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5632发布日期:2022-09-14 10:0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水泥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板结构,属于混凝土加工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2.市政建设时通常需要使用水泥板制作电缆槽盒、轨道交通疏散平台板材、路缘石、声屏障及井盖等,浇注水泥板需要在现场进行人工支模、逐个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及人工拆模;从上述水泥板制造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水泥板由钢筋网架及混凝土组成,其密度大、质量大,在工程应用中施工起来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度小的水泥板结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泥板结构,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且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隔开设置有若干个骨架,骨架一端与第一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固定连接,容纳空间内还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填充层的一侧与第一模板接触,另一侧与第二模板接触,且骨架位于填充层内,骨架、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的材质均为无机纤维,水泥板结构的外表面均设有面层,面层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
5.进一步的,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及与第一骨架固定连接的第二骨架,在竖直方向上,第一骨架位于第二骨架的上方,第一骨架与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第二骨架与第二模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第一骨架及第二骨架均为椭圆形环状件。
7.进一步的,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沿水平面对称设置。
8.进一步的,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相交,且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间交点数为一个。
9.进一步的,第一骨架内或第二骨架内设置有钢筋,或者以上两个位置均设置有钢筋,且钢筋沿着水泥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10.进一步的,容纳空间内还敷设有钢筋网,骨架穿过钢筋网的网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及骨架的材料为无机纤维,无机纤维有着力学性能好、变形小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且无机纤维的密度较小,因此,在相同体积下,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结构的质量较小,且承受载荷能力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记为:1是面层,22是第一模板,24是第二模板,3是骨架,32是第一骨架,34 是第二骨架,4是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结构,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且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隔开设置有若干个骨架3,骨架3 一端与第一模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24固定连接,容纳空间内还设置有填充层 4,填充层4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填充层4的一侧与第一模板22接触,另一侧与第二模板24接触,且骨架3位于填充层4内,骨架3、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的材质均为无机纤维,水泥板结构的外表面均设有面层1,面层1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
17.具体的,本申请的水泥板结构可依据设计要求,生产成各种形状的水泥类制品,如电缆槽盒、轨道交通疏散平台板材、路缘石、声屏障及井盖等,可广泛应用到市政、建筑、轨道交通及水利等各种领域。
18.传统的水泥类制品由钢筋网架及混凝土组成,其密度大、质量大,在工程应用中施工起来较为困难,无机纤维有着力学性能好、变形小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且无机纤维的密度较小,因此,在相同体积下,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结构的质量较小,且承受载荷能力强;另外,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在浇筑混凝土或灌浆料时,可减少支模及拆模的工作量。在现实使用中,可将第一模板22、第二模板24及骨架3做成一体成型件,再将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至容纳空间中,浇筑完成之后,再支模,浇筑面层1。
19.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水泥板在结构上的优点主要如下:
20.(1)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板,重量(kg/m2)为160,本实用新型专利水泥板重量 (kg/m2)为34。
21.(2)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板最小厚度为8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板材最小厚度为 35mm。
22.(3)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板现场切割比较困难,切割本实用新型专利板材较为容易。
23.(4)适用范围更宽。比如传统钢筋混凝土水泥板在用做小型电缆沟槽、轨道交通盾构预埋槽道段的区间疏散平台板方面,就比较困难,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结构制作小型电缆沟槽、疏散平台板等较为容易。
24.优选的,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骨架3包括第一骨架32及与第一骨架32固定连接的第二骨架34,在竖直方向上,第一骨架32位于第二骨架34的上方,第一骨架32与第一模板22固定连接,第二骨架34与第二模板24固定连接。
25.具体的,除上述方案外,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还可在水平方向上隔开设置,此时第一骨架32位于第二骨架34的左边;另外,骨架3还可由第三骨架组成,第三骨架的形状可为正方体形、i字形及矩形等。
26.优选的,第一骨架32及第二骨架34均为椭圆形环状件。
27.优选的,第一骨架32与第二骨架34沿水平面对称设置。
28.优选的,第一骨架32与第二骨架34相交,且第一骨架32与第二骨架34间交点数为一个。
29.优选的,第一骨架32内或第二骨架34内设置有钢筋,或者以上两个位置均设置有钢筋,且该钢筋沿着水泥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30.具体的,设置钢筋可增加水泥板结构的强度,固定时仅需将钢筋插入第一骨架32及第二骨架34内,无需对钢筋进行绑扎。
31.优选的,容纳空间内还敷设有钢筋网,骨架穿过钢筋网的网孔。
32.具体的,设置钢筋网可增加水泥板结构的强度,本方案中的钢筋网直径较细,因此敷设该钢筋网,水泥板结构的密度增加较小。
33.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有技术方案均可进行组合。“包括”一词不排除其它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装置或步骤;“第一”、“第二”等词语仅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技术特征:
1.水泥板结构,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模板(22)及第二模板(24),且所述第一模板(22)及所述第二模板(24)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隔开设置有若干个骨架(3),所述骨架(3)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板(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24)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空间内还设置有填充层(4),所述填充层(4)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所述填充层(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模板(22)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模板(24)接触,且所述骨架(3)位于所述填充层(4)内,所述水泥板结构的外表面均设有面层(1),所述面层(1)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3)、所述第一模板(22)及所述第二模板(24)的材质均为无机纤维,所述第一模板(22)及所述第二模板(24)在竖直方向上隔开设置,所述骨架(3)包括第一骨架(32)及与所述第一骨架(32)固定连接的第二骨架(34),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骨架(32)位于所述第二骨架(34)的上方,所述第一骨架(32)与所述第一模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骨架(34)与所述第二模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骨架(32)及所述第二骨架(34)均为椭圆形环状件,所述第一骨架(32)与所述第二骨架(34)沿水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骨架(32)与所述第二骨架(34)相交,且第一骨架(32)与第二骨架(34)间交点数为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32)内或所述第二骨架(34)内设置有钢筋,或者以上两个位置均设置有钢筋,且所述钢筋沿着水泥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还敷设有钢筋网,所述骨架(3)穿过所述钢筋网的网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板结构,属于混凝土加工制造领域。水泥板结构,包括隔开设置的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且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隔开设置有若干个骨架,空腔内还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填充层的一侧与第一模板接触,另一侧与第二模板接触,且骨架位于填充层内,骨架、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的材质均为无机纤维,水泥板结构的外表面均设有面层,面层由混凝土或灌浆料浇筑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及骨架的材料为无机纤维,无机纤维有着力学性能好、变形小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优点,且无机纤维的密度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泥板结构的密度小,且承受载荷能力强。且承受载荷能力强。且承受载荷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新春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