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1539发布日期:2022-10-29 03: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2.拱桥是桥梁结构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广泛应用。目前大跨径拱桥主要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转体施工法和整体提升法等,其中整体提升法有以下几个优势:1、拱肋结构的拼装是在地面或者较低的支架上,避免高空作业的风险,使拼装焊接的难度大大降低,确保了拱肋结构焊接的质量和拱肋的线性;2、相比其他方法,拱肋安装更为简单,且施工周期更短。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为其中设备,其他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使用较少,因此经济性也得到保证。
3.整体提升法施工,需要搭设提升塔架,塔架上安装起重提升装置,例如液压千斤顶等,提升装置通过缆索连接锚固下方的拱肋,将预拼装的拱桥结构整体提升起吊组装。提升塔架作为提升的受力重点,需要有稳固的结构,进行起吊时提供垂直方向支撑载荷力。并且能将提升点的应力平衡传递到塔架塔身,最终传递至地面基础。传统提升塔架结构常用万能杆件搭设,其顶部为横梁结构,横梁结构上直接安装提升装置,横梁结构的吊点直接承受来自拱肋的重力,因此造成横梁结构受力不均匀,吊点与非吊点的挠度和形变极不均匀。
4.检索到关于整体提升施工用塔架结构如下:
5.1、一种提篮拱中段拱肋整体提升施工塔架结构;cn202121049017.8;一种提篮拱中段拱肋整体提升施工塔架结构。一种提篮拱中段拱肋整体提升施工塔架结构,包括提篮拱中段拱肋,设置在提篮拱中段拱肋两侧的整体提升塔架;整体提升塔架顶部设有提升千斤顶,提升千斤顶连接有竖向提升钢束,竖向提升钢束下端连接有提升横梁,提升横梁与提篮拱中段拱肋下端连接,提篮拱中段拱肋两侧底部之间通过纵向临时预应力钢索相连,同侧底部之间通过横向临时预应力钢索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提篮拱中段拱肋底部进行纵向、横向预应力约束来限制整体提升时的纵桥向、横桥向平面位移及拱脚截面的扭转变形,为提篮拱桥的施工节约了工期、成本,降低了施工风险,保证了合龙精度。
6.可见,现有文献中的横梁结构上布置的吊点给横梁结构带来极不均匀的受力环境,不利于塔架整体稳定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改变传统提升塔架塔顶结构载荷分布不均匀,应力无法有效均衡传递给塔架塔身以及塔基处的现状。
8.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塔架由若干垂直支撑结构以及顶部的横梁构成,在横梁两端布置提升装置的位置,设置提升支架,提升支架下方两端安放支撑梁通过连接板与塔架横梁连接。
10.塔顶横梁上增设了梯形的提升支架,提升装置例如液压千斤顶所受到的重力,通过提升支架传递给提升塔架的塔身,避免了重力直接与塔顶横梁直接接触受力,因为大多数塔架采用万能杆件进行搭建组合,单根万能杆件的刚度常常不足以承受巨大的提升载荷,利用提升支架将载荷重力分散并均衡传递给塔架顶部,大大降低了万能杆件弯曲损坏的风险。
11.支撑梁通过连接耳板与横梁的万能杆件进行连接。
12.所述提升支架由两片支架单元构成,每片支架单元包括梯形的框架,两片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形成一个提升支架,两片框架之间中线位置设置缆索套管。液压千斤顶安装在缆索套筒上端口,套筒上下端口为带圆孔的厚钢板,且钢板与套筒外壁之间焊接若干加强肋,套管不易变形;起吊缆索穿过套管连接到下方待提升的拱桥拱肋。
13.所述框架的上下梁之间设置若干立杆和斜撑杆连接。立杆和斜撑杆稳定框架的梯形结构稳定不形变。
14.所述提升支架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梁水平连接。位于同侧的两个提升支架之间设置水平的连接梁,使两个提升点的相对位置更为稳定。
15.所述支撑梁下方的塔架垂直支撑结构单元中,靠近支撑梁的若干个框架单元侧壁设置a型撑。a型撑使万能杆件组成的结构单元具有更强的支撑能力,a型撑可正向或者倒向,通过耳板与万能杆件进行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提升塔架塔顶的提升装置直接安装在顶横梁上的现状,增设了提升支架,以及提升支架下方的增设的加强a型撑等结构,大大增强了提升塔架塔顶抗变形抗挠曲的能力,提高了提升塔架整体稳定性,防止横梁受载荷过大变形挠曲。
18.2、本实用新型塔顶载荷分布结构经过严格校核计算,稳定性高,均采用常规型钢焊接而成,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提升塔架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图1的ⅰ处的放大结构图;
21.图3为图2处的侧视结构图;
22.图4为图2处的俯视结构图;
23.图5为塔架提升支架处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提升支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缆索套管部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a型撑,2-支撑梁,3-提升支架,31-框架,32-缆索套管,33-连接梁,34-连接杆,35-立杆,36-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塔架由若干垂直支撑结构以及顶部的横梁构成,在横梁两端布置提升装置的位置,设置提升支架3,提升支架3下方两端安放支撑梁2
通过连接板与塔架横梁连接;
29.所述提升支架3由两片支架单元构成,每片支架单元包括梯形的框架31,两片框架31之间通过连接杆34连接,形成一个提升支架3,两片框架31之间中线位置设置缆索套管32;
30.所述框架31的上下梁之间设置若干立杆35和斜撑杆36连接;
31.所述提升支架3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梁33水平连接;
32.所述支撑梁2下方的塔架垂直支撑结构单元中,靠近支撑梁2的若干个框架单元侧壁设置a型撑1。


技术特征:
1.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塔架由若干垂直支撑结构以及顶部的横梁构成,在横梁两端布置提升装置的位置,设置提升支架(3),提升支架(3)下方两端安放支撑梁(2)通过连接板与塔架横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支架(3)由两片支架单元构成,每片支架单元包括梯形的框架(31),两片框架(31)之间通过连接杆(34)连接,形成一个提升支架(3),两片框架(31)之间中线位置设置缆索套管(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1)的上下梁之间设置若干立杆(35)和斜撑杆(3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支架(3)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梁(33)水平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下方的塔架垂直支撑结构单元中,靠近支撑梁(2)的若干个框架单元侧壁设置a型撑(1)。

技术总结
钢拱桥整体提升用塔顶载荷分布结构,塔架由若干垂直支撑结构以及顶部的横梁构成,在横梁两端布置提升装置的位置,设置提升支架,提升支架下方两端安放支撑梁通过连接板与塔架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提升塔架塔顶结构载荷分布不均匀,应力无法有效均衡传递给塔架塔身以及塔基处的现状。架塔身以及塔基处的现状。架塔身以及塔基处的现状。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 蒋昌盛 陈家海 胡立楷 李雪松 蒙雪宁 韦大川 魏永胜 周鸿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2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