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1285发布日期:2022-03-02 04:3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桥的公路在施工时,为减小对铁路桥的扰动采用的桩板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下穿既有铁路桥梁的公路施工,当铁路桥跨径较小时,则公路路基距离铁路桥墩或桥墩基础会较近,如果采用普通的填方路基形式,在施工及后期运营时,路基荷载叠加在铁路桥基础上,会降低铁路桥基础承载冗余值,对铁路桥结构产生扰动,增加结构变形及失稳的风险。如某铁路桥3#桥墩基底容许承载力为900kpa,设计基底压应力为814kpa,基底承载力冗余值为10.6%;如果采用填方路基,计算基底增加应力p=30.8kpa,原基底承载力冗余值降至6.5%,安全储备降低较大,安全风险评估认为结失稳变形初始风险等级为高度,为不期望风险。
3.如果公路采用大跨径桥梁结构下穿铁路桥,面临的问题一是由于桥梁本身有一定高度,桥面到铁路桥底的有效净高降低,不利于公路运营;二是由于桥梁跨径大,需要采用更长更大的桩基础,而在施工过程中因邻近铁路,不宜使用大型设备,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下穿铁路桥公路施工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确保对既有铁路桥的扰动降到最低,保证公路正常运营,并降低施工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公路纵向在铁路桥下方及铁路桥两侧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组混凝土灌注桩,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有一定距离,各组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沿公路纵向设有连续的混凝土梁板,梁板与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浇筑为一体,梁板的两侧底面距铁路桥基础顶面有一定高度。
7.本实用新型与路基填筑方式及其桥梁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8.1、路基采用桩板式连续刚架结构,与铁路桥墩基础有一定距离,对铁路桥墩基础不增加压力,对既有结构沉降变形影响几乎为零,能保证铁路桥的运营安全;
9.2、桩基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避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降低了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结构破坏的风险;
10.3、路基结构高度较低,可有保证路面至铁路桥梁底的有效净空符合运营要求。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路基横向立面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路基纵向立面图;
13.图3是路基的桩布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包括沿公路纵向在铁路桥1下方及铁路桥两侧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的一组混凝土灌注桩2,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3有一定距离,各组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沿公路纵向设有连续的混凝土梁板4,梁板与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浇筑为一体,梁板4的两侧底面距铁路桥基础3顶面有一定高度。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位于铁路桥下方的每组混凝土灌注1桩有7根,按梅花桩形式布设,中间1根,环向6根;位于铁路桥两侧的每组混凝土灌注桩1有3根,沿公路横向设成一排;每根桩的直径不大于1.2m;相邻两组桩间距不大于5m。
16.为保证梁板两端与普通填方路基顺利衔接,可在梁板的两端分别沿路基纵向延伸出一定长度的搭接板5,搭接板的厚度小于梁板的厚度,且顶面与梁板顶面齐平。
17.为保证梁板不与铁路桥路基接触,并尽量降低梁板的高度,保证桩板路基的净高,可将梁板两侧的厚度设置为小于中间的厚度。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梁板两侧的厚度可设置为0.9m,中间厚度设置为1.5m。
18.为尽量降低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及公路运营期间对铁路桥的扰动,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的距离应不小于4.8m。
19.梁板两侧底面与铁路桥基础顶面的距离应不小于0.3m,便于施工梁板时安装模板。
20.上述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21.(1)沿公路纵向,在铁路桥下方及铁路桥两侧每隔一定间距施工一组混凝土灌注桩,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不小于4.8m,其中位于铁路桥下方的每组混凝土灌注桩有7根,按梅花桩形式布设,中间1根,环向6根;位于铁路桥两侧的每组混凝土灌注桩有3根,沿公路横向布设成一排;每根桩的直径不大于1.2m;相邻两组桩间距不大于5m;混凝土灌注桩采用人工挖孔,并按对称性原则,采用隔孔跳挖的方法施工;
22.(2)各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凿除桩头,开挖土方至设计标高后,铺设碎石垫层并夯实,碎石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垫层;
23.(3)按路基设计宽度在各组桩顶的混凝土垫层上浇筑混凝土梁板;梁板为连续结构,厚90cm,桩顶部位加厚至1.5m;梁板两侧底面距铁路桥基础顶面高度不小于0.3m;
24.(4)在梁板两侧浇筑混凝土护栏,完成桩板路基施工。
25.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为防止扰动铁路桥基础,可对铁路桥基础进行物理隔离,隔离方式采用钢轨桩,钢轨桩设置在铁路桥基础与混凝土灌注桩之间,并确保距离铁路桥基础不少于1m。
26.为保证施工安全,桩板路基施工过程中,可对铁路桥进行沉降监测;沉降观测基准点位置设置在离施工点30~50m,且数量不少于3点,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长12cm、直径为10mm的钢筋浇筑在混凝土基础上;在每根铁路桥墩柱上设12个沉降监测点,分别布设在墩柱上中下的前后左右侧。


技术特征:
1.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公路纵向在铁路桥下方及铁路桥两侧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组混凝土灌注桩,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有一定距离,各组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沿公路纵向设有连续的混凝土梁板,梁板与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浇筑为一体,梁板的两侧底面距铁路桥基础顶面有一定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铁路桥下方的每组混凝土灌注桩有7根,按梅花桩形式布设,中间1根,环向6根;位于铁路桥两侧的每组混凝土灌注桩有3根,沿公路横向布设成一排;每根桩的直径不大于1.2m;相邻两组桩间距不大于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板的两端分别沿路基纵向延伸出一定长度的搭接板,搭接板的厚度小于梁板的厚度,且顶面与梁板顶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板两侧的厚度小于中间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板两侧的厚度为0.9m,中间厚度为1.5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的距离不小于4.8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板两侧底面与铁路桥基础顶面的距离不小于0.3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穿铁路桥公路的桩板路基结构,沿公路纵向在铁路桥下方及铁路桥两侧每隔一定间距设有一组混凝土灌注桩,每组混凝土灌注桩距铁路桥基础有一定距离,各组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沿公路纵向设有连续的混凝土梁板,梁板与混凝土灌注桩顶部浇筑为一体,梁板的两侧底面距铁路桥基础顶面有一定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桩板式连续刚架结构,与铁路桥墩基础有一定距离,对铁路桥墩基础不增加压力,对既有结构沉降变形影响几乎为零,能保证铁路桥运营安全;路基结构高度较低,可有保证路面至铁路桥梁底的有效净空符合运营要求。至铁路桥梁底的有效净空符合运营要求。至铁路桥梁底的有效净空符合运营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宇 于洪国 常瑞祥 赵志强 扎拉 扎西 普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2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