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道闸通过系统的可沉降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0466发布日期:2021-12-12 20:5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道闸通过系统的可沉降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带,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道闸通过系统的可沉降减速带。


背景技术:

2.减速带是配合道闸一起的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通行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政企单位、公路收费站、商场停车场系统等场合。
3.目前,传统的减速带形状固定,且上端面往往呈半圆弧状的凸起结构,故安装至底面上时,整个减速带是高于底面的的,当机动车自减速带上驶过时,车轮对减速带产生冲击,使得通过的机动车车轮出现弹跳现象,造成车身的剧烈颠簸,以此种冲击性和突然性的方式警示机动车内内的驾驶人员已进入道闸区域内,应当进行减速,而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车内乘座人员的乘车舒适感,同时,这也会对通过的机动车底盘及其他相关机构造成损伤,因此,继续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减速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因减速带高于地面,导致机动车驶过时会与机动车轮发生冲击,造成车身剧烈颠簸,以冲击性和突然性的方式警示驾驶员减速,造成通过体验较差及底盘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非冲击性的,较为缓和的方式警示驾驶员减速,让驾驶员有更好的通过体验,且不会对机动车底盘造成损伤的减速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6.一种用于道闸通过系统的可沉降减速带,它包括:
7.底板,埋设于地面中,底板中形成有沉槽;
8.压辊,包括多个,每个压辊均并列设置于沉槽中;
9.导轨,分布于压辊端部垂直延长线的两侧,并与沉槽相固定;
10.滑块,连接于压辊的端部上,且滑块同时可滑动与位于压辊端部两侧的导轨可滑动连接;
11.缓冲弹簧,被布置于两导轨间,且其上下两端同时与滑块和沉槽的底部固定。
12.作为优选的是,压辊的端部为圆轴段,滑块上开设有与圆轴段形状一致的通孔,并通过通孔插装至圆轴段上。
13.作为优选的是,沉槽和滑块与缓冲弹簧的连接位上均形成有沉孔,且两沉孔的轴线重合,缓冲弹簧两端固定于两沉孔内。
14.作为优选的是,底板的沉槽内形成有将其分隔为位于中部的主工作腔和位于两侧的辅助工作腔的两隔离带,两隔离带上相对形成有多个导向槽,压辊的主体部分设于主工作腔内,其两端插入至两相对的导向槽内并延伸至辅助工作腔,使每个导轨、滑块和缓冲弹簧均被置于辅助工作腔内。
15.作为优选的是,每个导向槽均以垂直与沉槽底面的方式开设于隔离带上,且导轨分设于导向槽的两侧。
16.作为优选的是,每个导向槽的上部开口处均覆设有可防止压辊自该导向槽内脱离的顶板。
17.作为优选的是,顶板与隔离带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18.作为优选的是,每个压辊间均间隔布置。
19.作为优选的是,在没有机动车驶过的情况下,每个压辊受到各自对应的缓冲弹簧的支撑使其最高位均与地面保持持平。
20.作为优选的是,缓冲弹簧为强力螺旋弹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2.当机动车驶过时,滚动的机动车车轮部与压辊接触,带动压辊相对转动,压辊在转动时可使机动车获得一段持续时间较短的减速,起到初步警示驾驶员已进入道闸区域内的作用,而压辊受到机动车的重力作用后,由滑块带动其沿导轨的走向向下滑动,同时由于机动车车轮部与压辊均为柱状结构,使得机动车在驶过时,其车轮部会沿着压辊的外周面驶过一段距离,车轮部对压辊所施加的压力并非总是与水平面垂直,故在通过时,不会造成缓冲弹簧被突然地压缩,而是被较为缓和的压缩,使压辊缓慢沉降,从而使驶过的机动车缓慢沉降,通过该非突然性的较为缓和的沉降再进一步警示驾驶员已经驶入道闸区域内,需要主动进行减速的同时,也能保证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且很好的避免了通过的机动车底盘损伤。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带压辊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带压辊端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如图所示:
31.1、底板;101、沉槽;102、隔离带;102a、导向槽;2、压辊;201、圆轴段;3、导轨;4、滑块;401、通孔;5、缓冲弹簧;6、沉孔;x、主工作腔;y、辅助工作腔;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实施例1:
35.一种用于道闸通过系统的可沉降减速带,它包括:
36.如图3和图6所示,底板1,被整块的埋设于地面中,底板1上形成有沉槽101;
37.压辊2,包括有多个,每个压辊2均并列设置于沉槽101中,从而布满沉槽101,由于压辊2呈圆柱状,当机动车驶过时,滚动的机动车车轮部与压辊2接触,带动压辊2相对转动,压辊2在转动时可使机动车获得一段持续时间较短的减速,起到初步警示驾驶员已进入道闸区域内的作用;
38.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导轨3,分布于压辊2端部垂直延长线的两侧,并与沉槽101相固定;
39.滑块4,连接于压辊2的端部上,且滑块4同时可滑动与位于压辊2端部两侧的导轨3可滑动连接,滑块4在滑动时,带动压辊2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压辊2的沉降和抬升,且通过导轨3使得滑块4能够带动压辊2实现垂直的沉降和抬升;
40.缓冲弹簧5,被布置于两导轨3间,且其上下两端同时与滑块4和沉槽101的底部固定,当机动车自压辊2上驶过时,压辊2受到机动车的重力作用,由滑块4带动其沿导轨3的走向向下滑动,从而带动通过的机动车缓慢沉降,通过该非突然性的较为缓和的沉降再进一步警示驾驶员已经驶入道闸区域内,需要主动进行减速的同时,也能保证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且防止机动车底盘损伤,在滑块4下滑过程中会逐步挤压缓冲弹簧5使其压缩,当机动车车轮部与该下压的压辊2脱离接触位后,在缓冲弹簧5回复形变的作用下,带动滑块4沿导轨3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压辊2抬升直至回复原位,以在下一辆机动车驶过时通过以上方式再次对驾驶员起到警示的作用。
41.且需要提及的是机动车是于底板1的一侧驶入,并自另一侧通过的,由于机动车车轮部与压辊2均为柱状结构,使得机动车在驶过时,其车轮部会沿着压辊2的外周面驶过一段距离,车轮部对压辊2所施加的压力并非总是与水平面垂直,故在通过时,不会造成缓冲弹簧5被突然地压缩,而是被较为缓和的压缩,使压辊2缓慢沉降,从而使驶过的机动车缓慢沉降,进一步对驾驶员起到上述的警示作用。
42.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压辊2的端部为圆轴段201,滑块4上开设有与圆轴段201形状一致的通孔401,并通过通孔401插装至圆轴段201上,当机动车自压辊2上驶过时,滚动的机动车车轮部会带动压辊2同步转动,通过以上设置,可防止压辊2在转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滑块4转动,避免出现滑块4自两导轨3间脱离的情况。
43.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沉槽101和滑块4与缓冲弹簧5的连接位上均形成有沉孔6,缓冲弹簧5两端固定于两沉孔6内,从而防止缓冲弹簧5的两端移位,且两沉孔6的轴线重合,使得缓冲弹簧5的两端能够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在滑块4沿导轨3向下滑动时被压弯,影响对压辊2的支撑效果。
44.如图3、图4和图6所示,进一步的,每个压辊2间均间隔布置,通过以上设置,使得每个压辊2均能够独立的转动,避免在转动时带动相邻的压辊2转动。
45.进一步的,缓冲弹簧5为强力螺旋弹簧,强力弹簧相较于普通弹簧具有更好的载重能力,防止机动车驶过压辊2,使压辊2沿导轨3下滑时因挤压而造成损坏。
46.实施例2:
47.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底板1的沉槽101内形成有将其分隔为位于中部的主工作腔x和位于两侧的辅助工作腔y的两
隔离带102,两隔离带102上相对形成有多个导向槽102a,主工作腔x和辅助工作腔y通过导向槽102a实现连通,每个压辊2的主体部分设于主工作腔x内,其两端分别插入至两隔离带102相对的导向槽102a内并延伸至辅助工作腔y中,从而使得位于其端部的每个每个导轨3、滑块4和缓冲弹簧5也均被置于辅助工作腔y内,隔离带102的设置使得压辊2主体部分和连接于其端部位置上的导轨3、滑块4以及缓冲弹簧5能够较为独立的在某一特定的空间中互不干扰的运行,且导向槽102a的设置能够限制压辊2在沉降和抬升时的活动路径,避免压辊2沉降和抬升时出现偏移。
48.进一步的,每个导向槽102a均以垂直与沉槽101底面的方式开设于隔离带102上,且导轨3分设于导向槽102a的两侧,通过以上设置,可保证压辊2能够进行垂直的沉降和抬升,防止在沉降过程中将缓冲弹簧5弹簧压弯,且在抬升过程中能够带动压辊2抬升至最高位。
49.实施例3:
5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每个导向槽102a的上部开口处均覆设有顶板7,顶板7可防止出现在缓冲弹簧5回复形变带动压辊2抬升时,将压辊2自导向槽102a的开口部中顶出,造成本技术方案道闸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51.进一步的,顶板7与隔离带102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当某一压辊2、导轨3、滑块4或缓冲弹簧5损坏时,通过该设置,可直接将对应处的导向槽102a上的顶板7进行拆卸,将上述部件沿导向槽102a取出进行跟换或维修,且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的方式,使得顶板7能够被快速拆装,极大地提高了拆装。更换以及维修的效率。
52.实施例4:
5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在没有机动车驶过的情况下,每个压辊2受到各自对应的缓冲弹簧5的支撑使其最高位均与地面保持持平,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减速带,在视觉上本技术方案的减速带更为美观,同时能防止对刚驶入的机动车造成冲击,而引起的剧烈颠簸,使得通过时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有更好的乘车体验,也能有效地防止机动车底盘受损。
54.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