、连接于每个千斤顶上的顶板、连接于同一排千斤顶上的连接件以及垂直连接于连接件上且位于同一列千斤顶上方的支撑加固件;支撑加固件顶部铺设底模。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在底模设计安装范围内间隔均布且至少设置四个,千斤顶包含升降装置和连接于升降装置中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连接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油压缸或液压缸,相邻升降装置通过并联连接;升降装置的底座与桥墩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顶部螺纹连接、套接或焊接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方形板,对应螺纹连接伸缩杆在顶板上预先设置有螺纹孔;或对应套接伸缩杆在顶板底面预先连接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工形件或h形件,连接件的翼板连接于千斤顶的同一排顶部,翼板的宽度小于顶板的宽度;连接件的长度大于底模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加固件为木方或钢方条,支撑加固件长度不小于底模的长度;支撑加固件顶面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模为竹胶板,竹胶板顶面涂抹有脱模剂;底模与t形梁底面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待浇筑后浇带处需浇筑混凝土重量,选用千斤顶并确定安装位置;基于t梁连续端处预留后浇带缺口,制作底模;其中底模尺寸大于缺口尺寸,且安装前均匀涂抹脱模剂;

步骤二、根据设计底模安装位置至桥墩顶面位置的高度,确定千斤顶中伸缩杆的行程;且在选择连接件和支撑加固件时,验证其承载强度大于上部需承载的重量;

步骤三、在桥墩顶面安装千斤顶,其中短向为排长向为列,确保每排每列在沿直线分布,千斤顶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桥墩顶面连接,千斤顶的顶端预先连接顶板;

步骤四、调节千斤顶中伸缩杆高度,将顶板处于同一设计标高;其中各千斤顶并联连接,通过统一的油压或液压控制其升降,当需要局部调整或单个调整时可单独设定;

步骤五、检测顶板安装位置复合要求后,将连接件安装在连接板上且位于千斤顶成排布置处,将支撑加固件安装与连接件上且位于千斤顶呈列布置处,再次检测支撑加固件顶部标高,调整值符合要求后安装底模;

步骤六、底模安装后,通过千斤顶中的伸缩杆升高将底模顶面压接与缺口处t形梁底面;在t形梁缺口处安装侧模并通过对拉螺栓连接,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千斤顶中的伸缩杆降低,而后进行底模的拆除和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对于千斤顶还可设计为手摇式,通过逐个控制高度达到其上连接顶板的高度符合设计安装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千斤顶的设置,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支撑底模的安装,且千斤顶尺寸较小,便于安装和灵活布置;其中伸缩杆与连板的连接,便于增加受力面积和支承高度的调整;

2)本发明通过连接件和支撑加固件的设置,一方面利于对成排成列的千斤顶形成连接整体性,另一方面利于在上部浇筑混凝土时,作用力通过连接件和支撑加固件均匀分散至每个千斤顶上;

3)本发明通过对千斤顶并联设置且可单独调节的综合设计,既便于同一升高和降低,又便于单个或局部的进行高度的调整和适应,使得在施工中可根据不同的底模和模板连接设计要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本发明的安装系统的连接节点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施工时的安装、调整和拆卸,且所用构件和设备均为施工现场易于得到,适用于空间较小,人员不便操作的后浇带处施工,可极大的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t梁连续端后浇带底模安装系统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2是底模和底模支撑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3是底模和底模支撑组件连接分解示意图

图4是顶板和千斤顶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桥柱、2-桥墩、3-t形梁、4-底模支撑组件、41-千斤顶、411-升降装置、412-伸缩杆、42-顶板、43-连接件、44-支撑加固件、5-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某t梁连续端后浇带的浇筑为例,其中待浇筑后浇带位于桥墩2上方,桥墩2两端下方连接有桥柱1。后浇带待浇筑缺口处预留有接头钢筋,根据后浇带中钢筋设计要求绑扎后,进行模板的安装。后浇带浇筑时模板的安装系统,包含连接于桥墩2上后浇带处的底模支撑组件4、连接于底模支撑组件4上方的底模5以及连接于底模5四周的t形梁3和侧模;如图1所示,为某t形梁3预留后浇带处底模5安装连接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底模支撑组件4包含连接于桥墩2上的一组千斤顶41、连接于每个千斤顶41上的顶板42、连接于同一排千斤顶41上的连接件43以及垂直连接于连接件43上且位于同一列千斤顶41上方的支撑加固件44;支撑加固件44顶部铺设底模5。

本实施例中,千斤顶41在底模5设计安装范围内间隔均布且设置有六个,千斤顶41包含升降装置411和连接于升降装置411中伸缩杆412;伸缩杆412顶部连接顶板42。升降装置411为油压缸或液压缸,相邻升降装置411通过并联连接;升降装置411的底座与桥墩2螺栓连接。当安装千斤顶41数量较少或上部承载较小时,也可采用手摇式千斤顶41。

本发明,连接件43通过型钢制作而成,为工形件或h形件。连接件43的翼板连接于千斤顶41的同一排顶部,翼板的宽度小于顶板42的宽度;连接件43的长度大于底模5的宽度。

本发明,支撑加固件44为木方或钢方条,侧面长宽为100mm×100mm,支撑加固件44长度不小于底模5的长度;支撑加固件44顶面水平设置所述底模5为竹胶板,竹胶板顶面涂抹有脱模剂;底模5与t形梁3底面压接。

如图3所示,千斤顶41中伸缩杆412顶部螺纹连接、套接或焊接顶板42。其中,顶板42为方形钢板,长宽为100mm×100mm,厚5mm。对应螺纹连接伸缩杆412时,在顶板42上预先设置有螺纹孔;或对应套接伸缩杆412时,在顶板42底面预先连接套筒。无论螺纹连接、套接或焊接均验证其连接处强度符合承载需求。

结合图1至图4,进一步说明t梁连续端后浇带模板安装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待浇筑后浇带处需浇筑混凝土重量,选用千斤顶41并确定安装位置;基于t梁连续端处预留后浇带缺口,制作底模5;其中底模5尺寸大于缺口尺寸,且安装前均匀涂抹脱模剂;

步骤二、根据设计底模5安装位置至桥墩2顶面位置的高度,确定千斤顶41中伸缩杆412的行程;且在选择连接件43和支撑加固件44时,验证其承载强度大于上部需承载的重量。

步骤三、在桥墩2顶面安装千斤顶41,其中短向为排长向为列,确保每排每列在沿直线分布,千斤顶4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桥墩2顶面连接,千斤顶41的顶端预先连接顶板42。

步骤四、调节千斤顶41中伸缩杆412高度,将顶板42处于同一设计标高;其中各千斤顶41并联连接,通过统一的油压或液压控制其升降,当需要局部调整或单个调整时可单独设定;当千斤顶41个数较少或上部承载较小时,采用手摇式控制,通过施工人员的逐个调整,直至顶板42处于同一设计标高。

步骤五、检测顶板42安装位置复合要求后,将连接件43安装在连接板上且位于千斤顶41成排布置处,将支撑加固件44安装与连接件43上且位于千斤顶41呈列布置处,再次检测支撑加固件44顶部标高,调整值符合要求后安装底模5。

步骤六、底模5安装后,通过千斤顶41中的伸缩杆412升高将底模5顶面压接与缺口处t形梁3底面;在t形梁3缺口处安装侧模并通过对拉螺栓连接,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千斤顶41中的伸缩杆412降低,而后进行底模5的拆除和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