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排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8239发布日期:2023-01-04 01:2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排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路面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排水路面。


背景技术:

2.目前,园林道路在园林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园林道路是关联景区、联系园林区块的重要工具。
3.相关技术中,往往仅通过在园林道路的侧面设置排水沟渠进行排水。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园林道路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园林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园林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排水路面。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排水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园林排水路面,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开设有路堑,所述路堑两侧的路基上设有边沟基槽,所述边沟基槽内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开口处设置有篦板,所述路堑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垫层、底基层、上基层和面层,所述底基层和上基层之间设置有多个沥水管,每个所述沥水管均垂直于路基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水沟靠近路堑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供沥水管端部插接的排水孔,每个所述沥水管两端分别穿入位于路堑两侧的排水孔,所述沥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篦板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面层的上表面的高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园林道路上出现积水时,一部分积水流向路面两侧,经过篦板过滤,而后积水通过排水沟排走,同时植被、枝叶等杂物被篦板阻拦在排水沟外;一部分积水通过面层和上基层向下渗透,被底基层阻挡,而后积水通过沥水孔进入沥水管,进而从沥水管两端进入排水沟中。综上,整个结构有助于解决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利于排除道路积水。
9.优选的,所述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基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底基层为透油层,所述垫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路面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较强;上基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基层在支撑面层的同时,粗粒之间的间隙具备了一定的渗水和储水的能力;底基层为透油层,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能够阻挡大部分上方渗透的积水,迫使积水通过沥水孔流入沥水管,最终流入排水沟,防止大量的积水冲刷垫层和下方的路基;垫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有利于从面层渗漏下来的水更方便的进入沥水孔,最终沿沥水管排入排水沟中。
11.优选的,所述面层的横向断面为中央高于两侧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的横断面具有一定拱度或斜度,以便道路路面的横
向排水,有助于路面的积水流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中。
13.优选的,所述排水沟开口处设置有放置槽,多个所述篦板沿排水沟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槽内,所述篦板横向断面的形状为劣弧弓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能够为篦板提供限位,有助于避免水流冲击下的篦板发生位移,同时也能够使篦板的边缘不高于排水沟的上表面,有利于道路积水流向篦板表面;篦板横向断面的形状为劣弧弓形,当篦板上的孔缝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时,积水会留在篦板表面形成的凹陷受限空间中,此时积水只能沿路面长度方向流动,直到流动到未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的篦板上,最终排入排水沟中,有利于防止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排水沟导致排水不畅。
15.优选的,所述沥水管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圆弧面的一侧设置于上方,所述沥水孔均设置在沥水管的圆弧面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的拱起结构,增强了沥水管抵抗面层和上基层的压力的能力,有利于沥水管维持其自身形状,为通过沥水孔的积水提供流向道路两侧排水沟的流动通道,有利于道路积水的排出。
17.优选的,所述排水沟有排水孔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水盖板,每个所述排水盖板上侧均与排水沟铰接,所述排水盖板与排水孔一一对应用于封闭排水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沥水管中有积水时,水流能够推动排水盖板能够绕铰接点摆动,打开排水孔向排水沟中排放积水;沥水管排出积水后,在重力作用下排水盖板处于铰接点下方,封闭排水孔,防止杂物或排水沟中的积水大量倒灌进入沥水管。
19.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沥水管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垂直于沥水管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沥水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路面时连接杆能够撑开相邻的两个沥水管,方便在道路上连续铺设沥水管。
21.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设有剪切缺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不需要连续布设沥水管时,可以从剪切缺口处将连接杆剪断,方便工作人员解除连接杆与沥水管的连接。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园林道路上出现积水时,一部分积水流向路面两侧,经过篦板过滤,而后积水通过排水沟排走,同时植被、枝叶等杂物被篦板阻拦在排水沟外;一部分积水通过面层和上基层向下渗透,被底基层阻挡,而后积水通过沥水孔进入沥水管,进而从沥水管两端通过排水孔进入排水沟中。综上,整个结构有助于解决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利于排除道路积水;
25.2.道路的横断面具有一定拱度或斜度,以便道路路面的横向排水,有助于路面的积水流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中;
26.3.放置槽能够为篦板提供限位,避免水流冲击下的篦板发生位移,同时也能够使篦板的边缘不高于排水沟的上表面,有利于道路积水流向篦板表面;篦板横向断面的形状为劣弧弓形,当篦板上的孔缝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时,积水会留在篦板表面形成的凹陷受限空间中,此时积水只能沿路面长度方向流动,直到流动到未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的篦板上,最终排入排水沟中,有利于防止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排水沟导致排水不畅。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沥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31.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6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路基;2、路堑;3、边沟基槽;4、排水沟;5、放置槽;6、篦板;7、垫层;8、底基层;9、上基层;10、面层;11、沥水管;12、沥水孔;13、排水孔;14、排水盖板;15、连接杆;16、剪切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排水路面。参照图1和图2,一种园林排水路面包括路基1,路基1上开设有路堑2,路堑2两侧的路基1上均沿路基1长度方向开设有边沟基槽3,两个边沟基槽3内均设置有排水沟4,排水沟4开口处沿排水沟4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篦板6,路堑2内从下向上依次铺设有垫层7、底基层8、上基层9和面层10,面层10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上基层9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底基层8为透油层,垫层7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底基层8和上基层9之间设置有多个沥水管11,每个沥水管11均垂直于路基1长度方向设置,排水沟4靠近路堑2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供沥水管11端部插接的排水孔13,每个沥水管11两端分别穿入位于路堑2两侧的排水孔13,沥水管11上侧沿沥水管11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沥水孔12,篦板6上表面的高度不高于面层10的上表面的高度,排水沟4开口处设置有放置槽5,多个篦板6沿排水沟4长度方向设置在放置槽5内,篦板6排水沟4宽度方向的断面的形状为劣弧弓形,且劣弧弓形的圆心位于篦板6上方。当园林道路上出现积水时,一部分积水流向路面两侧,经过篦板6过滤,而后积水通过排水沟4排走,同时植被、枝叶等杂物被篦板6阻拦在排水沟4外;一部分积水通过面层10和上基层9渗透,被底基层8阻挡,而后积水通过沥水孔12进入沥水管11,进而从沥水管11两端进入排水沟4中。综上,整个结构有助于解决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利于排除道路积水。
37.参照图3,排水沟4有排水孔13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水盖板14,每个排水盖板14上侧均与排水沟4铰接,排水盖板14与排水孔13一一对应用于封闭排水孔13。当沥水管11中有积水时,水流能够推动排水盖板14能够绕铰接点摆动,打开排水孔13向排水沟4中排放积水;沥水管11排出积水后,在重力作用下排水盖板14处于铰接点下方,封闭排水孔13,有助于防止杂物或排水沟4中的积水大量倒灌进入沥水管11。
38.参照图4和图5,沥水管11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圆弧面的一侧设置于上方,多个沥水孔12沿沥水管1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在沥水管11的圆弧面上,半圆形的拱起结构,增强了沥水管11抵抗面层10和上基层9的压力的能力,有利于沥水管11维持其自身形状,为通过沥水孔12的积水提供流向道路两侧排水沟4的流动通道,有利于道路积水的排出。
39.参照图5和图6和图7,相邻的两个沥水管11之间均固接有连接杆15,每个连接杆15
均垂直于沥水管11方向设置,连接杆15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沥水管11,每个连接杆15上均设有截面为v型剪切缺口16。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园林排水路面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铺设道路时,先在路基1上开挖出路堑2和边沟基槽3,再沿边沟基槽3铺设排水沟4,而后在路堑2上依次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透油层,之后沿路基1长度方向布设沥水管11,连接杆15此时可以撑开相邻的两个沥水管11方便工作人员布设,当工作人员在不需要连续布设沥水管11时,可以从剪切缺口16处将连接杆15剪断,此时工作人员再依次在沥水管11上铺设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沥水管11半圆形的拱起结构,增强了沥水管11抵抗面层10和上基层9的压力的能力,有利于沥水管11维持其自身形状,为通过沥水孔12的积水提供流向道路两侧排水沟4的流动通道,有利于道路积水的排出;当园林道路上出现积水时,道路的横断面具有一定拱度或斜度,一部分路面的积水流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4中,经过篦板6过滤,而后积水通过排水沟4排走,同时植被、枝叶等杂物被篦板6阻拦在排水沟4外;篦板6横向断面的形状为劣弧弓形,当篦板6上的孔缝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时,积水会留在篦板6表面形成的凹陷受限空间中,此时积水只能沿路面长度方向流动,直到流动到未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的篦板6上,最终排入排水沟4中;一部分积水通过面层10和上基层9向下渗透,被底基层8阻挡,而后积水通过沥水孔12进入沥水管11,进而从沥水管11两端进入排水沟4中;当沥水管11中有积水时,水流能够推动排水盖板14能够绕铰接点摆动,打开排水孔13向排水沟4中排放积水;沥水管11排出积水后,在重力作用下排水盖板14处于铰接点下方,封闭排水孔13,防止杂物或排水沟4中的积水大量倒灌进入沥水管11;综上,整个结构有助于解决道路排水设施容易被植被、枝叶等杂物阻塞,导致排水不畅的问题,利于排除道路积水。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