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及道路交通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0783发布日期:2021-02-26 15:0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及道路交通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交通防护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及道路交通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被普遍使用。在我国,不同道路的时速限制也不同,例如,市区道路一般限速为40千米每小时,普通公路一般时速为40-80千米每小时,高速公路一般时速为60-120千米每小时,因此在市区的交通事故多为追尾事故,在普通公路或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车速过快,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到路边或路中间的防护栏上,汽车碰撞后受到防护栏的反向作用力,汽车翻转或反转偏离原车道,极容易与高速行驶而来的汽车发生二次碰撞,造成多辆汽车车毁人亡,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在汽车与道路交通防护栏之间发生碰撞时,旋转体能够对汽车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卸力,是极为重要的事,这就需要旋转体能够适时及时的进行旋转。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177852.8,公告日为:2018-05-01的“一种市政用交通安全防护栏”,其包括底板和等距离分布在底板顶部的若干个栏体,相邻的栏体之间均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栏体包括空心套管和连接竖杆。其通过防护栏上设有的缓冲结构,当汽车与防护栏发生碰撞时,缓冲结构内的缓冲块可以将汽车撞击防护栏产生的冲击力沿圆周方向进行分散,并将大部分的冲力被缓冲块内部的复位弹簧吸收并转化为弹性势能,使缓冲块与固定杆在轴承座上旋转,对失控的汽车进行导向,以防止汽车冲出路面发生危险,通过栏体的内设有的伸缩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路面的现场需要,利用调节螺杆调整伸缩杆的长度,以使防护栏调节至合适高度。该交通安全防护栏在汽车与之发生碰撞时,中间的缓冲块与两侧的连接端的摩擦力过大,不容易对汽车形成导向作用。
[0004]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204884.3,公告日为:2020.10.16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其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护栏使用寿命短、对车辆二次伤害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它包括若干个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通过防护栏板连接,所述防护栏板包括若干个u形架,u形架中的两条竖直边均与支撑柱连接,相邻两个u形架之间通过转轴设置有弹性旋转体,且弹性旋转体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支承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在防护栏板上设置有弹性旋转体,减轻对车辆的二次伤害同时又减轻对防护栏板的损坏;且支承限位机构既减小弹性旋转体与防护栏板之间的摩擦又对弹性旋转体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弹性旋转体移动错位,使得整个交通防护栏使用寿命增加。其通过增加旋转体和支承限位机构,有效的能够完成对车辆碰撞后的卸力。
[0005]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2204973.8,公告日为:2020.10.16的“一种带滚筒的防护栏板及防护栏”,包括栏板本体,所述栏板本体由若干个波纹单元组成,单个波纹单元包括峰段,与峰段通过圆弧段连接的谷段,所述谷段内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内设置转轴,转轴两端均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栏板本体上。本发明通过在栏板本体的谷段内设置滚筒,将车辆与防护栏板之间的刚性碰撞变为柔性碰撞,避免对车辆二次伤害的同时减轻对防护栏
板的伤害,提高防护栏板使用寿命,增加整个过程的安全性能,能够实现车辆碰撞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1、要解决的问题
[0007]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防护栏的旋转体与相接部件之间摩擦大,不容易进行旋转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及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在车辆与道路交通防护栏发生碰撞时,旋转组件上的旋转体能够实现良好的自旋转,对汽车进行引导,减少车辆由于碰撞发生的损伤,旋转体能够抗老化。
[0008]
2、技术方案
[0009]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体、套管、转轴和轴承,所述套管嵌套在转轴外侧,套管外侧嵌套有旋转体,所述转轴与套管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转轴相接,轴承外圈与套管相接。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套管的两端。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内侧与转轴相接,外侧与套管相接,设置在轴承的外侧。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套管两端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端盖外侧置于第一台阶中。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端盖与套管之间螺纹连接。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轴承设置在第二台阶中。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轴承对称设置在套管内侧。
[0017]
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包括上述的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
[0018]
3、有益效果
[0019]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0]
(1)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旋转体一般采用发泡材质构成,表面较为粗糙,且容易产生形变,故材料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容易进行旋转,在旋转体中添加套筒,减少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同时避免旋转体中间空腔发生变形,再通过设置轴承,实现旋转体的自旋转,当车辆与旋转体发生碰撞接触,由于轴承与套筒的设置,旋转体能够实现轻松的自旋转;
[0021]
(2)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轴承设置在套管的两端,在旋转体旋转的过程中,受力均匀,方便旋转体的自旋转;
[0022]
(3)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端盖用于固定轴承,轴承承接旋转体,端盖对轴承进行限位,旋转体不需要与防护栏的框架进行相连,减少摩擦力,同时设置端盖能够方便的对轴承进行装卸,方便旋转体的安装;
[0023]
(4)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在转轴上设置第二台阶,而不是通过固定的方式将轴承放置在转轴上,卡合关系能够方便的实现轴承的装卸,套管上设置第一台阶,能够使端盖将旋转体的内腔密闭,一方面限位轴承,另一方面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内,影
响轴承的使用,端盖与套管之间螺纹连接也起到相同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的一侧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图2的剖面图;
[0027]
图4为转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中:
[0029]
1、旋转体;2、套管;21、第一台阶;3、转轴;31、第二台阶;4、轴承;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0031]
下文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发明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0032]
下文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体1、套管2、转轴3、轴承4以及端盖5,旋转体1在车辆与防护栏发生碰撞时,直接与车辆发生接触,能够吸收车辆碰撞产生的动能,并通过自身的旋转对车辆进行导向,使得车辆能够持续释放由于碰撞产生的动能。旋转体1一般采用发泡材质构成,表面较为粗糙,且容易产生形变,故材料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容易进行旋转,在旋转体1中添加套筒,减少与转轴3之间的摩擦,同时避免旋转体1中间空腔发生变形,再通过设置轴承4,实现旋转体1的自旋转,当车辆与旋转体1发生碰撞接触,由于轴承4与套筒的设置,旋转体1能够实现轻松的自旋转。套管2嵌套在转轴3外侧,套管2外侧嵌套有旋转体1,转轴3与套管2之间设置有轴承4,轴承4内圈与转轴3相接,轴承4外圈与套管2相接。
[0035]
轴承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套管2的两端,端盖5内侧与转轴3相接,外侧与套管2相接,设置在轴承4的外侧。轴承4设置在套管2的两端,在旋转体1旋转的过程中,受力均匀,方便旋转体1的自旋转;套管2两端设置有第一台阶21,端盖5外侧置于第一台阶21中。端盖5用于固定轴承4,轴承4承接旋转体1,端盖5对轴承4进行限位,旋转体1不需要与防护栏的框架进行相连,减少摩擦力,同时设置端盖5能够方便的对轴承4进行装卸,方便旋转体1的安装。
[0036]
转轴3上设置有第二台阶31,轴承4设置在第二台阶31中,并对称设置在套管2内侧。在转轴3上设置第二台阶31,而不是通过固定的方式将轴承4放置在转轴3上,卡合关系能够方便的实现轴承4的装卸,套管2上设置第一台阶21,能够使端盖5将旋转体1的内腔密
闭,一方面限位轴承4,另一方面避免灰尘进入轴承4内,影响轴承4的使用,端盖5与套管2之间螺纹连接也起到相同的作用。
[0037]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轴承4的设置位置,从一端旋转体1端部开思计算,为旋转体1长度的0.1倍至0.2倍的位置处,在该处设置能够有效的实现轴承4的旋转,并且重心稳定,利于使用。
[0038]
实施例2
[00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套管2不设置第一台阶21,套管2与端盖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0040]
实施例3
[0041]
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一种实现自旋转的旋转组件。
[0042]
实施例4
[0043]
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旋转体1包括覆盖层和基体,旋转体1一般由发泡材料(如聚氨酯或eva)制成,发泡材料在制成后表面有很多孔隙,旋转体1表面的孔隙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同时会增大与空气中的氧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发泡材料容易因紫外线的照射老化,而表面孔隙的增加则加速其在紫外线下的老化,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旋转体1包括基体和覆盖层,基体仍为发泡材料,覆盖层则采用孔隙度较小的材质,如塑料等,用于覆盖基体表面的孔隙,而基体中在原有的发泡材料中通过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和分散剂增强其抗紫外线老化的性能,通过覆盖层解决旋转体1表面孔隙较多,吸附灰尘,氧气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加,加速基体在紫外线下老化的问题,通过在基体材质(基体的基本材质组成参照cn107266776a)中额外添加纳米二氧化硅(为基体材质总量的1-7%),增加基体的抗紫外线老化能力。由于纳米二氧化硅的极性较大,不易在非极性材料中进行分散,需要额外加入分散剂改善其分散性能,分散剂选用改性有机蒙脱土(为基体材质总量的0.5-3%,蒙脱土经烷基季铵盐或其他有机阳离子进行交换生成有机蒙脱土,改性的有机蒙脱土具有亲油性,易于在油性溶剂中分散,交换后的蒙脱土层间距加大,一些单体和聚合物熔体可以进入层间,层间的单体聚合或熔体的作用可导致蒙脱土剥离,纳米尺度的片层可均匀的分散于聚合物集体中形成聚合物/片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以cn107266776a中的材料进行示例性说明,其基体组成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10~20%、eva 40~60%、三元乙丙橡胶10~20%、抗收缩剂5~10%、填充剂1~3%、分散润滑剂0.6~1.6%、氧化锌1~2%、交联剂0.7~1.2%、发泡剂1.5~2.5%、流动剂1.5~2.5%、色母颜料2~4%,在原有的材料基础上加入纳米二氧化硅1-7%和改性有机蒙脱土0.5-3%,以cn107266776a中实施例1为例,其基体的材料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15%、eva50%、三元乙丙橡胶15%、抗收缩剂e20-58 7.5%、粒径≤200nm的滑石粉2%、硬脂酸0.3%、硬脂酸锌0.7%、氧化锌1.5%、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2%、脂肪酸酯2%、色母颜料3%,则在上述的基础上,添加其总量的1%二氧化硅,有机改性蒙脱土0.5%,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以cn107266776a中实施例2为例,其基体的材料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10%、eva 60%、三元乙丙橡胶10%、抗收缩剂e20-58 5%、粒径≤200nm的滑石粉2%、粒径≤200nm的碳酸钙1%、硬脂酸0.5%、硬脂酸钙1%、氧化锌2%、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0.7%、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1.8%、脂肪酸酯2%、色母颜
料4%,则在上述的基础上,添加其总量的7%二氧化硅,有机改性蒙脱土2.5%,按照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44]
以cn107266776a中实施例3为例,其基体的材料为:乙烯-辛烯共聚物(poe)20%、eva 40%、三元乙丙橡胶20%、抗收缩剂e20-58 10%、滑石粉1%、碳酸钙1%、硬脂酸0.3%、硬脂酸锌0.3%、氧化锌1.2%、过氧化二异丙苯dcp0.7%、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2%、脂肪酸酯1.5%、色母颜料2%,则在上述的基础上,添加其总量的6%二氧化硅,有机改性蒙脱土3%,按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45]
实施例5
[0046]
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装置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旋转体1包括覆盖层和基体,覆盖层选用包括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和改性有机蒙拓土混合的涂料进行表面的涂覆,基体选用普通的发泡材料。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的抗紫外线特性,改性有机蒙脱土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在水性聚氨酯的基体条件下,促进纳米二氧化硅的进一步分散,改善旋转体1的抗老化性能。
[0047]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前提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