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6299发布日期:2022-01-12 11:2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


背景技术:

2.桃园机械化是果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生产中有迫切的需求,桃园生产管理中的肥料运输施用、土壤的耕翻、田间除草、喷施农药都可以由四轮拖拉机附带农机具完成,桃树的疏果、套袋、采摘等可以施用采摘平台来辅助完成。
3.传统的水网地区的桃园,为排除田间积水,多采用在行间和路边多设排水沟的方式,大多墒沟宽0.3m-0.5m深在0.3m以上,窄、深、多的墒沟严重阻碍了机械的通行;且不注意道路、沟渠的配置,无法让大型车辆进出,大雨时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干旱时无水源灌溉。
4.所以,迫切需要现代桃园结合起垄,将道路宜机化改造,来适应现代化机械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包括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内设置网路和沟系;
7.所述网路包括多个主干路和多个支路,所述主干路和支路交叉布置,多个所述主干路将种植区域分割成若干种植大区,多个所述支路将种植大区分割成若干种植小区;
8.所述主干路和支路交叉处设置回转区;
9.所述沟系包括围沟、排沟、腰沟和墒沟,所述围沟设置在种植区域周边;所述排沟设置在种植区域内主干路1的两侧并连通围沟4,以满足灌排需求;
10.所述腰沟设置在种植小区内,所述腰沟与排沟相连通用以将水排放至排沟内;
11.所述墒沟设置在种植小区内的垄间,所述墒沟与腰沟相连通,以充分排除雨后可能形成的积水。
12.进一步地,所述主干路南北方向设置在种植区域内的种植大区与种植大区之间,所述主干路连接桃园外部路网,所述主干路的宽度为3m-4m。
13.进一步地,所述支路沿东西方向设置在种植小区与种植小区之间,并与南北方向的主干路垂直相接,所述支路的宽度为3m,相邻所述支路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0m,所述支路的路面与其垄底的高度差不大于0.2m以方便农机进出。
14.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区在位于主干路和支路交汇处设有圆角过渡部。
15.进一步地,所述围沟、排沟、腰沟和墒沟的深度依次降低。
16.进一步地,所述围沟的宽度为1.5m-2m,所述围沟的深度为1.5m。
17.进一步地,所述排沟的宽度为1m-1.5m,所述排沟的深度为0.8m-1m。
18.进一步地,所述腰沟的宽度为3m,所述腰沟的深度为0.3m。
1.5m,所述排沟5的深度为0.8m-1m。所述腰沟6的宽度为3m,所述腰沟6的深度为0.3m。所述墒沟7的宽度为0.2m-0.3m,所述墒沟7的深度为0m-0.2m,以排除垄底低洼处积水。
36.请参阅附图2,所述腰沟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腰沟6设有若干个,相邻两个腰沟6之间的间距小于50m。
37.本申请中,在桃园种植区域内南北方向合理设置主干路1,将种植区域分割成若干种植大区,再将种植大区通过东西方向的支路2分割成若干种植小区,主干路1连接桃园外公路网,其宽度为4m;主干路1两侧东西方向设置支路2,相邻支路2间距为100m-200m,路宽3m,支路2的路面与其垄底落差0.15m-0.2m。
38.在主干路1与支路2连接处路面拓宽形成圆形的车辆回转区3,满足运输车辆的掉头需要。
39.在本申请中,设置围沟4、排沟5、腰沟6和墒沟7四个层级的沟系以方便农机作业。建园时综合考虑桃园地形和四至高程,一是设置时确保四个层级沟系的沟底形成固定落差、梯次排水,不出现倒灌或者阻滞;二是地势平坦的桃园通过整地确保腰沟6和墒沟7的沟底中间高、两端低,以便快速排水降渍。
40.围沟4设在桃园四周外围,并通向外河,采用明沟,其宽度为2m、深度为1.5m。排沟5的宽度为1.5m、深度为0.8m,设置在南北方向主干路1的两侧,采用明沟,过路处埋有涵管,满足灌排需求。
41.腰沟6与排沟5垂直,其宽度为3m、深度为0.3m。腰沟6在桃园起垄后建设,依照种植小区内地势的高低设置在相对低洼处,开挖出来的土方堆在周边的垄上。每个种植小区内设置多条腰沟6,种植小区内相邻腰沟6之间的间距小于50m。
42.墒沟7在桃园起垄后建设,设置在相邻垄间的垄底中间,每垄一条,起垄后观察垄底的雨后积水情况开挖墒沟7,将垄底积水通过墒沟7引排到腰沟6中。
43.综上所述,本申请针对水网地区桃园排水沟多且深,不利于运输车辆与农机通行的缺点,设置便于运输车辆通行和农机进出的、由主支路及回转区组成的路网,设置适合农机自由进出的、具有高程落差的、由围排腰墒、各层级构成的排水沟系,结合建园整地和起垄栽培,确保桃园快速排水降渍、农业机械在田间自由通行和作业,为桃树可持续生产发展和机械化、现代化打好基础。
44.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包括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内设置网路和沟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路包括多个主干路(1)和多个支路(2),所述主干路(1)和支路(2)交叉布置,多个所述主干路(1)将种植区域分割成若干种植大区,多个所述支路(2)将种植大区分割成若干种植小区;所述主干路(1)和支路(2)交叉处设置回转区(3);所述沟系包括围沟(4)、排沟(5)、腰沟(6)和墒沟(7),所述围沟(4)设置在种植区域周边;所述排沟(5)设置在种植区域内主干路(1)两侧并连通围沟(4),以满足灌排需求;所述腰沟(6)设置在种植小区内,所述腰沟(6)与排沟(5)相连通用以将水排放至排沟(5)内;所述墒沟(7)设置在种植小区内的垄间,所述墒沟(7)与腰沟(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路(1)南北方向设置在种植大区与种植大区之间,所述主干路(1)连接桃园外部路网,所述主干路(1)的宽度为3m-4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2)沿东西方向设置在种植小区与种植小区之间,并与南北方向的主干路(1)垂直相接,所述支路(2)的宽度为3m,相邻所述支路(2)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0m,所述支路(2)的路面与其垄底的高度差不大于0.2m以方便农机进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区(3)在位于主干路(1)和支路(2)交汇处设有圆角过渡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沟(4)、排沟(5)、腰沟(6)和墒沟(7)的深度依次降低。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沟(4)的宽度为1.5m-2m,所述围沟(4)的深度为1.5m。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沟(5)的宽度为1m-1.5m,所述排沟(5)的深度为0.8m-1m。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沟(6)的宽度为3m,所述腰沟(6)的深度为0.3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沟(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所述腰沟(6)设有若干个,相邻两个腰沟(6)之间的间距小于50m。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墒沟(7)的宽度为0.2m-0.3m,所述墒沟(7)的深度为0m-0.2m,以排除垄底低洼处积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网地区桃园宜机化的路沟设施,包括种植区域,所述种植区域内设置网路和沟系,所述网路包括多个主干路和多个支路,所述主干路和支路交叉布置,多个所述主干路将种植区域分割成若干种植大区,多个所述支路将种植大区分割成若干种植小区;所述主干路和支路交叉处设置回转区;所述沟系包括围沟、排沟、腰沟和墒沟,所述围沟设置在种植区域周边;所述排沟设置在种植大区内并连通围沟,以满足灌排需求;所述腰沟设置在种植小区内,所述腰沟与排沟相连通用以将水排放至排沟内;所述墒沟设置在种植小区内的垄间以充分排除雨后可能形成的积水,所述墒沟与腰沟相连通。本设施能为桃树可持续生产发展和机械化、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化发挥积极作用。化发挥积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峰 孙建勤 余汉清 郭磊 金唯新 马晓锋 堵墨 孙永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阳山桃天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