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5287发布日期:2023-01-17 21:1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受甲方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代表甲方对乙方的工程建设实施监控的一种专业化服务活动。
3.工程监理过程中,施工内容不同,包括动火作业、接电作业及挖掘作业等,因此需要警示内容各不相同,而每次需要更换警示牌上的信息较麻烦,降低施工者的工作效率,而且具备一些电子屏的警示装置,无法在下雨天或潮湿环境下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包括警示带,还包括:
6.卷绕筒,共有两个,侧面设置有开口;
7.卷绕机构,包括卷绕轴、卷绕套和限位端盖,卷绕轴转动设置于卷绕筒轴心处,卷绕套安装于卷绕轴上且用于对警示带卷绕,限位端盖滑动设置于卷绕轴上且位于卷绕套两端;
8.压紧组件,设置于限位端盖上,用于对警示带固定;以及
9.稳固支撑机构,固定于卷绕筒的底部,用于对卷绕筒稳固;
10.一个所述卷绕筒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绕轴旋转的驱动组件。
11.优选地,所述限位端盖包括:
12.挡板,滑动设置于卷绕轴上;以及
13.弧形板,固定于挡板靠近卷绕套的一侧上,内径大于卷绕套的外径。
14.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15.限位滑槽,设置于弧形板内;
16.压紧块,与限位滑槽滑动配合,靠近卷绕套的一端为圆弧形且部分嵌套于卷绕套内;以及
17.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限位滑槽内,两端分别与限位滑槽、压紧块底壁固定;
18.所述卷绕套设置有与压紧块配合的卡槽。
19.优选地,所述稳固支撑机构包括:
20.支撑套,固定于卷绕筒上;
21.支撑杆,与支撑套滑动连接,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支撑套弹性连接;
22.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套设于支撑杆上且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支撑杆固
定;
23.第一铰接杆,铰接于支撑板的两侧;
24.安装板,与第一铰接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以及
25.移动轮,安装于安装板上;
26.所述安装板通过增阻组件与支撑杆连接,增阻组件用于稳固支撑套;
27.所述支撑套、支撑杆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
28.优选地,所述增阻组件包括:
29.第一增阻板,固定于支撑杆的下端;
30.第二铰接杆,一端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板侧面铰接;以及
31.第二增阻板,安装于第二铰接杆的侧面。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卷绕筒、卷绕机构、压紧组件和稳固支撑机构,使用时,首先通过卷绕筒的开口将警示带的一端放置于卷绕套上,然后滑动限位端盖沿着卷绕轴向卷绕套靠近,再通过限位端盖上的压紧组件对警示带固定,将警示带的两端固定好以后,根据警示带内容,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一个卷绕轴旋转,卷绕轴将警示带卷绕,从而可以调节警示带的长度,最后再通过稳固支撑机构对卷绕筒进行稳固,避免卷绕筒倾翻,操作简单方便,且容易转移,警示内容也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中限位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36.附图中:1-卷绕筒;2-卷绕机构;201-卷绕轴;202-卷绕套;203-限位端盖;3-压紧组件;301-限位滑槽;302-压紧块;303-第一弹性件;4-稳固支撑机构;401-支撑套;402-支撑杆;403-支撑板;404-第一铰接杆;405-安装板;406-移动轮;5-增阻组件;501-第一增阻板;502-第二铰接杆;503-第二增阻板;6-挡板;7-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39.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警示带,还包括:
40.卷绕筒1,共有两个,侧面设置有开口;
41.卷绕机构2,包括卷绕轴201、卷绕套202和限位端盖203,卷绕轴201转动设置于卷绕筒1轴心处,卷绕套202安装于卷绕轴201上且用于对警示带卷绕,限位端盖203滑动设置于卷绕轴201上且位于卷绕套202两端;
42.压紧组件3,设置于限位端盖203上,用于对警示带固定;以及
43.稳固支撑机构4,固定于卷绕筒1的底部,用于对卷绕筒1稳固;
44.一个所述卷绕筒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卷绕轴201旋转的驱动组件。
4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通过卷绕筒1的开口将警示带的一端放置于卷绕套202上,然后滑动限位端盖203沿着卷绕轴201向卷绕套202靠近,再通过限位端盖203上的压紧组件3对警示带固定,将警示带的两端固定好以后,根据警示带内容,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一个卷绕轴201旋转,卷绕轴201将警示带卷绕,从而可以调节警示带的长度,最后再通过稳固支撑机构4对卷绕筒1进行稳固,避免卷绕筒1倾翻,操作简单方便,且容易转移,警示内容也更换方便。
4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齿轮副、转盘和限制件,转轴通过齿轮副与卷绕轴201连接,转盘固定于转轴位于卷绕筒1外的一端,限制件用于限制转轴旋转,当需要对警示带进行卷收时,通过解除限制件,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转轴旋转,转轴通过齿轮带动卷绕轴201旋转,卷绕轴201对警示带进行卷收。
47.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端盖203包括:
48.挡板6,滑动设置于卷绕轴201上;以及
49.弧形板7,固定于挡板6靠近卷绕套202的一侧上,内径大于卷绕套202的外径。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此设置能够使得弧形板7将警示带覆盖,再通过弧形板7上的压紧组件3对警示带进行固定。
51.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3包括:
52.限位滑槽301,设置于弧形板7内;
53.压紧块302,与限位滑槽301滑动配合,靠近卷绕套202的一端为圆弧形且部分嵌套于卷绕套202内;以及
54.第一弹性件303,设置于限位滑槽301内,两端分别与限位滑槽301、压紧块302底壁固定;
55.所述卷绕套202设置有与压紧块302配合的卡槽。
5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警示带贴合于卷绕套202上后,通过滑动挡板6,挡板6抵接于卷绕套202的端面,此时弧形板7带动压紧组件3移动至卷绕套202外侧,通过第一弹性件303的弹力驱动压紧块302抵接于警示带,然后转动挡板6、弧形板7,直至压紧块302与卡槽配合,此时压紧块302将警示带压紧卡槽内,完成固定。
57.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稳固支撑机构4包括:
58.支撑套401,固定于卷绕筒1上;
59.支撑杆402,与支撑套401滑动连接,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支撑套401弹性连接;
60.支撑板403,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套设于支撑杆402上且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支撑杆402固定;
61.第一铰接杆404,铰接于支撑板403的两侧;
62.安装板405,与第一铰接杆404远离支撑板403的一端铰接;以及
63.移动轮406,安装于安装板405上;
64.所述安装板405通过增阻组件5与支撑杆402连接,增阻组件5用于稳固支撑套401;
65.所述支撑套401、支撑杆402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
6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拧松第一紧固螺栓,然后滑动滑套,滑套带动支撑板
403向上移动,支撑板403带动第一铰接杆404、安装板405、移动轮406移动,此时由于安装板405通过增阻组件5与支撑杆402连接,因此第一铰接杆404向外侧翻转,从而能够倾斜倾斜结构提高稳固性能,另一方面,第一铰接杆404带动安装板405、移动轮406倾斜,会导致支撑杆402下端接触地面,从而增加了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稳固效果。
67.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增阻组件5包括:
68.第一增阻板501,固定于支撑杆402的下端;
69.第二铰接杆502,一端与支撑杆402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板405侧面铰接;以及
70.第二增阻板503,安装于第二铰接杆502的侧面。
7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支撑板403带动第一铰接杆404、安装板405、移动轮406移动,支撑板403带动第二铰接杆502移动,第二铰接杆502倾斜角度逐渐趋于水平,直至第二增阻板503、第一增阻板501与地面接触,增加了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稳固效果。
7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监理用安全警示装置,通过设置卷绕筒1、卷绕机构2、压紧组件3和稳固支撑机构4,使用时,首先通过卷绕筒1的开口将警示带的一端放置于卷绕套202上,然后滑动限位端盖203沿着卷绕轴201向卷绕套202靠近,再通过限位端盖203上的压紧组件3对警示带固定,将警示带的两端固定好以后,根据警示带内容,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一个卷绕轴201旋转,卷绕轴201将警示带卷绕,从而可以调节警示带的长度,最后再通过稳固支撑机构4对卷绕筒1进行稳固,避免卷绕筒1倾翻,操作简单方便,且容易转移,警示内容也更换方便。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