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7899发布日期:2022-11-15 21: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锚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碳纤维板安装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


背景技术:

2.传统锚具是指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也称之为预应力锚具。
3.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修建的各级公路桥梁还在肩负着日渐增大的交通荷载及车流量。由于早期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条件的局限性,旧桥逐渐产生病害。近年新修建的桥梁,虽然服役期限短,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车辆超载、道路桥梁超负荷运行及桥梁设计荷载预估不足、施工遗留病害、养护管理时间窗口被压缩等原因,部分桥梁也出现了过早开裂等病害。面对数量巨大的问题桥,无论从财政资金还是保障通行能力的角度,全部拆除重建是不合理的,针对性地对有条件的桥梁加固成为必然的趋势。预应力碳纤维板具有自重轻、抗腐蚀、抗疲劳、抗拉强度大等特性,非常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的外侧加固,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端锚具和张拉端锚具实现对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安装。而现有的碳纤维板预应力锚具中,在对张拉端锚具进行张拉时,大多都需要在张拉端锚具的基础上加装张拉工装来实现对张拉端锚具的张拉,张拉完成后还需卸掉加装的张拉工装,其工作原理如申请号cn201910270554.6公开的碳纤维板反向张拉预应力锚具所示,该种方式需要在每次安装碳纤维板时都需要准备与张拉端锚具相配套的张拉工装,一方面存在工序复杂,影响安装效率,另一方面,会间接增加安装成本,且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预应力锚具,包括张拉端锚板,所述张拉端锚板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内适配有张拉端夹具,所述张拉端夹具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腔的左右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张拉端夹具的下端面前侧竖直向下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张拉端锚板的下端面后侧竖直向下设置有止推板,所述压紧板、止推板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压紧板、止推板之间用于放置张拉千斤顶。
7.优选的,所述张拉端锚板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锚固螺栓。所述锚固螺栓的上端用于与建筑壁上的孔位连接。
8.优选的,所述张拉端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所述上夹板、下夹板均呈水平设置,所述上夹板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槽,所述下夹板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相吻合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槽之间用于夹持碳纤维板的张拉端,所述上夹板、下夹板通过多个紧固螺栓进行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下夹板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压紧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下夹板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底部经安装槽并向后延伸一段距离,每个所述螺纹孔内均适配有固定螺杆,所述压紧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固定螺杆贯穿处设置有第二通孔。
10.优选的,所述张拉端锚板的前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螺杆同轴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块的前端还设置有与固定螺杆相适配的法兰螺母。
11.优选的,所述压紧板靠近所述止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止推板靠近所述压紧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同轴设置。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槽用于收纳所述张拉千斤顶缸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放置槽用于收纳所述张拉千斤顶活塞杆的端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底部呈波纹状,所述第二夹持槽的槽底部也呈与第一夹持槽形状相吻合的波纹状。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槽内部与碳纤维板之间填充有碳纤维板胶,所述第二夹持槽内部与碳纤维板之间也填充有碳纤维板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具,通过对现有的张拉端锚具加以改进,在张拉端夹具的下端面前侧竖直向下设置压紧板,在张拉端锚板的下端面后侧竖直向下设置止推板,通过互相平行的压紧板、止推板实现对张拉千斤顶缸体、活塞杆两端的支撑,从而实现对张拉端夹具的张拉工作,无需加装张拉工装即可实现张拉功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处剖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处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端夹具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张拉端锚板;2、滑腔;3、张拉端夹具;31、上夹板;32、下夹板;33、紧固螺栓;4、滑块;5、滑槽;6、压紧板;7、止推板;8、张拉千斤顶;9、碳纤维板;10、碳纤维板胶;11、锚固螺栓;12、固定块;13、通孔;14、固定螺杆;15、法兰螺母;16、螺纹孔;17、安装槽;18、第二通孔;19、第一放置槽;20、第二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预应力锚具,包括张拉端锚板1,所述张拉端锚板1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腔2,所述滑腔2内适配有张拉端夹具3,所述张拉端夹具3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腔2的左右两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块4相适配的滑槽5,所述张拉端夹具3的下端面前侧竖直向下设置有压紧板6,所述张拉端锚板1的下端面后侧竖直向下设置有止推板7,所述压紧板6、止推板7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压紧板6、止推板7之间用于放置张拉千斤顶8。通过对现有的张拉端锚具加以改进,在张拉端夹具的下端面前侧竖直向下设置压紧板,在张拉端锚板的下端面后侧竖直向下设置止推板,通过互相平行的压紧板、止推板实现对张拉千斤顶缸体、活塞杆两端的支撑,从而实现对张拉端夹具的张拉工作,无需加装张拉工装即可实现张拉功能。
27.所述张拉端锚板1沿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锚固螺栓11。所述锚固螺栓11的上端用于与建筑壁上的孔位连接。多个所述锚固螺栓11成两排对称分布在张拉端锚板1的两端,所述锚固螺栓11的下端适配有锚固螺母。
28.所述张拉端夹具3包括上夹板31、下夹板32,所述上夹板31、下夹板32均呈水平设置,所述上夹板31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夹持槽,所述下夹板32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相吻合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槽之间用于夹持碳纤维板10的张拉端,所述上夹板31、下夹板32通过多个紧固螺栓33进行连接。多个所述紧固螺栓33成两排对称分布在张拉端夹具3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能够使上夹板31、下夹板32对碳纤维板10进行夹紧。
29.所述下夹板32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安装槽17,所述压紧板6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槽17内部,所述下夹板32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孔16,所述螺纹孔16的底部经安装槽并向后延伸一段距离,每个所述螺纹孔内均适配有固定螺杆14,所述压紧板6的上端位于所述固定螺杆14贯穿处设置有第二通孔18。通过固定螺杆与螺纹孔的连接,固定螺杆刚好经过第二通孔,实现对压紧板6的固定。
30.所述张拉端锚板1的前端部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通孔13,两个所述通孔13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螺杆14同轴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块12的前端还设置有与固定螺杆相适配的法兰螺母15。
31.所述压紧板6靠近所述止推板7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9,所述止推板7靠近所述压紧板6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放置槽20,所述第一放置槽19、第二放置槽20同轴设置。方便张拉千斤顶8能够沿张拉端锚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
32.所述第二放置槽20用于收纳所述张拉千斤顶8缸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放置槽19用于收纳所述张拉千斤顶8活塞杆的端部。
33.所述第一夹持槽的槽底部呈波纹状,所述第二夹持槽的槽底部也呈与第一夹持槽
形状相吻合的波纹状。增大上夹板31、下夹板32与碳纤维板10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对碳纤维板10夹持时的稳定性。
34.所述第一夹持槽内部与碳纤维板9之间填充有碳纤维板胶10,所述第二夹持槽内部与碳纤维板9之间也填充有碳纤维板胶10。增大阻力,进一步提高对碳纤维板10夹持时的稳定性。
35.工作原理,先对碳纤维板的固定端进行安装,之后通过锚固螺栓将张拉端锚板1固定在需要加固的建筑表面,通过张拉端夹具进行对碳纤维板张拉端的连接,之后将张拉端夹具放入滑腔内,使滑块与滑槽相配合实现前后滑动,之后将压紧板放入安装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杆实现固定,然后将张拉千斤顶放入压紧板、止推板之间,通过张拉千斤顶的逐次张拉,固定螺杆逐次向前运动,当张拉到需要位置后,通过法兰螺母实现对固定螺杆前端的固定,之后取下张拉千斤顶即可。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