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0184发布日期:2022-09-23 22:4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桥板纠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制桥面是指根据桥面大小设置模具,通过钢筋和混凝土进行预制,预制后进行安装的桥面桥板结构。
3.预制桥面由于质量较重,在安装时难以一步到位,需要对桥板的位置进行纠正,现有的纠正装置一般通过气缸将预制桥板拉起后,用户手动推动纠正装置底部的万向轮带动预制桥板移动,人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纠正装置一般通过气缸将预制桥板拉起后,用户手动推动纠正装置底部的万向轮带动预制桥板移动,人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千斤顶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架,所述顶杆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远离所述吊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扣,所述支架其中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架,所述液压杆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7.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侧壁上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万向轮沿所述支架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万向轮均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8.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万向轮用于带动支架移动,改变支架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方式,方便用户移动支架,使用户在使用时更加省力。
9.可选的,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千斤顶的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底板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顶杆底部面积,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
1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底板,且底板的底部面积设置较大,用于增加顶杆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尽量避免推杆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压强过大,导致地面损坏的问题。
11.可选的,所述滑套呈圆环状,所述滑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滑套均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1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滑套且将滑套与滑杆滑动连接,方便推动滑套沿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预制桥板移动,对预制桥板的位置进行纠正工作。
13.可选的,两个所述滑套底部连接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加固杆,用于对两个连接杆进行加固,便于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杆推动两个连接杆同步移动,对预制桥板的位置进行纠正。
15.可选的,所述吊装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吊装板的底部两端开设有吊装孔,所述吊索通过所述吊装孔与所述吊装板固定连接。
16.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吊装板用于对预制桥板进行吊装,在吊装板底部开设吊装孔,用于安装吊索,使吊索与吊装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17.可选的,所述吊扣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吊扣两端开设的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吊扣相螺接。
1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吊扣的底部开设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腔中螺接螺纹杆,用于对吊扣进行密封,方便用户将吊扣固定连接在预制桥板上对预制桥板进行位置纠正。
19.可选的,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架侧壁相螺接。
2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安装板用于增加液压缸与支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压缸安装的稳定性,采用螺栓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21.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2.本技术通过滑杆、滑套、吊装板、液压缸和液压杆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滑套底部的吊装板上固定连接的吊索和吊扣将预制桥板起吊至与桥墩脱离,然后启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输出端上固定连接的液压杆推动滑套沿滑杆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对预制桥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纠正装置一般通过气缸将预制桥板拉起后,用户手动推动纠正装置底部的万向轮带动预制桥板移动,人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吊装板、连接杆、滑套和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千斤顶、顶杆和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万向轮;3、千斤顶;4、顶杆;5、底板;6、滑杆;7、滑套;8、连接杆;9、加固杆;10、吊装板;11、吊装孔;12、吊索;13、吊扣;14、螺纹杆;15、液压缸、16、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请参阅图1-3,一种预制桥面板纠偏装置,包括具有支撑和连接作用的支架1,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1底部内腔中均固定连接有千斤顶3,千斤顶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顶升支架1的顶杆4。顶杆4远离千斤顶3的一端贯穿支架1,顶杆4与支架1滑动连接。
29.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6,滑杆6外表面套设有滑套7,滑套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套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两个滑套7均与滑杆6滑动连接。设置滑套7且将滑套
7与滑杆6滑动连接,方便推动滑套7沿滑杆6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预制桥板移动,对预制桥板的位置进行纠正工作。
30.连接杆8远离滑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吊装板10,吊装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索12,吊索12远离吊装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预制桥板相连接的吊扣13。支架1其中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5,液压缸15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6,液压杆16远离液压缸15的一端贯穿支架1,液压杆16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
31.使用时,将支架1移动至预制桥板的两侧,然后将吊装板10底部的吊索12上固定连接的吊扣13与预制桥面固定连接,然后启动千斤顶3,通过千斤顶3推动推杆4伸长,从而推动支架1上移,支架1在上移过程中带动通过滑杆6活动连接的吊装板10上移,将预制桥板提升至与桥墩相脱离,然后启动液压缸15,通过液压缸15带动液压杆16伸缩,从而推动连接杆8移动,由于连接杆8与滑套7固定连接,连接杆8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滑套7沿滑杆6的长度方向移动,将预制桥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用户再次启动千斤顶3,使千斤顶3带动推杆4缩短,将预制桥板放置在桥礅上,即可完成对预制桥板的纠偏工作,通过液压缸15和液压杆16推动预制桥板移动,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纠正装置一般通过气缸将预制桥板拉起后,用户手动推动纠正装置底部的万向轮带动预制桥板移动,人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32.参照图1,支架1的底部侧壁上设有万向轮2,万向轮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万向轮2沿支架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两个万向轮2均与支架1固定连接,设置万向轮2用于带动支架1移动,改变支架1底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方式,方便用户移动支架1,使用户在使用时更加省力。
33.参照图1,顶杆4远离千斤顶3的一端设有底板5,底板5呈矩形板状结构,底板5截面面积大于顶杆4底部面积,底板5与顶杆4固定连接。设置底板5,且底板5的底部面积设置较大,用于增加顶杆4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尽量避免推杆4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压强过大,导致地面损坏的问题。
34.参照图1和图2,两个滑套7底部连接的连接杆8之间设有加固杆9,加固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杆8之间设置加固杆9,用于对两个连接杆8进行加固,便于通过液压缸15和液压杆16推动两个连接杆8同步移动,对预制桥板的位置进行纠正。
35.参照图2,吊装板10呈矩形板状结构,吊装板10的底部两端开设有吊装孔11,吊索12通过吊装孔11与吊装板10固定连接。设置吊装板10用于对预制桥板进行吊装,在吊装板10底部开设吊装孔11,用于安装吊索12,使吊索12与吊装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36.参照图1,吊扣13的底部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贯穿吊扣13两端开设的螺纹孔,螺纹杆14与吊扣13相螺接。在吊扣13的底部开设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腔中螺接螺纹杆14,用于对吊扣13进行密封,方便用户将吊扣13固定连接在预制桥板上对预制桥板进行位置纠正。
37.参照图1,液压缸15与支架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螺栓,螺栓贯穿安装板,螺栓与支架1侧壁相螺接,设置安装板用于增加液压缸15与支架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压缸15安装的稳定性,采用螺栓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3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架1移动至预制桥板的两侧,然后将吊装板10底部的吊索12上固定连接的吊扣13与预制桥面固定连接,然后启动千斤顶3,通过千斤顶3推动推杆4伸长,从而推动支架1上移,支架1在上移过程中带动通过滑杆6活动连接的吊装板10上移,将预制桥板提升至与桥墩相脱离,然后启动液压缸15,通过液压缸15带动液压杆16伸缩,从而推动连接杆8移动,由于连接杆8与滑套7固定连接,连接杆8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滑套7沿滑杆6的长度方向移动,将预制桥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用户再次启动千斤顶3,使千斤顶3带动推杆4缩短,将预制桥板放置在桥礅上,即可完成对预制桥板的纠偏工作,通过液压缸15和液压杆16推动预制桥板移动,尽量避免了现有的纠正装置一般通过气缸将预制桥板拉起后,用户手动推动纠正装置底部的万向轮带动预制桥板移动,人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