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8376发布日期:2023-04-29 21: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公路运输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需要投资建设,用于道路建设材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品质的材料。目前公路行业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通常选用的石材包括石灰石、花岗岩和砾石等,这些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压碎值,能够满足半刚性基层铺设对材料的技术要求。考虑到部分地区公路沿线优质的原材料缺乏,面临建筑石材严重短缺的局面,加上材料运输和采购成本较高使得工程造价难以承受。为了缩短材料的运输距离,节约工程成本,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项目沿线的道路施工材料,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2、针对沿线砂岩资源丰富的高速公路,以就近取材、降低成本为出发点,从满足道路原材料、集料的工程性质以及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技术、耐久性能技术要求角度,发明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对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可以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砂岩资源,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5、铺设在所述水泥稳定砂岩碎石基层上的级配碎石基层;

6、铺设在所述级配碎石砂岩基层上的透层;

7、铺设在所述透层上的沥青面层;

8、其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集料为砂岩碎石,所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ctb-30(ctb是水泥稳定碎石简称;30是级配类型);

9、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集料为砂岩级配碎石;所述级配碎石基层为级配碎石粒料型基层,cbr强度不小于260。

10、采用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砂岩级配碎石基层的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基层,可以有效利用砂岩碎石资源,同时该种路面结构具有优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

11、作为优选,上述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为两层,其中,

12、下层的厚度为16-20cm,下层的水泥用量为3.4-3.6%;

13、上层的厚度为16-20cm,上层的水泥用量为3.9-4.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上述厚度和水泥用量的上下两层结构,可以在保障承载强度的基础上有效节约成本。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上层靠近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一侧设置有从道路中间向两边倾倒的横向坡度,所述横向坡度设置在1.0%以上,便于级配碎石基层的少量水分向两侧汇集并排除。

15、作为优选,上述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16cm~18cm。

16、作为优选,上述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透层为乳化沥青渗透进所述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所形成的混合层,所述透层的厚度为10mm~15mm,起到固结、封闭、防水的作用。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乳化沥青为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

18、作为优选,上述的沥青路面结构中,所述沥青面层分为三层,

19、其中,

20、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atb-30,厚度为7~9cm;

21、中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ac-20,厚度为5~7cm;

22、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sma-13,厚度为3~5cm。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连接,所述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连接。

24、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

25、针对沿线砂岩资源丰富的高速公路建造项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可充分地利用项目沿线的砂岩碎石铺筑道路基层,缩短了材料的运输距离,节约工程成本,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对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为两层,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上层靠近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一侧设置有从道路中间向两边倾倒的横向坡度,所述横向坡度设置在1.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16cm~1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层为乳化沥青渗透进所述级配碎石基层上部所形成的混合层,所述透层的厚度为10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为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分为三层,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连接,所述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砂岩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设在所述水泥稳定砂岩碎石基层上的级配碎石基层;铺设在所述级配碎石砂岩基层上的透层;铺设在所述透层上的沥青面层;其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集料为砂岩碎石,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CTB‑30;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集料为砂岩级配碎石,所述级配碎石基层为级配碎石粒料型基层,CBR强度不小于260。该沥青路面结构,使沿线砂岩资源丰富的高速公路项目可就地取材,利用砂岩碎石铺筑道路基层,节约成本,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对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清,丁润铎,邵忠锋,孟宪东,杨世强,王显赫,赵立东,谢帅,尘福涛,张永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