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7192发布日期:2021-11-22 20:0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转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2.冷、热、电三联能源站在建设过程中,因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延迟开工,造成燃气内燃机到达施工现场后需临时存放在规划的主厂房外的硬化道路上,待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的内燃机基础建设完成后,再将燃气内燃机转移就位在主厂房内的内燃机基础上。由于单台燃气内燃机的重量高达133t,无法采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目前常采用的是在内燃机底座框架上进行顶升、转向和平移等操作将燃气内燃机转移并就位在主厂房内的内燃机基础上。
3.燃气内燃机在转移之前,就需要在主厂房的外部搭设内燃机底座框架,但是由于在硬化道路与主厂房之间存在宽度为4.5米的非硬化道路,因此,在搭设内燃机底座框架时,就需要将内燃机底座框架的一端搭设在硬化道路上,另一端搭设在非硬化道路上。
4.由于单台燃气内燃机的重量高达133t,且燃气内燃机的顶升、转向、平移等操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使得燃气内燃机在内燃机底座框架上停留的时间较长,进而容易造成非硬化道路出现沉降的现象,导致内燃机底座框架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对内燃机底座框架的位置进行调整,待内燃机底座框架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再进行燃气内燃机的转移工作。
5.因此,现有的道路结构很容易影响燃气内燃机转移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由于燃气内燃机的重量大,极大地增加了内燃机底座框架的调整难度及工作量,进而增加了燃气内燃机转移就位的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在燃气内燃机转移的过程中,避免内燃机底座框架的位置发生变化。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包括设置在主厂房一侧的硬化道路,以及设置在主厂房与硬化道路之间的非硬化道路;所述非硬化道路上铺设有钢板层;所述非硬化道路上、且位于钢板层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坑;所述填充坑内从下向上填充有第一碎石素土层和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的顶部与所述钢板层的底部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层由若干个钢板拼接而成;相邻的钢板之间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非硬化道路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填充坑。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与第二碎石层的厚度之和为600

900mm。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碎石层的厚度为150

250mm。
12.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与第二碎石层的厚度之和为7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钢板层的厚度为50mm。
14.进一步的,所述硬化道路为混凝土浇筑而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通过在非硬化道路上设置填充坑,并在填充坑内填充第一碎石素土层和第二碎石层,起到加固非硬化道路的地基的作用;通过在非硬化道路上铺设钢板层,用于将燃气内燃机及内燃机底座框架的重量载荷通过钢板层均匀地分散在第二碎石层上,显著地提高了非硬化道路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结构,在燃气内燃机转移的过程中,非硬化道路无沉降的现象,保证了内燃机底座框架位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非硬化道路沉降而导致内燃机底座框架位置需要调整的问题,确保了燃气内燃机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的俯视图;
18.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
19.图3是图2中b

b剖视图;
20.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结构转移燃气内燃机时的状态图。
21.图中附图标记为:1

主厂房,2

硬化道路,3

非硬化道路,4

钢板层,5

填充坑,6

第一碎石素土层,7

第二碎石层,8

钢板,9

内燃机基础,10

内燃机底座框架,11

燃气内燃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图3是图2中b

b剖视图。
24.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包括设置在主厂房1一侧的硬化道路2,以及设置在主厂房1与硬化道路2之间的非硬化道路3;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铺设有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且位于钢板层4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内从下向上填充有第一碎石素土层6和第二碎石层7;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顶部与所述钢板层4的底部接触。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包括浇筑有混凝土的硬化道路2、以及未浇筑混凝土的非硬化道路3。参见图1,所述硬化道路2设置在主厂房1的右侧,所述硬化道路2与主厂房1之间的道路为所述非硬化道路3。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通过在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填充坑5,并在填充坑5内填充第一碎石素土层6和第二碎石层7,起到加固非硬化道路3的地基的作用;通过在非硬化道路3上铺设钢板层4,用于将燃气内燃机11及内燃机底座框架10的重量载荷通过钢板层4均匀地分散在第二碎石层7上,显著地提高了非硬化道路3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结构,在燃气内燃机11转移的过程中,非硬化道路3无沉降的现象,保证了内燃机底座框架10位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非硬化道路沉降而导致内燃机底座框架位置需要调整的问题,确保了燃气内燃机11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27.所述钢板层4铺设在非硬化道路3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碎石层7,其目的是将施加在钢板层4上的重量载荷均匀地分散在第二碎石层7上。所述钢板层4自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形,所述钢板层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层4由若干个钢板8拼接而成;相邻的钢板8之间固定连接。相邻钢板8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当然,所述钢板层4还可以由整块钢板制成,只要能在市场处采购相应尺寸的钢板即可。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当钢板层4铺设在非硬化道路3上后,所述钢板层4的上表面的标高可以高于硬化道路2的路面的标高,也可以等于硬化道路2的路面的标高,还可以低于硬化道路2的路面的标高,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29.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填充坑5。也就是说,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可以设置一个填充坑5,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填充坑5,只要能满足承载要求即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填充坑5。优选的,所述填充坑5的数量与所述主厂房1内的内燃机基础9的数量相一致,且所述填充坑5的位置正对所述内燃机基础9的位置。例如,参见图1至图3,所述主厂房1内并列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三个填充坑5,且每个填充坑5设置在正对内燃机基础9的位置。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燃气内燃机转移的道路结构,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主要由碎石和素土混合而形成;所述第二碎石层7主要由碎石形成。所述碎石是破碎而小块的岩石,它的大小、形状、及纹理都呈不规则形状。优选的,所述碎石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50mm。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与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之和越厚,其对非硬化道路3的地基的加固作用就越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与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之和为600

9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150

250mm。优选的,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与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之和为7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00mm;所述钢板层4的厚度为50mm。
31.所述硬化道路2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为了提高硬化道路2的强度,所述硬化道路2优选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硬化道路2的施工过程可以参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32.下面结合图1、图2对加固非硬化道路3的地基的施工过程进行说明:首先,通过挖掘机在非硬化道路3上开挖填充坑5,然后将碎石和素土混合后倒入填充坑5内并夯实以形成第一碎石素土层6,然后再将碎石倒入填充坑5内并夯实以形成第二碎石层7;然后将多个钢板8铺设在非硬化道路3上,并将相邻钢板8之间焊接连接以形成钢板层4,完成对非硬化道路3的地基的加固。该施工过程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最短半天就可完成施工。
33.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路结构转移燃气内燃机时的状态图。
34.参见图4,所述内燃机底座框架10的右端搭设在硬化道路2上,所述内燃机底座框架10的左端搭设在非硬化道路3的钢板层4上;所述内燃机底座框架10上设置有路轨、顶升装置、转向装置、推移千斤顶等装置。当要对燃气内燃机11进行转移时,通过设置在内燃机底座框架10上的路轨、顶升装置、转向装置、推移千斤顶等装置对燃气内燃机11进行顶升、转向、平移等操作,进而将燃气内燃机11转移并就位在主厂房1内的内燃机基础9上。
35.实施例1:
36.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4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一个深度为6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尺寸;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4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00mm。
37.实施例2:
38.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5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一个深度为7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尺寸;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5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00mm。
39.实施例3:
40.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4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一个深度为9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尺寸;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65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50mm。
41.实施例4:
42.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4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三个深度为6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平面尺寸的1/3;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4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00mm。
43.实施例5:
44.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4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三个深度为7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尺寸的1/3;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50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00mm。
45.实施例6:
46.所述主厂房1内设置有三个内燃机基础9,所述非硬化道路3的宽度为4.5米,所述硬化道路2的宽度为7米;所述硬化道路2上设置有厚度为40mm的钢板层4;所述非硬化道路3上设置有三个深度为900mm的填充坑5,所述填充坑5的平面尺寸大致等于所述钢板层4的尺寸的1/3;所述第一碎石素土层6的厚度为650mm;所述第二碎石层7的厚度为250mm。
47.实施例1

6中提供的道路结构,在将三个燃气内燃机11依次转移并就位在主厂房1内的内燃机基础9上的过程中,实施例1

6中的非硬化道路3均未出现沉降的现象。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