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7959发布日期:2022-04-09 08:2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景区人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


背景技术:

2.景区,尤其在旺季时,人流量大,售票口经常会出现拥堵。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十字状的转动档杆,一次只能过一个人,档杆是可以自由转动的,与火车车站、汽车车站采用的设备别无二致。但景区的售票口没有那么多的执勤人员,所以在人潮中,排队的人经常会出现小骚动,导致最前边的人经常触碰或者推动闸道上的档杆,另一个档杆会频繁的碰撞、冲撞售票口正在买票结账的人,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可能会引发肢体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售票口上放置的限制人流的档杆在售票过程中不能固定,影响购票体验及游览体验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板,平板左端上侧有活动板,活动板左端高于右端,活动板的右端与平板中部铰接在一起,平板左端下侧固定有矩形盒,矩形盒内固定有多个竖直状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活塞杆向上贯穿平板且平板上侧,活动板向下转动时能压动第一活塞杆向下移动;平板右端上侧固定有竖直的圆柱形壳体,壳体腔内有竖直且能转动的转轴,转轴上端伸出壳体,转轴上端固定有多个沿其径向的档杆;壳体下端腔内有水平状且能上下移动的第一圆盘,平板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第二液压缸,第一圆盘下端固定有多个与第二液压缸对应的圆筒,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经管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缸内的第二活塞杆置于所对应的圆筒内,第二活塞杆上端与圆筒上端之间连接有压簧;第一圆盘上端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圆盘,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接触时,第二圆盘固定不转,第二圆盘的中心轴与壳体之间转动固定在一起,第二圆盘的中心轴与转轴下端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
5.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在购票过程中,档杆被固定不动,防止档杆触碰或者冲撞购票者后背或者腰部,避免游客之间发生冲突,利于景区管理。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8.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10.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板1,平板1左端上侧有活动板2,活动板2左端高于右端,活动板2的右端与平板1中部铰接在一起,平板1左端下侧固定有矩形盒3,矩形盒3内固定有多个竖直状的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内的第一活塞杆向上贯穿平板1且平板1上侧,活动板2向下转动时能压动第一活塞杆向下移动;平板1右端上侧固定有竖直的圆柱形壳体5,壳体5腔内有竖直且能转动的转轴6,转轴6上端伸出壳体5,转轴6上端固定有多个沿其径向的档杆7;壳体5下端腔内有水平状且能上下移动的第一圆盘8,平板1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第二液压缸9,第一圆盘8下端固定有多个与第二液压缸9对应的圆筒10,第一液压缸4与第二液压缸9之间经管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缸9内的第二活塞杆置于所对应的圆筒10内,第二活塞杆上端与圆筒10上端之间连接有压簧;第一圆盘8上端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圆盘11,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接触时,第二圆盘11固定不转,第二圆盘11的中心轴与壳体5之间转动固定在一起,第二圆盘11的中心轴与转轴6下端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12。
11.为了方便档杆7自动恢复原状,所述的转轴6与壳体5之间安装有扭簧。
12.为了使得第二活塞杆能顺利恢复原状,所述的第一液压缸4的进口与第二液压缸9的出口经管道连通,第一液压缸4的出口与第二液压缸9的进口连通,第一圆盘8下端与平板1之间经拉簧连接。
13.为了防止活动板2被第一活塞杆上端顶破,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端铰接有钢板13,钢板13与活动板2下端面相切,钢板13能在活动板2下端面上滑动。
14.为了能一次只能过去一个人,且尽可能的增大正在购票的游客的活动空间,所述的档杆7有三个,三个档杆7沿顺时针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档杆7之间的角度为90
°
,其中左后侧的档杆7与右侧的档杆7的端部之间经弧形杆14固定链接。
15.所述的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均为摩擦盘;当然为了使得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能紧密配合,所述的第一圆盘8的上端面与第二圆盘11的下端面上均有细密的齿牙;当第一圆盘8与平板1之间的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圆筒10内的压簧也处于自然状态,且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之间不接触。当第二圆盘11固定不动时,从上向下看,转杆在单向离合器12的作用下只能逆时针转动,不能顺时针转动。具体的,活动板2处于平板1左端上侧靠前的位置,方便购票完成后的撤离。
16.初始状态下,活动板2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不接触,转杆与第二圆盘11均处于自由转动的状态。使用时,第一个游客沿着通道由本装置的前侧进入,游客推动最前侧的档杆7顺时针转动并走向售票口,当游客踩到活动板2时,活动板2向下转动且使得第一活塞杆向下移动,第一活塞缸内的液体进入到第二液压缸9内,第二活塞杆向上移动且与第二圆盘11紧贴在一起,此时第二圆盘11固定不动,当游客完全处于活动板2之上时,档杆7与游客脱离,在扭簧的作用下转杆带动档杆7恢复原状,挡住后方的游客,且在单向离合器12的作用下,档杆7被固定不动,防止档杆7碰撞或者冲撞第一个游客的腰部;当第一个游客购票完成后,向平板1的后侧撤离且脱离活动板2,此时在拉簧作用下第二圆盘11与第一圆盘8分离,第二圆盘11又恢复自由状态,转杆也恢复自由状态,此时第二个游客再次推动前侧的档杆7顺时针转动,第一个游客从壳体5后侧离开,第二个游客到达售票口进行买票,档杆7也再次将后侧的游客挡住,且档杆7被固定。
17.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能够在购票过程中,档杆7被固定不动,防止档杆7触碰或者冲撞购票者后背或者腰部,避免游客之间发生冲突,利于景区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平板(1)左端上侧有活动板(2),活动板(2)左端高于右端,活动板(2)的右端与平板(1)中部铰接在一起,平板(1)左端下侧固定有矩形盒(3),矩形盒(3)内固定有多个竖直状的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内的第一活塞杆向上贯穿平板(1)且平板(1)上侧,活动板(2)向下转动时能压动第一活塞杆向下移动;平板(1)右端上侧固定有竖直的圆柱形壳体(5),壳体(5)腔内有竖直且能转动的转轴(6),转轴(6)上端伸出壳体(5),转轴(6)上端固定有多个沿其径向的档杆(7);壳体(5)下端腔内有水平状且能上下移动的第一圆盘(8),平板(1)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第二液压缸(9),第一圆盘(8)下端固定有多个与第二液压缸(9)对应的圆筒(10),第一液压缸(4)与第二液压缸(9)之间经管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液压缸(9)内的第二活塞杆置于所对应的圆筒(10)内,第二活塞杆上端与圆筒(10)上端之间连接有压簧;第一圆盘(8)上端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圆盘(11),第一圆盘(8)与第二圆盘(11)接触时,第二圆盘(11)固定不转,第二圆盘(11)的中心轴与壳体(5)之间转动固定在一起,第二圆盘(11)的中心轴与转轴(6)下端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6)与壳体(5)之间安装有扭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缸(4)的进口与第二液压缸(9)的出口经管道连通,第一液压缸(4)的出口与第二液压缸(9)的进口连通,第一圆盘(8)下端与平板(1)之间经拉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端铰接有钢板(13),钢板(13)与活动板(2)下端面相切,钢板(13)能在活动板(2)下端面上滑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区售票点门闸,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售票口上放置的限制人流的档杆在售票过程中不能固定,影响购票体验及游览体验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板,平板左端上侧有活动板,平板左端下侧有矩形盒,矩形盒内有第一液压缸,平板右端上侧固定有壳体,壳体腔内有转轴,转轴上端有档杆;壳体下端腔内有第一圆盘,平板上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一圆盘下端固定有圆筒,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经管道连接在一起,第二活塞杆上端与圆筒上端之间连接有压簧;第一圆盘上端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中心轴与壳体之间转动固定在一起,第二圆盘的中心轴与转轴下端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


技术研发人员:翟娟 尹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翟娟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