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1707发布日期:2022-11-29 21:0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


背景技术:

2.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传统地面例如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石板材及水泥砖铺设,称为硬质路面。它的优点是整齐耐用;但最大的缺点是不透水,排水是靠地下污水管道,降雨时雨水直接作为污水被处理,阻断了雨水补充地下水,不利于地下水的生成;大雨时因排泄不畅,在地势低洼处因积水而形成水淹;水在路面淤积溶入城市污染物影响城市卫生。也就是说,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雨天特别是暴雨时,排水不畅通的地面形成路面积水,积水使交通不便并且容易发生事故。又因硬质路面吸、储及反射太阳的热量,使地面平均温度升高并有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它还引起环境和生态负效应等不利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因此发展出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其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结构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其由欧美、日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地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透水混凝土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
3.但是,现有的透水混凝土是采用透水混凝土粉剂现场施工,因而存在粉尘污染,由于粉剂现场施工又导致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避免现场粉尘污染和混合不均匀等,如何提高一致性和便于规模地快速施工铺装。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其包括支架件和预制件;
7.所述预制件包括在所述支架件上预制形成固定形状的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和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厚度比例为5%:1至15%:1;
8.所述支架件包括本体、承托架和至少四个互联部,所述承托架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预制件整体设在所述承托架上并且仅有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与所述承托架相接触;
9.各个所述互联部分别与所述本体相连接,并且所述互联部还用于与其它支架件的互联部互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承托架突出设有盲管,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
中,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
11.优选的,所述预制件的厚度为20到30厘米。
12.优选的,所述互联部的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中,或者所述互联部的部分位于所述本体的轮廓之内。
13.优选的,所述互联部用于在与其它支架件的互联部互锁连接的状态下,整体位于互锁的两个所述本体的轮廓之内。
14.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还部分包裹所述承托架;或者,所述承托架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形状相同或者与所述固定形状的外轮廓相同。
15.优选的,所述固定形状的层截面包括正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
16.优选的,所述本体、所述承托架和所述互联部一体成型设置。
17.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小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
18.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填设有若干滤体,并且各所述滤体填设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
19.优选的,所述滤体为颗粒块状或颗粒珠形;或者,所述滤体为具有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丝的三维立体多孔材料。
20.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预先在工厂生产,在现场直接铺装,具有透水混凝土地面的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又能够避免现场粉尘污染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最终呈现地面的一致性,由于是支架件和预制件的配合,因此便于规模地快速施工铺装,不但铺装快,而且铺装后不需要等待,相比较现有施工方式几乎可以立刻使用,还有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进一步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24.图4为图3所述实施例的拼接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本体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本体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互联部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本体配合第五个实施例的互联部的示意图;
29.图9为图8所述实施例的第一种拼接示意图;
30.图10为图8所述实施例的第二种拼接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本体示意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本体配合第五个实施例的互联部的示意图;
33.图13为图12所述实施例的一种拼接示意图;
34.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的互联部示意图;
3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本体配合第七个实施例的互联部的示意图;
36.图16为图15所述实施例的第一种拼接示意图;
37.图17为图15所述实施例的第二种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9.针对透水混凝土铺装成型需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整平辊、手动推拉辊、振动整平梁等进行施工,透水混凝土施工后采用覆盖养护,洒水保湿养护至少7天,养护期间要防止混凝土表面孔隙被泥沙污染等,可见工程繁琐,难以立刻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其包括支架件和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在所述支架件上预制形成固定形状的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和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厚度比例为5%:1至15%:1;所述支架件包括本体、承托架和至少四个互联部,所述承托架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预制件整体设在所述承托架上并且仅有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与所述承托架相接触;各个所述互联部分别与所述本体相连接,并且所述互联部还用于与其它支架件的互联部互锁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预先在工厂生产,在现场直接铺装,具有透水混凝土地面的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又能够避免现场粉尘污染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最终呈现地面的一致性,由于是支架件和预制件的配合,因此便于规模地快速施工铺装,不但铺装快,而且铺装后不需要等待,相比较现有施工方式几乎可以立刻使用,还有环保的优点。
4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100,其包括预制件110和支架件120,所述预制件100设置在支架件120上。在运输和安装时,所述预制件100和所述支架件120是一个整体,或者所述预制件100和所述支架件120中的部分结构是一个整体,例如所述预制件100和所述支架件120中的承托架是一个整体,因此便于规模地快速施工铺装。优选的,所述本体121、所述承托架122和所述互联部123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本体121和所述互联部123一体成型设置。
41.如图2所示,所述预制件110包括在所述支架件120上预制形成固定形状的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和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的厚度比例为5%:1至15%:1;例如,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的厚度比例为5%:1、8%:1、10%:1、12%:1或者15%:1等。例如,所述预制件110的厚度为20到30厘米。所述预制件110的厚度主要跟地面用途相关,例如,所述预制件110的厚度为22厘米,其中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的厚度为2厘米,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的厚度为20厘米,依此类推。对于人行道、小区路面、广场路面或车道,所述预制件110的厚度是有区别的。
42.所述支架件120包括本体121、承托架122和至少四个互联部123,所述承托架122设
在所述本体121上,所述预制件110整体设在所述承托架122上并且仅有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与所述承托架122相接触;各个所述互联部123分别与所述本体121相连接,并且所述互联部123还用于与其它支架件120的互联部123互锁连接。
43.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互联部123的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121中,或者所述互联部123的部分位于所述本体121的轮廓之内。相应的两个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100的拼接如图4所示。
44.所述互联部123与其它支架件120的互联部123互锁连接,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平面控制,也就是互锁连接尽可能体现在所述本体121的层面,这样做的好处是施工地面基础有一致性,可以采用标准化的级配碎石层与素土夯实层来配合;另一种是向下连接,也就是保持所述本体121的一致性,例如所述本体121具有完整的矩形或正六边形的层截面,层截面也就是平行于地面或者施工地面基础的截面,这时所述互联部123须在级配碎石层或者级配碎石层和素土夯实层进行连接,这会给施工做成一定影响,效率比平面控制来说稍微低一些。
45.如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本体121设有安装区124,并且所述本体121具有整体的轮廓125,对于前面平面控制的实施例,所述互联部123部分位于所述本体121的轮廓之内,这一部分也是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121中,所述互联部123的其他部分位于与其互锁的其它支架件120的所述本体121的轮廓之内。例如,为了节约材料,所述本体121可以中间空置,形成了空缺区126。空缺区126的形状不限,中间需要填实级配碎石层或素土夯实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架件120只包括四个互联部123所需的四个安装区124,每一安装区124安装一个互联部123。
46.另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支架件120包括八个互联部123所需的八个安装区124,每一安装区124安装一个互联部123,八个安装区124相对均匀设置。
47.例如,所述互联部123具有180度旋转对称的形状,用于实现与其它支架件120的互联部123互锁连接。优选的,所述互联部123用于在与其它支架件120的互联部123互锁连接的状态下,整体位于互锁的两个所述本体121的轮廓之内。优选的,两个互联部123互锁连接如图7所示。而采用图7所示互联部123的另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优选的,其采用了图6所示所述本体121,八个安装区分别安装了八个互联部123。两个本体的拼装如图9所示,每一个所述互联部123的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121中,其它部分嵌入设置在相拼接的本体121中,中间不留间隙。四个本体的拼装如图10所示,其它实施例依此类推。
48.优选的,所述固定形状的层截面包括正三角形、等边直角三角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还部分包裹所述承托架122;或者,所述承托架122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形状相同或者与所述固定形状的外轮廓相同。例如可以把所述承托架122结合所述预制件110先做成一个整体,在施工现场装在所述本体121上,或者在工厂装在所述本体121上。图8到图10的实施例,所述预制件对应所述承托架都是正方形,所对应的本体也具有同样的正方形的轮廓;但应该能够理解,根据表面形状的要求,所对应的本体还可具有其它形状的轮廓,例如图11所示,所述本体121具有矩形的轮廓;如图12所示,其包括有六个安装区,分别安装了六个互联部123。两个本体的拼装如图13所示,每一个所述互联部123的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121中,其它部分嵌入设置在相拼接的本体121中,同样是中间不留间隙。对于边角位置的本体121,安装区124可以空着,不装互联部
123,空出来的位置需要用级配碎石层和素土夯实层填实。
49.优选的,另一种互联部123互锁连接如图14所示。同样地,所述互联部123具有180度旋转对称的形状。而采用图14所示互联部123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5所示,优选的,其采用了图6所示所述本体121,八个安装区分别安装了八个互联部123。两个本体的拼装如图16所示,每一个所述互联部123的部分嵌入设置在所述本体121中,其它部分嵌入设置在相拼接的本体121中,中间不留间隙。四个本体的拼装如图17所示,其它实施例依此类推。
50.参照图1到图17,在生产和安装中,先把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成型在承托架122上,再把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成型在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上,此时可以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部分包裹承托架122,也可以不包裹承托架122而只是位于承托架122上。常规现场铺装需要等两周到四周才能踩上去,而本实用新型把这个时间留在工厂,在工厂等两周到四周。然后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在工厂把带有互联部123的本体121和带有预制件110的承托架122装好,到施工现场直接装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100;另一个做法是到施工现场才把带有互联部123的本体121和带有预制件110的承托架122装好。承托架122可以与本体121一体设置,也可以通过插接、螺接或者卡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本体121上。
51.优选的,所述承托架122突出设有盲管,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中,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本体121的下方。为了便于内部加快排水,优选的,所述承托架122突出设有盲管,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中,所述盲管部分位于所述本体121的下方;也就是所述盲管穿过整个支架件。例如所述盲管用于直通下面的级配碎石层结构或者横通水沟位置等。由此可以实现更好的快速排水作用,并且盲管配合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滤体下水不如孔隙快的缺点。
52.为了较好地表层防尘和底层排水,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111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小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为了更好地防尘防堵,优选的,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填设有若干滤体,并且各所述滤体填设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112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这时透水混凝土表层结构与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除了滤体之外在成分方面没有其它区别,具体材料可以参考申请人的其他技术或者所有人的相关专利文献。在具体的施工中,往往是统一配好透水混凝土,先做底层结构也就是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然后混匀一定比例的滤体,一定要混匀,做完底层结构施工后再做表层结构。优选的,各所述滤体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一体成型设置。较好的是,各所述滤体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设置就是在做透水混凝土的时候一起做进去。优选的,所述滤体为颗粒块状或颗粒珠形;或者,所述滤体为具有热塑性合成树脂纤维丝的三维立体多孔材料。例如,各所述滤体填设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底层结构的透水混凝土的孔隙,并且所述滤体的总体积大于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的总体积的70%。因为粗骨料还是会形成一定的间隙,滤体自身也有一定的体积,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100%的填充效果,一般有70%到85%左右就已经效果很好的了。骨料特别是粗骨料最好用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以加上一些单粒级;这样可以形成较多孔隙的骨架。并且,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大部分孔隙被滤体填占了,在微弱程度上提升了所述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的强度,采用c30混凝土配比时,能够做到抗压强度大于等于30mpa,抗弯拉强度大于等于3.5mpa。
5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
成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件,可以预先在工厂生产,在现场直接铺装,具有透水混凝土地面的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又能够避免现场粉尘污染和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最终呈现地面的一致性,由于是支架件和预制件的配合,因此便于规模地快速施工铺装,不但铺装快,而且铺装后不需要等待,相比较现有施工方式几乎可以立刻使用,还有环保的优点。
5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