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3618发布日期:2022-03-23 12:3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地铁对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不断提高,轨道的高稳定性和高平顺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高速无砟轨道的竖向位移做出控制要求,需要对高速无砟轨道的竖向位移进行定期检测。
3.地铁轨道的检测点通常埋设在铁轨的两侧,且距离铁轨具有一定距离,保证不影响地铁车辆的正常运行及不影响铁轨的维护。
4.在使用测量仪检测铁轨的竖向变形时,将测量仪与定位装置进行安装后,需要多次反复调整定位装置来调整测量仪的位置,调整过程繁琐,导致检测过程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使用定位装置快速对测量仪进行调整,提高检测铁轨竖向变形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
6.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包括连接座、用以安装测量仪的安装盘及多组伸缩组件,多组所述伸缩组件均位于安装盘和连接座之间,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盘、连接座球铰接,连接座位于地面和安装盘之间;道床内预埋有定位道柱,连接座的底面开设有插槽,定位道柱插入插槽内与连接座插接配合,连接座内设有将定位道柱与连接座进行固定连接的锁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座靠近定位道柱并使定位道柱插入连接座内,使用锁定组件将连接座与定位道柱进行固定连接,随后将测量仪与安装盘进行安装固定,调节各组伸缩组件的长度,使安装盘带动测量仪对准被测量的铁轨。使用定位装置能够快速对测量仪进行调整,提高检测铁轨竖向变形的效率。检测完成后,使定位装置与定位道柱相互分离,将定位装置移动至下一个监测点,并与下一根定位道柱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装置的便携性。
9.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闩和锁簧,连接座的侧壁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孔底开设有与插槽贯通的滑槽,锁闩与滑槽滑动配合,定位道柱的周向曲面开设有插孔,锁闩朝向定位道柱的一端与插孔插接配合,锁簧套设锁闩用以自动将锁闩插入插孔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道柱插入连接座之前,使锁闩在滑槽内滑动并远离连接座,使定位道柱插入连接座内,当定位道柱与连接座安装到位时,松开锁闩,锁簧使锁闩自动插入插孔内,将连接座与定位道柱进行快速固定连接,连接过程快速且连接稳定。
11.可选的,所述定位道柱与连接座插接配合的顶端呈圆台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莫氏锥度原理,在连接座逐渐靠近定位道柱的过程
中,不需要将连接座底部的插槽精确对准定位道柱,在定位道柱逐渐进入插槽内的过程中,插槽的内壁逐渐抵接定位道柱倾斜的周向曲面,使定位道柱逐渐精确地进入插槽内,能够加快连接座与定位道柱的连接速度。
13.可选的,所述插孔有多个且沿定位道柱的周向曲面均匀布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测量仪的朝向时,将锁闩插入相应的插孔内,能够便于调节测量仪的朝向;多个插孔能够实现调节测量仪的朝向,为锁闩提供多个插接位置。
15.可选的,所述锁闩与定位道柱插接配合的一端设为球面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闩的端部设为球面状后,在连接座靠近定位道柱的过程中,定位道柱倾斜的周向曲面能够抵接锁闩球面状的一端,使锁闩自动在滑槽内滑动且为定位道柱插入连接座内避让位置,当定位道柱的插孔对准锁闩时,锁闩自动插入插孔内。解锁锁定组件时,用力使连接座远离定位道柱,插孔的开口能够抵接锁闩的球面端部,使锁栓顺利从插孔内自动退出,实现自动解锁锁定组件。
17.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正丝螺杆和反丝螺杆,正丝螺杆、反丝螺杆分别插入套筒的两端且与套筒螺纹配合,正丝螺杆、反丝螺杆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连接座、安装盘球铰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伸缩组件的长度时,转动套筒,正丝螺杆与反丝螺杆能够快速靠近或远离,实现快速调节安装盘及测量仪的水平度。
19.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周向外壁固设有多条凸棱。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能够增加操作者的手握持套筒的力度,提高套筒的操作握持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套筒开设有减重通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通槽既能够减轻套筒的重量,又能够产生棱边,便于操作者更加稳定地转动套筒。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调节各组伸缩组件的长度,使安装盘带动测量仪对准被测量的铁轨,使用定位装置能够快速对测量仪进行调整,提高检测铁轨竖向变形的效率;
25.2.检测完成后,使定位装置与定位道柱相互分离,将定位装置移动至下一个监测点,并与下一根定位道柱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装置的便携性;
26.3.将锁闩与定位道柱插接配合的一端设为球面状,能够实现自动解锁或锁定锁定组件。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体现滑槽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座;11、插槽;12、沉孔;13、滑槽;2、安装盘;3、伸缩组件;31、套筒;311、凸棱;312、减重通槽;32、正丝螺杆;33、反丝螺杆;4、定位道柱;41、插孔;5、锁定组件;51、锁闩;52、锁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参照图1和图2,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包括连接座1、用以安装测量仪的安装盘2及三组伸缩组件3。三组伸缩组件3均位于安装盘2和连接座1之间,连接座1位于地面和安装盘2之间。伸缩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盘2的底面、连接座1的顶面球铰接。道床内在铁轨外侧附近预埋有竖直的定位道柱4,连接座1的底面中心开设有插槽11,定位道柱4插入插槽11内与连接座1插接配合;连接座1内设有将定位道柱4与连接座1进行固定连接的锁定组件5。
32.将连接座1靠近定位道柱4并使定位道柱4插入连接座1的插槽11内,使用锁定组件5将连接座1与定位道柱4进行固定连接,随后将测量仪与安装盘2进行安装固定,调节各组伸缩组件3的长度,使安装盘2带动测量仪对准被测量的铁轨。使用定位装置能够快速对测量仪进行调整,提高检测铁轨竖向变形的效率。检测完成后,解锁锁定组件5,使定位装置与定位道柱4相互分离,将定位装置移动至下一个监测点,并与下一根定位道柱4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装置的便携性。
33.参照图1和图2,定位道柱4与连接座1插接配合的顶端呈圆台状,定位道柱4的顶端的周向尺寸最小。根据莫氏锥度原理,在连接座1逐渐靠近定位道柱4的过程中,不需要将连接座1底部的插槽11精确对准定位道柱4,在定位道柱4逐渐进入插槽11内的过程中,插槽11的内壁逐渐抵接定位道柱4倾斜的周向曲面,使定位道柱4逐渐精确地进入插槽11内,能够加快连接座1与定位道柱4的连接速度。
34.参照图1和图2,锁定组件5包括锁闩51和锁簧52。连接座1的侧壁开设有沉孔12,沉孔12的孔底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与插槽11贯通,锁闩51与滑槽13滑动配合。定位道柱4的圆台状的周向曲面开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插孔41,所有的插孔41均位于同一高度。锁闩51朝向定位道柱4的一端与任意一个插孔41插接配合,锁闩51与定位道柱4插接配合的一端为球面状。锁簧52套设锁闩51,锁簧52的一端与锁闩51固定连接,锁簧52的另一端与沉孔12的孔底固定连接。
35.在连接座1靠近定位道柱4的过程中,定位道柱4倾斜的周向曲面能够抵接锁闩51球面状的一端,使锁闩51自动在滑槽13内滑动且为定位道柱4插入连接座1内避让位置,当定位道柱4的插孔41对准锁闩51时,锁簧52使锁闩51自动插入插孔41内,将连接座1与定位道柱4进行快速固定连接,连接过程快速且连接稳定。
36.当需要调节测量仪的朝向时,解锁锁定组件5,用力使连接座1远离定位道柱4,插孔41的开口能够抵接锁闩51的球面端部,使锁栓顺利从插孔41内自动退出,实现自动解锁锁定组件5。使连接座1绕定位道柱4转动,将锁闩51插入相应的插孔41内,能够便于调节测量仪的朝向;多个插孔41能够实现调节测量仪的朝向,为锁闩51提供多个插接位置。
37.参照图1和图2,伸缩组件3包括套筒31、正丝螺杆32和反丝螺杆33。正丝螺杆32、反丝螺杆33分别插入套筒31的两端且与套筒31螺纹配合,正丝螺杆32、反丝螺杆33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连接座1、安装盘2球铰接。调节伸缩组件3的长度时,转动套筒31,正丝螺杆32与反丝螺杆33能够快速靠近或远离,实现快速调节安装盘2及测量仪的水平度。
38.参照图1和图2,套筒31的周向外壁一体成型有多条凸棱311,凸棱311能够增加操作者的手握持套筒31的力度,提高套筒31的操作握持效果。套筒31开设有贯穿套筒31自身
的减重通槽312,减重通槽312既能够减轻套筒31的重量,又能够产生棱边,便于操作者更加稳定地转动套筒31。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轨道结构竖向变形测点便捷定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连接座1靠近定位道柱4的过程中,定位道柱4倾斜的周向曲面能够抵接锁闩51球面状的一端,使锁闩51自动在滑槽13内滑动且为定位道柱4插入连接座1内避让位置,当定位道柱4的插孔41对准锁闩51时,锁簧52使锁闩51自动插入插孔41内,将连接座1与定位道柱4进行快速固定连接。
40.随后将测量仪与安装盘2进行安装固定,转动各个伸缩组件3的套筒31,正丝螺杆32与反丝螺杆33能够快速靠近或远离,实现快速调节安装盘2及测量仪的水平度。
41.检测完成后,使定位装置与定位道柱4相互分离,将定位装置移动至下一个监测点,并与下一根定位道柱4进行连接,提高了定位装置的便携性。
4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