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614发布日期:2021-07-20 16:3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



背景技术:

交通工程中减速带设置越发重要,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目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减速带需要利用多个钢钉进行固定,长期的碾压下很多减速带已经出现脱落的现象,并且露出钢钉,长期无管理的话威胁着人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解决了目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减速带需要利用多个钢钉进行固定,长期的碾压下很多减速带已经出现脱落的现象,并且露出钢钉,长期无管理的话威胁着人和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包括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带体的右侧搭接有第二带体,所述第二带体的右侧搭接有第三带体,所述第三带体的右侧搭接有第四带体,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第三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上表面与第二带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上表面与第三带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环的上表面与第四带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第四带体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钢板,两个安装钢板的内部均插接有固定销,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端与第三套环的右侧搭接,所述套筒的右侧开设有与套筒内部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钢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带体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右侧与第二带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带体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右侧与第三带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带体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卡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的右侧与第四带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左端与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通过固定块、连接杆、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三套环、套筒和螺钉的相互配合,达到不需要钢钉可以将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之间进行组合固定,通过安装钢板和固定销的配合,达到将整个组合式减速带进行固定,避免传统的减速带用钢钉将减速带本体进行固定,解决了目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减速带需要利用多个钢钉进行固定,长期的碾压下很多减速带已经出现脱落的现象,并且露出钢钉,长期无管理的话威胁着人和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2、该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的配合,达到增加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之间的紧密性,通过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的配合,达到增加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之间的紧密性,通过第三卡块和第三卡槽的配合,达到增加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之间的紧密性,通过钢叉的设置,达到增加组合后的减速带在地面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第一带体、2第一卡块、3第一卡槽、4第二带体、5第二卡块、6第二卡槽、7第三带体、8第三卡块、9第三卡槽、10第四带体、11固定块、12连接杆、13第一套环、14第二套环、15第三套环、16安装钢板、17固定销、18钢叉、19套筒、20螺纹槽、21插孔、2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包括第一带体1,第一带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第一带体1的右侧搭接有第二带体4,第二带体4的右侧搭接有第三带体7,第三带体7的右侧搭接有第四带体10,连接杆1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套环13、第二套环14和第三套环15,固定块11、第一套环13和第二套环1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钢叉18,第一带体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3,第一卡槽3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块2,第一卡块2的右侧与第二带体4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带体4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6,第二卡槽6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卡块5,第二卡块5的右侧与第三带体7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带体7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9,第三卡槽9的内部卡接有第三卡块8,第三卡块8的右侧与第四带体10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套环13的上表面与第二带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套环14的上表面与第三带体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套环15的上表面与第四带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带体1和第四带体10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钢板16,两个安装钢板16的内部均插接有固定销17,连接杆12的右端表面套接有套筒19,套筒19的左端与第三套环15的右侧搭接,套筒19的右侧开设有与套筒19内部相连通的插孔21,插孔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22,连接杆12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20,螺钉22的左端与螺纹槽20的内部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此组合式减速带安装方式与平常的减速带是不同的,平常的是直接放置地面利用钢钉对于减速带每个部分分别在地面进行固定,此减速带是可以在固定于地面前先进行相互组合,组合过程是先将第二带体4下表面的第一套环13套在连接杆12表面向左推动,使得第一卡块2卡入第一卡槽3的内部,将第三带体7下表面的第二套环14套在连接杆12的表面向左推动,使得第二卡块5卡入第二卡槽6的内部,将第四带体10下表面的第三套环15套在连接杆12的表面向左推动,使得第三卡块8卡入第三卡槽9的内部,最后将套筒19套在连接杆12的右端,将螺钉22经过插孔21拧入螺纹槽20的内部,然后在地面开设一条安装用的槽,这个槽的大小深度根据固定块11大小来决定,只要刚好放下固定块11、第一套环13、第二套环14和第三套环15即可,当槽开好后,将减速带向下放置,使得固定块11、第一套环13、第二套环14和第三套环15卡入地面开设的槽内部,然后将固定销17向下转动,使得固定销17拧入地下,此方案中仅仅采用两端安装钢板16上面的固定销17进行固定减速带整体,即使减速带的一部分破损也不会有钢钉露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包括第一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第一带体(1)的右侧搭接有第二带体(4),所述第二带体(4)的右侧搭接有第三带体(7),所述第三带体(7)的右侧搭接有第四带体(10),所述连接杆(1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套环(13)、第二套环(14)和第三套环(15),所述第一套环(13)的上表面与第二带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环(14)的上表面与第三带体(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环(15)的上表面与第四带体(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带体(1)和第四带体(10)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钢板(16),两个安装钢板(16)的内部均插接有固定销(17),所述连接杆(12)的右端表面套接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左端与第三套环(15)的右侧搭接,所述套筒(19)的右侧开设有与套筒(19)内部相连通的插孔(21),所述插孔(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钉(22),所述连接杆(12)的右端开设有螺纹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第一套环(13)和第二套环(1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钢叉(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槽(3)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卡块(2),所述第一卡块(2)的右侧与第二带体(4)的左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4)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6),所述第二卡槽(6)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卡块(5),所述第二卡块(5)的右侧与第三带体(7)的左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体(7)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9),所述第三卡槽(9)的内部卡接有第三卡块(8),所述第三卡块(8)的右侧与第四带体(10)的左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22)的左端与螺纹槽(20)的内部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涉及交通工程领域。该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包括第一带体,所述第一带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交通工程用组合式道路减速带,通过固定块、连接杆、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第三套环、套筒和螺钉的相互配合,达到不需要钢钉可以将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之间进行组合固定,通过安装钢板和固定销的配合,达到将整个组合式减速带进行固定,避免传统的减速带用钢钉将减速带本体进行固定,解决了目前交通工程用组合式减速带需要利用多个钢钉进行固定,长期的碾压下很多减速带已经出现脱落的现象,并且露出钢钉,长期无管理的话威胁着人和车辆的安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红霞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