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8877发布日期:2021-07-02 19:3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中振动和噪声的治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我国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声屏障设施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声屏障安全门的检修工作也越来越频繁,对检修系统的方便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自2005年声屏障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以来已近15年,早期声屏障已进入大规模维护和检修阶段,早期未设置检修安全门的声屏障在维护和检修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便,后期为了检修方便在既有线路中加装检修安全门,一个桥梁检修安全门重量在200公斤以上,一个路基检修安全门重量在400公斤以上,在道路通电运行情况下使用吊车安全安全门安全风险极大,声屏障对于高铁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而言属于工程后期项目,很多声屏障在建项此时道路已进入通电试运行阶段,不能使用吊车安装或者不允许使用吊车进行安装。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可现场人工组装安装完成的声屏障检修安全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适用于施工困难无法使用吊装机械的施工现场,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在上下横梁的两端部之间相应安装有边竖梁,而两侧的边竖梁的内侧又相应安装有中竖梁,中竖梁同样相应安装在上下横梁之间;并且两侧的边竖梁与中竖梁之间安装有门墙,而两侧的中竖梁之间则相应安装有可开闭合的门板;所述的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为两条矩形管焊接构成,并且上横梁的矩形管上安装有向下伸出的支撑件,下横梁的矩形管上安装有向上伸出的支撑件,并且上下方的支撑件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中间安装的竖梁的位置对应;而所述的边竖梁和中竖梁同样为两条矩形管焊接构成,并且该矩形管的设置位置与上下方的支撑件的设置位置对应,上下方的支撑件相应插入至竖梁的矩形管中,从而构成整体安全门框架。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墙由型材焊接成门墙框架,框架内填充有吸声材料,而框架前后侧通过钢板焊接封死,并嵌装在边竖梁和中竖梁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板通过型材焊接成门板框架,框架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框架两侧相应通过钢板焊接封死,并相应嵌装在两侧的中竖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板上还安装有合页、门档、门把手、门扣、门插销、闭门器以及门锁。

作为优选,所述的边竖梁上的两根矩形管之间还焊接有扁钢,并且矩形管两侧还安装有橡胶管;而中竖梁上的两根矩形管之间同样焊接有扁钢,并且两矩形管之间还填充有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件可相应设置为矩形管或角钢或工字梁或槽钢,而所述的吸声材料则可相应设置为玻璃棉或岩棉或聚酯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的门墙上由型材构成的门墙框架的两侧还设置有橡胶管,通过橡胶管嵌装在边竖梁和中竖梁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采用零件装配方式对安全门各个构件进行模块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将安全门分为多个模块,便于检查维护和更换;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将整体式安全门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单独加工制作防腐,模块与模块之间增加连接固定部件和减震部件,相比通用整体式安全门结构密封性效果更好,整体减震效果更好;

(3)现有技术中,一般检修安全门结构为整体形式,在工厂内组装焊接完成后于现场整体吊装,本实用新型为一些吊装困难或者不允许使用吊装机具的特殊施工场提供了一种可人工安装的声屏障检修安全门,本装置的安全门采用零件分散式制作方式并于施工现场组装完成,单件构件重量轻便易于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视图;

图3为图1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横梁结构图;

图5为图4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梁结构图;

图7为图6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边竖梁结构图;

图9为图8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竖梁结构图;

图11为图10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墙结构图;

图13为图12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的门板结构图;

图15为图14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的门板结构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声屏障检修安全门,包括上横梁101和下横梁201;在上下横梁的两端部之间相应安装有边竖梁301,而两侧的边竖梁301的内侧又相应安装有中竖梁401,中竖梁401同样相应安装在上下横梁之间;并且两侧的边竖梁301与中竖梁401之间安装有门墙501,而两侧的中竖梁401之间则相应安装有可开闭合的门板601;上横梁101和下横梁201均为两条矩形管1焊接构成,并且上横梁101的矩形管1上安装有向下伸出的支撑件2,下横梁201的矩形管1上安装有向上伸出的支撑件2,并且上下方的支撑件2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与中间安装的竖梁的位置对应;而边竖梁301和中竖梁401同样为两条矩形管1焊接构成,并且该矩形管1的设置位置与上下方的支撑件2的设置位置对应,上下方的支撑件2相应插入至竖梁的矩形管1中,从而构成整体安全门框架。

门墙501由型材6焊接成门墙框架,框架内填充有吸声材料7,而框架前后侧通过钢板8焊接封死,并嵌装在边竖梁301和中竖梁401之间;门板601通过型材6焊接成门板框架,框架内填充有吸声材料7,框架两侧相应通过钢板8焊接封死,并相应嵌装在两侧的中竖梁401上;门板601上还安装有合页9、门档10、门把手11、门扣12、门插销13、闭门器14以及门锁15。

边竖梁301上的两根矩形管1之间还焊接有扁钢4,并且矩形管1两侧还安装有橡胶管3;而中竖梁401上的两根矩形管1之间同样焊接有扁钢4,并且两矩形管1之间还填充有密封条5;支撑件2可相应设置为矩形管或角钢或工字梁或槽钢,而吸声材料7则可相应设置为玻璃棉或岩棉或聚酯纤维;门墙501上由型材6构成的门墙框架的两侧还设置有橡胶管3,通过橡胶管3嵌装在边竖梁301和中竖梁401之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本装置的正视图、后视图和俯视图,本装置整体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边竖梁、中竖梁、两侧门墙以及两侧门板;边竖梁和中竖梁安装在下横梁上;门墙插入安装在边竖梁和中竖梁之间;上横梁安装在边竖梁和中竖梁上插入扣死;左侧门板和右侧门板安装在中竖梁上。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上横梁结构示意图,上横梁由两种矩形管和支撑件焊接组成,支撑件对应竖梁位置,支撑件大小以能插入竖梁矩形管为准;支撑件可以是矩形管、角钢、工字钢、槽钢或其他。

如图6和图7所示,为下横梁结构示意图,下横梁由两种矩形管和支撑件焊接组成,支撑件对应竖梁位置,支撑件大小以能插入竖梁矩形管为准;上横梁和下横梁对称制作;支撑件可以是矩形管、角钢、工字钢、槽钢或其他。

如图8和图9所示,为边竖梁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为中竖梁结构示意图;边竖梁由两种矩形管、橡胶管和扁钢焊接组装而成,边竖梁矩形管和横梁矩形管大小一致,边竖梁上橡胶管为安全门安装减震缓冲作用,橡胶管和矩形管用铆钉固定;中竖梁由两种矩形管、扁钢和密封条焊接组装而成,密封条与矩形管可采用铆固胶粘等方式。

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门墙结构示意图,门墙由型材焊接成框架,里面放入吸声材料,两面蒙上钢板焊死,最后铆装橡胶管;橡胶管为门墙插入边竖梁和中竖梁扁钢内做减震缓冲作用;吸声材料可以是玻璃棉、岩棉、聚酯纤维等吸声防火材料。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左侧的门板结构图,左侧门板由型材焊接成框架,里面放入吸声材料,两面蒙上钢板焊死,再装上合页、门档、门把手、门扣和门插销;如图16和图17所示,为右侧门板结构示意图,右侧门板由型材焊接成框架,里面放入吸声材料,两面蒙上钢板焊死,再装上合页、门把手和门锁;本装置门板根据现场要求制定,合页数量大小根据门板大小重量制定;门挡根据需求固定于左侧门板或者右侧门板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