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5601发布日期:2022-02-09 13:5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尖轨滑床板上安装的一种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2.道岔是使列车由一组轨道转到另一组轨道上的装置。当机车车辆要从其中第一股道转入第二股道时,操纵转辙机械使道岔尖轨移动位置,一个尖轨密贴基本轨,另一个尖轨脱离基本轨,这样就开通了第二股道,关闭了第一股道。
3.铁路道岔尖轨防跳限位装置是为了保持斥离尖轨的空间位置,防止列车过岔时斥离尖轨因振动跳起,影响列车行车安全,或尖轨扳动过程中翘起产生拱腰。每个防跳限位装置通过两根纵向的水平螺栓固定在滑床板上。
4.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用滚轮在实际使用时直接与尖轨工作边轨肢接触,滚轮由冷拔(轧)不锈钢管内衬及外套和橡胶缓冲环构成,其中橡胶在内衬和外套之间注塑形成橡胶缓冲环,滚轮的内衬和橡胶圈由外侧平垫圈和内侧铁卡防止其脱落,而外套仅有内侧铁卡限制,但是在线路使用时,由于不锈钢管和橡胶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在滚轮的热胀冷缩效应和尖轨持续扳动挤压作用下,滚轮三层结构之间会产生松动现象,容易出现外套与橡胶环脱离,掉落在线路上的情况,影响行车安全及尖轨防跳限位作用。
5.防跳限位滚轮外套脱落问题一直困扰着道岔养护工作。目前外套普遍采用内光壁,与橡胶环粘接效果不好,外套会出现横向偏移,因而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滚轮存在的使用过程中外套易发生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使用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外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上述的滚轮,包括外套(31)、匹配套装于所述外套(31)内部的内衬(32)以及匹配夹设于所述外套(31)与所述内衬(32)之间的橡胶环(33);所述外套(31)的内孔壁匹配凸设有限位凸台(311);所述外套(31)通过其内孔壁上的所述限位凸台(311)与所述橡胶环(33)之间形成嵌套挡位。
9.所述滚轮,其中:所述内衬(32)与所述外套(31)同轴心套装;所述橡胶环(33)是通过向所述内衬(32)的外壁与所述外套(31)的内壁之间注塑橡胶后形成。
10.所述滚轮,其中:所述外套(31)和内衬(32)均采用冷拔不锈钢管。
11.一种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包括铁卡(1)、销轴(2)和滚轮(3);所述销轴(2)匹配穿设于所述铁卡(1)的上部,其两端向所述铁卡(1)的上部外侧伸出且分别匹配铰接有所述滚轮(3);所述滚轮(3)包括外套(31)、匹配套装于所述外套(31)内部的内衬(32)以及匹配夹设于所述外套(31)与所述内衬(32)之间的橡胶环(33);所述外套(31)的内孔壁匹配凸设有限
位凸台(311);所述外套(31)通过其内孔壁上的所述限位凸台(311)与所述橡胶环(33)之间形成嵌套挡位。
12.所述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内衬(32)与所述外套(31)同轴心套装;所述橡胶环(33)是通过向所述内衬(32)的外壁与所述外套(31)的内壁之间注塑橡胶后形成。
13.所述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中:所述外套(31)和内衬(32)均为采用不锈钢管机加工的一体成型结构。
14.所述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中:所述滚轮(3)具有一对且分别匹配铰接于所述销轴(2)的两端;一对所述滚轮彼此背向的轴向外端面上均匹配安装有平垫圈;所述销轴(2)的一端向其中一个所述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端部匹配固设有用于轴向限位的挡块(21),所述销轴(2)的另一端向另一个所述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伸出端沿径向匹配穿设有开口销(5)。
15.所述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中:所述铁卡(1)为一体结构且下部匹配开设有装配孔(111),上部匹配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销轴(2)的销轴安装孔。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新型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尤其滚轮的外套内壁采用中间凸起结构即凸设有限位凸台,外套通过限位凸台与橡胶环形成嵌套挡位,能有效防止外套与滚轮主体脱离,能有效防止外套发生横移脱落,解决了外套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同时,外套采用不锈钢管一体成型,生产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左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滚轮的主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滚轮的俯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的滚轮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至8所示,本实用新型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包括铁卡1、销轴2、滚轮3、平垫圈4和开口销5。
27.该铁卡1为一体结构,其包括基部11和立柱12;该基部11为长方体结构且沿前后方向匹配贯通开设有一对装配孔111;该立柱12竖直连接于该基部11的右端顶部,其顶端左侧水平延伸形成有安装部13;该安装部13的中部沿前后方向匹配贯通开设有销轴安装孔。
28.该销轴2匹配穿设于该铁卡1的安装部13上的销轴安装孔内,其两端均向销轴安装孔两端外侧伸出且匹配铰接有一对滚轮3;其中,该一对滚轮3彼此背向的轴向外端面上均匹配安装有平垫圈4;该销轴2的一端向其中一个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端部匹配固设有用于轴向限位的挡块21,该销轴的另一端向另一个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伸出端沿径向
匹配穿设有开口销5。
29.该滚轮3包括外套31、内衬32和橡胶环33;其中,该外套31和内衬32均采用冷拔不锈钢管;该外套31的中段内孔壁沿周向均匀凸设形成有限位凸台311;该内衬32匹配套装于该外套31的内孔且与该外套31同轴心套装,该内衬32的外壁与该外套3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橡胶环容置腔;该橡胶环33匹配夹设于该内衬32的外壁与该外套31的内壁之间;该橡胶环33是采用注塑工艺向内衬32的外壁与外套31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橡胶环容置腔内注塑橡胶而成型,该外套31通过其内孔壁上的限位凸台311与橡胶环33之间形成嵌套挡位,能有效防止外套31发生轴向横移脱落,有效防止了外套31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
30.该外套31采用外径为40mm厚度3mm的冷拔不锈钢管,其内孔壁中间加工留出一个长10mm的限位凸台311。
3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使用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外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适于推广与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滚轮,包括外套(31)、匹配套装于所述外套(31)内部的内衬(32)以及匹配夹设于所述外套(31)与所述内衬(32)之间的橡胶环(3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1)的内孔壁匹配凸设有限位凸台(311);所述外套(31)通过其内孔壁上的所述限位凸台(311)与所述橡胶环(33)之间形成嵌套挡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2)与所述外套(31)同轴心套装;所述橡胶环(33)是通过向所述内衬(32)的外壁与所述外套(31)的内壁之间注塑橡胶后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1)和内衬(32)均采用冷拔不锈钢管。4.一种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包括铁卡(1)、销轴(2)和滚轮(3);所述销轴(2)匹配穿设于所述铁卡(1)的上部,其两端向所述铁卡(1)的上部外侧伸出且分别匹配铰接有所述滚轮(3);所述滚轮(3)包括外套(31)、匹配套装于所述外套(31)内部的内衬(32)以及匹配夹设于所述外套(31)与所述内衬(32)之间的橡胶环(3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1)的内孔壁匹配凸设有限位凸台(311);所述外套(31)通过其内孔壁上的所述限位凸台(311)与所述橡胶环(33)之间形成嵌套挡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2)与所述外套(31)同轴心套装;所述橡胶环(33)是通过向所述内衬(32)的外壁与所述外套(31)的内壁之间注塑橡胶后形成。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31)和内衬(32)均为采用不锈钢管机加工的一体成型结构。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具有一对且分别匹配铰接于所述销轴(2)的两端;一对所述滚轮彼此背向的轴向外端面上均匹配安装有平垫圈(4);所述销轴(2)的一端向其中一个所述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端部匹配固设有用于轴向限位的挡块(21),所述销轴(2)的另一端向另一个所述滚轮(3)的轴向外侧伸出且伸出端沿径向匹配穿设有开口销(5)。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卡(1)为一体结构且下部匹配开设有装配孔(111),上部匹配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销轴(2)的销轴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及应用有该滚轮的尖轨防跳限位装置,该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包括铁卡、销轴和滚轮;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铁卡的上部,其两端向所述铁卡的上部外侧伸出且分别匹配铰接有所述滚轮;该滚轮包括外套、匹配套装于所述外套内部的内衬以及夹设于所述外套与所述内衬之间的橡胶环;所述外套的内孔壁沿周向均匀凸设形成有限位凸台;所述内衬与所述外套同轴心套装,所述橡胶环是通过向所述内衬的外壁与所述外套的内壁之间注塑橡胶后形成,所述外套通过其内孔壁上的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橡胶环之间形成嵌套挡位。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生产制造方便,使用稳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外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适于推广与应用。广与应用。广与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万辉 刘江 吴钟敏 施庆峰 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宝桥(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