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7683发布日期:2021-12-08 13:5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


背景技术:

2.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路面(crc+ac)是一种crc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层)纵向配置连续钢筋、横向不设缩缝、crc层之上叠加ac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新型复合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板由于众多接缝存在而引起的行车不适及各种病害,形成较长段平坦的行车表面,具备承载能力强、整体性好、舒适性高、使用寿命长、维护维修少的优点,是我国目前环境和条件下长寿命路面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3.通常crc层铺设时不像普通混凝土路面一样通过锯切控制裂缝位置,而是任由混凝土裂缝的自由生成,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温缩和干缩的作用下产生裂缝的形式、宽度和间距都是不均匀的。crc层产生裂缝之后往往会向上反射至ac层,在ac层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横向裂缝,影响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最终导致路面破坏。
4.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的裂缝修复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crc层裂缝无规律,ac层反射裂缝修复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它具有诱导crc层结构开裂和ac层裂缝愈合的功能。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所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包括钢板、电热丝和接电线路;所述电热丝缠绕在钢板的顶部,进行绝缘和固定处理;所述接电线路一端连接所述电热丝、另一端置于方便通电的位置用于接通电源;
8.所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间隔插设于crc层结构表层中,其中,所述钢板竖直插设于crc层横向钢筋的正上方,所述电热丝的上端面与crc层上表面平齐。
9.上述方案中,所述钢板宽度与crc层板块宽度一致;高度根据crc层的厚度h确定,取h/4~h/3;厚度不大于6mm。
10.上述方案中,所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沿crc+ac复合路面的纵向、与所述横向钢筋一一对应且平行设置。
11.上述方案中,所述接电线路另一端引入路侧绿化带或人行道,并具有后期接通电源的条件。
12.上述方案中,所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还包括可移动电源,所述可移动电源用于与所述接电线路另一端连接,满足加热条件。
13.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crc+ac复合路面,包括crc层和铺设于所述crc层上的ac层,所述crc层设置有上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插入crc层结构中,削弱结构在此处的整体性,引导路面在此处产生有规律的横向裂缝,使得裂缝间距可控,减少crc+ac复合路面的病害。后期道路在运行过程中裂缝会反射至ac层,导致路面发生裂缝,此时对发生反射裂缝位置的装置进行通电加热,使ac层沥青软化,自动愈合,达到修复裂缝的效果。
16.本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针对性强,修复效果好,性价比较高。
17.本方案施工简单,可控性强,无需对路面进行挖除修复,不影响交通。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安装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的crc+ac复合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1、钢板;12、电热丝;13、接电线路;20、crc层;21、横向钢筋;22、纵向钢筋;30、ac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crc+ac复合路面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包括钢板11、电热丝12和接电线路13;电热丝12缠绕在钢板11的顶部,进行绝缘和固定处理;接电线路13一端连接电热丝12、另一端置于方便通电的位置用于接通电源。
24.如图2所示,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按照一定间距插设于crc层20结构表层中,且装置安装位置应与横向钢筋21位置重合。其中,钢板11竖直插设于crc层20横向钢筋21的正上方,电热丝12的上端面与crc层20上表面平齐,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靠近ac层30的位置在通电后可发热。
25.在crc层20结构施工完成后,将本实用新型装置按照一定间距压入crc层20结构表层中,待crc层20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摊铺ac层30。后期道路在运行过程中若ac层30产生反射裂缝,则对产生反射裂缝位置的装置进行通电加热,使ac层30遇热软化自动愈合。
26.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钢板11宽度与crc层20板块宽度一致;高度根据crc层30的厚度h确定,一般取h/4~h/3裂缝诱导效果较好;厚度不大于6mm。
27.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沿crc+ac复合路面的纵向、与横向钢筋21一一对应且平行设置。
28.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接电线路13另一端引入路侧绿化带或人行道,并在路侧核实位置预留有通电接头,具有后期接通电源的条件。
29.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还包括可移动电源,可移动电源用于与接电线路13另一端连接,满足加热条件。
30.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设置上述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的crc+ac复合路面,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1)先按照正常施工工艺施工crc层20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32.(2)选择合适时机将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压入crc层20,应选择压入难度低、压入后装置能保持固定的时机实施压入作业;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的压入位置应与横向钢筋21位置重合,即在横向钢筋21正上方垂直插入;
33.(3)将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的接电线路13引入路侧绿化带或人行道,并使其具有后期接通电源的条件;
34.(4)按施工要求对crc层20进行养护,摊铺ac层30并压实,完成crc+ac复合路面结构的施工并开放交通;
35.(5)开放交通之后,路面结构在温缩、干缩、荷载等应力综合作用下会在埋置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的位置产生裂缝;ac层30产生可见裂缝之后,可用移动电源对裂缝对应处的自愈合开裂诱导装置10进行通电加热,待裂缝愈合之后停止通电,完成ac层30的自愈合修复。
3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