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7331发布日期:2021-09-22 22:2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工作人员在扩建路基时,需要控制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从而能减小扩建后路面病害。
3.目前拼接后的新路基在使用时,因旧路基长期经车辆压实,已经安全稳定,而新扩建拼接的路基不够稳定,会导致新路基不能与旧路基均匀沉降,使得拼接后的路面差异沉降时拼接处会出现裂痕,降低了扩建后路面的使用寿命。
4.因此,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以解决目前拼接后的新路基在使用时,因旧路基长期经车辆压实,已经安全稳定,而新扩建拼接的路基不够稳定,会导致新路基不能与旧路基均匀沉降,使得拼接后的路面差异沉降时拼接处会出现裂痕,降低了扩建后路面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包括旧地基本体,所述旧地基本体上设有新地基,所述新地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沥青面基、沥青碎石排水层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旧地基本体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接触的面设有l型支撑件,所述l型支撑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受力板,所述旧地基本体一侧的外壁设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两侧外壁对称固定安装的钢塑格栅与所述贴合板相固定,所述钢塑格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尾板,所述l型支撑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贴合板的外侧并螺纹连接,所述受力板的一端贯穿至连接板的外侧并螺纹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和尾板位于所述沥青碎石排水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所述贴合板通过一侧外壁设有的固定螺栓与所述l型支撑件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板通过一侧外壁设有的固定螺栓与所述受力板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尾板和贴合板均通过一侧外壁设置的第一固定杆分别与水泥稳定碎石层和旧地基本体相固定。
10.作为优选,所述l型支撑件通过相邻两侧外壁上设置的第二固定杆贯穿于所述旧地基本体内进行固定,所述l型支撑件一侧的外壁设有加强筋。
11.作为优选,所述新地基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底部还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松散
物料层、土工格室以及碎石基层。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实用新型,通过贴合板和l型支撑件相配合,使新地基在受到竖直作用力时,通过受力板将力分散传递至l型支撑件上,而l型支撑件和贴合板再将力传递至旧地基本体,进而提高了新地基自身的稳定性与抗压性,避免了旧地基本体与新地基出现差异沉降的情况。
15.2、该实用新型,通过l型支撑件上的加强筋使得l型支撑件使用时更加稳定,同时增加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16.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17.本技术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合板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主要附图标记:
22.1、旧地基本体;2、新地基;3、贴合板;4、l型支撑件;5、固定螺栓;6、第一固定杆;201、沥青面基;202、沥青碎石排水层;203、水泥稳定碎石层;204、松散物料层;205、土工格室;206、碎石基层;301、钢塑格栅;302、连接板;303、尾板;401、加强筋;402、第二固定杆;403、受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4.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5.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

3,一种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用来解决目前拼接后的新路基在使用时,因旧路基长期经车辆压实,已经安全稳定,而新扩建拼接的路基不够稳定,会导致新路基不能与旧路基均匀沉降,使得拼接后的路面差异沉降时拼接处会出现裂痕,降低了扩建后路面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

3所示,包括旧地基本体1,旧地基本体1上设有新地基2,新地基2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沥青面基201、沥青碎石排水层202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层203,其特征在于,旧地基本体1与水泥稳定碎石层203接触的面设有l型支撑件4,l型支撑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受力板403,旧地基本体1一侧的外壁设有贴合板3,贴合板3上设有连接板302,连接板302通过两侧外壁对称固定安装的钢塑格栅301与贴合板3相固定,钢塑格栅3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尾板303,l型支撑件4的一端贯穿至贴合板3的外侧并螺纹连接,受力板403的一端贯穿至连接板302的外侧并螺纹连接。
28.进一步,通过尾板303与连接板302增大了贴合板3的受力面积,而钢塑格栅301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可以确保:在常温下不会受到酸碱及盐溶液,或油类的侵蚀,不会受到水溶解或微生物的侵害,同时,聚乙烯的高分子性能也足以抵抗紫外线辐射所造成的老化,格栅受力后纵横肋条协同作用,不会产生结点的拉裂或破损,而实际工程中,在填料的压实后,因此未受到紫外线光和氧的侵蚀,因此完全可以满足永久性工程建设的要求,而钢塑格栅301生产过程中塑料表面的处理,压制有粗糙的花纹,以增强格栅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钢塑复合土工格栅与土体的摩擦系数,进而贴合板3固定于旧地基本体1上,增加了新地基的横向支撑力,避免了旧地基本体1和新地基2出现横向开裂的现象;当l型支撑件4通过固定螺栓5与贴合板3螺纹连接固定后(如图3状态所示),当贴合板3受到竖向作用力时,便于贴合板3将力分散传递至l型支撑件4上。
29.如图1所示,新地基2位于水泥稳定碎石层203的底部还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松散物料层204、土工格室205以及碎石基层206(如图1状态所示)。
30.其中,松散物料层204为泥土、碎石、混凝土等松散物料,填入土工格室205内构成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而土工格室205是由强化的hdpe片材料,经高强力焊接而形成的一种三维网状格室结构,具有材质轻、耐磨损、化学性能稳定、耐光氧老化、耐酸碱,适用于不同土壤与沙漠等土质条件以及较高的侧向限制和防滑,防变形、有效的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分散荷载作用等特性。
31.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板302和尾板303位于沥青碎石排水层202与水泥稳定碎石层203之间,贴合板3通过一侧外壁设有的固定螺栓5与l型支撑件4螺纹连接进行固定,连接板302通过一侧外壁设有的固定螺栓5与受力板403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32.进一步,该贴合板3、连接板302以及尾板303的长度以及宽度根据工作人员需求进行设置,而贴合板3上的固定螺栓5呈线性分布并根据工作人员的需求设置数量(如图2状态所示),而图3为内部剖视视角;连接板302上的固定螺栓5也呈线性分布并根据工作人员的需求设置数量(如图2状态所示)。
33.如图1和图2所示,尾板303和贴合板3均通过一侧外壁设置的第一固定杆6分别与水泥稳定碎石层203和旧地基本体1相固定,其中,尾板303通过顶部贯穿的第一固定杆6插入水泥稳定碎石层203内进行固定;贴合板3与旧地基本体1斜面贴合的面通过贯穿的第一固定杆6插入旧地基本体1内进行固定(如图1状态所示)。
34.如图3所示,l型支撑件4通过相邻两侧外壁上设置的第二固定杆402贯穿于旧地基本体1内进行固定,l型支撑件4一侧的外壁设有加强筋401,进一步,通过l型支撑件4上的加强筋401使得l型支撑件4使用时更加稳定,同时增加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35.通过贴合板3和l型支撑件4相配合,使新地基在受到竖直作用力时,通过受力板403将力分散传递至l型支撑件4上,而l型支撑件4和贴合板3相配合再将力传递至旧地基本体1,进而提高了新地基2自身的稳定性与抗压性,避免了旧地基本体1与新地基2出现差异沉降的情况。
3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37.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