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前端装置、抽水系统和抽排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42724发布日期:2023-01-24 21:5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抽水前端装置、抽水系统和抽排水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水前端装置、抽水系统和抽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施工工地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保持工地整洁美观已经成为当下建设领域的主流和共识。同时,不易清除的积水问题也逐渐成为影响施工工地以及场地美观整洁的主要因素。正在建设的工地中,一些凹陷的部位如基坑集水井、沟槽等常因相对位置较低而在雨季或地下水位渗出时出现积水现象,或是已建成的车库底板、基础底板、屋面楼板等板面常出现大面积的浅表积水。传统方法是将水泵直接投入积水坑中进行抽排作业,但传统的直接投入水泵的方法无法完全抽排完积水,存在死角积水(存在水位高度≤10cm的死角积水),在水泵抽排积水后,还需要增加人工清扫积水的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前端装置,旨在基本消除死角积水。
4.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前端装置,用于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包括抽排罩,所述抽排罩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抽排罩的开口端的端面内陷形成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连通外界与所述抽排罩的空腔,所述第一入水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入水口沿所述抽排罩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抽排罩的封闭端具有连通所述抽排罩的空腔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的连通孔。
5.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抽排罩的空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用于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一端具有内扣式接口,所述内扣式接口能与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接或者能与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上的钢丝软管或波纹管连接;和/或
7.所述抽水前端装置还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抽排罩的封闭端,所述连接罩与所述抽排罩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罩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抽排罩的封闭端,其中,所述连接罩靠近所述抽排罩的一端具有多个连接扣件,多个所述连接扣件沿所述连接罩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连接扣件与所述连通孔的边缘扣接,所述连接罩与所述连通孔的边缘的接缝处设置有一圈密封圈。
9.进一步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环绕所述抽排罩设置,并覆盖所述第一入水口;
10.其中,所述抽排罩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滤网插口,多个所述滤网插口沿所述抽排罩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滤网包括多个滤网单元,相邻两个所述滤网插口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滤网单元。
11.进一步的,所述抽排罩的壁板上开设有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连通外界与所述抽排罩的空腔,并位于所述第一入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入水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入水口沿所述抽排罩的周向间隔排布;
12.所述抽水前端装置还包括换档组件,所述换档组件能调节所述第二入水口的入水面积,以使得所述第二入水口能在导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导通状态,所述第二入水口连通外界与所述抽排罩的空腔,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二入水口阻断外界与所述抽排罩的空腔连通。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换档组件还能调节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入水面积;和/或
14.所述换档组件包括升降挡板,所述升降挡板能在上下方向上升降,以使得所述第二入水口能在导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升降挡板的形状与所述抽排罩的周向上的内壁的形状一致,所述升降挡板位于抽排罩内,并与所述抽排罩的内壁紧密贴合。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水系统,包括:
16.水泵;以及
17.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所述抽排罩的空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将水泵置于场地中心;以及
20.通过移动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来实现场地的不同区域的抽排水。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连通水泵和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
23.调节进水口,其中,当初始积水深度大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打开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当初始积水深度小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打开第一入水口,关闭第二入水口;以及
24.启动水泵以抽排水,其中,当初始积水深度大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在所述启动水泵以抽排水的步骤中,当水位低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关闭第二入水口。
25.上述抽水前端装置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后,构成一种抽水系统。在该抽水系统中,抽水前端装置相当于抽水系统的进水装置。由于抽水前端装置的第一入水口自抽排罩的开口端的端面内陷形成,第一入水口连通外界与抽排罩的空腔,第一入水口为多个,多个第一入水口沿抽排罩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在抽排水时,水泵开启,抽排罩的空腔形成负压,积水可以自第一入水口进入抽排罩的空腔,再依次经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排除,相对于直接通过水泵抽排水的方式,可以基本消除死角积水,进而在抽水系统抽排完积水后,基本不需要增加人工清扫积水的步骤。
26.而且当需要抽排(清扫)集水井的积水时,可以将水泵的进水口直接与抽水前端装置连通后投入集水井中(保持抽水前端装置在水泵正下方的姿态投入集水井)。而当需要抽排(清扫)大面积的浅表积水时,可以将水泵放置于场地中心,通过移动抽水前端装置的位置来实现对大范围的积水进行抽排(清扫),可以不用搬运笨重的水泵(其中,抽水前端装置与水泵的进水口可以通过钢丝软管或波纹管来连通)。也即上述抽水前端装置可以满足多场景抽排积水(清扫积水)的需求。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抽水前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抽水前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抽水前端装置处于第一进水状态;
29.图3是图2所示的抽水前端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30.图4是图3中的连接管与连接罩的组装图的俯视图;
31.图5是图2所示的抽水前端装置处于第二进水状态的示意图;
32.图6是图2所示的抽水前端装置处于第三进水状态的示意图;
33.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抽排水方法的流程图;
34.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抽排水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36.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抽水前端装置10,该抽水前端装置10用于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在本发明中,抽水前端装置10包括抽排罩200。抽排罩20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抽排罩200的开口端的端面内陷形成第一入水口202,第一入水口202连通外界与抽排罩200的空腔。第一入水口202为多个。多个第一入水口202沿抽排罩200的周向间隔排布。抽排罩200的封闭端具有连通抽排罩200的空腔与水泵的进水口的连通孔204。
37.上述抽水前端装置10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后,构成一种抽水系统。在该抽水系统中,抽水前端装置10相当于抽水系统的进水装置。由于抽水前端装置10的第一入水口202自抽排罩200的开口端的端面内陷形成,第一入水口202连通外界与抽排罩200的空腔,第一入水口202为多个,多个第一入水口202沿抽排罩200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在抽排水时,水泵开启,抽排罩200的空腔形成负压,积水可以自第一入水口202进入抽排罩200的空腔,再依次经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排除,相对于直接通过水泵抽排水的方式,可以基本消除死角积水,进而在抽水系统抽排完积水后,基本不需要增加人工清扫积水的步骤。
38.而且当需要抽排(清扫)集水井的积水时,可以将水泵的进水口直接与抽水前端装置10连通后投入集水井中(保持抽水前端装置10在水泵正下方的姿态投入集水井)。而当需要抽排(清扫)大面积的浅表积水时,可以将水泵放置于场地中心,通过移动抽水前端装置10的位置来实现对大范围的积水进行抽排(清扫),可以不用搬运笨重的水泵(其中,抽水前端装置10与水泵的进水口可以通过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来连通)。也即上述抽水前端装置10可以满足多场景抽排积水(清扫积水)的需求。
39.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入水口202呈u型。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入水口202呈半圆形。
40.在本发明中,抽排罩200还包括罩框210及封端板220,第一入水口202位于罩框210的一开口端,封端板220设于罩框210的另一开口端,连通孔204位于封端板220上。如此,更便于水泵抽吸排水。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连通孔204也可以位于罩框210远离第一入水口202的壁板上,也即连通孔204也可以不位于封端板220上,而是位于罩框210靠近封端
板220的一端上。
41.在本发明中,抽水前端装置10还包括连接管300。连接管300的一端通过连通孔204与抽排罩200的空腔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300可以与封端板220一体成型,从而可以认为连接管300与连通孔204对接,进而连接管300的一端直接通过连通孔204与抽排罩200的空腔间接连通。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300也可以通过连接罩400与封端板220连接,从而连接管300依次通过连接罩400和连通孔204与抽排罩200的空腔间接连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300还可以穿设于连通孔204上,连接管300的一端位于抽排罩200的空腔内,此时,连接管300的一端通过连通孔204与抽排罩200的空腔直接连通,同时连接管300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与连通孔204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封端板220固定连接。
42.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也可以省略连接管300,此时,连接管300可以为抽水系统的元件。
43.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300用于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的一端具有内扣式接口310,内扣式接口310能与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接或者能与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上的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连接。如此,可以实现快速连接,非常便于连接管300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44.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如此,更方便收纳和运输抽水前端装置10。例如,当不需要使用抽水前端装置10时,可以将连接管300从抽排罩200上拆卸下来,以使得抽水前端装置10具有相对较小的体积,更利于收纳和运输。
45.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还包括连接罩400。连接罩400连接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也即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间接连接。如此,非常便于连接分离的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罩400可以省略,此时,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连接分离的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
46.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罩4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如此,不仅可以实现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将连接罩400与连接管300固定连接,甚至使用一体成型的连接罩400与连接管30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连接管300与连接罩400可拆卸连接时,也能实现连接管300与抽排罩200的封闭端可拆卸连接,同时也可以将连接罩400与抽排罩200固定连接,甚至使用一体成型的连接罩400与抽排罩200。
47.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罩400靠近抽排罩200的一端具有多个连接扣件410,多个连接扣件410沿连接罩400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连接扣件410与连通孔204的边缘扣接。如此,非常便于实现连接罩400与抽排罩200可拆卸连接。
48.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罩400与连通孔204的边缘的接缝处设置有一圈密封圈500。如此,连接罩400可以与抽排罩200密封连接,更利于抽排系统抽排水。
49.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还包括滤网600。滤网600环绕抽排罩200设置,并覆盖第一入水口202。滤网600可以阻拦积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通过第一入水口202进入抽排罩200。可以理解,当积水比较干净,杂质很少时,滤网600可以
省略。
50.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排罩200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滤网插口230,多个滤网插口230沿抽排罩200的周向间隔排布。滤网600包括多个滤网单元,相邻两个滤网插口230之间设置一个滤网单元。滤网单元通过滤网插口230快速插入拔出,可快速安装和更换滤网单元。具体地,抽排罩200呈方形,滤网插口230为四个,四个滤网插口230分别设置于抽排罩200的四个角落。相应地,滤网单元也为四个。
51.上述抽水前端装置10包括抽排罩200、连接管300、连接罩400、圈密封圈500和滤网600,连接管300和连接罩400固定连接,连接管300具有内扣式接口310,内扣式接口310能与水泵的进水口直接连接或者能与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上的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连接,连接罩400与抽排罩200通过连接扣件410连接,而滤网600通过滤网插口230安装。也即上述抽水前端装置10的所有构件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在使用中,某一构件损坏后可立即更换相应零件,能有效提高使用效率。而且抽排罩200、连接管300和连接罩400可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成,自重轻,强度大,耐磨性好。上述抽水前端装置10采用的材料制作简单,结构拼装简易,应用场景广阔,可在多种环境中快速部署。
52.如图2-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排罩200的壁板上开设有第二入水口206,第二入水口206连通外界与抽排罩200的空腔,并位于第一入水口202的上方。第二入水口206为多个,多个第二入水口206沿抽排罩200的周向间隔排布。如此,当积水较深时,例如,积水深度高于第二入水口206时,第一入水口202与第二入水口206可以同时进水,进水面积大,利于快速抽排水,而当积水较浅时,例如,积水高度小于第二入水口206的底侧边缘时,可以关闭第二入水口206,从而使得第一入水口202处吸力增大,可以基本完全抽排完积水,不存在死角。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入水口206可以省略。
53.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入水口206呈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入水口206也可以u型、多边形等各种形状。
54.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还包括换档组件700,换档组件700能调节第二入水口206的入水面积,以使得第二入水口206能在导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如图2所示,在导通状态,第二入水口206连通外界与抽排罩200的空腔,此时,抽水前端装置10处于第一进水状态;如图5所示,在关闭状态,第二入水口206阻断外界与抽排罩200的空腔连通,此时,抽水前端装置10处于第二进水状态。如此,非常便于调节抽水前端装置10的进水方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也可以不包括换档组件700,换档组件700与抽水前端装置10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装置,当需要使用换档组件700时,再将换档组件700组装于抽水前端装置10上。
55.如图6所示,在关闭状态,换档组件700还能调节第一入水口202的入水面积,此时,抽水前端装置100处于第三进水状态。如此,更利于增大第一入水口202处的吸力,可以基本完全抽排完积水,不存在死角。
56.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换档组件700包括升降挡板710,升降挡板710能在上下方向上升降,以使得第二入水口206能在导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如此,非常便于打开或关闭第二入水口206。
57.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升降挡板710的形状与抽排罩200的周向上的内壁的形状一致,升降挡板710位于抽排罩200内,并与抽排罩200的内壁紧密贴合。如此,
利于降低抽水前端装置10的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挡板710的形状也可以与抽排罩200的周向上的外壁的形状一致,升降挡板710位于抽排罩200外,并与抽排罩200的外壁紧密贴合。
58.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换档组件700还包括换档按钮720。换档按钮720设于抽排罩200的顶部,换档按钮720能控制升降挡板710在上下方向上升降。设置换档按钮720非常便于升降升降挡板710。
59.如图2-图6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抽水前端装置10还包括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连通连接管300与水泵的进水口。在其他实施例中,钢丝软管800或波纹管可以省略,此时,连接管300可以直接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6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水系统,抽水系统包括水泵以及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抽排罩的空腔通过连通孔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6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2.步骤s102,将水泵置于场地中心。
63.步骤s104,通过移动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来实现场地的不同区域的抽排水。
64.上述抽排水方法可以基本消除死角积水,进而在抽水系统抽排完积水后,基本不需要增加人工清扫积水的步骤。而且上述抽排水方法不需要搬运笨重的水泵。
6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抽排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步骤s106,连通水泵和上述的抽水前端装置。
67.步骤s108,调节进水口,其中,当初始积水深度大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打开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当初始积水深度小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打开第一入水口,关闭第二入水口。
68.步骤s109,启动水泵以抽排水,其中,当初始积水深度大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在启动水泵以抽排水的步骤中,当水位低于第二入水口的底侧边缘时,关闭第二入水口。
6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8或步骤s109中,在关闭第二入水口时,还关闭部分第一入水口。
70.上述抽排水方法可以基本消除死角积水,进而在抽水系统抽排完积水后,基本不需要增加人工清扫积水的步骤。
71.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