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9080发布日期:2022-09-30 17: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斜拉桥及悬索桥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当桥下净空要求不高时,通常主梁结构距地面距离较低,此时若采用传统的下横梁方案支撑主梁方案,如图1所示,由于横梁、塔柱及承台组成的环框刚度较大,为了获得与传统下横梁相同的预应力效果,需要设置更多数量的横梁预应力钢束,结构受力体系复杂且经济效益差。
3.此外,传统下横梁方案需要在其与桥塔相连区域加大塔柱壁厚,增加了混凝土用量,下横梁结构也影响主塔施工进度。
4.急需一种主梁的支撑结构用来解决了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包括承台以及设置在承台上的塔座,所述承台上设置有对支撑垫石进行支撑且保证支撑垫石水平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多根立柱沿承台中线对称布设,所述支撑垫石设置在立柱顶部。
7.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横梁,多根立柱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横梁上端设置有支撑垫石。
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石上端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主梁。
9.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部形成与其同轴的大径段,所述支撑垫石设置在大径段端部。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竖向设置,所述立柱的轴线与承台相垂直。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塔座上设置有桥塔,所述桥塔为斜拉桥桥塔、悬索桥桥塔中的一种。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倾斜状,立柱与承台上端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横梁、承台形成底大顶小的梯形形状。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一种。
15.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一种。
1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下塔柱高度小于20~30m的斜拉桥或悬索桥桥塔。
1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传统下横梁方案时,下横梁预应力难以施加,桥塔与下横梁固结处需加大壁厚等问题。
18.本实用新型将主梁支撑结构与主塔分离,受力简单,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合理,可节省大量混凝土,经济性优、造型纤细优美且具有不影响主塔施工进度的优点,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9.图1 是传统主梁支撑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垫石的布置示意图;
22.图4 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23.图5 是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
24.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横梁的剖视图;
25.图7 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
[0027]1ꢀꢀ
塔座
ꢀꢀꢀꢀꢀꢀꢀꢀꢀꢀꢀ2ꢀꢀ
桥塔
[0028]3ꢀꢀ
立柱
ꢀꢀꢀꢀꢀꢀꢀꢀꢀꢀꢀ4ꢀꢀ
支撑垫石
[0029]5ꢀꢀ
横梁
ꢀꢀꢀꢀꢀꢀꢀꢀꢀꢀꢀ6ꢀꢀ
承台
[0030]7ꢀꢀ
支座
ꢀꢀꢀꢀꢀꢀꢀꢀꢀꢀꢀ8ꢀꢀ
内侧部
[0031]9ꢀꢀ
底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3]
如图1~7所示,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包括承台6以及设置在承台6上的塔座1,所述承台6上设置有对支撑垫石4进行支撑且保证支撑垫石4水平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3,多根立柱3沿承台6中线对称布设,所述支撑垫石4设置在立柱3顶部。
[0034]
如图7所示,所述立柱3上部形成与其同轴的大径段,所述支撑垫石4设置在大径段端部。
[0035]
所述立柱3竖向设置,所述立柱3的轴线与承台6相垂直。
[0036]
所述支撑垫石4上端设置有支座7,所述支座7上设置有主梁。
[0037]
所述塔座1上设置有桥塔2,所述桥塔2为斜拉桥桥塔、悬索桥桥塔中的一种。
[0038]
所述立柱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一种。
[0039]
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包括承台6以及设置在承台6上的塔座1,所述承台6上设置有对支撑垫石4进行支撑且保证支撑垫石4水平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3,多根立柱3沿承台6中线对称布设,所述支撑垫石4设置在立柱3顶部。
[0040]
如图2所示,所述立柱3顶部设置有横梁5,多根立柱3对横梁5进行支撑,所述横梁5上端设置有支撑垫石4。
[0041]
所述支撑垫石4上端设置有支座7,所述支座7上设置有主梁。
[0042]
所述塔座1上设置有桥塔2,所述桥塔2为斜拉桥桥塔、悬索桥桥塔中的一种。
[0043]
所述立柱3为倾斜状,立柱3与承台6上端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44]
所述立柱3、横梁5、承台6形成底大顶小的梯形形状。
[0045]
所述立柱3、横梁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一种。
[0046]
所述横梁5包括顶部横向段和底侧部9,所述底侧部9为倒置的t字型结构,所述底侧部9中的横向段与顶部横向段相平行,且底侧部9中横向段的宽度小于顶部横向段的宽度。
[0047]
所述立柱3内侧形成内侧部8,所述内侧部8为尺寸渐变状。
[0048]
相应的,所述内侧部8为由横梁5到承台6方向的尺寸渐缩状。
[0049]
所述内侧部8、立柱3组合成为t型结构。
[0050]
相应的,所述内侧部8为矩形结构,所述内侧部8与立柱3的接触固定面积不变,内侧部8垂直于立柱3方向的尺寸渐缩。
[0051]
所述内侧部8、立柱3为一体结构。
[0052]
所述内侧部8、立柱3的底部与承台6固定或与塔座1固定。
[0053]
所述横梁5截面顶部宽度以及立柱3的顶部宽度要满足支撑垫石4布置要求。
[0054]
所述主梁中还设置有主梁水平限位装置,所述主梁水平限位装置设置在支撑垫石4处或设置在主梁与桥塔2之间,从而实现主梁的水平限位。
[0055]
又一实施例
[0056]
一种新型桥塔处主梁支撑结构,包括承台6以及设置在承台6上的塔座1,所述承台6上设置有对支撑垫石4进行支撑且保证支撑垫石4水平的支撑组件。
[0057]
如图2所示,所述立柱3顶部设置有横梁5,多根立柱3对横梁5进行支撑,所述横梁5上端设置有支撑垫石4。
[0058]
所述立柱3斜置角度优选为10
°

[0059]
所述支撑垫石4兼作为支撑主梁构件以及水平挡块,限值主梁水平位移。
[0060]
所述立柱3、内侧部8整体呈t型截面,在从承台6到横梁5的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大,立柱3的宽度逐渐减小,内侧部8高度逐渐增大,采用变截面,来适应弯矩变化。
[0061]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3还可以为h型截面或箱型截面。
[0062]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0063]
a.施工主塔基础
[0064]
施工主塔承台6及塔座1,并于承台6顶面或塔座1侧面预留连接钢筋。
[0065]
b.浇筑立柱3混凝土
[0066]
搭设满堂支架及立柱模板,绑扎立柱钢筋,浇筑立柱混凝土并预留墩顶横梁连接钢筋。
[0067]
c.浇筑横梁5混凝土
[0068]
搭设横梁模板,绑扎钢筋并浇筑横梁混凝土,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横梁下翼缘混凝土浇筑密实。
[0069]
d.施工支座垫石4
[0070]
横梁5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施工支座垫石4并预埋支座锚栓孔。
[0071]
e.施工完成
[0072]
拆除满堂支架,完成施工。
[0073]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下塔柱高度小于20~30m的斜拉桥、悬索桥桥塔合理的主梁支撑结构,解决了采用传统下横梁方案时,下横梁预应力难以施加,桥塔与下横梁固结处需加大
壁厚等问题。
[0074]
本实用新型将主梁支撑结构与主塔分离,受力简单,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合理,可节省大量混凝土,经济性优、造型纤细优美且具有不影响主塔施工进度的优点,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