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086发布日期:2021-02-20 20:0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市政工程中,集水槽是常用的结构形式。通常集水槽侧墙一般设计为8cm,且间隔布设有钢筋。现有技术中,集水槽侧墙采用人工用铁锹进行混凝土浇筑,导致侧墙混凝土浇筑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
[0003]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解决了集水槽侧墙浇筑模板空间狭小不宜放置混凝土的问题,有效增强了液态混凝土的引流,提高了集水槽侧墙的浇筑效率。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其包括溜槽和进料仓,所述溜槽为矩形槽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进料仓为贯通的结构,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溜槽的两侧;位于溜槽两侧的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与集水槽侧墙的宽度相匹配,所述进料仓的下部与集水槽侧墙架设的模板相对。
[0006]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为横截面为矩形,其棱边设置有台阶部。
[0007]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料仓为内部贯通的矩形筒结构,其顶部设置有水平凸起,所述水平凸起卡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台阶部。
[0008]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水平凸起的尺寸与所述台阶部的尺寸相匹配。
[0009]
作为优选实施例,位于溜槽同一侧的相邻进料仓之间的距离为100mm-500mm。
[0010]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溜槽由不锈钢板折弯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2mm。
[0011]
作为优选实施例,位于溜槽同一侧的相邻进料仓之间的距离为300mm。
[0012]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溜槽的底板的内侧设置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沿溜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溜槽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3]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隆起部的宽度为溜槽的宽度的40%-60%。
[0014]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隆起部与溜槽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5
°-3°

[0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解决了集水槽侧墙浇筑模板空间狭小不宜放置混凝土的问题,有效增强了液态混凝土的引流,提
高了集水槽侧墙的浇筑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对应的部件拆解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溜槽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
10.溜槽;11.安装孔;11a.台阶部;12.隆起部;20.进料仓;21.水平凸起;31.集水槽;32.集水槽侧墙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图1至图6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7]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8]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9]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包括溜槽10和进料仓20,所述溜槽10为矩形槽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进料仓20为贯通的结构,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数量为多个,其对称设置于所述溜槽10的两侧;位于溜槽10两侧的安装孔11之间的距离与集水槽侧墙的宽度相匹配,所述进料仓10的下部与集水槽侧墙架设的模板相对。
[0030]
在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将辅助装置架设于集水槽上部,使得进料仓10与集水槽侧墙架设的模板相对。施工人员向溜槽10的内部放入混凝土,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进料仓20进入集水槽侧墙的模板,以实现集水槽侧墙的混凝土浇筑。该种结构形式,解决了集水槽侧墙浇筑模板空间狭小不宜放置混凝土的问题,有效增强了液态混凝土的引流,提高了集水槽侧墙的浇筑效率。
[0031]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1为横截面为矩形,其棱边设置有台阶部11a。
[0032]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仓20为内部贯通的矩形筒结构,如图4所示,其顶部设置有水平凸起21,所述水平凸起21卡接于所述安装孔11的台阶部11a。
[003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平凸起21的尺寸与所述台阶部11a的尺寸相匹配。具体地,水平凸起21的长度与台阶部11a的长度相一致,水平凸起21的宽度与台阶部11a的宽度相一致。水平凸起21的高度为0.5mm,相应地,台阶部11a的高度为0.5mm。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溜槽10的长度为1.5m,位于溜槽10同一侧的相邻进料仓20之间的距离为100mm-500mm。优选地,位于溜槽10同一侧的相邻进料仓20之间的距离为300mm。
[0035]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溜槽10由不锈钢板折弯焊接而成,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为2mm。溜槽10的宽度为900mm,长度为1800mm,溜槽10四个侧面的高度为150mm。这样,溜槽10可以盛放更多的混凝土。
[0036]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溜槽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溜槽10的底板的内侧设置有隆起部12,所述隆起部12沿溜槽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溜槽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隆起部12的宽度为溜槽10的宽度的40%-60%。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隆起部12的宽度为溜槽10的宽度的50%。即隆起部12的外侧与溜槽10内部的安装孔11还有一段距离,以防止隆起部12对进料仓20安装的影响。
[0037]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隆起部12与溜槽10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5
°-3°
。隆起部12的设置能够促进混凝土快速滑落至进料仓20的内部,提高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效率。
[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料仓20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溜槽10的安装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仓20由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45#钢,其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如pvc,非金属材料可以选择不宜与混凝土粘合的材料,以便防止混凝土附着于进料仓20的内侧壁而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效率。
[0039]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溜槽10的长度方向与集水槽31的长度方向一致,辅助装置架设于集水槽31的上部,位于溜槽10两侧的进料仓20与集水槽侧墙架设模板32相对,以便混凝土经由溜槽10、进料仓20进入集水槽侧墙架设模板32的内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
[0040]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水槽侧墙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装置,其结构合理,解决了集水槽侧墙浇筑模板空间狭小不宜放置混凝土的问题,有效增强了液态混凝土的引流,提高了集水槽侧墙的浇筑效率。
[004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