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6679发布日期:2021-12-01 13:2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匝道拓宽领域,具体是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些高架互通位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其通车流量远大于设计流量,导致此处的通车拥堵现象严重,尤其是匝道下口位置的拥堵尤其严重,而这些位置拆除重建的成本和施工都比较困难,因此会对类似位置进行匝道拓宽操作,现有的匝道拓宽之后,旧的路基本身已经沉降到稳定状态,新的路基与旧的路基结合后,新的路基会重新进行沉降,从而与旧的路基之间会产生沉降差异,进而使连接处产生裂缝,且这些位置一般为交通要到,无法等到新的路基自然沉降完成,需要保证拓宽操作的施工效率,因此如何保证互通匝道新旧路基之间整体性,减小沉降差异是拓宽项目的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它能够降低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较少裂缝产生,提高施工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包括设置在原路基层一侧的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上设有加宽路基层,所述加宽路基层的上方依次设有基层和沥青面层,所述加宽路基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层、路堤层、路床层,所述底层与路堤层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层,所述路堤层与路床层之间设有第一格栅层,所述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有第二格栅层。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格栅层为钢塑材质,在加宽路基层的中部位置也设置第一格栅层。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格栅层的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格栅层为玻纤材质,其通过锚钉固定在基层上。
9.进一步的,所述台阶结构的底部与底层的顶部齐平,所述台阶结构的顶部与路床层的底部齐平。
10.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在原路基层的一侧需要拓宽的位置挖出台阶结构,加宽路基层通过台阶结构与原路基层相连,在加宽路基层的上方依次设置基层和沥青面层,使加宽路基层与原路基层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加宽路基层相对于原路基层的滑坡,提高新旧路基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拓宽后路基机构的稳定;
12.2、加宽路基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层、路堤层、路床层,所述底层与路堤层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层,所述路堤层与路床层之间设有第一格栅层,所述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设有第二格栅层,这样的设置通过在多个结构之间设置土工格室层以及格栅层,使加宽路基层的多个部分之间和原路基层能够保持良好的结合效果,降低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
异,保证拓宽后路基结构的稳定,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效率,提高路基结构和通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5.附图中所示标号:
16.1、原路基层;2、台阶结构;3、加宽路基层;4、基层;5、沥青面层;6、底层;7、路堤层;8、路床层;9、土工格室层;10、第一格栅层;11、第二格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高速公路匝道的加宽路基结构,主体结构包括设置在原路基层1一侧的台阶结构2,原路基层1为旧的匝道路基机构,在路基施工前,对原路基层1的一侧进行刷坡,厚度一般为30厘米,对路基加宽范围的基地进行清理,根据路基的填筑总高度,计算出每个台阶的高度,在刷坡的侧面挖出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2上设有加宽路基层3,加宽路基层3为拓宽部分新的路基机构,所述加宽路基层3的上方依次设有基层4和沥青面层5,基层4和沥青面层5组成路面结构,所述加宽路基层3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层6、路堤层7、路床层8,底层6为路基机构的最底层,一般需要换填为沉降较小的材质,比如碎石层,保证其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新路基结构的沉降量,所述底层6与路堤层7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层9,土工格室层9为网格状的格室结构,能够对连接的底层6与路堤层7之间的材料颗粒进行约束和连接,有效避免原料颗粒之间的相对移动,提高连接位置的牢固,所述路堤层7与路床层8之间设有第一格栅层10,所述基层4与沥青面层5之间设有第二格栅层11,第一格栅层10和第二格栅层11的设置同样能够增加连接的结构层之间的稳固性,为避免格室结构和格栅结构在压实时发生错动,一般利用锚钉或钢钉将两者与路基结构之间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路基结构层之间连接的牢固,保证路基拓宽后整体的稳固性,减少沉降量,降低新老路基连接位置裂缝的产生,保证路基结构和通车时的安全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栅层10为钢塑材质,在加宽路基层3的中部位置也设置第一格栅层10,由于加宽路基层3的整体高度较高,因此在中部即路堤层7处额外设置一层第一格栅层10,进一步提高竖向结构的稳定性,钢塑材质的稳固性强,其经纬向抗拉强度≥80kn/m,对应延伸率≤4%,保证施工的要求。
20.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栅层10的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这样使第一格栅层10与相邻路基结构层之间有足够的连接面积,使其能够对路基结构层保证足够的约束力,保证其对路基结构层的稳固效果。
21.优选的,所述第二格栅层11为玻纤材质,玻纤材质同样能够保证足够的抗拉伸强度,其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极限抗拉强度≥50kn/
m,极限延伸率≤4%;热老化后经170℃、1h热处理后其径向和纬向拉伸断裂强度不小于原强度90%,其通过锚钉固定在基层4上,有效防止其在施工压实时发生错动,且安装施工比较便捷,保证施工效率和牢固程度。
22.优选的,所述台阶结构2的底部与底层6的顶部齐平,所述台阶结构2的顶部与路床层8的底部齐平,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台阶结构2能够与原路基层1在竖向的各个位置保持紧密的连接状态,使加宽路基层3的各个位置都能保持与原路基层1的紧密连接,避免裂缝和滑坡的产生,保证拓宽后结构整体的牢固。
2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原路基层1的一侧需要拓宽的位置挖出台阶结构2,加宽路基层3通过台阶结构2与原路基层1相连,在加宽路基层3的上方依次设置基层4和沥青面层5,使加宽路基层3与原路基层1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加宽路基层3相对于原路基层1的滑坡,提高新旧路基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拓宽后路基机构的稳定;加宽路基层3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层6、路堤层7、路床层8,所述底层6与路堤层7之间设有土工格室层9,所述路堤层7与路床层8之间设有第一格栅层10,所述基层4与沥青面层5之间设有第二格栅层11,这样的设置通过在多个结构之间设置土工格室层9以及格栅层,使加宽路基层3的多个部分之间和原路基层1能够保持良好的结合效果,降低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异,保证拓宽后路基结构的稳定,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效率,提高路基结构和通车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