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60276发布日期:2021-07-13 16:1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心板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单跨跨径在20m以下范围内的中小跨径公路桥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空心板桥的结构形式,该类桥梁的空心板在工厂内加工完成后,将预制好的空心板运输吊装就位,然后在相邻空心板之间的缝口位置处浇筑混凝土,将各块空心板沿桥横向连接成为整体,但是,浇筑缝口时混凝土同一沿着缝口滴落,导致浇筑后桥面平整度差,且由于相邻空心板之间仅靠混凝土连接,传递剪力的能力有限,沿桥横向整体性差,易出裂缝,影响空心板桥的使用寿命,给桥梁通行安全埋下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空心板加工

按设计要求预制空心板主体,所述空心板主体内开有多个长度方向的通孔,在空心板主体的侧壁两端间开有横向通孔,在空心板主体的底面开有竖向通孔;

s2、空心板吊装

将加工完成的装配式空心板主体运输到桥梁建设场地并吊装就位,空心板主体吊装位置需严格满足施工容许误差要求,多个所述空心板主体上的横向通孔相对齐;

s3、横向拉紧

多个空心板主体吊装架设后,多个空心板主体对齐的横向通孔内安装拉紧组件,将横向排列的多个空心板主体拉紧贴合,提高连接紧密性;

s4、底部密封稳固

空心板主体横向拉紧固定后,在竖向通孔处通过稳固组件对多个空心板主体底部进行整合固定,并使得相邻空心板主体间的缝隙底部得到封堵;

s5、桥顶面浇筑

在空心板主体拉紧且底部密封后,向相邻空心板主体间隙浇筑混凝土形成密封层,保持空心板主体顶面平整,然后在空心板主体架设形成的顶面通过钢筋条绑扎钢筋网架,同时在桥面边缘竖立木质挡板,在空心板主体顶面的木质挡版和钢筋网架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拆除两侧挡板即完成空心板桥的建造。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1中,所述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的轴线均与空心板主体的长度方向的通孔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横向通孔距离空心板主体端面距离为空心板主体长度的八分之一,所述竖向通孔与空心板主体的端面距离为空心板主体长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3中,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贯穿空心板主体的两侧外壁,所述横向通孔间套接护套管,所述护套管内滑动套接钢索,所述钢索的两端贯穿护套管并安装锚具。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护套管为不锈钢管,所述护套管的长度等于多个空心板主体的宽度之和,所述钢索的两端伸出护套管的端面70-90cm。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4中,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竖向通孔和橡胶囊,所述空心板主体的底部开有竖向通孔,所述橡胶囊贯穿竖向通孔并伸入空心板主体的长度通孔内,所述橡胶囊上固定套接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卡接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和橡胶囊内插设锚固螺栓,所述注浆管和橡胶囊内填充混凝土,所述空心板主体的底面贴合设有强化钢板,所述锚固螺栓的底部贯穿强化钢板并螺纹连接锁紧螺母。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橡胶囊为中空球形结构,且橡胶囊的直径大于空心板主体长度方向通孔的直径,所述锚固螺栓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多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干紧密贴合注浆管的内壁,通过定位杆贴合注浆管使得锚固螺栓保持竖直定位,且能够顺利向橡胶囊内注入混凝土。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橡胶囊内填充的混凝土为强度等级大于空心板主体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多个空心板主体吊装架设后,多个空心板主体对齐后,将护套管插入横向通孔内,然后沿护套管穿设钢索,钢索两端伸出护套管并通过锚具拉紧,从而对空心板主体施加横向拉紧力,提高建造后的桥梁横向承载能力;

2、将橡胶囊沿竖向通孔塞入空心板主体的长度方向的通孔内,然后将注浆管卡接竖向通孔,再将锚固螺栓一端沿注浆管伸入橡胶囊内,通过注浆管向橡胶囊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后使得橡胶囊压紧空心板主体,当混凝土凝固后锚固螺栓固定,然后在强化钢板钻出对应通孔,将强化钢板贴合空心板主体并使得锚固螺栓贯穿强化钢板,最终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3、强化钢板安装后对空心板主体间的缝口底部进行密封,便于浇筑密封层和桥面,桥梁建造后表面平整,避免因缝口处泄露混凝土导致桥面强度降低,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心板主体;2、拉紧组件;21、横向通孔;22、护套管;23、钢索;24、锚具;3、稳固组件;31、竖向通孔;32、橡胶囊;33、注浆管;34、锚固螺栓;35、强化钢板;36、锁紧螺母;4、密封层;5、钢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整体式空心板桥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空心板加工

按设计要求预制空心板主体1,空心板主体1内开有多个长度方向的通孔,在空心板主体1的侧壁两端间开有横向通孔21,在空心板主体1的底面开有竖向通孔31;

s2、空心板吊装

将加工完成的装配式空心板主体1运输到桥梁建设场地并吊装就位,空心板主体1吊装位置需严格满足施工容许误差要求,多个空心板主体1上的横向通孔21相对齐;

s3、横向拉紧

多个空心板主体1吊装架设后,多个空心板主体1对齐后,将护套管22插入横向通孔21内,然后沿护套管22穿设钢索23,钢索23两端伸出护套管22并通过锚具24拉紧,从而对空心板主体1施加横向拉紧力,提高建造后的桥梁横向承载能力;

s4、底部密封稳固

空心板主体1横向拉紧固定后,橡胶囊32初始时处于干瘪状态,则能够将橡胶囊32沿竖向通孔31塞入空心板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通孔内,然后将注浆管33卡接竖向通孔31,再将锚固螺栓34一端沿注浆管33伸入橡胶囊32内,通过注浆管33向橡胶囊32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后使得橡胶囊32压紧空心板主体1,当混凝土凝固后锚固螺栓固定,然后在强化钢板35钻出对应通孔,将强化钢板35贴合空心板主体1并使得锚固螺栓34贯穿强化钢板35,最终通过锁紧螺栓36锁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对空心板主体1间的缝口底部进行密封,便于后续浇筑;

s5、桥顶面浇筑

在空心板主体1拉紧且底部密封后,向相邻空心板主体1间隙浇筑混凝土形成密封层,保持空心板主体1顶面平整,然后在空心板主体1架设形成的顶面通过钢筋条绑扎钢筋网架,同时在桥面边缘竖立木质挡板,在空心板主体1顶面的木质挡版和钢筋网架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拆除两侧挡板即完成空心板桥的建造。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步骤s1中,横向通孔21和竖向通孔31的轴线均与空心板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通孔轴线垂直相交,横向通孔21距离空心板主体1端面距离为空心板主体1长度的八分之一,竖向通孔31与空心板主体1的端面距离为空心板主体1长度的四分之一。

步骤s3中,拉紧组件2包括横向通孔21,横向通孔21贯穿空心板主体1的两侧外壁,横向通孔21间套接护套管22,护套管22内滑动套接钢索23,钢索23的两端贯穿护套管22并安装锚具24,护套管22为不锈钢管,护套管22的长度等于多个空心板主体1的宽度之和,钢索23的两端伸出护套管22的端面70-90cm,则空心板主体1对齐后,将护套管22插入横向通孔21内,然后沿护套管22穿设钢索23,钢索23两端伸出护套管22并通过锚具24拉紧,从而对空心板主体1施加横向拉紧力,提高建造后的桥梁横向承载能力。

步骤s4中,稳固组件3包括竖向通孔31和橡胶囊32,空心板主体1的底部开有竖向通孔31,橡胶囊32贯穿竖向通孔31并伸入空心板主体1的长度通孔内,橡胶囊32上固定套接注浆管33,注浆管33卡接竖向通孔31,竖向通孔31和橡胶囊32内插设锚固螺栓34,注浆管33和橡胶囊32内填充混凝土,空心板主体1的底面贴合设有强化钢板35,锚固螺栓34的底部贯穿强化钢板35并螺纹连接锁紧螺母36,橡胶囊32初始时处于干瘪状态,则能够将橡胶囊32沿竖向通孔31塞入空心板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通孔内,然后将注浆管33卡接竖向通孔31,再将锚固螺栓34一端沿注浆管33伸入橡胶囊32内,通过注浆管33向橡胶囊32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后使得橡胶囊32压紧空心板主体1,当混凝土凝固后锚固螺栓固定,然后在强化钢板35钻出对应通孔,将强化钢板35贴合空心板主体1并使得锚固螺栓34贯穿强化钢板35,最终通过锁紧螺栓36锁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对空心板主体1间的缝口底部进行密封,便于后续浇筑。

进一步的,橡胶囊32为中空球形结构,且橡胶囊32的直径大于空心板主体1长度方向通孔的直径,确保橡胶囊32膨胀后能够贴合空心板主体,锚固螺栓34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多个定位杆,定位杆干紧密贴合注浆管33的内壁,通过定位杆贴合注浆管33使得锚固螺栓34保持竖直定位,且能够顺利向橡胶囊32内注入混凝土。

进一步的,橡胶囊32内填充的混凝土为强度等级大于空心板主体1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80%。

工作原理:本发明按设计要求预制空心板主体1,空心板主体1内开有多个长度方向的通孔,在空心板主体1的侧壁两端间开有横向通孔21,在空心板主体1的底面开有竖向通孔31,将加工完成的装配式空心板主体1运输到桥梁建设场地并吊装就位,空心板主体1吊装位置需严格满足施工容许误差要求,多个空心板主体1上的横向通孔21相对齐,多个空心板主体1吊装架设后,多个空心板主体1对齐后,将护套管22插入横向通孔21内,然后沿护套管22穿设钢索23,钢索23两端伸出护套管22并通过锚具24拉紧,从而对空心板主体1施加横向拉紧力,提高建造后的桥梁横向承载能力,空心板主体1横向拉紧固定后,橡胶囊32初始时处于干瘪状态,则能够将橡胶囊32沿竖向通孔31塞入空心板主体1的长度方向的通孔内,然后将注浆管33卡接竖向通孔31,再将锚固螺栓34一端沿注浆管33伸入橡胶囊32内,通过注浆管33向橡胶囊32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填充后使得橡胶囊32压紧空心板主体1,当混凝土凝固后锚固螺栓固定,然后在强化钢板35钻出对应通孔,将强化钢板35贴合空心板主体1并使得锚固螺栓34贯穿强化钢板35,最终通过锁紧螺栓36锁紧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且对空心板主体1间的缝口底部进行密封,便于后续浇筑,在空心板主体1拉紧且底部密封后,向相邻空心板主体1间隙浇筑混凝土形成密封层,保持空心板主体1顶面平整,然后在空心板主体1架设形成的顶面通过钢筋条绑扎钢筋网架,同时在桥面边缘竖立木质挡板,在空心板主体1顶面的木质挡版和钢筋网架间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规范规定后,拆除两侧挡板即完成空心板桥的建造,建造处的桥梁表面平衡,承载能力高,避免使用中出现裂纹等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