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筋柔性网片制作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1665发布日期:2022-12-24 02:4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筋柔性网片制作胎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筋柔性网片制作胎架。


背景技术:

2.索塔是指悬索桥或斜拉桥支承主索的塔形构造物。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仍旧采用钢筋原位绑扎的传统工艺,钢筋绑扎需在安装部位进行散装,而钢筋绑扎是制约安全、质量以及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传统的钢筋网片制作胎架无法完成索塔的钢筋网片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索塔钢筋网片的制作胎架,该制作胎架能够加工不同结构、尺寸的索塔钢筋网片、加工精度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钢筋柔性网片制作胎架,包括固定胎架和移动胎架,所述固定胎架包括固定的第一支架,所述移动胎架包括可移动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可沿垂直于第一支架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夹具,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内侧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放置钢筋网片并通过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钢筋网片进行夹持。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多根平行的横梁,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设置在横梁上。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和第五横梁位于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夹具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上,所述第二夹具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横梁和第五横梁上。
7.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三横梁和第五横梁上的第二夹具分别靠近第三横梁和第五横梁两端。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包括卡持件、固定在卡持件上的第一限位件,第一夹具通过卡持件固定在第一横梁或第四横梁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对钢筋网片进行限位使得钢筋平行于第一横梁或第四横梁。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平行于第一横梁或第四横梁的板状结构,设置有两个,钢筋网片的钢筋卡入两个第一限位件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具包括卡持件、固定在卡持件上的第二限位件,第二夹具通过卡持件固定在第三横梁或第五横梁上,第二限位件对钢筋网片进行限位使得钢筋与第三横梁或第五横梁形成预设夹角。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件平行设置有两个,并与第三横梁或第五横梁之间形成夹角,钢筋网片的钢筋卡入两个第二限位件之间,与第三横梁或第五横梁之间形成预设夹
角。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胎架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横梁平行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靠近两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一横梁设置有两根,第二横梁位于两根第一横梁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胎架和移动胎架通过水平设置的对拉杆连接,所述对拉杆垂直于第一横梁,所述对拉杆的一端与固定胎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移动胎架滑动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可滑动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钢筋网片进行限位,便于加工钢筋网片,同时只需更换拥有不同角度第二限位件的第二夹具,即可实现不同弯折角度、不同尺寸大小钢筋网片的制作。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走槽,使得移动胎架能在垂直于第一横梁的方向定向滑动,并利用对拉杆对移动胎架进行固定,可实现对不同尺寸钢筋网片的加工。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激光测距仪与刻度尺可以精准地布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以及固定胎架和移动胎架的位置,提高了钢筋网片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20.图3为图1的b-b截面图;
21.图4为图1的c-c截面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的主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的俯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具的主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具的俯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加工钢筋网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固定胎架1、移动胎架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纵梁6、第一立杆7、第二立杆8、斜撑9、对拉杆10、空心杆11、行走槽12、垫梁13、激光测距仪14、第一夹具15、第二夹具16、卡持件17、固定件18、第一限位件19、第二限位件20、第四横梁21、箍筋22、第一主骨架23、第二主骨架24、副骨架25、第五横梁26。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9.本专利以“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为总体思路,将绝大部分桥塔钢筋塔上施工转入地面工厂,在厂内进行钢筋网片工业化生产,采用钢筋部品装配化方式进行塔柱节段拼装,提高塔柱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0.如图1所示,所述胎架包括固定胎架1和移动胎架2,固定胎架1固定在地面上,移动胎架2能在地面上移动。
31.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胎架1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一端固定在地面的多根第一立杆7,多根所述第一立杆7平行排列成两排,靠近移动胎架2一排的第一立杆7
的中部通过一根第一横梁3连接,靠近移动胎架2一排的第一立杆7的顶部通过一根第三横梁5连接,第三横梁5的两端向最外侧的第一立杆7外延伸,远离移动胎架2一排的第一立杆7的中部和顶部均通过第一横梁3连接,每排第一立杆7中相邻两根第一立杆7之间设置有斜撑9,两排第一立杆7一一对应,对应的两根第一立杆7中部和顶部均通过纵梁6连接,对应的两根第一立杆7之间也设置有斜撑9,斜撑9增加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第一立杆7顶部的纵梁6上还设置有一根第一横梁3和一根第二横梁4,所述第二横梁4位于两根第一横梁3之间。
32.如图1、3所示,所述移动胎架2包括与第一支架平行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一端与地面滑动连接的多根第二立杆8,多根所述第二立杆8平行排列成两排,所述第二立杆8的数量和高度与第一立杆7相同,每排中相邻第二立杆8的间距和相邻第一立杆7的间距相同,靠近固定胎架1一排的第二立杆8的中部通过一根第四横梁21连接,靠近固定胎架1一排的第二立杆8的顶部通过一根第五横梁26连接,第五横梁26的两端向最外侧的第二立杆8外延伸,远离固定胎架1一排的第二立杆8的中部和顶部均通过第四横梁21连接,每排第二立杆8中相邻两根第二立杆8之间设置有斜撑9,两排第二立杆8一一对应,对应的两根第二立杆8中部和顶部均通过纵梁6连接,对应的两根第二立杆8之间也设置有斜撑9,斜撑9增加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相似,不同点仅在两排第一立杆7之间的间距和两排第二立杆8之间的间距不同,以及第二立杆8可在地面滑动。
33.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立杆8底部设置有滑轮,滑轮在设置于地面的行走槽12中滑动,所述行走槽12垂直于第三横梁5,使得第二支架能整体沿垂直于第三横梁5的方向滑动,以改变移动胎架2和固定胎架1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胎架2和固定胎架1通过对拉杆10连接,所述移动胎架2和固定胎架1的纵梁6上设置有位于同一水平的空心杆11,所述对拉杆10套设在空心杆11中,对拉杆10通过穿过空心杆11的螺栓进行固定。
34.所述固定胎架1和移动胎架2的第三横梁5之间设置有两根垫梁13,垫梁13的一端搭在固定胎架1的第三横梁5上,另一端搭在移动胎架2的第五横梁26,两根垫梁13可在第五横梁26和第三横梁5上沿垂直于第一横梁3的方向滑动,用于支撑钢筋网片。
35.所述第一立杆7和第二立杆8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激光测距仪14,通过激光测距仪14可以测得固定胎架1与移动胎架2间的距离。
36.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第一横梁3上安装有多个可移动的第一夹具15,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第三横梁5和第二横梁4上均安装有多个可移动的第二夹具16,所述第二夹具16靠近第三横梁5和第二横梁4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顶部靠外侧的第一横梁3上安装有八个第一夹具15、靠内侧的第一横梁3上安装有六个第一夹具15,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的第三横梁5上共安装有四个第二夹具16,两个第二夹具16靠近第三横梁5的一端,另外两个第二夹具16靠近第三横梁5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横梁4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夹具16,分别靠近第二横梁4的两端。
37.所述第二支架顶部的第四横梁21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夹具15,所述第二支架顶部的第五横梁26上安装有多个可移动的第二夹具16,本实施例中,第四横梁21上安装有八个第一夹具15,第五横梁26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夹具16,两个第二夹具16分别靠近第三横梁5的两端。
38.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夹具15包括u形卡持件17、固定在卡持件17上的两个平行
的第一限位件19,所述卡持件17的开口朝下,并卡入第一横梁3或第四横梁21中,所述卡持件17通过固定件18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8为螺栓,所述卡持件17两侧开设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将卡持件17固定在第一横梁3或第四横梁21上,所述第一限位件19为板状结构并平行于第一横梁3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19能对穿过两个第一限位件19之间的钢筋进行限位。
39.如图7、8所示,所述第二夹具16包括u形卡持件17、固定在卡持件17上的两个平行的第二限位件20,第二夹具16通过卡持件17卡入第三横梁5或第二横梁4或第五横梁26中,所述第二限位件20为板状结构并与第一横梁3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本实施例中,夹角为45
°
,所述第二限位件20能对穿过两个第二限位件20之间的钢筋进行限位。
40.所述第三横梁5和第五横梁26上设置有刻度尺,用于对第一夹具15和第二夹具16进行精准定位。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横梁5和第五横梁26结构完全相同。
42.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加工索塔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该钢筋网片的加工方法具体如下:
43.1.根据钢筋网片的尺寸和结构,利用第三横梁5和第五横梁26上的刻度尺,将第二夹具16固定在预设位置;
44.2.在胎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对称放置两个矩形箍筋22,两个箍筋22均卡在第一夹具15中;
45.3.在固定胎架1顶部最外侧的第一横梁3上放置一根第一主骨架23,所述第一主骨架23包括直线段和折线段,直线段与第一横梁3平行,卡入第一夹具15中,折线段卡入第二夹具16中,并通过垫梁13支撑,折线段与第三横梁5呈一定夹角,本实施例中为45
°
,将第一主骨架23和箍筋22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后焊接起来,采用条状焊缝;
46.4.在移动胎架2顶部最外侧的第四横梁21上放置一根第二主骨架24,所述第二主骨架24包括三个直线段,其中第一段与第一横梁3或第四横梁21平行,卡在第一夹具15内,另外两段对称设置在第一段两端,并与第五横梁26呈一定夹角,本实施例中为45
°
,另外两段卡入第二夹具16的两个第二限位件20之间,将第二主骨架24和箍筋22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后焊接起来,采用条状焊缝;
47.5.在固定胎架1顶部中间的第一横梁3上放置一根第二主骨架24,所述第二主骨架24的其中一段卡在第一夹具15内,另外两段卡入第二夹具16中,将第二主骨架24和箍筋22焊接固定,采用点焊;
48.6.于箍筋22一侧放置两根副骨架25,副骨架25与第一横梁3夹角为45
°
,并将副骨架25分别与第一主骨架23和移动胎架2上的第二主骨架24通过扎丝绑扎固定后焊接起来,采用条状焊缝;
49.7.同样地,于箍筋22另一侧放置两根放置副骨架25并焊接。
5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