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01841发布日期:2022-07-09 20: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路基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3.目前在建造路基时,首先对路面进行清理,然后在清理完成的土表进行挖方,然后用户将挖方的废土清理至垃圾回收处,且用户将填方所需的原料进行混合,最后用户使用混合原料填方。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填方所需原料的分为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等,挖方所得的废土中含有上述填方所需原料,用户将挖方的废土全部丢弃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施工用土原料的使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路基施工方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基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路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路基挖方,设置堑顶截水沟以及其他排水设施;根据地面高程,设置边坡;路床碾压,路床顶面下三十厘米深度的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5%;利用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对路基挖方获得的挖方废土进行粉碎处理、筛分处理、再混合处理;路基填方,利用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土料进行填土;将土料进行摊平、精平工序,遵循“先慢后快、四边至中”的施工原则;对表面进行洒水晾晒,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0%。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使用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对挖方所得的废土进行粉碎、筛选以及混合处理,将挖方所得的废土中的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进行分离,最后将筛选出的可用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用户使用混合原料进行填方即可,实现了对废土中的原料进行提取,降低了用户填方时原料的消耗量,节省了原料资源。
8.可选的,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包括对挖方废土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用于将不同大小颗粒的土石料进行分离的筛分机构、用于填方土料配比混合的计量混合机构以及运送机构,粉碎机构与筛分机构通过运送机构连通,筛分机构和计量混合机构通过运送机构连通,粉碎机构连通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计量混合机构连接于外部的填土原料集中设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方之后得到的废土首先进入粉碎机构中,粉碎机构将挖方废土中的土料和石料进行分离,并且分别对土料和石料进行粉碎,使得大块的土料和
石料被粉碎成填方所需的原料颗粒,提高挖方废土的可利用率,被分离粉碎的土料和石料通过运送机构分别被运送入筛分机构,筛分机构将土料和石料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离,且颗粒大小适宜的土料和石料通过运送机构被运送至计量混合机构进行混合,最后混合完毕的填方原料被运送机构运送至填方原料的集中处,实现了挖方废土的再利用,降低了填方原料的使用量,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10.可选的,所述计量混合机构包括稳固于地面的计量混合箱、连通于计量混合箱用于计量原料的计量组件、连接于计量混合箱顶部的进料组件以及连接于计量混合箱内部用于搅拌原料的混合组件,所述计量组件一端连通于筛分机构,计量组件的另一端连通于计量混合箱的内部,且计量组件位于混合组件的上方,计量混合箱的底部与外界混合料收集处连通;进料组件的一端封堵计量混合箱的进料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通过计量组件进入计量混合箱的内部进行混合,进料组件控制原料进入计量混合箱通道的开合,通过进料组件控制原料进入计量混合箱的总量和速度,混合组件对原料进行混合。填方所需原料的量大于挖方废土所得到的原料量时,需要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供应原料,降低了原料的耗量,增强了废土的回收利用。填方所需原料的量小于或者等于挖方废土所得到的原料量时,无需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供应原料。
12.可选的,述计量组件包括连通于外界的进料仓、固定连接于计量混合箱内部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计量运输带以及固定连接于计量运送带的计量仓,所述进料仓位于计量仓的正上方,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计量运输带的运动方向,支撑杆将计量运输带架设于进料仓的下方,计量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计量仓均匀连接于计量运输带的运输链上;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连接于计量混合箱的进料混合气缸和滑动连接于计量混合箱顶面的开合板,进料混合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开合板的一侧表面,开合板位于进料仓的内部,开合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进料仓的进料方向,开合板将进料仓的进料口封堵。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计量运输带运输时,计量仓在计量运输带上做匀速往复运动,多个计量仓依次位于进料仓的下方,由于计量仓的容积是固定的,所以用户可以根据计量运输带的运动速度,控制计量仓的进料量,实现计量进料。
14.可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计量混合箱内部的多个混合辊和固定连接于混合辊的混合搅拌叶,多个混合辊分成多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混合搅拌叶的边缘还可为平面,增大混合搅拌叶和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搅拌混合的效果,降低混合搅拌叶对原料进行粉碎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稳固于地面的粉碎箱、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分离组件、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土质粉碎组件和石质粉碎组件,粉碎箱的进料位置位于粉碎箱的顶部,分离组件位于粉碎箱的内顶部,土质粉碎组件位于分离组件的下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可通过分离组件分离后,土质废土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土质粉碎组件,实现了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分离,且土质粉碎组件对土质废土进行粉碎,石质粉碎组件对石质废土进行粉碎,使得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颗粒度减小,实现对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处理。
18.可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内顶部的多个分离辊和固定连接于分离辊表面的分离搅拌叶,分离辊依次设置,且分离辊的轴线相互平行,相邻分离辊上的分
离搅拌叶相互错位;土质粉碎组件位于多个分离辊的正下方,且石质粉碎组件位于分离组件的出料端下方。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辊在进行转动时,相邻的分离搅拌叶互不干扰,便于本技术工作,分离搅拌叶的边缘为平面在进行分离时,分离辊在发生转动时,分离搅拌叶的切削力较小,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同时与分离搅拌叶接触时,分离搅拌叶只能对土质废土进行粉碎,使得颗粒度减小的土质废土从分离搅拌叶之间的间距漏入土质粉碎组件的内部,实现对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分离。
20.可选的,所述土质粉碎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多个土质粉碎辊和固定连接于土质粉碎辊的土质粉碎叶,多个土质粉碎辊分布于多层,土质粉碎辊的下方空间与外界通过运送机构连通;石质粉碎组件包括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锤击件、连接于锤击件下方的分隔件和位于分隔件下方的石质粉碎件,分隔件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锤击件,锤击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锤击气缸和固定连接于锤击气缸输出杆的锤击板,两个锤击板相互正对,分隔件设置有铰接板,铰接板沿靠近或者远离锤击件的方向运动;石质粉碎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内部的多个石质粉碎辊和固定连接于石质粉碎辊的石质粉碎叶,多个石质粉碎辊分为多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质废土在落在粉碎箱底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粉碎的状态,提高粉碎的效果;石质废土在铰接板的上表面堆积,便于锤击件将大块石质废土进行粉碎;分隔件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锤击件,锤击件向中间靠拢对石质废土进行粉碎,使得大块的石质废土颗粒度降低,便于石质粉碎件对石质废土进行粉碎,提高粉碎的效果;石质废土在落在粉碎箱底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粉碎的状态,提高粉碎的效果。
22.可选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筛分箱和多个连接于筛分箱内部的振动筛,筛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筛分机构分别对土质和石质进行筛分,多个振动筛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振动筛都通过运送机构与外界连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不同颗粒度大小的原料进行筛选,振动筛将原料筛选完毕后,用户可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将不同大小的原料进行区别利用,将填方需要的原料颗粒通过输送带运至计量混合机构的内部,减少原料的使用量;填方不需要的原料颗粒通过输送带放置于废料处理处。
24.可选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支撑架和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输送带。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土料的运输。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对挖方所得的废土进行粉碎、筛选以及混合,对废土中的原料进行再次利用,降低了填方所用原料的量,节省了原料资源;2.本技术通过设置粉碎机构对大块土质废料和大块石质废料进行粉碎,提高对废土的利用率,降低了填方所用原料的量;3.本技术通过设置计量混合机构,使得本技术可实现对原料机进行自动混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粉碎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筛分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计量混合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11、粉碎机构;111、粉碎箱;112、分离组件;1121、分离辊;1122、分离搅拌叶;113、土质粉碎组件;1131、土质粉碎辊;1132、土质粉碎叶;114、石质粉碎组件;1141、锤击件;11411、锤击气缸;11412、锤击板;1142、分隔件;11421、铰接板;1143、石质粉碎件;11431、石质粉碎辊;11432、石质粉碎叶;12、筛分机构;121、筛分箱;122、振动筛;13、计量混合机构;131、计量混合箱;132、计量组件;1321、进料仓;1322、支撑杆;1323、计量运输带;1324、计量仓;133、进料组件;1331、进料混合气缸;1332、开合板;134、混合组件;1341、混合辊;1342、混合搅拌叶;14、运送机构;141、支撑架;142、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路基施工方法。
31.路基挖方,设置堑顶截水沟以及其他排水设施;根据地面高程,设置边坡;路床碾压,路床顶面下三十厘米深度的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5%;利用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1对路基挖方获得的挖方废土进行粉碎处理、筛分处理、再混合处理;路基填方,利用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1处理后的土料进行填土;将土料进行摊平、精平工序,遵循“先慢后快、四边至中”的施工原则;对表面进行洒水晾晒,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0%。
32.参照图1,挖方废土回收再处理装置1包括稳固于地面对挖方废土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11、用于将不同大小颗粒的土石料进行分离的两个筛分机构12、用于填方土料配比混合的计量混合机构13以及运送机构14,粉碎机构11与筛分机构12通过运送机构14连通,筛分机构12和计量混合机构13通过运送机构14连通,粉碎机构11连通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计量混合机构13连接于外部的填土原料集中设施。
33.挖方之后得到的废土首先进入粉碎机构11中,粉碎机构11将挖方废土中的土料和石料进行分离,并且分别对土料和石料进行粉碎,使得大块的土料和石料被粉碎成填方所需的原料颗粒,提高挖方废土的可利用率,被分离粉碎的土料和石料通过运送机构14分别被运送入两个筛分机构12,两个筛分机构12将土料和石料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离,且颗粒大小适宜的土料和石料通过运送机构14被运送至计量混合机构13进行混合,最后混合完毕的填方原料被运送机构14运送至填方原料的集中处,实现了挖方废土的再利用,降低了填方原料的使用量,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34.参照图1和图2,粉碎机构11包括稳固于地面的粉碎箱111、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分离组件112、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土质粉碎组件113和石质粉碎组件114,粉碎箱111
的进料位置位于粉碎箱111的顶部,便于挖方废土从粉碎箱111的顶部进入粉碎箱111的内部,分离组件112位于粉碎箱111的内顶部,土质粉碎组件113位于分离组件112的下方,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可通过分离组件112分离后,土质废土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土质粉碎组件113,石质粉碎组件114位于分离组件112的出料端下方,便于石质废土进入石质粉碎组件114;且石质粉碎组件114包括固定连接于粉碎箱111底部的分隔件1142,分隔件1142位于分离组件112的下方,分隔件1142将土质粉碎组件113和石质粉碎组件114分隔开,使得粉碎机构11在粉碎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时可以互不干扰,提高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分离度。
35.参照图1和图2,分离组件112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顶部的多个分离辊1121和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固定连接于分离辊1121表面的分离搅拌叶1122,分离辊1121依次设置,且多个分离辊1121分为两层,且分离辊1121的轴线相互平行,相邻分离辊1121上的分离搅拌叶1122相互错位,使得分离辊1121在进行转动时,相邻的分离搅拌叶1122互不干扰,便于本技术工作,分离搅拌叶1122的边缘为平面在进行分离时,分离辊1121在发生转动时,分离搅拌叶1122的切削力较小,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同时与分离搅拌叶1122接触时,分离搅拌叶1122只能对土质废土进行粉碎,使得颗粒度减小的土质废土从分离搅拌叶1122之间的间距漏入土质粉碎组件113的内部,实现对土质废土和石质废土的分离。
36.参照图1-图4,运送机构14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支撑架141和连接于支撑架141顶部的输送带142。土质粉碎组件113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多个土质粉碎辊1131和固定连接于土质粉碎辊1131的土质粉碎叶1132,多个土质粉碎辊1131分布于多层,使得土质废土在落在粉碎箱111底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粉碎的状态,提高粉碎的效果,土质粉碎辊1131的下方空间设置有输送带142,粉碎完毕的土料落在输送带142的表面,完成粉碎的土质原料通过输送带142运出粉碎箱111,并被输送带142传导至筛分机构12进行筛分。
37.参照图2,石质粉碎组件114还包括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锤击件1141和位于分隔件1142下方的石质粉碎件1143,分隔板设置有两个铰接板11421,两个铰接板11421将锤击件1141和石质粉碎件1143分隔,铰接板11421沿靠近或者远离锤击件1141的方向运动,当铰接板11421相互靠近时,石质废土在铰接板11421的上表面堆积,便于锤击件1141将大块石质废土进行粉碎;分隔件1142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一个锤击件1141,锤击件1141向中间靠拢对石质废土进行粉碎,使得大块的石质废土颗粒度降低,便于石质粉碎件1143对石质废土进行粉碎,提高粉碎的效果。
38.进一步的,锤击件1141包括固定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锤击气缸11411和固定连接于锤击气缸11411输出杆的锤击板11412,两个锤击板11412相互正对,土质废土在铰接板11421上表面堆积时,启动锤击气缸11411,使得锤击板11412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做王府运动,实现对石质废土的粉碎。
39.进一步的,石质粉碎件1143包括转动连接于粉碎箱111内部的多个石质粉碎辊11431和固定连接于石质粉碎辊11431的石质粉碎叶11432,多个石质粉碎辊11431分为多层,使得石质废土在落在粉碎箱111底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粉碎的状态,提高粉碎的效果,石质粉碎叶11432的形状为扇形,可提供更大的切削力,提高粉碎的效果。且石质粉碎组件114所对应的粉碎箱111底部为斜面,使得石质原料更易于滚落到输送带142上,便于运送石质原料。
40.参照图1和图3,筛分机构12包括筛分箱121和多个连接于筛分箱121内部的振动筛122,本技术实施例中振动筛1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振动筛122沿竖直方向设置,三个振动筛122的筛孔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实现对三个不同大小颗粒度的原料进行筛选,振动筛122倾斜设置,便于颗粒滚出筛分箱121,每个振动筛122都通过输送带142与外界连通。振动筛122将原料筛选完毕后,用户可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将不同大小的原料进行区别利用,将填方需要的原料颗粒通过输送带142运至计量混合机构13的内部,减少原料的使用量;填方不需要的原料颗粒通过输送带142放置于废料处理处。
41.参照图4和图5,计量混合机构13包括稳固于地面的计量混合箱131、连通于计量混合箱131用于计量原料的计量组件132、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顶部的进料组件133以及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内部用于搅拌原料的混合组件134,计量组件132一端连通于筛分机构12,计量组件132的另一端连通于计量混合箱131的内部,原料通过计量组件132进入计量混合箱131的内部进行混合,进料组件133控制原料进入计量混合箱131通道的开合,通过进料组件133控制原料进入计量混合箱131的总量和速度,混合组件134对原料进行混合。填方所需原料的量大于挖方废土所得到的原料量时,需要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供应原料,降低了原料的耗量,增强了废土的回收利用。填方所需原料的量小于或者等于挖方废土所得到的原料量时,无需从外界的原料供应处供应原料。
42.进一步的,计量组件132位于混合组件134的上方,原料进入计量组件132后,便于计量组件132将原料放置于计量混合箱131内部进行混合,计量混合箱131的底部与外界混合料收集处连通,原料通过充分混合后被收集到混合料处进行统一分配管理。
43.参照图4和图5,计量组件132的数量为多个,可以实现对多种原料进行同时进料,提高混合效率,本技术实施例中计量组件132的数量为三个,实现对三种不同大小颗粒度、不同类型原料的进料。
44.进一步的,计量组件132包括连通于外界的进料仓1321、固定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内部的支撑杆1322、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322的计量运输带1323以及固定连接于计量运送带的计量仓1324,进料仓1321穿过计量混合箱131的顶面,进料仓1321位于计量仓1324的上方,进料仓1321的一端位于计量混合箱131的内部,且进料仓1321位于计量混合箱131外部的一端面积大于进料仓1321的另一端面积,便于原料进入进料仓1321,且进料仓1321可对原料进行收束,便于原料进入计量仓1324的内部;支撑杆132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计量运输带1323的运动方向,支撑杆1322将计量运输带1323架设于进料仓1321的下方,计量仓13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计量仓1324均匀连接于计量运输带1323的运输链上,当计量运输带1323运输时,计量仓1324在计量运输带1323上做匀速往复运动,多个计量仓1324依次位于进料仓1321的下方,由于计量仓1324的容积是固定的,所以用户可以根据计量运输带1323的运动速度,控制计量仓1324的进料量,实现计量进料。
45.参照图4和图5,进料组件133包括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顶部的进料混合气缸1331和滑动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顶面的开合板1332,进料混合气缸13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开合板1332的一侧表面,开合板1332位于进料仓1321的内部,开合板133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进料仓1321的进料方向,进料混合气缸1331控制开合板1332做往复运动,开合板1332将进料仓1321的进料口封堵或者开启,当进料混合气缸1331的运动频率与计量运输带1323的运动频率速度相适应时,可降低原料落在计量运输带1323上的可能性,提高计量进料的准
确性。
46.参照图4和图5,混合组件134包括转动连接于计量混合箱131内部的多个混合辊1341和固定连接于混合辊1341的混合搅拌叶1342,多个混合辊1341分成多层,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混合搅拌叶1342的边缘为平面,降低混合搅拌叶1342对原料进行粉碎的可能性。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