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

文档序号:28209704发布日期:2021-12-28 20:0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

1.本发明涉及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


背景技术:

2.桥梁中间主箱梁为桥梁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起到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的作用。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众多桥梁锚固箱的荷载等级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面临拆除重建的问题;加上实际操作中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大型、重型车辆超载使锚固节段箱梁承受较大局部压力,导致了一些桥梁中主箱梁结构产生各种形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建造工艺,来增加桥梁中间主箱梁的抗形变能力和建造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能够解决一般的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中装配复杂,工艺冗余导致建造强度降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具体拼装工艺如下:s1:底板单元定位组装:将完成切割下料的底板单元水平摆放在装配胎架上,在底板单元的上表面上沿着底板单元的幅宽方向等间距垂直焊接若干加劲板,且加劲板与底板间为角焊缝;底板单元上自中心向两侧依次划分为中心区、侧边区和边缘区,且加劲板的端部仅延伸至侧边区与边缘区交界处;s2:中心横隔板组装:中心横隔板具有三块,中心横隔板的周向上设置有卡槽结构,且中心横隔板等间距垂直设置在底板单元上并与底板单元的中心区焊接;中心横隔板上的卡槽嵌入底板单元上的加劲板内,中心横隔板与加劲板焊接且焊缝为熔深焊缝;s3:侧边隔板组装:侧边隔板具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底板单元上中心区两侧的侧边区上;侧边隔板的组装中先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焊接与中心横隔板平行的第一侧隔板单元,然后在垂直于第一侧隔板单元的方向上焊接第一纵隔板单元,再在第一纵隔板单元的另一侧焊接与第一侧隔板单元平行的第二侧隔板单元,然后在垂直于第二侧隔板单元的方向上焊接第二纵隔板单元,最后在第二纵隔板单元的另一侧焊接与第二侧隔板单元平行的第三侧隔板单元;s4:边缘隔板组装:在第三侧隔板的外侧且位于底板单元上的边缘区垂直于底板单元焊接边缘隔板,且边缘隔板与中心横隔板平行;s5:第一竖板单元组装: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位置,且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之间焊接第一竖板单元;第一竖板单元的两侧边焊接在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上,第一竖板单元的底端焊接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第一竖板单元的四周均为熔深焊缝;
s6:盖板的组装:盖板与底板单元外轮廓相同,将盖板的底端与中心横隔板、侧边隔板和边缘隔板的顶端进行焊接;实现盖板的定位;s7:第一幅宽侧板组装:第一幅宽侧板垂直于底板单元和盖板焊接设置在底板单元与盖板之间,且第一幅宽侧板与第一竖板单元位于底板单元延伸方向的同一侧;s8:第二竖板单元组装: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位置,且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之间焊接第二竖板单元;第二竖板单元与第一竖板单元分别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的两端位置;第二竖板单元的两侧边焊接在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上,第二竖板单元的底端焊接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第二竖板单元的四周均为熔深焊缝;s9:第二幅宽侧板组装:第二幅宽侧板垂直于底板单元和盖板焊接设置在底板单元与盖板之间,第二幅宽侧板与第一幅宽侧板分别位于底板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第二幅宽侧板与第二竖板单元位于底板单元延伸方向的同一侧。
5.进一步的,所述s3中,第一侧隔板单元、第二侧隔板单元以及第三侧隔板单元在与底板单元上加劲板之间焊接时均为双面坡口的熔深焊缝,在与底板单元进行焊接时也均为熔深焊缝;所述第一纵隔板单元与第二纵隔板单元的周向焊接均为角焊缝。
6.进一步的,所述s7中第一幅宽侧板在组装时先在第一幅宽侧板的内壁上垂直焊接预置加强隔板,且预置加强隔板与中心横隔板以及侧边隔板对应焊接。
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中的中间主箱梁拼装时,主箱梁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分体式拼装,自中间向两侧,拼装工艺合理有序,能够提高拼装效率;此外,在进行外部封装时,采用先焊接拼装底板上侧边区的第一竖板单元,再拼装盖板和第一竖板单元同一侧的第一幅宽侧板,最后再拼装另一侧的第二竖板单元和第二幅宽侧板,保证了主要载荷区域更容易操作焊接,焊接效果更好,提高焊接效率,增加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9.图1至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的结构流程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 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4]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16]
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桥梁中间主箱梁拼装工艺,具体拼装工艺如下:s1:底板单元定位组装:将完成切割下料的底板单元水平摆放在装配胎架上,在底板单元的上表面上沿着底板单元的幅宽方向等间距垂直焊接若干加劲板,且加劲板与底板间为角焊缝;底板单元上自中心向两侧依次划分为中心区、侧边区和边缘区,且加劲板的端部仅延伸至侧边区与边缘区交界处。
[0017]
s2:中心横隔板组装:中心横隔板具有三块,中心横隔板的周向上设置有卡槽结构,且中心横隔板等间距垂直设置在底板单元上并与底板单元的中心区焊接;中心横隔板上的卡槽嵌入底板单元上的加劲板内,中心横隔板与加劲板焊接且焊缝为熔深焊缝。
[0018]
s3:侧边隔板组装:侧边隔板具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底板单元上中心区两侧的侧边区上;侧边隔板的组装中先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焊接与中心横隔板平行的第一侧隔板单元,然后在垂直于第一侧隔板单元的方向上焊接第一纵隔板单元,再在第一纵隔板单元的另一侧焊接与第一侧隔板单元平行的第二侧隔板单元,然后在垂直于第二侧隔板单元的方向上焊接第二纵隔板单元,最后在第二纵隔板单元的另一侧焊接与第二侧隔板单元平行的第三侧隔板单元。
[0019]
s4:边缘隔板组装:在第三侧隔板的外侧且位于底板单元上的边缘区垂直于底板单元焊接边缘隔板,且边缘隔板与中心横隔板平行。
[0020]
s5:第一竖板单元组装: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位置,且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之间焊接第一竖板单元;第一竖板单元的两侧边焊接在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上,第一竖板单元的底端焊接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第一竖板单元的四周均为熔深焊缝。
[0021]
s6:盖板的组装:盖板与底板单元外轮廓相同,将盖板的底端与中心横隔板、侧边隔板和边缘隔板的顶端进行焊接;实现盖板的定位。
[0022]
s7:第一幅宽侧板组装:第一幅宽侧板垂直于底板单元和盖板焊接设置在底板单元与盖板之间,且第一幅宽侧板与第一竖板单元位于底板单元延伸方向的同一侧。
[0023]
s8:第二竖板单元组装: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位置,且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
侧隔板单元之间焊接第二竖板单元;第二竖板单元与第一竖板单元分别位于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的两端位置;第二竖板单元的两侧边焊接在第一侧隔板单元与第三侧隔板单元上,第二竖板单元的底端焊接在底板单元的侧边区上;第二竖板单元的四周均为熔深焊缝。
[0024]
s9:第二幅宽侧板组装:第二幅宽侧板垂直于底板单元和盖板焊接设置在底板单元与盖板之间,第二幅宽侧板与第一幅宽侧板分别位于底板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第二幅宽侧板与第二竖板单元位于底板单元延伸方向的同一侧。
[0025]
s3中第一侧隔板单元、第二侧隔板单元以及第三侧隔板单元在与底板单元上加劲板之间焊接时均为双面坡口的熔深焊缝,在与底板单元进行焊接时也均为熔深焊缝;第一纵隔板单元与第二纵隔板单元的周向焊接均为角焊缝。
[0026]
s7中第一幅宽侧板在组装时先在第一幅宽侧板的内壁上垂直焊接预置加强隔板,且预置加强隔板与中心横隔板以及侧边隔板对应焊接。
[0027]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