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2177发布日期:2022-06-15 09:5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车轨道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


背景技术:

2.变轨装置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变轨装置,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
3.目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铺设着大量的轨道,凡是在两条轨道交叉处都装用着变轨装置来实现改变轨道铺设方向。现在变轨装置都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一个煤矿要装用几百组变轨装置。一旦变轨装置出现故障,井下机车通过时就发生穿岔翻车事故,既造成变轨装置损坏,又影响矿井生产。
4.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以及岔心轨道;
7.所述岔心轨道位于固定板中部一侧,所述第一直导轨位于岔心轨道后端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位于岔心轨道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板的弧形导轨,所述第一直导轨、岔心轨道的前端为道尖;
8.所述固定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翼轨以及第二翼轨。
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分别位于岔心轨道的两侧。
10.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直导轨前端的道尖侧面与岔心轨道的侧面平行设置。
11.作为改进,所述岔心轨道前端的道尖侧面与第二直导轨侧面平行设置。
12.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翼轨位于岔心轨道远离第二直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一翼轨与岔心轨道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翼轨尾端延伸至岔心轨道道尖中部处。
13.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翼轨位于第一直导轨远离岔心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二翼轨与第一直导轨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翼轨尾端延伸至第一直导轨道尖底部处。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岔心轨道以及翼轨的设置,实现矿车的快速换道,不仅杜绝了机车通过整体道岔时发生穿岔翻车事故,而且免除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促进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便于后期维护,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7.如图所示:1、固定板,2、第一直导轨,3、第二直导轨,4、岔心轨道,5、第一翼轨,6、第二翼轨,7、弧形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结合附图1-2所示,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包括固定板1、第一直导轨2、第二直导轨3以及岔心轨道4;
20.所述岔心轨道4位于固定板1中部一侧,所述第一直导轨2位于岔心轨道4后端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3位于岔心轨道4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3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板1的弧形导轨7,方便与轨道导轨的对接,所述第一直导轨2、岔心轨道4的前端为道尖;
21.所述固定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翼轨5以及第二翼轨6。
22.所述第一直导轨2、第二直导轨3分别位于岔心轨道4的两侧。
23.所述第一直导轨2前端的道尖侧面与岔心轨道4的侧面平行设置。
24.所述岔心轨道4前端的道尖侧面与第二直导轨3侧面平行设置。
25.所述第一翼轨5位于岔心轨道4远离第二直导轨3的一侧,所述第一翼轨5与岔心轨道4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翼轨5尾端延伸至岔心轨道4道尖中部处。
26.所述第二翼轨6位于第一直导轨2远离岔心轨道4的一侧,所述第二翼轨6与第一直导轨2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翼轨6尾端延伸至第一直导轨2道尖底部处。
27.通过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岔心轨道以及翼轨的设置,实现矿车的快速换道,不仅杜绝了机车通过整体道岔时发生穿岔翻车事故,而且免除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促进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便于后期维护,降低了成本。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第一直导轨(2)、第二直导轨(3)以及岔心轨道(4);所述岔心轨道(4)位于固定板(1)中部一侧,所述第一直导轨(2)位于岔心轨道(4)后端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3)位于岔心轨道(4)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3)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板(1)的弧形导轨(7),所述第一直导轨(2)、岔心轨道(4)的前端为道尖;所述固定板(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翼轨(5)以及第二翼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导轨(2)、第二直导轨(3)分别位于岔心轨道(4)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导轨(2)前端的道尖侧面与岔心轨道(4)的侧面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岔心轨道(4)前端的道尖侧面与第二直导轨(3)侧面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轨(5)位于岔心轨道(4)远离第二直导轨(3)的一侧,所述第一翼轨(5)与岔心轨道(4)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翼轨(5)尾端延伸至岔心轨道(4)道尖中部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轨(6)位于第一直导轨(2)远离岔心轨道(4)的一侧,所述第二翼轨(6)与第一直导轨(2)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翼轨(6)尾端延伸至第一直导轨(2)道尖底部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矿用轨道变轨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以及岔心轨道;所述岔心轨道位于固定板中部一侧,所述第一直导轨位于岔心轨道后端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位于岔心轨道前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直导轨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固定板的弧形导轨,所述第一直导轨、岔心轨道的前端为道尖;所述固定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翼轨以及第二翼轨。通过第一直导轨、第二直导轨、岔心轨道以及翼轨的设置,实现矿车的快速换道,不仅杜绝了机车通过整体道岔时发生穿岔翻车事故,而且免除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延长了道岔的使用寿命,促进了煤矿的正常生产,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便于后期维护,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利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