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7490发布日期:2021-12-25 00:4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设备领域,尤指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十三五”末期,我国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基本贯通,今后时期,如何养护好、运营好庞大的高速公路资产,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高速公路的养护一般分为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和大修三种不同的养护阶段,预防性养护在高速公路的整个维护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0003]
稀浆封层是我国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性价比最高的养护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其使用的乳化沥青胶结料是普通的重交沥青要求,其应用广度、耐久性、病害修复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后来,人们对乳化沥青胶结料做了sbr或者sbs改性,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出微表处技术。微表处技术弥补了稀浆封层在横向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不足,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领域得到迅速地、广泛地应用,成为我国目前最受青睐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但是,其存在噪音大、纵向抗剪切力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修复路面诸如较为严重的反射裂缝、松散、泛油等病害要求,因此,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微表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在微表处的基础上发展出纤维封层,通过添加不同的纤维,试图解决微表处噪音大和纵向剪切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木质素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够、玻璃纤维的柔韧性不足、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性能却不易分散等诸多问题,上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需要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改造来解决纤维分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将需要的聚酯纤维配制成纤维悬浮液,以解决干纤维在混合料中分散困难,导致摊铺路面出现油斑等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包括主体容器罐、搅拌器、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调速变频器和电机,所述主体容器罐顶部开设有加料口和检修人孔,所述电机安装在主体容器罐一端,并且与搅拌器的驱动连接,所述调速变频器与电机电性连接,并且控制电机转速,所述主体容器罐下侧还连接有输送管线,所述输送管线设置有软管泵,所述搅拌器包括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并且分别同轴设置在主体容器罐内部,所述第二搅拌叶分别与第一搅拌叶、第三搅拌叶反向安装,所述第一搅拌叶与第二搅拌叶之间、第二搅拌叶与第三搅拌叶之间各设置一个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容器罐另一端设置连通式液位计,并且主体容器罐下侧还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阀。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线外接摊铺车集料混合腔室,所述输送管线位于软管泵前
侧还设有控制阀,输送管线位于软管泵后侧还设有取样阀。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口和检修人孔分别设有加料口盖。
[0010]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容器罐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内表面和外表均设有除锈层和喷涂防腐涂层。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均采用后掠式结构的不锈钢叶片,并且第一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长度大于第二搅拌叶的长度。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采用三轮椎体齿轮的灰铸铁齿轮箱。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不但能够快速将乳化沥青和纤维悬浮液调到需要的速率,进行同步拌和、摊铺作业,还能根据聚酯纤维悬浮液的特点采用软管泵输送,根据聚酯纤维添加量与乳化沥青胶结料添加量的匹配关系,实现纤维悬浮液的顺利输送和精准添加。本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现有稀浆封层车上,对现有摊铺车进行升级改造。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标号说明:1.主体容器罐;11.加料口;12.检修人孔;2.搅拌器;21.第一搅拌叶;22.第二搅拌叶;23.第三搅拌叶;3.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4.电机;5.输送管线;51.软管泵;52.控制阀;53.取样阀;6.连通式液位计;7.溢流管;71.溢流阀;8.调速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技术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0017]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纤维悬浮液的配制与泵送装置,包括主体容器罐1、搅拌器2、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3、调速变频器8和电机4,所述主体容器罐1顶部开设有加料口11和检修人孔12,所述电机4安装在主体容器罐1一端,并且与搅拌器2的驱动连接,所述调速变频器8与电机4电性连接,并且控制电机4转速,所述主体容器罐1下侧还连接有输送管线5,所述输送管线5设置有软管泵51,所述搅拌器2包括第一搅拌叶21、第二搅拌叶22和第三搅拌叶23,并且分别同轴设置在主体容器罐1内部,所述第二搅拌叶22分别与第一搅拌叶21、第三搅拌叶23反向安装,所述第一搅拌叶21与第二搅拌叶22之间、第二搅拌叶22与第三搅拌叶23之间各设置一个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3。
[001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容器罐1另一端设置连通式液位计6,并且主体容器罐1下侧还设有溢流管7,溢流管7上设置有溢流阀71。其中,所述输送管线5外接摊铺车集料混合腔室,所述输送管线5位于软管泵51前侧还设有控制阀52,输送管线5位于软管泵51后侧还设有取样阀53。
[0019]
其中,所述加料口11和检修人孔12分别设有加料口盖,所述主体容器罐1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并且内表面和外表均设有除锈层和喷涂防腐涂层,所述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3采用三轮椎体齿轮的灰铸铁齿轮箱。此外,所述第一搅拌叶21、第二搅拌叶22和第三搅拌叶23
均采用后掠式结构的不锈钢叶片,并且第一搅拌叶21和第三搅拌叶23长度大于第二搅拌叶22的长度。
[0020]
本实施例按照现有摊铺车的结构条件,选用可塑性好的内衬钢丝的pe管作为输送管线5;电机功率2.2kw,软管泵最大流量50l/min,输送压力1.5mpa;其中,本实施例采用剪切式搅拌工艺,中间反向搅拌叶半径与两侧搅拌叶半径比为0.28:1。经过本发明设备的处理,纤维悬浮液更易于在混合料里分散,解决了纤维结团、路面出现油斑的问题。
[0021]
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现有稀浆封层车上,对现有摊铺车进行升级改造,整体装置主要包括:
[0022]
1)主体容器罐1:圆柱体罐,采用4mm钢板焊接而成,钢板材质为a3f,罐体长度2m,直径2m,设计容积6.3m3,内外层除锈处理,喷涂防腐涂层;罐顶开设加料口11和检修人孔12各一个,加料口11直径40cm,检修人孔直径80cm,口的边缘高度4cm,均需加盖。
[0023]
2)搅拌器2:搅拌器2采用3层搅拌叶,层间距为50cm;叶片采用后掠式结构,选用430不锈钢;两端叶片长度0.82m,中间叶片长度0.23m,中间叶片与两端叶片反向安装。
[0024]
3)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3:在中间叶片与两端叶片之间各设置一个同轴反向齿轮箱3,齿轮箱壳体外部尺寸为28cm x 18cm x 18cm,壳体材质为灰铸铁;采用三轮椎体齿轮设计,利用最少齿轮实现反向转向;通过两次同轴反向换向齿轮箱的转向,中间叶片的转向与两端叶片的转向相反,实现剪切式搅拌。
[0025]
4)电机4:搅拌器电机输出功率3.7kw,配制适配的变频器、数显转速显示器、电机反转控制开关,以实现操作过程中转速的精准控制;变频器能满足搅拌器0—1000转/分钟的连续调速。
[0026]
5)主体容器罐1罐体的另一端设置连通式液位计6,液位管材质为钢化玻璃管,液位计需做防护装置以防止被损坏。
[0027]
其中,软管泵51输送速率按照下列速率匹配表设置。
[0028][0029]
本实施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0]
1)从加料口11往主体容器罐1注入4立方米自来水,开启搅拌器电机4,转速设置为80—100转/分钟;
[0031]
2)用电子秤称取4.8公斤氢氧化铵,从加料口11倒入主体容器罐1里;
[0032]
3)用电子秤称取2.0公斤蒸馏氢化牛脂基伯胺,从加料口11倒入主体容器罐1里,搅拌5分钟;
[0033]
4)用电子秤称取27.2公斤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器2转速调至160—180转/分钟,用筛子缓慢地将羟乙基纤维素从加料口11筛入容器罐里,筛孔为1.18mm。搅拌20

30分钟,检查羟乙基纤维素的溶解状况,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以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直至完全溶解;
[0034]
5)用电子秤称取240公斤聚酯纤维,已经结团的纤维,人工撕开后缓慢加入主体容器罐1里,搅拌器2转速调至600—620转/分钟,强力搅拌30分钟,检查纤维分散状况,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0035]
6)纤维悬浮液配制完成后,搅拌器2转速调至340—360转/分钟,进行下一个工序的准备;
[0036]
7)摊铺时,依次开启石料输送电机、水泥添加泵、水泵、纤维悬浮液泵、乳化沥青泵,根据上述匹配表,按照添加纤维的用量,快速将乳化沥青和纤维悬浮液调到需要的速率,进行拌和、摊铺作业。
[0037]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设置”“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0038]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