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5500发布日期:2022-01-01 00: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面拦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崩塌地质灾害若发生于深山荒野之中,则因人迹罕至故此一般不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然而现有的城市中有部分建筑或道路是依山而建,若这些地点产生崩塌地质灾害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现有的为了防止崩塌灾害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通常会在山体的坡面上设置隔挡设施来达到拦石保护效果,可现有的拦石设施大多是金属焊接的拦石架或浇筑而成的墙体,虽然可起到拦石效果,但二者均存在难以搭建的问题,且在崩塌灾害发生时,这些设施只能通过自身结构强度硬生生拦截滚石,如此一来其在崩塌灾害中使用寿命将极为短暂,难以为山体下居民的撤离争取足够的时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对称固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后壁与底座顶面后端之间呈线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挡板前壁下端固设有导块,所述挡板中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部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轮轴,所述轮轴上下两端呈对称结构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轴,所述贯穿槽内壁相对于滑轴的位置开设有轴槽,所述轴槽后壁中部通过压缩弹簧固设有挤压板,所述轮轴外部套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内部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环槽,所述环槽内部设有环形弹簧,所述底座顶面后端呈线性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部设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边槽,所述边槽内壁下端铰接有插块,所述插块内侧壁与边槽内侧壁之间固设有复位弹簧。
7.优选地,两个所述挡板呈v型结构排列,两个所述挡板内侧端之间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结构设置,所述导块顶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结构。
8.优选地,所述滑轴与轴槽滑动配合,所述挤压板为弧形结构,所述挤压板前壁与滑
轴外壁滚动接触。
9.优选地,所述导轮为橡胶制成,所述环形弹簧外侧壁与环槽外侧壁挤压配合。
10.优选地,所述固定栓与固定孔插接配合,所述插块外侧端为三棱柱结构,所述插块为外高内低的倾斜结构。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设有挡板、导块以及导轮,通过挡板和导块的导向作用,配合导轮自身与其内部环形弹簧以及轮轴与轴槽之间压缩弹簧的三重缓冲,能够最大程度上化解崩塌灾害中滚石携带的冲击力,既能提高对滚石的拦截效果,也降低了滚石对本装置产生的撞击伤害,提高了本装置在灾害中的支持时间,能为山体下居民争取到大量的撤离时间,实用性强。
14.2.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栓,提高固定栓上的多个插板可在土壤内构成倒置的树根结构,以此达到锚固效果,使得本装置与坡面连接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能有效借助山体对本装置的支撑力来对崩塌灾害中的滚石进行拦截。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栓剖解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挡板;3、支撑杆;4、导块;5、贯穿槽;6、轮轴;7、滑轴;8、轴槽;9、压缩弹簧;10、挤压板;11、导轮;12、环槽;13、环形弹簧;14、固定孔;15、固定栓;16、边槽;17、插块;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1.一种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用的坡面拦石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前端对称固设有两个挡板2,两个挡板2后壁与底座1顶面后端之间呈线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支撑杆3,挡板2前壁下端固设有导块4,挡板2中部开设有贯穿槽5,贯穿槽5内部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轮轴6,轮轴6上下两端呈对称结构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轴7,贯穿槽5内壁相对于滑轴7的位置开设有轴槽8,轴槽8后壁中部通过压缩弹簧9固设有挤压板10,轮轴6外部套设有导轮11,导轮11内部呈线性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环槽12,环槽12内部设有环形弹簧13,底座1顶面后端呈线性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4,固定孔14内部设有固定栓15,固定栓15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边槽16,边槽16内壁下端铰接有插块17,插块17内侧壁与边槽16内侧壁之间固设有复位弹簧18。
22.具体的,两个挡板2呈v型结构排列,两个挡板2内侧端之间连接固定,支撑杆3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结构设置,导块4顶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结构。
23.进一步的,滑轴7与轴槽8滑动配合,挤压板10为弧形结构,挤压板10前壁与滑轴7外壁滚动接触。
24.更进一步的,导轮11为橡胶制成,环形弹簧13外侧壁与环槽12外侧壁挤压配合,当崩塌地质灾害发生时,山上的滚石与本装置发生撞击时,在导块4的斜面导向作用下能对滚石的冲击力进行初步的缓冲,随即滚石就会与导轮11的外壁产生接触,导轮11由橡胶制成故此具有弹性,滚石与其相撞时在导轮11的弹性以及其内部环槽12中环形弹簧13对导轮11外壁的支撑力双重作用下能大大对滚石进行降速,而且轮轴6通过滑轴7与轴槽8和贯穿槽5实现了滑动连接,另一方面挤压板10后侧的压缩弹簧9能将轮轴6支撑在轴槽8前端的位置,如此一来滚石在对导轮11产生撞击时轮轴6便可同步发生位移,既对滚石产生进一步的缓冲效果,也能降低撞击对本装置带来的伤害,最后滚石被本装置拦截的同时还会在两个挡板2的v型结构设计下以及轮轴6带动导轮11的转动导向而向两侧滚去,再次提高了对滚石的撞击力的化解。
25.再进一步的,固定栓15与固定孔14插接配合,插块17外侧端为三棱柱结构,插块17为外高内低的倾斜结构,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移动到易崩塌的山体坡面上并将多个本装置依次排列开来,并且可将本装置呈交错排列设置多条拦石带,继而利用固定栓15穿过固定孔14并使其端部插入到坡面的土壤中,在固定孔14内壁对插块17外壁的挤压效果下插块17会转入边槽16内部,随着固定栓15的深入到土层内部之后,多个插块17因失去了固定孔14对其的限制故此会在复位弹簧18的反弹力作用下重新转出边槽16,能使得固定栓15下端在土层中构成倒置的树根结构,进而通过固定栓15达到锚固效果使得本装置牢牢固定在山体坡面上。
26.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移动到易崩塌的山体坡面上并将多个本装置依次排列开来,并且可将本装置呈交错排列设置多条拦石带,继而利用固定栓15穿过固定孔14并使其端部插入到坡面的土壤中,在固定孔14内壁对插块17外壁的挤压效果下插块17会转入边槽16内部,随着固定栓15的深入到土层内部之后,多个插块17因失去了固定孔14对其的限制故此会在复位弹簧18的反弹力作用下重新转出边槽16,能使得固定栓15下端在土层中构成倒置的树根结构,进而通过固定栓15达到锚固效果使得本装置牢牢固定在山体坡面上,当崩塌地质灾害发生时,山上的滚石与本装置发生撞击时,在导块4的斜面导向作用下能对滚石的冲击力进行初步的缓冲,随即滚石就会与导轮11的外壁产生接触,导轮11由橡胶制成故此具有弹性,滚石与其相撞时在导轮11的弹性以及其内部环槽12中环形弹簧13对导轮11外壁的支撑力双重作用下能大大对滚石进行降速,而且轮轴6通过滑轴7与轴槽8和贯穿槽5实现了滑动连接,另一方面挤压板10后侧的压缩弹簧9能将轮轴6支撑在轴槽8前端的位置,如此一来滚石在对导轮11产生撞击时轮轴6便可同步发生位移,既对滚石产生进一步的缓冲效果,也能降低撞击对本装置带来的伤害,最后滚石被本装置拦截的同时还会在两个挡板2的v型结构设计下以及轮轴6带动导轮11的转动导向而向两侧滚去,再次提高了对滚石的撞击力的化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