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8319发布日期:2022-06-25 14:4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过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路面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重量的车,货车在行驶的时候会对路面造成极大的负荷的问题;
4.2、现有的路面都是整体的柏油马路或者是水泥路,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只能对一小块进行翻修,会在路面上留下切横,货车在对路面造成挤压的时候,压力向四周进行扩散,很容易导致切口变大,导致路面破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道路的表面进行缓冲,分化汽车产生压力的特点,解决货车在行驶的时候会对路面造成极大的负荷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货车会对路面上的切横进行挤压,压力的扩散很容易导致路面破裂的问题,以达到可以对路面整块进行快速更换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包括路基加强过渡器、地基过渡器和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所述路基加强过渡器包括地基过渡器,所述地基过渡器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
8.所述地基过渡器的底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下陷抗压底面板,所述下陷抗压底面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地基配重石块,所述下陷抗压底面板的顶部设置有地基过渡层,所述地基过渡层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缓冲器,所述地基过渡层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梯形弹性软块。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基过渡器的内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面弹力缓冲丝,所述侧面弹力缓冲丝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搭接在地基过渡层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上,所述滑动块和梯形弹性软块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超耐磨塑胶弹力球。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摩擦底板,所述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微变形弹力丝,所述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方形软胶块,所述方形软胶块和微变形弹
力丝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搭接有可更换式路基顶板。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超耐磨塑胶弹力球的顶部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顶层板,所述顶层板的底部中心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压力分摊器。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压压力分摊器的中心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分套,所述卡接分套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圆球,所述弹力圆球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一端延伸至挤压压力分摊器的外表面上。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器的顶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壳,所述立柱的内表面上滑动套接有u型套壳,所述u型套壳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u型套壳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搭接有超抗压弹力软球。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采用顶层板、挤压压力分摊器、超耐磨塑胶弹力球、滑动块、梯形弹性软块、缓冲器、地基过渡层、推动柱、弹力圆球和侧面弹力缓冲丝的结合,通过顶层板对挤压压力分摊器进行向下的压迫,配合超耐磨塑胶弹力球为其提供弹性缓冲,配合挤压压力分摊器在下压的时候将推动柱与梯形弹性软块的两侧面进行挤压,推动柱在挤压压力分摊器的表面上向内部进行收缩,通过弹力圆球进行弹力缓冲,将挤压压力分摊器的下压力分散到梯形弹性软块的外表面上去,再通过缓冲器对挤压压力分摊器的下压进行正面对抗,将分散后的力度进行二次缓解,通过挤压压力分摊器对滑动块进行侧面推动的时候,配合滑动块在地基过渡层的外表面上进行滑动,再通过侧面弹力缓冲丝对侧向的推动力进行化解冲击力,具备对道路的表面进行缓冲,分化汽车产生压力的特点,解决货车在行驶的时候会对路面造成极大的负荷的问题,达到了对道路表面进行缓冲,对汽车产生压力进行分化化解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采用微变形弹力丝、方形软胶块和可更换式路基顶板的结合,当汽车在可更换式路基顶板的表面上进行行驶的时候,配合方形软胶块和微变形弹力丝进行双重缓冲,当路面上出现破损后,直接将可更换式路基顶板搬运掉进行整块地面的更换,具备了对路面进行整块快速更换的特点,解决货车会对路面上的切横进行挤压,压力的扩散很容易导致路面破裂的问题,以达到可以对路面整块进行快速更换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基过渡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压力分摊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路基加强过渡器;
23.2、地基过渡器;21、下陷抗压底面板;22、地基配重石块;23、地基过渡层;
24.24、缓冲器;241、立柱;242、弧形壳;243、u型套壳;244、限位块;245、超抗压弹力软
球;
25.25、梯形弹性软块;26、侧面弹力缓冲丝;27、滑动块;28、超耐磨塑胶弹力球;29、顶层板;
26.210、挤压压力分摊器;a1、支撑柱;a2、卡接分套;a3、弹力圆球;a4、推动柱;
27.3、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1、摩擦底板;32、微变形弹力丝;33、方形软胶块;34、可更换式路基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包括路基加强过渡器1、地基过渡器2和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路基加强过渡器1包括地基过渡器2,地基过渡器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地基过渡器2对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的下压进行缓冲,配合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对表面上局部的破损进行整块更换。
32.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器24的顶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241,立柱24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壳242,立柱241的内表面上滑动套接有u型套壳243,u型套壳243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4,u型套壳243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搭接有超抗压弹力软球245,通过缓冲器24在u型套壳243的外表面上向下进行移动,配合立柱241一端上的弧形壳242与超抗压弹力软球245的表面进行贴合,利用超抗压弹力软球245进行缓冲。
33.实施例2
34.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地基过渡器2的底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下陷抗压底面板21,下陷抗压底面板2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地基配重石块22,下陷抗压底面板21的顶部设置有地基过渡层23,地基过渡层23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缓冲器24,地基过渡层23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梯形弹性软块25,地基过渡器2的内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面弹力缓冲丝26,侧面弹力缓冲丝2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7,滑动块27滑动搭接在地基过渡层23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上,滑动块27和梯形弹性软块25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超耐磨塑胶弹力球28,超耐磨塑胶弹力球28的顶部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顶层板29,顶层板29的底部中心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压力分摊器210,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中心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a1,支撑柱a1的两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接分套a2,卡接分套a2的内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弹力圆球a3,弹力圆球a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推动柱a4,推动柱a4的一端延伸至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外表面上。
3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顶层板29对挤压压力分摊器210进行向下的压迫,配合超耐磨塑胶弹力球28为其提供弹性缓冲,配合挤压压力分摊器210在下压的时候将推动柱a4与梯形弹性软块25的两侧面进行挤压,推动柱a4在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表面上向内部进行收缩,通过弹力圆球a3进行弹力缓冲,将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下压力分散到梯形弹性软块25的外表面上去,再通过缓冲器24对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下压进行正面对抗,将分散后的力
度进行二次缓解,通过挤压压力分摊器210对滑动块27进行侧面推动的时候,配合滑动块27在地基过渡层23的外表面上进行滑动,再通过侧面弹力缓冲丝26对侧向的推动力进行化解冲击力,达到了对道路表面进行缓冲,对汽车产生压力进行分化化解的效果。
36.实施例3
37.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的底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摩擦底板31,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的顶部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微变形弹力丝32,可更换式过渡地面板3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方形软胶块33,方形软胶块33和微变形弹力丝3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搭接有可更换式路基顶板34。
38.在本实施例中,当汽车在可更换式路基顶板34的表面上进行行驶的时候,配合方形软胶块33和微变形弹力丝32进行双重缓冲,当路面上出现破损后,直接将可更换式路基顶板34搬运掉进行整块地面的更换,以达到可以对路面整块进行快速更换的效果。
39.下面具体说一下该路基路面加强过渡结构的工作原理。
40.如图1-5所示,当汽车在可更换式路基顶板34的表面上进行行驶的时候,配合方形软胶块33和微变形弹力丝32进行双重缓冲,当路面上出现破损后,直接将可更换式路基顶板34搬运掉进行整块地面的更换,通过顶层板29对挤压压力分摊器210进行向下的压迫,配合超耐磨塑胶弹力球28为其提供弹性缓冲,配合挤压压力分摊器210在下压的时候将推动柱a4与梯形弹性软块25的两侧面进行挤压,推动柱a4在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表面上向内部进行收缩,通过弹力圆球a3进行弹力缓冲,将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下压力分散到梯形弹性软块25的外表面上去,再通过缓冲器24对挤压压力分摊器210的下压进行正面对抗,将分散后的力度进行二次缓解,通过挤压压力分摊器210对滑动块27进行侧面推动的时候,配合滑动块27在地基过渡层23的外表面上进行滑动,再通过侧面弹力缓冲丝26对侧向的推动力进行化解冲击力。
41.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