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3786发布日期:2022-04-23 18:1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线清除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


背景技术:

2.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已达3.6亿辆。与此同时公路建设也飞速增长,已经达到510万公里。如此众多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就必然会对道路上的标线造成磨损。当标线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反光率和清晰度都会下降,如果不能及时清除重新喷涂标线,就会严重影响道路安全。
3.由于标线的原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在清除时非常困难。传统的清除方式往往是采用机械打磨甚至刀砍斧剁,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清除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压水射流技术被引进到国内,并且逐步推广到各个行业。
4.使用高压水射流对道路标线进行清洗/清除的专用车辆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高压水泵将水进行加压,通过若干个固定在分流盘上的喷嘴喷射出来,对标线进行清洗或者破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大的水压对道路基础造成损害,分流盘需要不停的旋转。
5.由于车辆底盘上的空间有限,除了设置高压水泵、发动机、过滤器等设备外,留下的能够放置清水箱和污水箱的空间就显得捉襟见肘。同时车辆在工作时,前期清水箱处于满载状态,而污水箱则处于完全空载状态;待作业结束后,则污水箱处于满载,清水箱空载的状态,这样就导致车辆上的空间利用率极低。如何才能提高底盘上的空间利用率,保证除线清洗车的持续工作时间,就成为约束其工作效率提高的最大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在同一固定空间内能够同时设置清水水囊和污水水囊,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能结合实际调整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包括工程车、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两个柔性水箱、固体废物收集箱、真空风机、离心水泵、高压水泵、污水泵和液压系统,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安装在工程车的驾驶室前侧,工程车的底盘上设置有副车架总成,两个柔性水箱左右间隔设置在副车架总成的上部后侧,固体废物收集箱设置在副车架总成的上部后侧且位于两个柔性水箱的之间,工程车的底盘下部安装有吸尘罩,吸尘罩的吸风口朝向路面设置,吸尘罩的出风口通过收集管与固体废物收集箱的进风口连接,真空风机、离心水泵、高压水泵、污水泵和液压系统均安装在副车架总成的上部前侧,真空风机的抽风口通过抽吸管与固体废物收集箱的出风口连接,每个柔性水箱内均设置有清水水囊和污水水囊,污水水囊与固体废物收集箱通过污水管连接,污水泵安装在污水管上,清水水囊与高压水射流清洗
装置通过清水管连接,离心水泵和高压水泵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清水管上,工程车的发动机分别提供动力给真空风机、离心水泵、高压水泵、污水泵和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油路与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连接。
9.副车架总成包括若干根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纵梁,四根纵梁左右间隔固定设置在工程车的底盘上面,相邻两根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
10.副车架总成的上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的水箱固定架,两个柔性水箱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水箱固定架中;
11.副车架总成的后端设置有箭头警示灯,箭头警示灯由若干个led灯组成。
12.柔性水箱包括外壳,外壳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右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清水水囊和污水水囊左右间隔设置在外壳内,左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清水水囊连通的清水进口,左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清水水囊连通的清水出口,右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污水水囊连通的污水进口,右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污水水囊连通的污水出口,清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清水出口和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的进水口,污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污水进口和固体废物收集箱的底部出水口。
13.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连接架、调节液压油缸、高压水射流清洗机和弹性缓冲器,固定框架沿左右方向竖向固定安装在工程车的驾驶室前侧,第一调节座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上,固定框架上安装有驱动第一调节座左右移动的左右横移机构,第一调节座的前侧面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水平支板,第二调节座通过竖直销轴铰接在两块水平支板之间,第二调节座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限位插接盲孔,上侧的水平支板上设置有三根定位螺栓,三根定位螺栓分别位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上,一根定位螺栓位于竖直销轴的正前方,另外两根定位螺栓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竖直销轴的左右两侧,三根定位螺栓位于限位插接盲孔的圆弧轨迹的正上方并分别对应插接到限位插接盲孔中,连接架和调节液压油缸均沿前后方向且前低后高倾斜设置在第一调节座的前方,连接架的后端通过第一水平销轴铰接在第二调节座的前侧下部,调节液压油缸位于连接架的上方,调节液压油缸的缸体后端通过第二水平销轴铰接在第二调节座的前侧上部且位于连接架的后端上方,调节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三水平销轴铰接在连接架的前侧上部,高压水射流清洗机通过第四水平销轴铰接在连接架的前端下部,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竖直耳座,连接架的前侧上部设置有第二竖直耳座,弹性缓冲器的两端通过第五水平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一竖直耳座和第二竖直耳座上,第一水平销轴、第二水平销轴、第三水平销轴、第四水平销轴和第五水平销轴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液压系统与调节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路连接。
14.左右横移机构包括液压调速马达和螺杆,液压调速马达的动力轴和螺杆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固定框架为由四根型钢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液压调速马达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右侧型钢的右侧中部,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框架的左侧型钢和右侧型钢的中部,液压调速马达的动力轴左端同轴传动连接螺杆的右端,第一调节座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第一调节座呈长方体箱体结构,螺杆水平贯穿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螺母,螺母套在螺杆上并与螺杆螺纹传动连接,第一调节座的四角均转动安装有一个v型滑轮,固定框架的上侧型钢的下侧和下侧型钢的上侧均焊接有角钢,上侧的两个v型滑轮的v型轮槽上侧与上侧的角钢滚动接触,下侧的两个v型滑轮的v型轮槽下侧与下侧的
角钢滚动接触,液压系统与液压调速马达通过液压油路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准备作业时,通过清水进口向清水水囊内部充满清水,污水水囊被压缩到最小,该除线清洗车开始作业时,先根据路面上的标线调节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的工作位置,通过液压调速马达传动螺杆,螺杆与螺母螺纹配合,驱动第一调节座在固定框架内左右移动,使各个v型滑轮沿着相应的角钢移动,当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移动至标线附近时,操作人员将液压调速马达的转速调至低速,使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缓慢对齐标线即可,然后控制调节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使连接架向前下摆动,直至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的支撑轮与路面滚动接触,一般情况下标线位于路面中部,工程车能够正对标线位置行走,则连接架沿前后方向正对设置,高压水射流清洗机位于工程车的正前方且刚好与标线对齐,此时位于竖直销轴前方的定位螺栓对应插接到限位插接盲孔中,使第二调节座与第一调节座保持固定,当遇到标线位于路面的左侧边或右侧边时,工程车无法正对标线行走时,则根据情况使第二调节座向左或向右摆动,进而使连接架向左或向右摆动,使高压水射流清洗机位于工程车的左前侧或右前侧且刚好与标线对齐,然后工程车缓慢沿着标线向前移动,启动离心水泵、高压水泵和高压水射流清洗机,离心水泵将清水水囊中的清水从清水出口抽出,再经高压水泵加压后送入到高压水射流清洗机中,高压水射流清洗机向路面喷射高压水,高压水对路面上的标线进行射流清洗/清除,同时启动真空风机和污水泵,真空风机将固体废物收集箱和吸尘罩内抽成负压,则通过吸尘罩和收集管将清洗/清除标线后的污水及混合在污水中的沙砾、石子等固体杂质抽到固体废物收集箱中,污水泵将固体废物收集箱中的污水通过污水管和污水进口抽进污水水囊中,在此过程中,清水水囊中的清水越来越少,清水水囊的体积不断缩小,而污水水囊中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水囊的体积逐渐膨胀,直至清水水囊中的清水消耗完,清水水囊被压缩到最小,如此,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外壳)中同时设置清水水囊和污水水囊,进而使工程车的底盘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一倍,提高了除线清洗车初始清水载水量,保证了除线清洗车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6.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在同一固定空间内能够同时设置清水水囊和污水水囊,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能结合实际调整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总成及其上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水箱的顶部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水箱的底部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水箱的爆炸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6.如图1-8所示,一种囊式带回收功能的除线清洗车,包括工程车1、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两个柔性水箱2、固体废物收集箱3、真空风机4、离心水泵5、高压水泵6、污水泵和液压系统,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安装在工程车1的驾驶室前侧,工程车1的底盘上设置有副车架总成7,两个柔性水箱2左右间隔设置在副车架总成7的上部后侧,固体废物收集箱3设置在副车架总成7的上部后侧且位于两个柔性水箱2的之间,工程车1的底盘下部安装有吸尘罩,吸尘罩的吸风口朝向路面设置,吸尘罩的出风口通过收集管与固体废物收集箱3的进风口连接,真空风机4、离心水泵5、高压水泵6、污水泵和液压系统均安装在副车架总成7的上部前侧,真空风机4的抽风口通过抽吸管与固体废物收集箱3的出风口连接,每个柔性水箱2内均设置有清水水囊8和污水水囊9,污水水囊9与固体废物收集箱3通过污水管连接,污水泵安装在污水管上,清水水囊8与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通过清水管连接,离心水泵5和高压水泵6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清水管上,工程车1的发动机36分别提供动力给真空风机4、离心水泵5、高压水泵6、污水泵和液压系统,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油路与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连接。
27.副车架总成7包括若干根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纵梁10,四根纵梁10左右间隔固定设置在工程车1的底盘上面,相邻两根纵梁10之间焊接有若干根加强钢11;
28.副车架总成7的上部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间隔的水箱固定架12,两个柔性水箱2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水箱固定架12中;
29.副车架总成7的后端设置有箭头警示灯13,箭头警示灯13由若干个led灯组成。箭头警示灯13用于警示后方车辆,保证行驶安全。
30.柔性水箱2包括外壳,外壳采用复合材料制成,外壳包括左壳体14和右壳体15,左壳体14和右壳体15左右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清水水囊8和污水水囊9左右间隔设置在外壳内,左壳体14的顶部设置有与清水水囊8连通的清水进口16,左壳体14的底部设置有与清水水囊8连通的清水出口17,右壳体15的顶部设置有与污水水囊9连通的污水进口18,右壳体15的底部设置有与污水水囊9连通的污水出口19。
31.高压水射流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框架20、第一调节座21、第二调节座22、连接架23、调节液压油缸24、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和弹性缓冲器26,固定框架20沿左右方向竖向固定安装在工程车1的驾驶室前侧,第一调节座21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框架20上,固定框架20上安装有驱动第一调节座21左右移动的左右横移机构,第一调节座21的前侧面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水平支板35,第二调节座22通过竖直销轴27铰接在两块水平支板35之间,第二调节座22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限位插接盲孔,上侧的水平支板35上设置有三根定位螺栓36,三根定位螺栓36分别位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上,一根定位螺栓36位于竖直销轴27的正前方,另外两根定位螺栓36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竖直销轴27的左右两侧,三根定位螺栓36位于限位插接盲孔的圆弧轨迹的正上方并分别对应插接到限位插接盲孔中,连接架23和调节液压油缸24均沿前后方向且前低后高倾斜设置在第一调节座21的前方,连接架23的后端通过第一水平销轴铰接在第二调节座22的前侧下部,调节液压油缸24位于连接架23的上方,调节液压油缸24的缸体后端通过第二水平销轴铰接在第二调节座22的前侧上部且位于连接架23的后端上方,调节液压油缸24的活塞杆前端通过第三水平销轴铰接在连接架23的前侧上部,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通过第四水平销轴铰接在连接架23的前端下部,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竖直耳座28,连接架23的前侧上部设置有第二竖直耳座
29,弹性缓冲器26内设置有弹簧,弹性缓冲器26的两端通过第五水平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一竖直耳座28和第二竖直耳座29上,第一水平销轴、第二水平销轴、第三水平销轴、第四水平销轴和第五水平销轴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清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清水出口17和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的进水口,污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污水进口18和固体废物收集箱3的底部出水口,液压系统与调节液压油缸24通过液压油路连接。
32.左右横移机构包括液压调速马达30和螺杆31,液压调速马达30的动力轴和螺杆31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固定框架20为由四根型钢焊接构成的矩形框架,液压调速马达30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20的右侧型钢的右侧中部,螺杆3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框架20的左侧型钢和右侧型钢的中部,液压调速马达30的动力轴左端同轴传动连接螺杆31的右端,第一调节座21设置在固定框架20内,第一调节座21呈长方体箱体结构,螺杆31水平贯穿第一调节座21,第一调节座2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螺母32,螺母32套在螺杆31上并与螺杆31螺纹传动连接,第一调节座21的四角均转动安装有一个v型滑轮33,固定框架20的上侧型钢的下侧和下侧型钢的上侧均焊接有角钢34,上侧的两个v型滑轮33的v型轮槽上侧与上侧的角钢34滚动接触,下侧的两个v型滑轮33的v型轮槽下侧与下侧的角钢34滚动接触,液压系统与液压调速马达30通过液压油路连接。
33.污水泵、液压系统、吸尘罩在图中均未示出。
34.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与专利申请号201911127837.1所公开的一体式高压水射流作业工程车1中的高压水射流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弹性缓冲器26为现有常规技术,用于减震,使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上的支撑轮与地面始终保持接触。
35.本实用新型准备作业时,通过清水进口16向清水水囊8内部充满清水,污水水囊9被压缩到最小,该除线清洗车开始作业时,先根据路面上的标线调节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的工作位置,通过液压调速马达30传动螺杆31,螺杆31与螺母32螺纹配合,驱动第一调节座21在固定框架20内左右移动,使各个v型滑轮33沿着相应的角钢34移动,当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移动至标线附近时,操作人员将液压调速马达30的转速调至低速,使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缓慢对齐标线即可,然后控制调节液压油缸24的活塞杆向前伸出,使连接架23向前下摆动,直至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的支撑轮与路面滚动接触,一般情况下标线位于路面中部,工程车1能够正对标线位置行走,则连接架23沿前后方向正对设置,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位于工程车1的正前方且刚好与标线对齐,此时位于竖直销轴27前方的定位螺栓36对应插接到限位插接盲孔中,使第二调节座22与第一调节座21保持固定,当遇到标线位于路面的左侧边或右侧边时,工程车1无法正对标线行走时,则根据情况使第二调节座22向左或向右摆动,进而使连接架23向左或向右摆动,使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位于工程车1的左前侧或右前侧且刚好与标线对齐,然后工程车1缓慢向前移动,启动离心水泵5、高压水泵6和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离心水泵5将清水水囊8中的清水从清水出口17抽出,再经高压水泵6加压后送入到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中,高压水射流清洗机25向路面喷射高压水,高压水对路面上的标线进行射流清洗/清除,同时启动真空风机4和污水泵,真空风机4将固体废物收集箱3和吸尘罩内抽成负压,则通过吸尘罩和收集管将清洗/清除标线后的污水及混合在污水中的沙砾、石子等固体杂质抽到固体废物收集箱3中,污水泵将固体废物收集箱3中的污水通过污水管和污水进口18抽进污水水囊9中,在此过程中,清水水囊8中的清水越来越少,清水水囊8的体积不断缩小,而污水水囊9中的污水越来越多,污水水囊9的体积逐渐膨胀,直至清
水水囊8中的清水消耗完,清水水囊8被压缩到最小,如此,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外壳)中同时设置清水水囊8和污水水囊9,进而使工程车1的底盘空间利用率提高了一倍,提高了除线清洗车初始清水载水量,保证了除线清洗车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