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6541发布日期:2023-04-26 08:2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


背景技术:

1、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在运营状态下,斜拉桥在辅助墩处会出现较大的支座负反力,现有技术中,解决辅助墩支座负反力的常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置拉索体系联结主梁与墩身;二是加压重。由于斜拉桥内部空间有限,设计施工较为困难,因此,通常第二种应用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为充分有效的解决辅助墩支座负反力,施加的重块不仅重量非常大,而且需要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2401384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桁斜拉桥压重构造,包括上压重混凝土和下压重混凝土,但是,上压重混凝土和下压重混凝土通常体积较大,桥梁建造过程中不仅不容易放置,也很难做到较为精确的控制,浇筑时因水泥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低热传导性,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易出现早期裂缝,从而降低甚至破坏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且上述压重混凝土设置在钢箱内部,存在施工困难,影响检修通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压重层于桥面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且能精准控制配重。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架设固结段主梁施工支架,完成固结段主梁和过渡墩的施工;

4、步骤二、在固结段主梁的两侧安装前支点挂篮,在前支点挂篮上悬浇梁段混凝土,张拉斜拉索,完成第一梁段施工,挂篮逐步前移,张拉斜拉索,依次完成主梁梁段的施工;

5、步骤三、建造辅助墩,在辅助墩的顶部安装连续梁支架,在连续梁支架的顶部完成辅助墩梁段的施工,在辅助墩梁段的顶部桥面铺设压重件;

6、步骤四、完成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合拢完成后调整斜拉索索力,施工桥面附属工程。

7、优选的是,所述辅助墩梁段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配重槽,所述压重件对称放置入两侧的配重槽内,其中,所述压重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辅助墩的中压重块、次压重件和边压重块,所述中压重块的顶部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第一卡槽,所述边压重块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次压重件包括多个次压重块,每个次压重块的顶部靠近边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第二卡槽,每个次压重块靠近中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二凸棱,每个压重件的中压重块、多个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依次搭接并匹配容纳入任一配重槽内。

8、优选的是,每个次压重件中的多个次压重块分别为依次远离所述中压重块的第一压重块、第二压重块和第三压重块,所述第一压重块、第二压重块和第三压重块上分别开设有不同数量的缺口。

9、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压重块的重量为第三压重块重量的60%~80%,所述第一压重块的重量为第二压重块重量的70%~90%。

10、优选的是,相邻的中压重块、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之间均设置有防滑毛毡。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匹配。

12、优选的是,多个中压重块、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的高度均与配重槽的高度一致。

13、优选的是,所述中压重块靠近所述辅助墩的端部和边压重块远离所述辅助墩的端部均与所述配重槽的侧壁相匹配。

14、优选的是,所述压重件由c30混凝土或铁砂混凝土制成。

15、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辅助墩的墩顶采用均布式的桥面压重方式,防止墩顶集中压重,压重层与调平层同步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梁内检修通道顺畅。

16、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墩梁段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配重槽,所述压重件对称放置入两侧的配重槽内,其中,所述压重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辅助墩的中压重块、次压重件和边压重块,所述中压重块的顶部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第一卡槽,所述边压重块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次压重件包括多个次压重块,每个次压重块的顶部靠近边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第二卡槽,每个次压重块靠近中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二凸棱,每个压重件的中压重块、多个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依次搭接并匹配容纳入任一配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次压重件中的多个次压重块分别为依次远离所述中压重块的第一压重块、第二压重块和第三压重块,所述第一压重块、第二压重块和第三压重块上分别开设有不同数量的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重块的重量为第三压重块重量的60%~80%,所述第一压重块的重量为第二压重块重量的70%~9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中压重块、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之间均设置有防滑毛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匹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多个中压重块、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的高度均与配重槽的高度一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重块靠近所述辅助墩的端部和边压重块远离所述辅助墩的端部均与所述配重槽的侧壁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重件由c30混凝土或铁砂混凝土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架设固结段主梁施工支架,完成固结段主梁和过渡墩的施工;步骤二、在固结段主梁的两侧安装前支点挂篮,在前支点挂篮上悬浇梁段混凝土,张拉斜拉索,完成第一梁段施工,挂篮逐步前移,张拉斜拉索,依次完成主梁梁段的施工;步骤三、建造辅助墩,在辅助墩的顶部安装连续梁支架,在连续梁支架的顶部完成辅助墩梁段的施工,在辅助墩梁段的顶部桥面铺设压重件;步骤四、完成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合拢完成后调整斜拉索索力,施工桥面附属工程。本发明在辅助墩的墩顶采用均布式的桥面压重方式,使压重层于桥面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梁内检修通道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苏麒,姜凤连,王宏波,李青,陈贵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公路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