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6257发布日期:2021-10-24 06:2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停车辅助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因此出现了停车难的状况,尤其是在在城市中,其由于空间以及人群密集的特性,一些商场、公园等邻近的道路上会设置很多停车位,以备临时停车用,目前的停车位上常采用的是管理员进行收费,其人工操作存在找车位难,管理员收费贪污的现象,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停车资源平台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已成趋势,因此地磁停车应运而生,但地磁结构简单,容易出现逃费的现象,因此也逐渐被淘汰。
3.随着不断的改进,专利:20204353348.0,提供了一种抗撞抗压的阻车装置,其采用了可升降的拦截装置往上翻转至略低于底盘高度,可阻止车辆通过,其虽然能有效的防止车辆逃费,但其采用的结构不是很合理,仍会存在几下几个问题:
4.(1)拦截装置采用单杆结构,其稳定性差,强度不够,一般需要两组拦截装置并列使用,而且两组拦截装置的驱动是分别通过相应的传动机构进行驱动,这样就会导致阻车器额宽度会增加,从而给车的进出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宽度太宽,车轮会经常压在阻车器上,影响其使用寿命;
5.(2)在锁止时棘爪是通过弹簧带动的,因此棘轮棘爪锁紧性能差,长时间使用后弹簧的性能则会减弱,这样就会导致棘爪不能及时的锁止,从而造成锁止装置继续上升,则会刮伤底盘,影响其使用的价值;
6.(3)在取车时,一般是通过电磁铁控制棘轮棘爪的脱离,实现拦截装置的翻转下降,这样操作虽然可以起到拦截装置落下的作用,但电磁铁操作,其每次取车下落都需要通过电磁铁进行控制,这样就会存在一部分耗能,而且如遇到意外,电磁铁损坏或者没有电的情况下,则棘轮棘爪则无法实现东西,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取车,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强行将其拆卸之后才能脱离,这样就会使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再次改进,使其能够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目的在于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8.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一种凸轮联动式v型智能阻车器,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翻转升降的挡杆一和挡杆二,所述挡杆一和挡杆二组合升起后呈v形结构,所述挡杆一和挡杆二的两端分别通过摇臂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两端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间隔设置的驱动安装腔,所述驱动安装腔从左至右依次为从动联动腔、电源腔、动力腔,所述从动联动腔和动力腔内分别安装有带动挡杆一和挡杆二翻转升降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驱动
轴以及挡杆升起限位的棘轮棘爪机构和限位开关组件。
10.所述的挡杆一和挡杆二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摇臂,所述转轴的中部套装有间隔分布设置的辊轴,所述辊轴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安装固定在一侧的固定梁上,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摇臂上。
11.所述的电源腔内固定安装有动力锂电池,所述从动联动腔、电源腔、动力腔上分别安装有盖板。
12.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动力腔内并列设置的动力轴和从动轴一,所述动力轴和从动轴一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动力腔两侧的底座上,所述动力轴的转动通过其端部的电机驱动,所述动力轴的外端部通过摇臂连接有挡杆一,所述挡杆一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轴二上,所述从动轴二的一侧安装有与其并列设置的从动轴三,所述从动轴二和从动轴三均安装在从动联动腔内,所述从动轴二的外端部通过摇臂连接有挡杆二,挡杆二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轴一上,所述从动轴二和从动轴三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
13.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端安装有联轴器一,所述动力轴的端部安装有联轴器二,所述联轴器一上安装有带有扇形缺口的轮体,所述联轴器二的端面上安装有与联轴器一扇形缺口传动配合的凸台。
14.所述从动轴一上套装有用于平衡挡杆自重的扭簧。
15.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有棘轮,所述棘轮安装在动力轴上,所述棘轮位置对应的底座上通过转轴安装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的一侧安装有带动棘爪脱离棘轮的辅助摆杆,所述摆杆的端部安装有与联轴器一的外圈传动配合的联动块,所述棘爪的下方设有应急顶板,所述应急顶板对应的底座上安装有顶开组件,所述棘爪卡住棘轮防止摇臂下降进而防止车辆逃逸。
16.所述的顶开组件包括有顶杆,所述底座上设有供顶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伸出底座外,所述固定套的内孔为台阶孔,台阶孔的小内孔段位于底座的外侧,台阶孔的大内孔段与小内孔段过渡处的台阶处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顶杆的前端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在台阶孔的大内孔段内导向,所述顶杆的后端部安装有锁紧固定螺母。
17.所述的限位开关组件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限位顶板,所述限位顶板的底端部朝向从动轴一侧面转动安装有顶轮,所述从动轴一的端部安装有与顶轮接触配合的限位凸轮,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辅助支撑限位顶板的限位凸起。
18.所述的底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具备光感效应的led反光灯。
19.其原理是:本技术通过一个底板两侧可翻转的挡杆结构,升起时呈v型,摇臂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到底座,且两个挡杆的一端摇臂轴上分别装有同步齿,可以保证两个挡杆同时升降,且其中一个挡杆的摇臂轴上设有扭簧,平衡挡杆自重,降低电机负载同时防止挡杆下降时失去动力而直接靠自重落地对摇臂造成损伤。其结构中挡杆的摇臂驱动轴上安装有连轴器二,其与底座壳体内部装有行星直流减速电机输出端装有联轴器一通过扇形缺口和凸台导向传动配合,给予摇臂升降的动力。
20.具体动作过程中,摇臂上升时,电机驱动联轴器一,其与联轴器二接触的端面呈扇形缺口设计,完全包裹联轴器二端面的凸台,同时联轴器一扇形缺口外圈与棘爪连杆接触,当摇臂上升15度时(摇臂最高点距离地面90mm),棘爪便可脱离联轴器一的外圈,而进入工作状态,当摇臂上升过程中触碰到不同高度车底盘都可停止并且棘爪会卡住棘轮防止摇臂下降进而防止车辆逃逸。
21.在摇臂需要下降时,此时电机驱动联轴器一反向转动,直到联轴器一外圈触碰到棘爪连杆,棘爪脱离棘轮,此时扭簧起到保护无动力状态下的摇臂防止自由下降,当电机空转到联轴器一触碰到联轴器二时,摇臂方可下降,直到摇臂降至地面其棘爪始终处于脱离棘轮状态,触碰到下降到位开关后电机停止工作。
22.本发明的优点是:
23.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摇臂带动挡杆一和挡杆二同步翻转,配合相应的棘轮棘爪结构,上升过程中触碰到不同高度车底盘都可停止并且棘爪会卡住棘轮形成自锁,防止摇臂下降进而防止车辆逃逸,通过辊轴的结构,不会刮伤底盘,同时棘轮棘爪机构可通过外置的应急组件进行手动打开,避免缺少应急组件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升起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下降不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26.图3为挡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底座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动力腔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联轴一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位联轴器二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联轴器一和联轴器二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棘轮棘爪与顶开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位顶开组件的剖视图。
34.图11为限位开关组件与限位凸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底座;2、挡杆一;3、挡杆二;4、摇臂;5、从动联动腔;6、电源腔;7、动力腔;8、棘轮棘爪机构;9、限位开关组件;10、转轴;12、辊轴;13、分隔板;14、固定梁;15、动力轴;16、从动轴一;17、从动轴二;18、从动轴三;19、同步齿;20、联轴器一;21、联轴器二;22、凸台;23、扭簧;8

1、棘轮;8

2、棘爪;8

3、辅助摆杆;8

4、联动块;8

5、应急顶板;24、顶开组件;24

1、顶杆;24

2、固定套;24

3、密封圈;24

4、限位凸台;24

5、锁紧固定螺母;9

1、固定座;9

2、限位顶板;9

3、顶轮;9

4、限位凸轮;9

5、限位凸起;25、led反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37.参见附图。
38.一种v型智能阻车器,包括有底座1,底座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翻转升降的挡杆一2和挡杆二3,挡杆一2和挡杆二3组合升起后呈v形结构,挡杆一2和挡杆二3的两端分别
通过摇臂4转动安装在底座的两端部,底座1的中部设有间隔设置的驱动安装腔,驱动安装腔从左至右依次为从动联动腔5、电源腔6、动力腔7,从动联动腔5和动力腔7内分别安装有带动挡杆一2和挡杆二3翻转升降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有驱动轴以及挡杆升起限位的棘轮棘爪机构8和限位开关组件9。
39.进一步,挡杆一2和挡杆二3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有转轴10,转轴10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摇臂4,转轴10的中部套装有间隔分布设置的辊轴12,辊轴12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分隔板13隔开,分隔板13安装固定在一侧的固定梁14上,固定梁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摇臂4上。通过一个底板两侧可翻转的挡杆结构,升起时呈v型,摇臂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到底座上,这样组成一种组合的结构,从而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而且本技术中的档杆结构采用转轴和间隔设置的辊轴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改变了在停车过程中挡杆与底盘之间的摩擦方式,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避免刮伤底盘,而且此种组合的形式,稳定性好,强度高,其经过承重测试,可达到3000kg,因此其承重能力相当的好,保证受压不变形,满足了使用要求。
40.进一步,电源腔6内固定安装有动力锂电池,从动联动腔、电源腔、动力腔上分别安装有盖板。动力组件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动力腔内并列设置的动力轴15和从动轴一16,动力轴15和从动轴一1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动力腔两侧的底座1上,动力轴15的转动通过其端部的电机驱动,动力轴15的外端部通过摇臂4连接有挡杆一2,挡杆一2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轴二17上,从动轴二17的一侧安装有与其并列设置的从动轴三18,从动轴二17和从动轴三18均安装在从动联动腔5内,从动轴二17的外端部通过摇臂连接有挡杆二3,挡杆二3的另一端安装在从动轴一16上,从动轴二17和从动轴三18上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同步齿19。通过主动轴、从动轴一、从动轴二、从动轴三联动传动,保证同步性的同时,使其结构更加合理,过渡传动配合,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和力分解性能,削弱了碰撞过程直接对挡杆的损伤。
41.进一步,电机的输出轴端安装有联轴器一20,动力轴15的端部安装有联轴器二21,联轴器一20上安装有带有扇形缺口的轮体,联轴器二21的端面上安装有与联轴器一20扇形缺口传动配合的凸台22。从动轴一16上套装有用于平衡挡杆自重的扭簧23。
42.进一步,棘轮棘爪机构8包括有棘轮8

1,棘轮8

1安装在动力轴15上,棘轮8

1位置对应的底座上通过转轴安装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8

2,棘爪8

2的一侧安装有带动棘爪脱离棘轮的辅助摆杆8

3,辅助摆杆8

3的端部安装有与联轴器一20的外圈传动配合的联动块8

4,棘爪8

2的下方设有应急顶板8

5,应急顶板8

5对应的底座上安装有顶开组件24,棘爪8

2卡住棘轮8

1防止摇臂4下降进而防止车辆逃逸。顶开组件24包括有顶杆24

1,底座1上设有供顶杆24

1穿过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套24

2,固定套24

2的一端伸出底座1外,固定套24

2的内孔为台阶孔,台阶孔的小内孔段位于底座1的外侧,台阶孔的大内孔段与小内孔段过渡处的台阶处安装有密封圈24

3,顶杆24

1的前端部设有限位凸台24

4,限位凸台24

4在台阶孔的大内孔段内导向,顶杆24

1的后端部安装有锁紧固定螺母24

5。
43.进一步,限位开关组件9包括有固定座9

1,固定座9

1上安装有倾斜设置的限位顶板9

2,限位顶板9

2的底端部朝向从动轴一侧面转动安装有顶轮9

3,从动轴一16的端部安装有与顶轮9

3接触配合的限位凸轮9

4,固定座9

1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辅助支撑限位顶板9

2的限位凸起9

5。底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具备光感
效应的led反光灯25,夜间会自动亮灯。
44.其具体的工作过程是:
45.挡车板初始状态位于下降状态,下降到位接近开关闭合,当超声波探头检测到车辆位置后,挡杆升起的过程是,电机正转,通过联轴器一带动连轴器二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轴的转动,动力轴转动,带动摇臂和挡杆一翻转升起,挡杆一的另一端则随着翻转一同动作,翻转过程中,挡杆一的从动端的从动轴而上的同步齿转动,同时带动挡杆二一端的从动轴三转动,挡杆二翻转,则另一端的从动轴二也跟着进行同步翻转,其动作过程实现了挡杆一和挡杆二的同步升起,升起的过程中棘爪摆杆端部的联动块随着联轴器一转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从而使棘爪脱离棘轮,摇臂继续上升,当摇臂上升过程中触碰到不同高度车底盘都可停止并且棘爪会卡住棘轮防止摇臂下降进而防止车辆逃逸。
46.停车结束后,下降的过程时,电机反转,联轴器一碰触到联动块,从而使棘爪脱离棘轮,通过联轴器一带动连轴器二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轴的转动,动力轴转动,带动摇臂和挡杆一翻转下降,挡杆一的另一端则随着翻转一同动作,翻转过程中,挡杆一的从动端的从动轴而上的同步齿转动,同时带动挡杆二一端的从动轴三转动,挡杆二翻转,则另一端的从动轴二也跟着进行同步翻转,其动作过程实现了挡杆一和挡杆二的同步下降,直到摇臂降至地面其棘爪始终处于脱离棘轮状态,触碰到下降到位开关后电机停止工作。
47.本技术整体下降收缩后的整体厚度在7侧面左右,升起后的高度可达到22cm左右满足大多数车辆底盘的高度要求,其厚度相当于现有的减速带的高度,因为无论车辆从何方位停车都可以,不受阻车器的影响,其整体承重经过测试,可达到3000kg,因此其承重能力相当的好,保证受压不变形,产品可以灵活选择内置电源或者外接供电方式,内置电源可采用12v/8ah的太阳能电池或12v/23ah的锂电池红点,产品挡杆与底盘接触采用高性能复合的辊轴设计,其采用高耐磨、高冲击、耐高温的超高分子材料,保护抵盘的同时可有限放置车辆逃逸。
48.防水实验:将其外壳最低点浸没在低于水面1000mm位置,实验持续时间120h,车位锁仍可正产使用。
49.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