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9314发布日期:2022-04-21 23:4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公路进行施工时常使用夯实法来对路面或护坡进行夯实,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土体孔隙被压缩,土粒排列得更加紧密,使地面下一定深度内土层达到密实状态,夯实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地基的湿陷现象。
3.现有在对一些倾斜路段或者护坡进行夯实时,由于接地锤头要与地面平行,使上锤体沿垂直地面的方向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夯实过程中,上锤体受重力作用发生偏磨,同时使带动上锤体往复运动的液压推杆偏磨,长期在倾斜路段进行工作,将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装置在对路面进行夯实时,随着地面的下陷,装置发生晃动导致装置内部零件脱落,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地面夯实合格,需要对地面进行长时间的往复夯实,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4.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在对倾斜路段进行长时间夯实时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随着夯实地面下陷使装置晃动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包括有操作车、调节机构、夯实机构、倾斜机构、固定机构和下落机构,操作车的左部设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夯实机构的位置,调节机构内设有夯实机构,夯实机构用于对地面进行夯实,夯实机构的下部设有倾斜机构和固定机构,倾斜机构用于使夯实机构的下表面与地面平行,固定机构用于对夯实机构的下部进行方向固定,调节机构上设有下落机构,下落机构用于使夯实机构下落。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液压杆、第一固定架、支撑板、导向柱、第二固定架、转动板、转动柱、第一固定柱和第一固定框,操作车的左部上表面固接有第一液压杆,操作车的左端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前后两部都固接有支撑板,每个支撑板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的两端固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左部前后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用于对第一固定框的摆动进行导向,第二固定架的右部为圆柱形,第一固定架的左部上表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固定架的右部位于第二滑槽内滑动,转动板的右侧面中部与第一液压杆的左端铰接,第一固定架的左部前后都固接有转动柱,两个转动柱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固定框,第一固定框的上部前后侧壁均固接有第一固定柱,两个第一固定柱分别滑动位于相邻的第一滑槽内,第一固定框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矩形孔。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夯实机构包括有三角形齿条、第一弹簧、第二固定框、齿条固定块、滑轨、第二液压杆、上锤体、第一固定板、圆柱导向杆、第二弹簧和接地锤头,第一固定框的前后壁内均滑动设置有三角形齿条,两个三角形齿条和第一固定框之间均固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框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第二固定框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固接有齿条固定块,相邻的齿条固定块和三角形齿条配合,用于对第二固定框进行固定,第二固定框的前后内壁均固接有滑轨,第二固定框的上部内壁固接有第二液压杆,两个滑轨之间滑动设置有上锤体,上锤体的上端与第二液压杆的下端固接,第二固定框的下部内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位于滑轨的下侧,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滑动设置有圆柱导向杆,圆柱导向杆的上端为凸块,圆柱导向杆的凸块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圆柱导向杆上,圆柱导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接地锤头。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上锤体的下部为设有凸块,上锤体的凸块下端设有半球形块,圆柱导向杆的凸块上端面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半球形面,用于使上锤体的锤击力作用在圆柱导向杆的中心。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倾斜机构包括有第一链轮、第三固定架、转轴、第二链轮、传动链条、t形转板、第二固定板、伸缩杆、t形导向板、第四固定架、第二固定柱、收紧组件和分离组件,每个转动柱的中部固接有第一链轮,第二固定框的下部前后侧壁都固接有第三固定架,两个第三固定架的下部外端都转动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的外端都固接有第二链轮,相邻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都绕设有传动链条,用于使接地锤头转动,两个第三固定架的下部内端都转动设置有t形转板,两个第三固定架的内端面都固接有第二固定板,每个第二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壁都开设有第三滑槽,每个第三滑槽内都滑动设置有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另一端都固接有t形导向板,t形导向板与相邻的t形转板之间转动设置,四个t形导向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第四滑槽,用于对接地锤头的移动进行导向,接地锤头前后两部的上表面均固接有第四固定架,两个第四固定架的外端面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柱,四个第二固定柱分别位于四个第四滑槽内,两个第三固定架外表面都设置有收紧组件,每个第三固定架的下部都设置有分离组件。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收紧组件包括有滑动柱、滑动块、第三弹簧、第三固定柱、第三链轮、第一固定块、第一支撑杆、第二固定块和拉簧,两个第三固定架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滑动柱,两个第三固定架的外侧壁均开设有第五滑槽,滑动柱的中部固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位于第五滑槽内滑动,相邻的滑动块和第三固定架之间都固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滑动块的外侧壁均固接有第三固定柱,两个第三固定柱的外端均转动设置有第三链轮,两个第三固定架的左侧壁都固接有第一固定块,每个第一固定块的中部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下部为锥台形,用于增大第一支撑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每个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都固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滑槽,且第二固定块的滑槽表面粗糙,两个滑动柱的左部分别位于相邻第二固定块的滑槽内,第二固定块用于对滑动柱进行固定,相邻的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之间都固接有拉簧,两个拉簧分别套在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上。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分离组件包括有矩形杆、n形固定架、第三固定块、第四弹簧、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电动推杆、固定杆和压力传感器,两个t形转板的外端面均开设有
凹槽,每个转轴内都滑动设置有矩形杆,且两个矩形杆的内端分别伸入相邻t形转板的凹槽内,矩形杆用于使转轴对t形转板的动力传递与分离,每个第三固定架的下端面都开设有t形滑槽,每个t形滑槽内都滑动设置有n形固定架,相邻n形固定架与矩形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三固定架的下端都固接有第三固定块,两个第三固定块分别位于相邻n形固定架的内部,相邻的第三固定块和n形固定架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两个第四弹簧分别位于相邻第三固定架的下方,两个n形固定架的下部左侧面都固接有第二楔形块,每个第一支撑杆的下部都固接有第一楔形块,相邻的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配合,每个第三固定架的下部左侧面都通过连接架固接有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分别穿透相邻的第三固定架,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外侧壁分别固接有固定杆,每个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都固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固定块的下方。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固定机构包括有滑环、第二支撑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五弹簧、异形导向杆和滑块,接地锤头的下部滑动设置有滑环,接地锤头的左右两部均嵌有第二支撑杆,每个第二支撑杆的中部都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两个第一滑杆的下端均与滑环的上端面固接,每个第一滑杆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杆,相邻的第二滑杆和第一滑杆之间都固接有第五弹簧,每个第二支撑杆的上部都转动设置有异形导向杆,两个异形导向杆对称设置,每个异形导向杆的上端滑动设置有滑块,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六滑槽,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两个第六滑槽内滑动,用于对接地锤头进行移动导向。
14.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异形导向杆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第二滑杆的上端为橡胶材质,用于增大第二滑杆和异形导向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15.此外,特别优选的是,下落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第三楔形块、第四楔形块和第三液压杆,圆柱导向杆的上端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右侧面固接有四个第三楔形块,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三楔形块对称设置,两个三角形齿条的左侧面分别固接有两个第四楔形块,相邻的第四楔形块和第三楔形块配合,用于使第二固定框进行向下移动,第二固定框的上部左右两侧壁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
16.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中的调节机构通过第一液压杆对夯实机构的角度进行调节,实现上锤体的移动方向始终与重力的方向保持一致,倾斜机构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传动链条的作用,使调节机构工作时带动接地锤头转动,实现接地锤头的底面与地面平行,收紧组件中的第三链轮对传动链条进行压紧,实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与传动链条之间紧密接触,同时给第二链轮向下移动提供了空间,分离组件中的矩形杆实现转轴和t形转板之间的动力传递与分离,固定机构中的第二滑杆与异形导向杆接触进行固定,实现接地锤头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调整后的角度,本发明中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配合,结合下落机构中的第三楔形块和第四楔形块配合,实现本装置的平稳高效工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局部剖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夯实机构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夯实机构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夯实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倾斜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倾斜机构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倾斜机构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收紧组件局部剖视图。
26.图10为本发明的分离组件局部剖视图。
27.图11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局部剖视图。
28.图中标号名称:1、操作车,2、第一液压杆,201、第一固定架,202、支撑板,203、导向柱,204、第二固定架,204a、第一滑槽,205、转动板,206、第二滑槽,207、转动柱,208、第一固定柱,209、第一固定框,3、三角形齿条,301、第一弹簧,302、第二固定框,303、齿条固定块,304、滑轨,305、第二液压杆,306、上锤体,307、第一固定板,308、圆柱导向杆,309、第二弹簧,310、接地锤头,4、第一链轮,401、第三固定架,402、转轴,403、第二链轮,404、传动链条,405、t形转板,406、第二固定板,407、第三滑槽,408、伸缩杆,409、t形导向板,410、第四滑槽,411、第四固定架,412、第二固定柱,5、滑动柱,501、第五滑槽,502、滑动块,503、第三弹簧,504、第三固定柱,505、第三链轮,506、第一固定块,507、第一支撑杆,508、第二固定块,509、拉簧,510、矩形杆,511、t形滑槽,512、n形固定架,513、第三固定块,514、第四弹簧,515、第一楔形块,516、第二楔形块,517、电动推杆,518、固定杆,519、压力传感器,6、滑环,601、第二支撑杆,602、第一滑杆,603、第二滑杆,604、第五弹簧,605、异形导向杆,606、第六滑槽,607、滑块,7、支撑架,701、第三楔形块,702、第四楔形块,703、第三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0.实施例1一种公路施工用具有夯实角度调节功能的夯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操作车1、调节机构、夯实机构、倾斜机构、固定机构和下落机构,操作车1的左部设有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夯实机构的位置,调节机构内设有夯实机构,避免本装置中的夯实机构工作产生磨损,影响本装置的正常工作,夯实机构用于对地面进行夯实,夯实机构的下部设有倾斜机构和固定机构,倾斜机构用于使夯实机构的下表面与地面平行,固定机构用于对夯实机构的下部进行方向固定,使夯实机构的下表面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与地面平行,调节机构上设有下落机构,下落机构用于使夯实机构下落,增加夯实机构对地面的夯实效果。
31.首先操作人员驾驶操作车1,将其移动至指定区域,随后针对所需夯实斜坡的角度,操作人员启动调节机构对本装置进行调节,使本装置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调节机构工作带动倾斜机构工作,使夯实机构的下表面与斜坡的表面实现平行,调节完毕后操作人员关闭调节机构,其次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将夯实机构向下释放,使夯实机构的下表面与斜坡表面接触,倾斜机构和固定机构受地面挤压对夯实机构进行固定,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启动夯实机构,夯实机构工作对斜坡进行夯实,随着夯实机构的工作,下落机构进行相应的工作,夯实完毕后,操作人员启动操作车1将本装置的左部抬起,随后启动下落机构,将其恢复至初始状态,然后关闭下落机构,操作人员启动操作车1将其移动至其他区域,进行上述操作对斜坡进行夯实,最后当该斜坡路段夯实完毕后,操作人员重复上述操作将操作车1将本装置的左部抬起,同时启动倾斜机构,将其恢复初始状态,最后在对其他路段的斜
坡进行地面夯实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32.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液压杆2、第一固定架201、支撑板202、导向柱203、第二固定架204、转动板205、转动柱207、第一固定柱208和第一固定框209,操作车1的左部上表面固接有第一液压杆2,操作车1的左端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架201,第一固定架201的前后两部都固接有支撑板202,每个支撑板202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导向柱203,两个导向柱203的两端固接有第二固定架204,第二固定架204的左部前后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4a,用于对第一固定框209的摆动进行导向,第二固定架204的右部为圆柱形,第一固定架201的左部上表面通过连接块转动设置有转动板205,转动板205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06,第二固定架204的右部位于第二滑槽206内滑动,转动板205的右侧面中部与第一液压杆2的左端铰接,第一固定架201的左部前后都固接有转动柱207,两个转动柱207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固定框209,第一固定框209的上部前后侧壁均固接有第一固定柱208,两个第一固定柱208分别滑动位于相邻的第一滑槽204a内,第一固定框209的左右两部均开设有矩形孔,用于操作人员观察本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本装置的散热,调节机构用于使夯实机构的工作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避免夯实机构内的装置偏磨,导致本装置损坏。
33.如图3-图5所示,夯实机构包括有三角形齿条3、第一弹簧301、第二固定框302、齿条固定块303、滑轨304、第二液压杆305、上锤体306、第一固定板307、圆柱导向杆308、第二弹簧309和接地锤头310,第一固定框209的前后壁内均滑动设置有三角形齿条3,两个三角形齿条3和第一固定框209之间均固接有六个第一弹簧301,第一固定框209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固定框302,第二固定框30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孔,用于操作人员观察本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本装置的散热,第二固定框302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固接有齿条固定块303,相邻的齿条固定块303和三角形齿条3配合,用于对第二固定框302进行固定,第二固定框302的前后内壁均固接有滑轨304,第二固定框302的上部内壁固接有第二液压杆305,两个滑轨304之间滑动设置有上锤体306,上锤体306的上端与第二液压杆305的下端固接,第二固定框302的下部内固接有第一固定板307,第一固定板307位于滑轨304的下侧,第一固定板307的中部滑动设置有圆柱导向杆308,圆柱导向杆308的上端为凸块,上锤体306的下部为设有凸块,上锤体306的凸块下端设有半球形块,圆柱导向杆308的凸块上端面中部为向下凹陷的半球形面,用于使上锤体306的锤击力作用在圆柱导向杆308的中心,圆柱导向杆308的凸块和第一固定板307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309,第二弹簧309套在圆柱导向杆308上,圆柱导向杆30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接地锤头310,夯实机构用于对地面进行夯实。
34.如图6-图8所示,倾斜机构包括有第一链轮4、第三固定架401、转轴402、第二链轮403、传动链条404、t形转板405、第二固定板406、伸缩杆408、t形导向板409、第四固定架411、第二固定柱412、收紧组件和分离组件,每个转动柱207的中部固接有第一链轮4,第二固定框302的下部前后侧壁都固接有第三固定架401,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部外端都转动设置有转轴402,两个转轴402的外端都固接有第二链轮403,相邻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403之间都绕设有传动链条404,第二固定框302转动,通过相邻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403和传动链条404作用,使第二链轮403转动通过其上的零件带动接地锤头310转动,完成对接地锤头310的调节,使接地锤头310的下表面与地面平行,增加本装置的夯实效果,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部内端都转动设置有t形转板405,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内端面都固接有第二
固定板406,每个第二固定板406的左右两侧壁都开设有第三滑槽407,每个第三滑槽407内都滑动设置有伸缩杆408,每个伸缩杆408的另一端都固接有t形导向板409,t形导向板409与相邻的t形转板405之间转动设置,四个t形导向板409的内表面均开设有第四滑槽410,用于对接地锤头310的移动进行导向,使接地锤头310沿重力方向进行竖直滑动,接地锤头310前后两部的上表面均固接有第四固定架411,两个第四固定架411的外端面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柱412,四个第二固定柱412分别位于四个第四滑槽410内,两个第三固定架401外表面都设置有收紧组件,每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部都设置有分离组件。
35.如图9所示,收紧组件包括有滑动柱5、滑动块502、第三弹簧503、第三固定柱504、第三链轮505、第一固定块506、第一支撑杆507、第二固定块508和拉簧509,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滑动柱5,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外侧壁均开设有第五滑槽501,滑动柱5的中部固接有滑动块502,滑动块502位于第五滑槽501内滑动,相邻的滑动块502和第三固定架401之间都固接有第三弹簧503,两个滑动块502的外侧壁均固接有第三固定柱504,两个第三固定柱504的外端均转动设置有第三链轮505,第三链轮505用于对传动链条404进行压紧,使第一链轮4和第二链轮403与传动链条404之间紧密接触,便于动力的传递,同时压紧的传动链条404给第二链轮403的移动提供了相应的距离,两个第三固定架401的左侧壁都固接有第一固定块506,每个第一固定块506的中部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07,第一支撑杆507的下部为锥台形,用于增大第一支撑杆507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每个第一支撑杆507的上端都固接有第二固定块508,第二固定块508的中部开设有滑槽,且第二固定块508的滑槽表面粗糙,两个滑动柱5的左部分别位于相邻第二固定块508的滑槽内,第二固定块508用于对滑动柱5进行固定,相邻的第二固定块508和第一固定块506之间都固接有拉簧509,两个拉簧509分别套在相邻的第一支撑杆507上。
36.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分离组件包括有矩形杆510、n形固定架512、第三固定块513、第四弹簧514、第一楔形块515、第二楔形块516、电动推杆517、固定杆518和压力传感器519,两个t形转板405的外端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转轴402内都滑动设置有矩形杆510,且两个矩形杆510的内端分别伸入相邻t形转板405的凹槽内,矩形杆510用于使转轴402对t形转板405的动力传递与分离,每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端面都开设有t形滑槽511,每个t形滑槽511内都滑动设置有n形固定架512,相邻n形固定架512与矩形杆5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每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端都固接有第三固定块513,两个第三固定块513分别位于相邻n形固定架512的内部,相邻的第三固定块513和n形固定架512之间固接有第四弹簧514,两个第四弹簧514分别位于相邻第三固定架401的下方,两个n形固定架512的下部左侧面都固接有第二楔形块516,每个第一支撑杆507的下部都固接有第一楔形块515,相邻的第一楔形块515和第二楔形块516配合,每个第三固定架401的下部左侧面都通过连接架固接有电动推杆517,两个电动推杆517的伸缩杆分别穿透相邻的第三固定架401,两个电动推杆517的伸缩杆外侧壁分别固接有固定杆518,固定杆518用于对第一支撑杆507进行固定,使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三链轮505始终压紧传动链条404,同时使下落机构正常工作,同时不影响接地锤头310的状态,每个第一支撑杆507的上部都固接有压力传感器519,压力传感器519与电动推杆517电连接,压力传感器519位于第一固定块506的下方,分离组件用于对转轴402和t形转板405之间的动力进行传递或分离。
37.如图11所示,固定机构包括有滑环6、第二支撑杆601、第一滑杆602、第二滑杆603、
第五弹簧604、异形导向杆605和滑块607,接地锤头310的下部滑动设置有滑环6,接地锤头310的左右两部均嵌有第二支撑杆601,每个第二支撑杆601的中部都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杆602,两个第一滑杆602的下端均与滑环6的上端面固接,每个第一滑杆602的上部都滑动设置有第二滑杆603,相邻的第二滑杆603和第一滑杆602之间都固接有第五弹簧604,每个第二支撑杆601的上部都转动设置有异形导向杆605,两个异形导向杆605对称设置,异形导向杆605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第二滑杆603的上端为橡胶材质,用于增大第二滑杆603和异形导向杆605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每个异形导向杆605的上端滑动设置有滑块607,第一固定板30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六滑槽606,两个滑块607分别位于两个第六滑槽606内滑动,接地锤头310转动通过第二支撑杆601使异形导向杆605进行上下滑动,同时使异形导向杆605带动滑块607进行相应移动,受滑块607作用,异形导向杆605始终保持与重力方向相同,用于对接地锤头310进行移动导向,使接地锤头310平行作用在地面上。
38.如图4所示,下落机构包括有支撑架7、第三楔形块701、第四楔形块702和第三液压杆703,圆柱导向杆308的上端固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上部右侧面固接有四个第三楔形块701,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三楔形块701对称设置,两个三角形齿条3的左侧面分别固接有两个第四楔形块702,相邻的第四楔形块702和第三楔形块701配合,用于使第二固定框302进行向下移动,使夯实机构在进行平稳工作,同时确保夯实机构作用的地面上的力度始终一致,增强夯实机构的夯实效果,第二固定框302的上部左右两侧壁分别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703。
39.首先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启动第一液压杆2,第一液压杆2伸出顶动转动板205逆时针转动,转动板205逆时针转动顶动第二固定架204向左移动,第二固定架204通过第一固定柱208顶动第一固定框209,使第一固定框209和其上的零部件以转动柱207为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角度调节完毕后操作人员关闭第一液压杆2,而随着第一固定框209的逆时针转动,第二固定框302发生逆时针摆动,而第二固定框302逆时针摆动通过第三固定架401和转轴402使第二链轮403进行逆时针摆动,因为第一链轮4与第一固定柱208固定,且此时收紧组件和分离组件位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三链轮505压紧传动链条404,同时矩形杆510的位于t形转板405的凹槽内,随后受传动链条404作用,随着第二链轮403逆时针摆动,第二链轮403将相对于第三固定架401进行顺时针自转,第二链轮403顺时针自转通过转轴402和矩形杆510带动t形转板405进行顺时针转动,而t形转板405顺时针转动将带动t形导向板409进行上下移动,因为伸缩杆408的设置,使t形导向板409在上下移动时带动相对应的伸缩杆408上下滑动与伸缩,使t形导向板409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随着t形导向板409的移动,t形导向板409压动第二固定柱412上下移动,第二固定柱412上下移动使第四固定架411带动接地锤头310以圆柱导向杆308的下部进行顺时针转动,使接地锤头310的下表面与斜坡的表面始终齐平。
40.同时接地锤头310顺时针转动将使其上的零件一同转动,随着接地锤头310顺时针转动,第二支撑杆601将顶动异形导向杆605进行上下滑动,受滑块607的作用,异形导向杆605始终保持竖直,此时第二支撑杆601和异形导向杆60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使异形导向杆605带动滑块607在第六滑槽606进行滑动。
41.然后操作人员启动操作车1,将接地锤头310向斜坡表面释放,使接地锤头310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此时受地面作用第一支撑杆507带动第二固定块508向上运动,第二固定
块508向上运动解除对滑动柱5的限制,随着第二固定块508向上运动,第一楔形块515将向上运动挤压第二楔形块516,第二楔形块516受挤压带动n形固定架512向外运动,n形固定架512向外运动将带动矩形杆510向外运动,使矩形杆510的一端从t形转板405内拔出,此时转轴402转动将不会带动t形转板405转动,随后压力传感器519与第一固定块506接触挤压,压力传感器519将通过操作车1启动电动推杆517,电动推杆517启动向外伸出,使电动推杆517的右端压紧t形转板405,对其进行固定,同时电动推杆517启动向外伸出将通过固定杆518对第一支撑杆507进行固定。
42.同时受地面作用滑环6向上运动,滑环6向上运动通过第一滑杆602和第五弹簧604顶动第二滑杆603向上运动,使第二滑杆603与异形导向杆605的下部接触,由于异形导向杆605下表面的凹槽,使第二滑杆603对异形导向杆605进行限制,避免异形导向杆605与第二支撑杆601之间发生转动。
43.接着操作人员启动第二液压杆305,第二液压杆305带动上锤体306以一定的速率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使上锤体306对圆柱导向杆308进行间隔性锤击,随着上锤体306的锤击,圆柱导向杆308顶动接地锤头310对地面进行夯实,使接地锤头310与其上的零件一同下移,此时两个异形导向杆605将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同时受两个异形导向杆605的作用,接地锤头310始终保持调节后的倾斜度,使上锤体306的冲击力通过圆柱导向杆308和接地锤头310作用在地面上,在接地锤头310向下运动时,接地锤头310通过第四固定架411带动第二固定柱412沿着竖直向下的第四滑槽410向下滑动。
44.随着圆柱导向杆308的向下运动,圆柱导向杆308将通过支撑架7带动第三楔形块701向下运动,第三楔形块701向下运动将挤压第四楔形块702向左移动,第四楔形块702向左移动带动三角形齿条3向左移动,使三角形齿条3解除对齿条固定块303的限制,受第二固定框302的重力作用,第二固定框302与其上的零件将一同向下移动,第二固定框302向下移动通过第三固定架401带动转轴402和第二链轮403向下移动,受传动链条404的作用,第二链轮403在第三固定架401上进行顺时针自转,第二链轮403顺时针自转使传动链条404拉伸,传动链条404拉伸将向右挤压第三链轮505,因为此时第二固定块508解除对滑动柱5的限制,第三链轮505受挤压将带动第三固定柱504、滑动块502和滑动柱5向右滑动,滑动块502向右移动将压缩第三弹簧503,随着夯实机构的工作,持续重复上述操作。
45.当该区域夯实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启动第三液压杆703,第三液压杆703伸出与第一固定框209的上表面接触,随着第三液压杆703的持续伸出,第三液压杆703将带动第二固定框302与其上的零件一同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框302向上移动带动齿条固定块303向上移动,齿条固定块303向上移动将挤压三角形齿条3向右移动压缩第一弹簧301,当第二固定框302恢复初始状态后,操作人员启动第三液压杆703缩回,然后将其关闭,随着第二固定框302向上移动,第二固定框302通过第三固定架401带动转轴402和第二链轮403向上移动,此时电动推杆517伸出对t形转板405进行固定,则接地锤头310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同时电动推杆517伸出通过固定杆518对第一支撑杆507进行固定,使第二固定块508始终与滑动柱5分离,受第三弹簧503作用,滑动柱5、滑动块502、第三固定柱504和第三链轮505向左移动挤压传动链条404,同时受传动链条404作用,使第二链轮403进行逆时针自转恢复到初始状态,然后在对下一区域的斜坡进行地面夯实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46.最后在该路段斜坡夯实完毕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将夯实机构恢复到初始位
置,随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启动电动推杆517向内收回,此时固定杆518脱离对第一支撑杆507的固定,受拉簧509作用,第二固定块508和第一支撑杆507向下移动,使第二固定块508对滑动柱5进行固定,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随着第一支撑杆507向下移动,第一支撑杆507将带动第一楔形块515向下移动脱离对第二楔形块516的挤压,受第四弹簧514的作用,n形固定架512带动矩形杆510向内移动,使矩形杆510的一端伸入t形转板405内,恢复到初始状态,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车1启动第一液压杆2,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随后重复上述操作,使其对下一区域的斜坡路段进行夯实,同时本装置可在水平的公路面进行使用。
47.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