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超载限行系统

文档序号:25525441发布日期:2021-06-18 20:1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超载限行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超载限行系统。



背景技术:

路桥是交通基础设施,在互相连通的道路和桥梁之间,由于设计、时间等的差异,路桥状况各异,因此根据桥梁实际情况,做出限重是一种有效保护路桥、保障安全的有效方法,比如有些成为历史古迹的路桥已明显不适合继续通行,则禁止汽车通行,一些路桥设计等级较低、状况较差的桥梁则限制超过一定重量的汽车通行。近年来,国内也曾多次发生过桥梁倒塌、道路毁损的事故,在多数人为造成的严重上述事故中,大多是汽车超载引起的。因此,对于严重超载车辆,禁止其进入相关路段或桥段是保证安全的必然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劝阻或防止超过路桥限重的车辆通过特定路段或桥段,保护路桥安全的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超载限行系统,包括

限重平衡装置,所述限重平衡装置包括承压槽和配重槽,所述承压槽内安装有与承压槽形状匹配的承压板和限位槽,所述承压板上面板与路面平齐,且所述承压板下方设有液池,液池与承压板形成密封,所述配重槽内安装配重部,配重部底部与液池通过耐压管连接,所述安置槽设有承重台用以支撑配重部,所述承压板可在限位槽中纵向位移;和

限行装置,所述限行装置至少部分安装在配重槽上方的安置槽中,所述配重部可在承压板推动下向上移动,并控制限行装置的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槽和承压板形状为t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行装置包括告警器和/或安装在安置槽中的可升降减速带,所述安置槽设在配重槽的上方,所述可升降减速带包括下底板和顶面,顶面与路面平齐,且所述可升降减速带可在配重部推动下在安置槽内纵向位移并高于地面用于强制车辆减速,所述安置槽内还安装有控制告警器的开关,开关包括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上接触板与安置槽上壁固定,下接触板与可升降减速带下底板固定,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通过导线与告警器和电源连接,其中,所述下接触板可在配重部的推动下与上接触板接触,并使告警器接通电源。

上述的限行装置包括告警器和/或安装在安置槽中的可升降减速带,所述安置槽设在配重槽的上方,所述减速带包括下底板和顶面,顶面与路面平齐,且所述减速带可在配重部推动下在安置槽内纵向位移并高于地面用于强制车辆减速,所述配重部固定有线圈,所述安置槽外壁上安装有用于线圈产生电流的永磁体,线圈两端与继电器相连,继电器与告警器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成底面安装有滑块,滑块与弹簧连接,所述弹簧与滑块的空腔通过第三管道与配重部上方的配重槽连接,空腔还与液池通过细管连接,细管和第三管道均安装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限重平衡装置前方设有弹性减速带,弹性减速带下方设有凹槽,所述弹性减速带下方固定可移动柱,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液池连通的第一管道和与安置槽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端高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的高度,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三端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三端高于第二管道的第四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储电装置,所述储电装置与线圈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配重部通过耐压管和液池与承压板相连,且配重部与预定的重量相平衡,当承压板上的重量不超过预定的重量时,配重部的重量主要与配重槽和耐压管中的液体取得平衡,配重部不发生位移,当承压板重量超过预定重量时,液体与配重部之间的压力大于配重部的重力,配重部发生纵向位移,配重部发生纵向位移后控制限行装置的开关开启,提醒或阻止车辆驾驶员。

(2)本发明设计了一个压力调整回路,包括设在限重平衡装置前方的弹性减速带,弹性减速带下方设有凹槽,弹性减速带下方固定可移动柱,凹槽内设有与液池连通的第一管道与安置槽连通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设有单向阀,第一端的高度高于第一管道的第二端,第二管道的第三端设有单向阀,第三端高于第二管道的第四端,且在配重部未发生位移时,第三端不与耐压管中的液体接触,正常情况下,凹槽中的液体不与第一管道接触,当承压板上车辆超载严重时,承压板快速下移,配重部上升,当液体漫过第三端时,液体从第二管道进入凹槽中,配重部收到的压力减小,防止配重部撞毁设在安置槽的限行装置,部分液体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凹槽后,后车进入弹性减速带,减速带回弹带动可移动柱下移,此时,液池中的液体进入凹槽,可移动柱下压,将凹槽中的部分液体通过第一管道压入液池中,从而进行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开关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第一种可升降减速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第二种可升降减速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限重平衡装置;101、承压槽;102、配重槽;103、承压板;104、限位槽;105、液池;106、配重部;107、耐压管;108、承重台;109、密封圈;2、安置槽;3、限行装置;301、细管;302、第三管道;303、导线;304、齿条;305、齿轮;306、安装槽;307、电机;308、告警器;309、可升降减速带;310、下底板;311、滑块;312、弹簧;313、空腔;4、单向阀;5、开关;501、上接触板;502、下接触板;6、电源;7、弹性减速带;8、凹槽;9、第一管道;901、第一端;902、第二端;10、可移动柱;11、第二管道;111、第三端;112、第四端;12、线圈;13、永磁体;14、继电器;15、储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包括限重平衡装置1和安装在安置槽2中的限行装置3,限行装置3设在限重平衡装置1的后方,限重平衡装置1包括承压槽101和配重槽102,承压槽101内设有与承压槽101形状匹配的承压板103以及限位槽104,承压板103上面板与路面平齐,且承压板103下方设有液池105,液池105中放置水或者液压油,液池105与承压板103形成密封,承压板103可在限位槽104中纵向位移并挤压液池105中的液体,配重槽102内安装配重部106,配重部106底部与液池105通过耐压管107连接,配重部106可在承压板103推动下向上移动,并控制限行装置3开启,限行装置3可包括用于向驾驶员告警的声光报警器,限重平衡装置1前方的用于帮助车辆减速的可升降减速装置比如可升降减速带309,还可以包括高清摄像头,控制限行装置3开启的方式可以包括开关5,配重槽102中具有承重台108,液池105的底面积大于配重部106底面积,由于相对于预定的限重所产生的压强,液体自重或不同深度的压强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相同,根据公式,压力等于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因此配重部106与承压板103底面受到的压力相比为两者底面积之比,在本实施例中,配重部106与承受预定重量的承压板103平衡,即此时配重部106和承压板103处于静止的临界点,当承压板103承受的重量超过预定重量时,承压板103推动液池105中的液体,液体推动配重部106上升;当空载时,配重部106的重力会导致承压板103受压,因此,配重槽102中设有承重台108,用于空载时用于支撑配重部106。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当汽车严重超载时,承压板103承受过大的压力,承压板103会快速推动配重部106上升,并导致配重部106撞击上方的限行装置3因此损坏,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承压槽101和承压板103形状为t形,承压板103底板插入至液池105中,并与设在液池105侧壁上的密封圈109形成密封,当承压板103快速向下位移时,t形承压槽101可限制承压板103进一步下行,从而防止配重部106损坏限行装置3,而承压板103底面积仍然大于配重部106的底面积,承压板103推动的液体下降的体积与配重槽102中上升的液体体积相同,配重部106上升的高度要大于承压板103下降的高度,因此可以采用较小的承压板103下降高度而达成较大的配重部106上升高度,方便配重部106控制并开启限行装置3。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果超载车辆车速过快,且超载车辆惯性大,难以及时刹车,可能导致车辆直接冲上限重路桥引发危险,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设在限重平衡装置1前方的可升降减速带309,包括下底板310和弧形顶面,顶面与路面相切,且可升降减速带309可在配重部106推动下在安置槽2内纵向位移并高于地面用于帮助车辆减速。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所示,安置槽2内安装有开关5的上接触板501和下接触板502,上接触板501与安置槽2上壁固定,下接触板502与可升降的下底板310固定,上接触板501和下接触板502分别与告警器308和电源6连接,其中,下接触板502可在配重部106的推动下与上接触板501接触,并使告警器308接通电源6。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升降减速带309需与限重平衡装置1近距离设置,如果设置过远,则车辆通过限重平衡装置1后,配重部106下降,可升降减速带309过早下降则起不到减速作用,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参照图2、图5所示,安置槽2底面还安装有滑块311,滑块311与弹簧312连接,弹簧312与滑块311的空腔313通过第三管道302与配重部106上方的配重槽102连接,空腔313还与液池105通过细管301连接,细管301和第三管道302均安装有单向阀4,在本实施例中,配重部106上升后,第三管道302与液体相连,液体通过第三管道302向空腔313流入,此时当配重部106将下底板310推至上方时,液体通过第三管道302向空腔313注入,并推动滑块311至下底板310下方,并支撑下底板310,配重部106下降后,由于空腔313内液体阻止弹簧312回缩,可升降减速带309不会马上下降,此时液体只能通过细管301缓慢回流至液池105,液体完全回流后,弹簧312带动滑块311回缩,可升降减速带309复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液体进入下底板310上方影响开关5工作,下底板310可与安置槽2间形成液密封。上述的可升降减速带309相隔一段距离可设有多个以更好的帮助超载车辆减速,上述可升降减速带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参照图2、图4所示,可升降减速带309包括可安装在可升降减速带309两侧的告警器308,可升降减速带309固定连接有齿条304,安装槽306内安装有电机307,电机307通过皮带与齿轮305相连,齿轮305与齿条304啮合,开关5与电机307和告警器308的导线303相连,当配重部106控制开关5开启时,电机307和告警器308与电源6连通,可升降减速带309升起,告警器308发出声光报警。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限重平衡装置1前方设有弹性减速带7,弹性减速带7下方设有凹槽8,所述弹性减速带7下方固定可移动柱10,所述凹槽8内设有与液池105连通的第一管道9与安置槽2连通的第二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9的第一端901设有单向阀4,所述第一端901高于第一管道9的第二端902的高度,所述第二管道11的第三端111设有单向阀4,所述第三端111高于第二管道11的第四端112,本实施例可以防止严重超载的车辆,导致配重部106压力过大,适当进行降压。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采用继电器代替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实现对限行装置的控制,所述配重部106固定有线圈12,所述安置槽2外壁上安装有用于线圈12产生电流的永磁体13,线圈12两端与继电器14相连,继电器14与告警器308电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线圈12切割磁场,产生电流使继电器14闭合,从而实现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2中,参照图2所示,还包括储电装置15,所述储电装置与线圈12相连,储电装置可将线圈12中产生的电流存储在储电装置者,并持续一段时间向继电器14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1和2中,可设置额外的电路,用于手动升起或降低可升降减速带309和告警器30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